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小长假后的第一天,央行“剧透”数次的新工具落地!
央行4月7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这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落实国常会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的又一举措,将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将有助于激发商业银行对相关领域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分析人士认为,这表现出央行持续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新工具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央行称,在总结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更好满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领域的融资需求。
根据央行此前披露的信息,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已经到期退出,存量资金继续发挥作用。2023年末,两个工具余额分别为2556亿元、1567亿元。
“这是央行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服务的有力措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新工具的发放对象、利率、期限等与原有的两个专项再贷款一致;新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央行称,新工具的设立将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记者注意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再贷款,央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7.5万亿元
截至2023年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7.5万亿元。其中,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56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约1.7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554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增加普惠小微贷款3.3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余额分别为5410亿元、2748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余额为18亿元。
开年以来,货币信贷领域的动作雷厉风行、力度给够——降准幅度倍增、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历史最大降幅……货币政策的大手笔,为我国经济运行开年走强、延续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政策引导下,前两个月金融数据成色较足。前两个月的新增信贷、社融数据均为历史同期次高值;贷款利率持续刷新历史低点,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6%;截至2月末,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2%、18.5%和21.4%。
责任编辑:王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