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集团: 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高端美丽化工

海湾集团: 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高端美丽化工
2021年10月14日 19:59 中国化工报

2010年,海湾集团顺应青岛区域布局调整大势,以“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理念为指导,启动了整体环保搬迁。11年来,青岛海湾集团以搬迁发展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建成了董家口、新河“一南一北”两个园区,工艺装备水平跻身世界先进企业行列,能源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一个优秀的企业要给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还要竭尽全力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安全、和谐、美好。”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表示,海湾集团要做百年企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绿色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海湾集团已彻底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发展轨迹跳出,步入了以绿色、低碳、循环、高端为主基调的新发展曲线。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厂区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2010年,青岛市实施腾笼换鸟。李明指出,推动化工企业退城入园、退市进郊,是重大的区域布局调整,对海湾集团来说更是重大的战略契机。

“此轮搬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化工产业发展经验,立足打造生态型、精细型化工,通过引进并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产品多样、专用、高性能化与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目前海湾的主导产品都做到了高端,低端产品已经全部被淘汰。”李明提出的“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建设理念,已经成为贯穿海湾集团数十年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与灵魂。

李明深知,化工企业唯绿色方致远。搬迁伊始,他便提出,所有新项目如果环保问题不解决,即便有再大的效益,也要坚决舍弃。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海湾集团搬迁发展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底线。

在具体工艺路线设计与装备选择上,海湾集团确立“20年不落后”的目标定位,先后引进英国英力士、日本氯工程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升级就是海湾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经典实例。作为海湾集团的主导产品,搬迁改造前聚氯乙烯生产主要采用电石法工艺,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搬迁后,海湾集团决定引入乙烯法新工艺,引发业界不少的争议。

事实证明了海湾集团决策的前瞻性。国务院2016年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禁止新建采用含汞工艺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项目”。2017年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正式生效。然而早在2010年,海湾集团就选择引进国际先进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工艺路线,淘汰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使企业彻底告别每年128吨的汞触媒消耗。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园区海湾精化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海湾集团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首要前提。在海湾集团,达标排放不是目的,废物资源化才是最终追求。海湾集团在搬迁设计中便注入“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将原材料及废弃物“吃干榨尽”,富余能量全部转换再利用,有效解决了废水、废渣的排放问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海湾集团所属海湾化学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环保型企业,注重过程的安全、环保和节能控制,资源可再生及循环利用得到充分体现。在SPVC聚合母液水处理、脱盐水反渗透浓水回用、富余氢气利用、蒸汽冷凝液回用、低温乙烯冷量利用以及焚烧改造方面,海湾化学引进行业内先进的专利技术及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废”排放,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并入管网充分利用,以及应用循环水气化低温乙烯工艺,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节约用热量20多万吨,降低生产成本2500多万元,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约资金逾720万元,不仅降低了成本与消耗,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在环保装置的投入上,海湾集团同样先人一步。海湾集团所属海湾精化投资近6亿元配套建设设施齐备的环保处理体系,以及污水处理、MVR、焚烧炉、三效蒸发、废酸浓缩与回收及膜处理装置等环保设施,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湾精化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设备及技术,对“三废”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各项环保设施总投资达8亿元。膜装置与MVR装置的优化组合,使得海湾精化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污水通过膜装置处理后产生的淡水用于装置回用,污水则进入MVR装置蒸发再回用。

早在2016年底,环境保护税法尚在酝酿阶段,海湾精化就已开始细化“零排放”的具体措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后,单纯处理1吨固废要比原来增加1000多元成本,海湾精化通过对固废进行再处理并循环利用,不仅不增加固废处理成本,还给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海湾精化年产1万吨吡唑酮项目为例,通过对含氮废水进行蒸馏,再利用蒸馏出的氨水对热电厂的烟气进行脱硫,产生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混合液,再将该混合液作为还原液用来生产吡唑酮,可谓一举三得:一是解决了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的处置问题,节约了大量处置费用;二是降低了还原液购买成本,每吨可节约1000多元;三是解决了吡唑酮生产废水处置难题。该项目每年可节约原料成本及处置费用5000多万元。因为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表现,海湾精化“2000吨/日高盐、高COD膜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重点行业节水示范)”,获得240万元专项奖励。

2017年,海湾化学获评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全国氯碱企业仅有2家获此殊荣。2019年,海湾精化也获评全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成为染料业的标杆企业。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绿色工厂名单,海湾化学作为唯一一家化工类企业再次光荣上榜。

青岛海湾集团新河园区引进台湾东碱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的硫酸钾生产技术,建成8万吨每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增效

借助搬迁转型,海湾集团重新梳理产业链条,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各产业链间形成闭环,构建起绿色循环经济体,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海湾集团将所属企业进行了业务整合,海晶化工更名为海湾化学;青岛碱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入海湾化学。在更早的2016年7月,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偏硅酸钠装置转让给海晶化工。至此,原本各自独立、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三家企业聚集到了同一个园区。

