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2021年12月06日 16:54 封面新闻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12月6日,国新办举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渠道,公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到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图片来源:国新办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图片来源:国新办

苏克敬表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各地通过农村环境整治,解决一批农村生活污水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以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修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完成县域专项规划编制,部分地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总体来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薄弱、区域差异较大、治理任务艰巨,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突出短板,也是工作的难点。同时,相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还面临着吨水投资成本高、管网建设难度大、运维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因此,“十四五”期间,需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稳步推进。

苏克敬指出,生态环境部坚持规划先行,考虑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根据各地基础条件,区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确定治理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区域,优先治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重要战略区域。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加强技术帮扶,指导各地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督促长效管理,推动地方落实主体责任,整县推进、城乡统筹,强化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并重,确保设施发挥作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发挥村民在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农村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苏克敬说,生活污水治理应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结合村庄规划,充分考虑区位条件、人口集聚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集中或者分散处理设施等处理方式。鼓励采用生态处理技术,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农村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该与农业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就地就近就农利用,提升农业农村水资源良性循环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农村 生态环境部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8 永安期货 600927 17.97
  • 12-07 明月镜片 301101 26.91
  • 12-06 华研精机 301138 26.17
  • 12-06 物产环能 603071 15.42
  • 12-06 迪阿股份 301177 116.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