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1月15-17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志轩](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10117/ef10-khstaxs8615566.png)
王志轩表示,电力发展为交通汽车的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电力物质基础。我国电力系统无论从发电装机、年发电量、电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不论电网技术水平、电力可靠性指标、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也是世界先进。近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已居世界首位。2019年人均发电量达到5186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到31.1%,煤电发电量的比重近15年来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
他在演讲中指出,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止到2020年10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50万台,充电站4.33万座,换电站528座。建成了世界上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他表示,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一是煤电发电量的比重仍然很高;二是电力系统缺乏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灵活性资源,与发达国家灵活性资源约占50%相比,我们才约5%左右;三是储能系统整体发展滞后,应对“灰犀牛”“黑天鹅”类电力系统风险能力不足。四是充电设施还难以满足用户数量上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五是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六是电动汽车储能的功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匹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协调融合发展远远不够。
王志轩称,交通汽车正处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转型的过程中,电力行业也正全面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两个行业需要在“30-60”目标下相互支持、互相融合、同步进行,促进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提前布局、提前规划,加强沟通和协作。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开展交通汽车和配电网融合研究,提升电池安全、高能的充放电水平,研究主动配电网下支撑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的技术体系。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探索电力交易市场化下用户侧商业生态,建立各种形态的负荷聚合商、充放电服务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车企、用户、运行商、电网的共赢。
三是提前规划布局。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涉及面广,需要开展顶层设计、提前布局。要建立起行业间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在配网侧和用户侧的协商、协同机制。
四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要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研究,加快分布式储能标准制定,推动技术和标准预研,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示范。
五是出台政策支持。实现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需要政策支持,要加强政策研究,在电力交易市场规则、电池梯级管理、财政支持等方面出台相关要求。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