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2021

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2021
2020年12月31日 19:06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首发 | 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2021!

  来源:商道融绿

  过去一年,全球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然而ESG责任投资与绿色金融的发展脚步并没有放缓。在绿色复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加入到ESG实践中。商道融绿与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再次联合发布《2021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持续帮助市场各方观趋势、理思路、定策略。

  趋势一

  ESG投资助力经济绿色复苏

  在新冠疫情阴霾笼罩下,国内外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ESG投资却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抹亮色,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2020年ESG投资规模都创出历史新高。我们预计,尽管2021年还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ESG投资的增长将会是一个确定的趋势。绿色复苏将成为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ESG投资将扮演绿色复苏助力者的角色。

  具体地说,在环境领域,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五年规划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21年也是2060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的第一年,因此,与生态保护、低碳转型相关的领域将面临巨大的融资需求和投资机会。在社会领域,疫情提升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与应对疫情相关的公共医疗及卫生领域,也将吸引更多的公共和私营机构投资。在这些领域中,ESG投资可以同时满足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和投资回报等多重目标,因此会格外令人关注。

  趋势二

  金融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030年碳达峰目标和2060碳中和目标共同构成“30·60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将向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转型。我们预计,2021年,绿色金融将继续作为重要手段,为实现低碳转型发挥积极作用。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将不断丰富,气候投融资、碳市场成为重要发力点;碳中和目标下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提升,弥补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以保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目录中的项目积极贡献于气候变化目标;绿色激励约束机制将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试验区的先行经验为全面低碳转型提供宝贵参考。

  此外,在国际合作方面,预计我国将继续通过二十国集团(G20)、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个平台,积极倡导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分享中国经验。

  趋势三

  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

  经过几年筹备,全国统一碳市场呼之欲出。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两份文件公开征求意见,预示着2021年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按计划,首个试点运行的行业将会是发电行业,生态环境部已于202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在发电行业试点平稳之后,预计碳市场试点范围将逐步扩大到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民航业等行业。

  随着全国碳市场的运行,碳价预期很可能会成为资产定价和投资策略中的重要考虑部分,金融投资机构要提前对碳市场和碳价机制开展研究。另外,筹建中的广州期货交易所也有望在碳期货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

  趋势四

  各类ESG产品百花齐放

  2020年,我国ESG市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产品也不断创新,譬如商业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在两年内将ESG理财产品从零做到40多只。我们预计,随着ESG实践逐步渗透到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2021年市场上将出现更多品类的ESG产品。政策鼓励、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对ESG产品的逐步认可、外资委托的需求是中国ESG产品快速发展主要推动力。

  具体地说,我们预计公募基金将推出更多元化的ESG产品,涵盖主动类、指数类、Smart Beta、债券类等多个类别。头部私募也将随着外资委托的增加,推出ESG策略产品。银行ESG主题的理财产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并随着银行理财的专业化管理趋势,加深ESG整合的力度。券商自营、信托、REITs等产品也将拥抱ESG理念,ESG产品百花齐放将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要。此外,ESG投资方法也会随之更多样化,我们预计头部机构会着力探索督导式(Stewardship)、参与式(Engagement)等ESG投资方法。

  趋势五

  海洋等ESG新议题不断涌现

  人们对ESG的认知不断深化,对议题的关注点也逐步深化和差异化。我们预计,2021年中国ESG领域会涌现一些新议题。在环境领域,除了前面提到的气候变化议题外,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中国云南召开,必将提升国内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本的关注度;此外,关于蓝色(海洋)经济的讨论也越来越多,2020年下半年中国银行和兴业银行首次发行蓝色债券、兴业银行和青岛银行成为首批签署联合国《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的中资银行。我们预计,2021年还会有更多中资金融机构签署该项原则,探索蓝色经济的绿色金融创新。

  在社会领域,互联网平台经济进入强监管时代,关于有序竞争、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议题的关注度会提升明显;我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扶贫议题会演进为乡村振兴议题。