海晶化工生产的烧碱是东岳泡花碱生产偏硅酸钠的基础化工原料,而青岛碱业苯乙烯装置所需的原料乙烯也是海晶化工生产氯乙烯的基础原料。由于三家企业位于同一园区,海晶化工可以直接给东岳泡花碱提供高温烧碱、仪表气、蒸汽,甚至化验分析也可以直接由海晶化工提供。仅烧碱的运输费用一年就可节约200万元,同时每年可节约各种能源费用1000万元以上。此外,青岛碱业的苯乙烯装置也不必再重复建设低温乙烯储罐,而是直接由海晶化工供应乙烯,碱业苯乙烯生产中所需的氮气、蒸气蒸汽、污水处理以及控制系统,都由原海晶化工提供,这样每年可节约资金2亿元以上。

在青岛北部新河园区,碱业发展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项目可谓海湾集团循环经济的又一经典。

碱业发展将国内先进的小苏打生产装置由老厂区整体搬迁至平度新河厂区,与硫酸钾、氯化钙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始将产品线向新型化工和现代农资产业拓展。硫酸钾—氯化钙—小苏打产业链的产品之间互为原料,8万吨硫酸钾、10万吨氯化钙、8万吨小苏打的体量设计,真正实现了原料、副产品之间的充分循环利用:生产硫酸钾时副产盐酸,盐酸被用来生产氯化钙,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是生产小苏打的原料,形成了一条硫酸钾—氯化钙—小苏打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实现了向高附加值新型化工和现代农资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装置采用的蒸汽分级使用充分利用了高低位热能,氯化钙升膜蒸发的二次蒸汽可用于氯化钙提浓,小苏打装置产生的蒸汽冷凝水被用于预热氯化钙装置的热空气,二氧化碳利用率达到7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整个生产链条实现了绿色循环的“零排放”,填补了行业空白,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清洁生产应用示范项目”,获得850万元专项奖,入选 “2018山东循环经济十大创新科技成果”项目。围绕这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碱业发展还在继续深耕布局,向着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端产业领域不断延伸。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秉承“绿色发展、客户至上、造福社会、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海湾集团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上半年,海湾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协同作战,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中答卷。

2021年8月,海湾化学烧碱装置荣获全国烧碱生产企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水效“领跑者”第二名,这是企业践行集团绿色发展文化的结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湾化学氯碱装置通过优化工艺控制、采购进口原盐等措施,实现离子膜5年多平稳运行。氯乙烯装置实施高温氯化添加催化剂实验,提高EDC纯度,降低了重组分采出及乙烯消耗。聚氯乙烯装置通过闪蒸喉管等技改,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成功替代进口高端品牌。苯乙烯装置空冷喷淋技改,增强了冷却效果,解决了夏季高温对苯乙烯产能的制约。热电装置锅炉燃烧自控系统技改实施,调整异步发电机负荷,保证锅炉满负荷运行,降低了煤耗及蒸汽成本。

海湾精化以营销突破和精益管理深化为主题,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各类化工产品产量13.15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05902万元,同比增长60.37%。各生产厂按照“精益管理深化年”的要求,在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精益生产降低各类消耗的基础上,按照“3R”原则推行清洁生产,努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全力降低生产成本。如吡唑酮通过优化氨化液的投料摩尔比,提升产品收率;分散染料装置通过乏汽水循环利用、母液水套用,节省自来水使用;酸性黑172#选用908提浓废水代替部分生产用底水降低水单耗;废酸回用装置浓缩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每天减排除盐水90m³等。

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海湾集团已经蔚然成风。绿色文化为海湾集团转型升级、迈向产业链的核心和高端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园区海湾化学获绿色工厂称号

聚焦低碳高端谋求突破

面对高质量发展重任和“3060”双碳目标,“十四五”化工行业已进入一体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的新历史事期。过剩的低端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快,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这是新时代赋予海湾集团的新机遇。海湾集团正在绿色低碳高端发展道路上继续进阶,沿着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的方向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完成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向高端新材料生产的转变,推动绿色产业链向着精细化、差异化的高端低碳方向演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当前,海湾集团80万吨/年乙烯法聚氯乙烯装置产品质量比肩国际一流,已在多个领域完成进口产品替代,成为国内聚氯乙烯第一品牌。在产量全国领先的基础上,海湾集团又瞄准高端聚苯乙烯在冰箱内胆、冰冷柜抽屉、空调外壳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筹划了高端聚苯乙烯项目。20万吨/年聚苯乙烯项目建设近期已经启动。

布局丙烯产业链是海湾集团氯碱化工、石油化工耦合协同的另一条赛道。目前,24万吨/年高端聚碳酸酯用双酚A项目在建,1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项目已完成技术转让和专有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双酚A下游主要产品聚碳酸酯已列入海湾集团“十四五”规划。以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原料,海湾集团还将规划下游产品环氧树脂。

“十四五”期间,化工行业步入新发展阶段,海湾集团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海湾集团将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工企业集团”为发展目标,遵循新发展理念,紧紧对标国际同行领先企业,以创新驱动为纲,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两大支点,抓住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产业链延伸、管理升级、绿色发展和智慧工厂建设等重点工作,瞄准高端化工延伸产业链,规划建设好董家口高端石化深加工基地和平度一流精细化工基地,实现从基础化工原料型生产转向高端新材料生产的转型突破,发展成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重大影响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力争实现从国内卓越向全球卓越的历史性跨越。

(图片由企业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环保 青岛市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5 新锐股份 688257 62.3
  • 10-15 精进电动 688280 13.78
  • 10-15 华润材料 301090 10.45
  • 10-15 戎美股份 301088 33.16
  • 10-14 中科微至 688211 90.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