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向上力量?2020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谁是你心中的TOP10商业领袖,[点击投票]
原标题:樊纲:中国经济学研究应更重理论内容本身,不可过分量化分析
在近日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我国经济学研究当前存在量化分析重于理论阐释、数学形式大于实践意义等问题,在期刊发表的评审中,应更重视理论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分注重量化分析。
樊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社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经济学研究的数理模型、计量分析、文献索引日趋规范,学术评价体系、期刊、职称评审评定制度逐步完善,国内国际的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
但他表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与国际同步”,比如量化分析重于理论阐释、数学形式大于实践意义、期刊内容过度专门化等方面的问题。
樊纲引用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所批判的“搁置之罪”(sins of omission)的概念,即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鼓励硬研究,而轻视软研究,忽略了若干难以用“硬方法”加以分析的重要课题与疑问。
樊纲解释道,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相较之其他“软科学”,可以进行数理推导与计量分析,从而更类似于“硬科学”。但由于在期刊发表、职称评定、学术成果审查过程中,编辑和评审人普遍偏好于“硬科学”的方法,使得研究者出于论文发表可能性的考量,倾向于选择可以实证的题目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重要和复杂问题的研究被搁置。
例如,没有经济学家能够预测出金融危机的发生,主流经济学成果也没能预测出中国如今取得的成就,以及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
对此,樊纲呼吁,在经济学期刊论文评审过程中,要适当转换偏好和倾向,更加重视问题本身的重要性,重视理论内容的创新,尊重灵活多样化的论证方法,鼓励新理论假说的提出,关注复杂问题的系统分析。
同时在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区分博士论文和期刊发表,博士论文要坚持较为全面的评审规范,从文献回顾、理论模型到计量分析,打牢专业“基本功”。但对于期刊发表的评审,则不一定用博士论文的评判标准,而是更重视理论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分注重量化分析。
樊纲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中国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要放弃高水平的学术标准,而是应增进研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得经济学研究与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紧密相连,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经济学人才。
责任编辑:薛永玮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