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5000字详解MMT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MMT创始人之一Randall Wray5000字详解MMT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2022年06月15日 18:26 财经头条

本文字数:5256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一、MMT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意义

MMT是用来分析主权货币的理论框架。其核心思想为:国家政府选择一个记账单位,以此计价发行自身的货币(债务),同时施加一项以其本币支付的义务(即当今的纳税义务),并要求税务的缴纳需要使用政府发行的货币,如此确保了主权政府货币发行的需求和价值。主权政府发行债券,则须以其本币支付。当然根据各国政府的意愿,浮动汇率制度选择会给主权政府更多的宏观政策空间和选项。

MMT有如下的理论意义:主权货币国家的货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不会陷入非自愿的债务违约情况,因此他们想要支付时总能付清所有款项,不存在财政金融的约束,但存在真实资源的约束。

我们致力于研究MMT已经超过25年时间,这个理论很有意义和创新。尤其是在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期间,大家对MMT的观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时有很多重磅经济学家认为MMT是胡言乱语、一派胡言,但到了2020年3月突然间大家对MMT的观点来了180度的大转弯,认为MMT为我们对抗新冠疫情带来了新的融资方式:央行“坐直升机撒钱”。也有人认为日本是践行了MMT,因为近30年来日本赤字是最高的,到现在我们为了应对疫情采用了和日本同样的办法。但是,很多观点认为,采用MMT只是因为面临着新冠疫情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它很危险,如果导致高幅通胀,就可能像津巴布韦一样出现高通胀的恶果。MMT认为现代政府进行开支就是货币发行,这个货币发行表现为:中央银行贷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商业银行贷记存款客户的存款账户。MMT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政策建议,而只是对现代经济中货币运行的方式提供描述而已,其实经济长久以来就是这样运行的。

二、MMT理论的核心观点

主流观点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要先收税再花钱,意味着我们应该致力于确保政府收支平衡。当然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要提振经济,可能会打破一定的平衡。所以,用g来表示经济增长率,r表示债务杠杆率,g >r是实现债务可持续性的条件。如果债务不断地增长,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最终杠杆率就会失控,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不可持续的后果。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是持续赤字,会将这些债务负担留给子孙后代,他们必须偿还这些债务,最终结果就是造成经济的长期停滞。但如果政府不需要借钱,政府可以印钱,印钱则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们来听听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观点,1974年,保罗·萨缪尔森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平衡财政预算是一种过时理念,但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来“吓唬”政治家和广大群众,从而避免他们肆意妄为。伯南克和格林斯潘是前任的美联储主席,他们绝大多数是赞同MMT的观点,说政府不可能没有钱。伯南克说,美联储2008年花这么多钱救市,一共29万亿美元,这些钱并不是税收的钱,而是直接在电脑上按下回车键,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进入银行体系了,银行的存款人也会相应收到货币,这样货币就发行了,因此,美国的中央银行总可以“印钱”,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是零。偶尔,我们也可以听到经济学家和央行的人承认说,我们不可能缺钱,但是我们不能让政府和百姓知道这个真相,想要吓唬吓唬他们,不能让他们知道政府是不会缺钱的。

现代货币理论(MMT)认为,政府是先支出再收税。如果说货币没有事先投放到经济体中,是没有办法通过税收再收回来的。现代经济中的税金缴付是通过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扣款实现的,准备金来自三个方面:财政支出、央行购债或者央行贷款。1936年,凯恩斯就提到了,需要先向经济中注入资金才会有资金的漏出。按照MMT的说法是,政府的支出就是注入,税收就是漏出。政府要先支出才能够去收税,先花钱再收税。再到150年前甚至200年前,主权政府总是先花钱铸币,把金币或者钱币印出来,再来收税,所以,支出是在收税之前的,没有货币就没有办法去交税。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例如:现代经济体系中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如图银行1是合同方和纳税人的银行,那现代政府是怎么花钱呢?财政部支出,体现为中央银行负债方财政部账户的准备金较少,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中的准备金增加,银行再贷记合同方的账户;而纳税者缴税的时候,纳税人银行账户的存款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账户的准备金减少,这样资金回流,货币消失。这跟最简单的情形是一样的,只是在中间加了央行和私人银行。所以,现在关系没有这么明朗了,因为纳税人和合同方跟财政部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财政支出就是货币创造,而税收导致货币回笼的逻辑依然是存在的,因而财政必须首先支出,纳税人才可以纳税。