  趋势六

  境内资产所有者稳步推进ESG

  以主权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等为代表的资产所有者(AO),其资金具有长期性、避险性和公共性,与ESG投资理念十分契合。在发达国家,AO对资产管理机构的ESG要求是ESG投资的重要驱动力。目前,中国有两家AO签署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即中国平安和双湖资本;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推出了ESG投资政策;社保基金理事会选聘境外投资管理人的公告中明确了委托产品的责任投资属性;国寿资产则利用保险资金试水ESG投资策略。我们预计,2021年境内AO将继续稳步推进ESG。

  从机构类型看,拥抱ESG的AO类型更为多样化,保险资管机构、家族办公室等预计数量相对较多、运作相对更灵活的AO,将更积极地进行更多探索。从路径上看,预计AO将在进行内部能力建设同时,逐步在委外要求中纳入责任投资的内容,最后实现全面整合。此外,境内外AO就ESG的交流与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境外AO的成熟经验对境内AO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趋势七

  披露增加后善用ESG数据成关键

  2020年ESG信披政策在交易所层面有所进展,深交所将ESG纳入信披考核、上交所鼓励科创板自愿披露ESG,但市场久盼的ESG信披指引尚未出台。2020年12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将加大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推动力度。我们认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政策出台时机已经成熟。我们预计,2021年ESG披露政策将有突破,驱动上市公司ESG信披数量增长。此后,善用ESG数据将成为关键,包括高效搜集甄别和处理数据、解读数据的深层意义、将数据用于ESG产品设计、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等。

  此外,ESG信披的若干新趋势也值得关注。一是针对债券发行人ESG信披的政策研究将继续推进;二是碳中和目标将深化金融机构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中英TCFD试点工作的意义进一步突显;三是地方政府先行先试,深圳绿金条例的实施值得关注。

  趋势八

  标准融合促进境外资金布局中国ESG

  缺乏标准或标准不一致是ESG投资发展的障碍,实现中外之间及国内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标准融合将极大促进中国ESG发展。202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国内绿债标准的统一及中外绿债标准的进一步接轨。我们预计,新版目录有望在2021年正式落地,将显著提升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人的吸引力。

  除了绿债标准以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可持续金融国际统一标准建设,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可持续金融技术委员会(ISO/TC322)的工作。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通过修订国内标准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的趋同,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并且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时,要遵循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这一原则。我们预计,这些措施都将促进境外资金布局中国ESG。

  趋势九

  ESG产业链快速发展生态初现

  过去十多年,MSCI、晨星、穆迪和标普等全球金融服务机构在ESG领域发起了一系列投资并购,部分投资并购也延伸到中国市场,如2019年穆迪投资商道融绿少数股权。近两三年,中国ESG专业服务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细分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此外,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科技公司、财经媒体等多各类组织也不断增加对ESG服务领域的关注和投入,与ESG产业链中的资产所有者、资产管理机构、以及低碳转型下的工商企业、监管部门等共同形成了一个ESG发展的生态圈。

  我们预计,2021年中国的ESG服务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会继续在此领域的投资外,主流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也将加大对ESG领域的关注,开展相关布局和投资。目前ESG服务产业初步成型,在ESG主流化趋势和资本的进一步推动下,预计我国ESG服务产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多层次竞争、多维度创新的态势。

  趋势十

  ESG研究在学术界渐成显学

  学术界对ESG研究的热情日渐高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先后成立与绿色金融及ESG相关的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成立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生态金融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成立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都经贸大学成立中国ESG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学者也在积极开展ESG研究。

  我们预计,ESG在学术界的关注度将持续提升,ESG相关的科研投入会增加。将会有更多学者开展ESG研究,更多导师指导学生研究ESG方向,也会有高校设立专门ESG课程。由此我们也会看到学术届围绕ESG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更多研究成果,将ESG研究与传统的公司治理、产业经济、投资理论等相结合。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樊文佳

新冠肺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7 合兴股份 605005 --
  • 01-06 之江生物 688317 --
  • 01-05 天能股份 688819 --
  • 01-04 浩欧博 688656 35.26
  • 12-31 传智教育 003032 8.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