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防经营贷进楼市新政:主要核查全款购房人等申请经营贷

解读北京防经营贷进楼市新政:主要核查全款购房人等申请经营贷
2021年02月18日 10:57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解读北京防经营贷进楼市新政 如何具体实操?

  来源:京房字

  各位粉丝:

  大家好!

  近期大家最关注的恐怕就是北京的房地产调控了。

  春节的前一天,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而且在此前一天,北京市也发布了多部门联合专项核查违规资金进楼市的消息。

  虽然是春节期间,这两天【京房字】的后台留言中,依然有很多评论和询问的。除了给政府坚决出手打击炒房点赞之外,还有很多人关心防范经营贷违规进楼市是具体如何实操核查的。

  今天就给大家解读一下。

  1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会怎么查?

  在春节前,主管部门对从1月25日以来,楼市热点区域的成交案例进行了普遍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西城金融街、德外、海淀万柳、中关村等热点学区成交案例进行重点核查。

  由于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通常采用的是先全款购房,然后以房子为抵押、套取贷款的方式。因此核查针对的主要是全款购房中,购房人和直系亲属近期申请使用了经营贷的行为

  以【京房字】专家参与核查时的一个案例为例,某人在去年新注册了一家小微企业,注册企业之后没过几天,就网签了西城区重点学区的一套二手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先后从两家银行申请了数百万元的经营贷。

  像这样的案例,就被检查人员从千千万万的购房合同中筛查了出来。

  可以看出,在购房行为相同或相近时段申请了经营贷的行为,会有违规使用经营贷资金用于购房的嫌疑,因此会被核查。另外,其他比如消费贷等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也在核查范围内。

  当然,相关部门的核查是“有的放矢”的查,针对的是购房同时也申请了经营贷等信贷资金的情况。对于正常资金全款购房、没有申请使用过经营贷的,并不在核查范围内。所以,对于咱们普通购房者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首都房地产市场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投机炒房、渲染炒作。”从市政府在春节前的表态就可以看出,北京打击的是违规投机炒房的行为,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包括普通百姓正常购房在内所有的需求,而是要遏制住、挤掉投机、投资的水分,目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2

  排查出的只是线索,并不能就此认定这个人就一定使用了经营贷来购房的。

  因此实操中的下一步是多部门核查经营贷资金的流向。

  通过银行的配合,检查人员会调查该笔经营贷在发放后,被用在了哪里?是否用在正常企业的经营中,还是通过一个“子虚乌有”的虚假经营合同,流入到其它空壳公司的账户中。

  而且,由于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往往不是一次性“倒出来”的,而是经过了多个合同,多次付款的方式最后才“倒出”的。

  所以,检查人员会对经营贷这笔资金的全部流向都“追根究底”地调查,每笔资金每次都流向哪里,最终流向哪里,一一明晰。直到查出是否用于个人购房。

  最终,对于查实的违规行为主体,无论是金融机构、助贷机构还是房地产经纪机构,都将依法严肃处罚

  此次春节前银保监、央行银管部也在通知中明确提出,银行机构对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导致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将从严从重查处。

  此次联合工作组还包括了公安的经侦部门,因此,对于查实违法违规的“助贷机构”,也将“严惩不贷。”

  3

  虽然目前北京出现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出现的是苗头,但也反映出一些机制上的漏洞。因此在春节前一天,北京银保监局和央行营管部下发通知,完善了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的机制。

  防范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从金融方面,肯定是从三个环节来监管——贷前要严格审批、贷中严格支付、贷后严格管理。

  在贷款的申请和审批这个环节,两部门要求,各个银行审慎向近期申请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购买住房的客户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针对的就是用经营贷来购房的行为。

  炒房者要想把经营贷进入楼市,必须把批贷的资金“倒出来”。因此,两部门规定,防止信贷资金转入与借款人经营活动无关的账户。也就是说,要想把支付出来,必须用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而不能通过制造虚假业务把钱“倒出来”。

  两部门还要求各银行,签订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时,应设定针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各类不诚信行为的约束性或惩罚性条款,并充分提示借款人。也就是说,如果违规将经营贷用于购房,除了停止放贷、立即还款外,违规者还要按照合同被处罚。

  此外,在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中,违法违规最恶劣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助贷公司”、“小贷机构”,它们注册和变更空壳公司、伪造虚假合同、虚假流水做账、套取公户资金等。

  对此两部门此次明确规定,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合作贷款业务的合规管理力度,如审核发现为借款人违规获得个人经营性贷款提供“过桥”资金、以“空壳公司”包装借款人资质等行为的中介机构,应立刻终止业务合作,并将相关线索上报监管部门

  还是那句话,北京市坚持“房住不炒”原则最严格的城市,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投机炒房。所以,对于敢越过红线、违法违规,无论是什么机构还是个人,都将依法严肃处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房地产市场 楼市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5 深科达 688328 --
  • 02-24 永茂泰 605208 --
  • 02-24 海天股份 603759 --
  • 02-23 顺控发展 003039 --
  • 02-22 德固特 300950 8.4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