所以,央行为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提供资金和清算支持,中央政府支出导致货币进入经济体,而纳税是货币的回笼,但它并不是为政府提供融资,而是一种中央政府债务的赎回。财政部发债并不是为赤字融资,中央政府的支出导致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的准备金增加,银行体系内流动性增加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融资”,而中央政府赤字是在事后才出现的。因为年底的时候,如果整个政府的支出向经济注资超过了收到的税量就是政府赤字,赤字是中央政府支出和税收的一个结果。当这个结果为正,证明中央银行准备金净流入到经济体系中,从而导致银行间的利率水平下降,那么发行债券就可以回流经济体系内准备,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实现,因此从功能上看债券发行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而不是财政部像中央银行借款。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地很多央行都在做量化宽松QE,本质上就是要从银行系统中把那些次级债券移除,把流动性最强的中央银行准备金注入经济体。现在美联储在缩表,正在反向操作。

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缺钱,而是政府是否会过度支出,从而导致通胀。现实中中央政府的支出只有一种形式:即首先由国会或议会授权的政府支出,财政部开出支票,其次,中央银行清算财政部支票导致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的准备金较少,而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最后,预算结果只能在事后知晓。由于进入到经济体系的货币是不能够被严格区分的,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部门的过度支出都会导致通胀。按照凯恩斯的思想,真正的通胀只会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以后才会发生,那才叫做真正的通胀。但是,在充分就业之前价格可能就会上涨,可能会有一些发展瓶颈问题或者定价权的问题,凯恩斯把它叫做“半通货膨胀”。在过去两年,我们看到很多瓶颈问题,很多供应链受到干扰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所以在到达充分就业之前就已经有通胀了,但这两种不同的通胀的应对办法是不一样的。真正的通胀可以通过紧缩政策去加税、减少支出来应对,但想要通过减少支出应对充分就业之前发生的半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失业率进一步攀升。

很多人说日本很长时间以来都在践行MMT,证据是日本的赤字很高。美国经济学家阿巴·勒纳70年代提出了“功能财政论”的观点,认为预算是功能性的,追求充分就业、适度通胀、可持续增长、更大的平等和环境可持续等等,预算的结果是事后发生的,而不是可自由裁定的。另外日本的经验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纾困救助法案,实际上都印证了与主权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相关的MMT核心观点,例如政府赤字和债务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并非可自由调配,年景不好的时候可以有所增长;政府的财政赤字等于非政府部门的盈余;债券市场的卫士们没有办法迫使债务违约发生;国债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的政策,而不是取决于赤字的大小。

我用美国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这是美国的数据,红线是央行的基准利率和,灰色的线是国债的10年期利率,蓝色的是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在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有急剧上升之外,其他的时间段还是比较平稳的。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债务GDP比例大幅上升,但是利率确是下降的,包括国库券的利率等等这些利率都是下降的,这说明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并不会提高利率。

