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朱鹤新、宣昌能最新发声!央行宣布降准,设立信贷市场司

2024-01-24 19:14:31 作者:金融研究院 收藏本文
A- A+

  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潘功胜,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此外,明日(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由2%下调至1.75%,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

  谈及物价水平,潘功胜表示,当前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那么,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政策举措?他指出,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

  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他表示:“我们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明日(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由2%下调至1.75%,同时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

  潘功胜介绍,将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4%,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空间较大,这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

  他指出:“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下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客观上也有利于我们扩大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另外,在汇率方面,潘功胜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丰富应对工具,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他还表示,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同时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目前,企业外汇套保比例在25%左右,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显著提升。

  谈及普惠小微贷款,潘功胜指出,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

  此外,宣昌能表示,截止到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

  央行将设信贷市场司,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潘功胜表示,2024年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他表示:“过去一年,我们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有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24年,总量方面,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节奏上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

  同时,结构方面,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落实好不久前发布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注重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价格方面,兼顾内外均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指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经中央批准,央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他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下一步将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稳妥有效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机构的风险。健全完善金融安全网,继续推动金融稳定立法。

  此外,潘功胜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央行正会同浙江省政府指导钱塘征信申请办理个人征信牌照。

  2024年中国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去年超23万亿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

  谈及普遍关心的物价水平,潘功胜表示,在讨论此问题时,需从更加宽广的视角、稍长的时间跨度来分析看待,需要从过去几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价格水平变化轨迹及它背后的逻辑看。

  他表示,对于中国来说,在疫情期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我们没有大收,也没有大放。产业链和供给能力健全,仍然保持了平稳的运转。在当时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的物价运行总体平稳,没有通胀和通缩的问题,2021年、2022年中国的CPI涨幅分别是0.9%和2%。

  从全球视角看,潘功胜表示,形象的说,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从十楼掉到三楼,中国从二楼掉到一楼。

  同时,他也表示,在利率方面,货币政策操作坚持以我为主,当前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

  2024年中国价格水平将如何?潘功胜表示,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多个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预测,随着内需持续好转和外部价格形势变化,2024年中国的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未来央行会有什么样的政策举措?潘功胜表示,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中,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具体来看,一是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二是优化金融资源投向;三是加强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谈及存量房贷利率情况,宣昌能在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超过23万亿元的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每年减少房贷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

  与此同时,宣昌能还表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利率水平的整体下行有效减轻了企业、居民的利息负担,有助于激发贷款需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潘功胜表示,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近日,央行将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将推出“六项政策举措”,

  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合作

  潘功胜在回答提问时表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香港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是亚洲最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央行始终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建设,推进内地金融业对香港高水平开放,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

  宣昌能则表示,上述“六项政策举措” 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具体来看,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包含“债券通”渠道;三是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渠道;四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求;五是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六是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他表示,下一步,央行将与内地及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合作,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

  谈及跨境资金情况,朱鹤新在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而且资本项下外资流入将更加活跃。

  他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本外币协同,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配置、持有人民币资产和风险对冲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特别是要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枢纽动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文章关键词:

作者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