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宇翔:大家对脑疾病缺乏医学认识,保守估计国内有5000-7000万抑郁症确诊的病人

闫宇翔:大家对脑疾病缺乏医学认识,保守估计国内有5000-7000万抑郁症确诊的病人
2022年11月05日 00:20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2022年亚布力论坛第八届创新年会于11月3日-4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坚守·应变“。灵犀云医学科技创始人闫宇翔出席论坛“生物科技论坛”并发表演讲。

  闫宇翔表示,大家对于脑科学的了解表现在,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是不是焦虑、抑郁,是不是失眠,深度睡眠不够,比如说很多人戴手环,让自己的睡眠有更好的监测。

  到底脑病怎么产生的?如果有了问题之后怎么干预和治疗?他表示,缺乏病理和医学方面的观念和认识,最直接的疾病就是抑郁症,保守估计国内有5000-7000万确诊的病人,但是大家周围很难见到哪一个同事和朋友是抑郁症。大家对于脑疾病有一些病耻感,认为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实际上这只是精神系统出现了问题,跟感冒发烧是一样的。

  他介绍到,做诊断核心目的就是把看起来不太好定量、评价的疾病做一些客观的治病,这个指标有一些医疗卫生和经济学的价值,降低医疗成本和降低病人就诊的程度,另外一方面就是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改变整个人群里面对于脑疾病不客观的认识。

  具体到临床里,脑疾病的诊断有两个大的问题。首先是精神疾病本身诊断能力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这些医生分布在北京、上海,无锡大中型的城市,国内地级市是不具备独立的脑疾病诊断能力的,这是精神系统疾病和神经病医疗诊断里面的大问题。

  再就是脑疾病鉴别能力很差。脑疾病很少有足够有效的客观诊断的方法,我们现在也是探索用脑电做一些客观量化的指标,帮助基层的医生做诊断和治疗。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因为整个生物学和基础科学里面对于脑疾病的认识是相对不足的,相比于对于心脏、肺的了解有很大的制约。这里面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很难理解,做新的药物的研发,不管病毒的药还是血液的药,一般先做离体细胞的培养,然后做一些小动物试验、大动物试验,但是动物是没有精神病的,老鼠、猫也不抑郁,因此很难在体外培养里面足够仿真到精细的脑疾病产生机制,这给整个新药研发带来非常大的成本制约。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昂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08 雅葆轩 870357 14
  • 11-07 甬矽电子 688362 18.54
  • 11-07 恒太照明 873339 6.28
  • 11-07 新天地 301277 27
  • 11-04 众智科技 301361 26.44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