如果赤字上涨的话,对通胀是什么样的影响呢?同时,我们看到趋势还是一样的,赤字上涨同期的美国通胀率还是下降的,所以政府赤字规模上涨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赤字上升将有助于减轻经济阵痛。深蓝色这条线代表是经济的走向,红线则是税收的情况。灰色的区域都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时期,我们看到每一次政府的税收收入都会急剧下跌。所以,当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通过减税减少从经济中回收的货币量,帮助经济渡过难关,并且还有一些转移支付。在这些时期当中或之后,都会增加转移支付的项目,也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将更多的货币通过财政政策注入经济当中,帮助整个经济渡过难关,也包括当下的疫情危机。所以当经济增速放缓或者经济状况不佳的时候,政府赤字自然而然就会上升。这种转移支付的规模通常和之前整个经济不会出现巨大的反差,规模不会特别大。但是因为新冠疫情是很特殊的,所以会出现其他情况。并且税收降低也减少了经济中回流的货币量,所以给整个经济注入活力更快地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

这张图展示出了政府赤字等于非政府部门盈余。在疫情袭来之前,政府赤字接近于零,已经接近达到收支平衡的状况。蓝色这条线则是美国家庭、美国企业以及全球其他各国相对于美国的收支平衡。除了两个例外情况,其他都是在红色之上的。也就是说把所有的非政府部门盈余等于美国政府的赤字,政府部门赤字和非政府部门的盈余总是相等的。所以,政府一旦处于赤字,非政府部门就肯定处于盈余,而这个盈余是有利“民生”的一件好事。

有人说,增加政府赤字,不会推高利率,不会导致通胀,但是利率上涨的话,债券市场上的卫士们会抛售债券?实际上,长期债券的利率其实非常密切地追踪了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美国国库券的利率,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因此,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都是紧盯着美国联邦债券的利率,这意味着这些债券卫士的市场行为并不会决定利率走向,平均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都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所以,我认为政府赤字和高债务比率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现在看到政府赤字确实上涨,并且债务率提高了,也有严重的通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局面。这次通货膨胀是由疫情导致,疫情首先导致了经济衰退,而这个衰退先是始于供应侧的崩溃,随后又转变为需求侧的崩溃,因为人们会主动或是因为防控政策被动减少自己的需求,而新冠纾困救助的支出会有效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例如,美国的第一轮“纾困”财政支出用于帮助人们支付日常账单,提高储蓄。而第二轮纾困救助的开支政策恢复了人们的消费,恢复了需求能力,否则经济还会进一步恶化。所以,现在主要是由于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供应链的压力不断紧张,哄抬物价,还有战争、经济制裁,所以这些都是供给侧不断面临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尚未出现工资-物价的螺旋上涨,工资的上涨只是在追赶着物价的幅度,所以,问题是美国是否会更严重的通胀,这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就能够有效地缓解通胀的情况。因此,我认为现在美联储做的提高利率是错误的“药方”,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要提振投资,增加国内产能,要更换掉冗长和脆弱的供应链。因为在需求侧下功夫解决供给侧的问题有可能再次导致滞胀。

MMT认为资源才是真正的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而非资金问题。应对多重危机需要动用尚未动用的资源,并且转移已经动用的资源,甚至需要创造新的资源。怎么转移?通过税收政策、延迟消费、爱国储蓄、物资分配、加强监管。政府支出能够使这些资源以实现公共目的所需的形式进行分配,征税能够释放资源,从而能够更好地追求公共目的。

MMT其实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学界的视野当中。财政部下属的智库机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中国需要从财政和货币必须分离和赤字不好的传统思想当中“解放”出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官员管涛认为,MMT理论对于中国来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就是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联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人认为,削减赤字反映了政府应当平衡财政预算的过时理念,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已经开始向功能性财政转型了,而该理论当中,财政支出是基于经济需要而设定的,而不是根据政府的预期收入而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财政赤字近年来规模逐渐扩大,这就意味着中国正逐渐突破原来政府财政赤字是有红线的这个固化的思想。因此,MMT不需要印钱,也不需要由中央银行印钱支付债务利息,所以不需要改变操作流程,这对中国也是适用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MMT 债务 准备金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0 普瑞眼科 301239 --
  • 06-16 信邦智能 301112 27.53
  • 06-15 龙芯中科 688047 60.06
  • 06-15 中无人机 688297 32.35
  • 06-15 润贝航科 001316 29.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