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9月4日,2021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刘伟光出席并发表演讲。
刘伟光在演讲中表示,现在的云计算已经不是十年前大家发明的IaaS、PaaS、Saas这种IT化的语言,今天更多强调的是云对业务发展更强有力的支持。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云计算不仅仅是十年前作为IT的承载,更多是对业务创新的支持。金融科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多方安全计算、图计算,这些新的生态都一个特点,即都需要超强的计算能力。所以云计算和金融科技天生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两者的融合对整个业务的发展会产生化学反应的效应。
对于数字化转型,刘伟光具体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的“是与不是”,总结了四个重要的特点。
数字化转型本质是帮助企业建立一个适应性组织,能够快速适应和应对外部的变化(环境和需求)。这首先需要建立高效的连接。连接价值就像一企业的眼耳鼻舌手足等感知器官,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全面信息掌握,这里包括了对客户的连接、对内部人员的连接、对合作伙伴的连接、对场景的连接、对生态渠道的连接等等。如果做数字化转型只把体验好的APP给了客户,而对内的业务协作、办公体验和效率不匹配的话,首先便不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征。帮助建立数字化连接的技术包括:互联网、移动、小程序、API、IOT、遥感等多种技术形态。
第二点是融合与度量。让企业可以融合和度量各方面的“信号”,就像大脑一样可以融合身体各器官的信息,并作出度量与比较,形成行动决策。一个数字化企业能把很多主观的目标、方法、过程变成数字化,中台就是这个企业的大脑,其核心就是实现能力的聚合、数据集合和数据的资产化。
第三点是优化与迭代,让企业形成快速的行动和迭代能力,比如:不断通过技术和业务融合来优化客户旅程、产品设计、内部服务效率等。
同时,刘伟光指出开放金融的四个阶段。包括早期2016-2017当时所有金融机构跟互联网的合作基本上都是助贷和流量合作模式,2016-2017这是早期的模式。第二是场景合作,外部的场景不仅包括衣食住行,保险公司跟旅游、文旅的合作,将保险产品快速嵌入到交易消费场景中去,这是很典型的例子,包括银行的贷款、交易、风控能力跟场景结合。第三阶段与科技伙伴合作自建场景,无论是住房、租赁、物流、贸易、教育等,包括中小银行利用特色业务、地方优势构建场景,服务产业的同时,还能提供更精准的理财,贷款等标准金融服务,通过产业合作对传统业务进行数字化赋能和金融服务。第四阶段是最新的联盟生态模式,很多银行也在布局和参与生态云的建设。通过生态云将各类生产要素(科技、场景、运营、应用、同业等)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生态伙伴各自优势,实现更大范围和深度的客户服务。
谈到云原生架构,刘伟光表示,这个词比较IT化,但是今天也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云原生架构更多是对业务和技术的高度结合。今天的云原生真正是指从最顶层的APP的开发,音视频技术,交互服务的支持,到中间层的敏捷研发、CICD、微服务架构、服务网格、Serverless、容器,再到基础层的多云的混合部署、单元化、无损容灾、安全等,这些技术架构合在一起,叫广义云原生,自上至下对客户提供了随需应变的技术能力和数据支持能力,敏捷快捷的交付能力,为业务支持提供快速的交付能力,通过中台架构提供的统一的支撑能力。
最终可以看到其实云原生是IT语言,但是在今天数字化金融开放金融时代,它所承载的能力是能力、业务数据的高度结合,它的不间断、容灾能力、动态编排能力、中台化架构,对开发应用、敏捷应用、产品迭代、客户体验、交互式服务都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扩展能力,包括整个金融的安全能力、高可用能力。
“金融IT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业务的发展史,金融今天为什么IT能走得快,是因为业务的变革走得快。整个金融业务的科技发展史也是金融业务高度迭代的历史,所以业务在不断推动着场景开放,从传统的零售和对公,到新的场景金融、开放金融、到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 无处不看到是业务与科技的高度融合的结果。今天在金融行业,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仅是对业务的支持,更多是对业务的赋能和加持。”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