财政部山西监管局:整合涉农资金 集聚社会资本发挥财政职能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扶贫产业园的实践与启示

财政部山西监管局:整合涉农资金 集聚社会资本发挥财政职能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扶贫产业园的实践与启示
2021年12月08日 11:26 财政部网站

原标题:财政部山西监管局:整合涉农资金 集聚社会资本发挥财政职能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扶贫产业园的实践与启示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作为原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将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以易地扶贫搬迁破解脱贫攻坚瓶颈,打造扶贫产业园区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将破解“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难题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一体布局,以“县城集中安置”破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力量打造“万家乐”移民新区。另一方面,整合投入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同步打造“一城三园”扶贫产业园区格局。项目实施不仅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打开了以产带城、产城融合的大县城建设新格局,对全县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借鉴推广价值。

一、大同市天镇县打造特色扶贫产业园的经验与成果

  (一)易地搬迁破题脱贫攻坚

  一是整合各级资金打造移民新区。天镇县既是国定贫困县,又是深度贫困县,县财力有限,但始终将扶贫资金投入作为县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为了立足搬迁农户后续发展需求,确保搬迁户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县财政坚持按照“能整则整、应整尽整”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专项资金与整合中央、省、市各类扶贫资金相结合,用于“万家乐”移民新区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扶持,切实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万家乐”移民新区与该县中小学校、集团医院、购物商场、扶贫产业园、扶贫技能培训基地等,组成了一个5分钟的生活圈和经济圈,居住环境优质方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极大地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用好用足用活各类资金政策。天镇县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把“搬新”与“折旧”同步部署,稳步推进搬新拆旧和复垦复绿工作。一是使用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产生经济效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旧房腾退拆除和旧宅基地复垦,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发展提供重要的土地保障和资金支持,真正把政策措施变成真金白银。二是依托县域龙头企业,优先流转涉迁群众土地,为搬迁群众增加资产性收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现代农业集约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实现建设用地与财政投入“双减负”、农民个人收益与集体经济效益“双增收”。

  (二)扶贫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打造综合扶持体系,构筑兴产基石。天镇县精准聚焦村、户、人三个扶持层面,针对“有创业能力、有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四类扶持对象,打造“住产综合、分层覆盖”型综合扶持体系:光伏扶贫收益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家庭创业平台支持群众自主创业;打造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帮助群众实现技能提升;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形成“培训促就业、就业兴产业、产业保就业”的互促互赢格局。

  二是产业园区撬动社会资本,一城三园效益初现。万家乐产业城项目分三期实施,包括一期轻纺陶艺园、二期食品加工园、三期恒宗药茶园。天镇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聚力打造以药茶等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打好山西农业特色优势牌,全力打造中国等七大茶类”的重大举措,引进多家知名企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营销。“一城三园”格局的扶贫产业园区,以项目为依托,以劳务创收为目的,集加工、销售、文化融合、休闲体验为一体,为以产带城,产城融合的大县城建设打开新的格局,对天镇县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推动、促进、示范作用。

二、财政资金投入扶贫产业的思考与启示

  财政部门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通过支持和引导行为的作用,发挥社会整合和价值引导作用,构建韧性、可控的利益协调和稳定机制,最终形成包含政府、市场、社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委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激励相容、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推进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一)公共财政加大力度投向“三农”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在此背景下,财政部门应充分承担资金保障重任,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一是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争取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乡村振兴上。协调相关部门部门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现中央宏观指导与地方自主统筹的有机平衡,并切实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提升国家支农资金供给效率。

  (二)财政支农投向需更加精准

  财政支农投向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支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全面实施扶贫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财政部门在持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和使用方式,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推动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型支农政策体系,逐步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四)把财政支农资金用在刀刃上

  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产出效益。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支农资金预算制度。通过健全完善以评价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分配制度,推动全面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二是聚焦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集中财力补短板。乡村振兴发展可使用资金包括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整治等多类专项资金,政策资金多而散。通过有效运用贫困县整合中央财政资金的政策,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小钱办大事,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具有显著产出效益的大项目,将来之不易的财政支农资金用在乡村振兴最急需、最迫切、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上。三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各监管主体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充分借助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等力量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违纪问题,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高度警惕融资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避免出现借乡村振兴的名义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0 亨迪药业 301211 --
  • 12-09 百诚医药 301096 79.6
  • 12-09 禾迈股份 688032 557.8
  • 12-08 风光股份 301100 27.81
  • 12-08 永安期货 600927 17.9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