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研究院:三季度市场利率总体呈下行态势,居民存款主导的结构或将维持

2023-07-03 18:28:22 作者:翘楚 收藏本文
A- A+

  7月3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2022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信贷融资环境、扶持普惠小微群体、优化不良处置安排的政策措施,为银行业提供了相对稳定友好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环境。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报告》认为,银行业经营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比如,提升风控体系的完善性和前瞻性;高效运用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压降存量不良资产规模。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继续恢复,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银行业经营发展依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银行业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个别银行资产质量下迁速度较快

  伴随着经济恢复,叠加商业银行通过转让、核销、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化解不良贷款压力,《报告》指出,2021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速明显放缓;2022年增速反弹至8.8%,不良贷款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疫情前期,上市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快速上升,推动2020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达到1.5%;随着经济较快实现恢复性增长,各类市场主体的还款能力普遍得到修复。截至2022年末,共有28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优于疫情前水平,不良率平均下降0.11个百分点,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表现不一。

  “关注类贷款容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而向下迁徙成为不良贷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的潜在信用风险。”《报告》指出,疫情暴发以前,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约为2.3%,2020年下降至2.0%左右,2021年和2022年进一步下降,达到1.8%左右的水平。

  在经济逐步恢复的提振下,上市银行2022年平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同比下降7.31个百分点,潜在不良风险得到缓解。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城农商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在3%-8%的较高水平,个别银行资产质量下迁速度较快,资产质量压力仍然较为明显。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银行业经营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

  《报告》认为,一方面,银行业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在保持拨备率处于合理适度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资金释放,提升对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提升风控体系的完善性和前瞻性,格外关注城市低收入客群、房地产和住宿餐饮行业、经济偏弱地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防范,严防新增不良。

  此外,要高效运用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压降存量不良资产规模。对于受各类风险因素影响链条长度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灵活调整处置思维,在营商基础较优的领域探索风险资产价值提升与处置一体化的方式,有效提升资产质量。

  市场利率总体呈下行态势,

  居民存款主导的结构或将维持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总体呈下行态势。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并引导利率下行。继2022年9月国有大行调低存款挂牌利率后,今年6月国有大行又一次降低存款利率。例如,部分银行将三年期定存利率由2.6%降至2.45%。

  受消费信心不足、借贷意愿疲弱等影响,居民部门更倾向存款而不是借贷,存款并末因利率下行而相应下降。

  2023年1-5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多增达2.4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多增较多。存款多增虽然降低了商业银行“高息揽储”压力,但增加了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与此同时,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维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银行存款增长的趋势将呈现三大特征:存款增速将有所回落、存款定期化趋势放缓但居民存款主导的结构或将维持、存款成本短期依然承压。

  具体来看,伴随宏观经济复苏,中国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投放或将放缓至正常水平,银行存款增长将恢复常态。同时,随着金融市场趋稳,各类优质资产将逐渐恢复吸引力,引导市场主体拓宽资金用途,推动部分存款在一定程度合理释放,按照不同比例流向理财市场、债券市场等,稳定存款增长趋势。

  在《报告》看来,逐渐复苏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助于推动理财市场、债券市场向好发展,居民可能恢复原有投资偏好,有序减持银行定期存款产品。考虑到中国坚持“房住不炒”政策,房地产销售增长将保持平稳态势,居民存款向企业存款“搬家”的趋势将不再明显,故而居民存款主导的结构或将维持。

  此外,2022年,银行定期存款占比超过50%,《报告》认为,对存款成本的影响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以上市银行为例,存款平均成本率在2022年达到1.85%的阶段性高位,给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管控和净息差空间稳定带来挑战。对此,银行负债端成本管控进一步加强。

  违规转贷影响真实政策传导,

  按揭贷款早偿率将持续保持高位

  2022年以来,住房按揭贷款提前还款大幅增加,引起了监管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住房按揭贷款提前还款是指居民购房者在约定的贷款合同期限内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

  谈及住房按揭贷款提前还款的原因,《报告》指出,一是存量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二是房贷与经营贷、消费贷等金融产品存在利差,具有违规套利空间;三是金融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借款人提前还款机会成本减小。

  《报告》认为,住房按揭贷款的提前还款与存款储蓄具有替代作用,以自有资金进行提前还款在财务上类似执行一笔与存量按揭贷款相同期限与利率的定期存款,且提前还款将造成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

  当前市场中仍存在部分中介违规协助各类转贷业务,这将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短贷长用”增加期限错配风险,在“房贷、消费贷转经营贷”中,借款人不仅面临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还将面对流动性风险。

  在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下,经营贷、消费贷将产生类似过桥贷款的作用,但经营贷、消费贷贷款期限远低于住房按揭贷款,“短贷长用”“以贷还贷”延长了住房贷款的资金链、提高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最终将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违规转贷影响真实政策传导。

  “尽管商业银行规模呈稳步扩张态势,但LPR下行带来银行业净利差持续收窄,商业银行盈利承压。”《报告》认为,以量补价成为商业银行推动盈利回升的重要手段,而资本占用是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降息预期下,《报告》预计按揭贷款早偿率将持续保持高位,这增加了商业银行重新寻找客户和信贷重新投放的操作成本。考虑到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缓释措施相对较好(国内住房按揭贷款通常均为抵押贷款且贷款价值比通常小于70%),若重新投向企业贷款,商业银行需与企业协商信贷条款,增加协调成本的同时往往难以获得更优的增信条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文章关键词:

作者

翘楚

翘楚

金融方向内容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