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3月13日,纳指科技ETF再度停牌一小时。据悉,此次停牌主要原因是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过高。数据显示,截至收盘,该基金溢价率超过12%,在全市场所有ETF基金中居首位。
这已经是该基金3月以来的第8次停牌,也是自2月以来第18次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频频提示溢价风险,投资者热情似乎更加高涨,溢价率继续走高,究竟为何这么火?
溢价率超过12%
据统计,截至3月13日,在3月份已有的9个交易日里,除了3月6日外,纳指科技ETF几乎每个交易日均停牌一小时。
对于停牌原因,景顺长城基金发布的公告大多指向该基金的高溢价。公告称,纳指科技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基金停牌一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以来,该基金已陆续发布类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18条。
然而,面对接连发布的溢价风险提示,市场情绪似乎愈发高涨,上演溢价风险提示频发与溢价率持续走高同时出现的场景。期间,该基金溢价率一度超过17%。
3月13日10时30分,纳指科技ETF复牌后大涨超3%,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最高达1.495元,再度刷新基金上市交易以来的价格新高。随后,价格有所回落,收盘报1.416元,下跌1.53%;但该基金溢价率依然达12.46%,在全市场所有ETF基金中居首位。
该基金究竟为何这么火?
对此,景顺长城基金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近期,美股科技股表现较为亮眼,投资者买入跨境产品情绪高涨。特别是在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发布后,市场重新燃起了对AI相关科技股未来成长空间的期待,纳指科技指数成分股中AI相关受益标的权重较高,因此纳指科技ETF受到了资金关注。加上跨境ETF规模较小和QDII额度限制等,二级市场上出现高溢价。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一二级市场间套利机制的存在,二级市场高溢价难以持续。
投资者蜂拥进场
Wind数据显示,1月中旬,纳指科技ETF就迎来投资者的蜂拥进场。
二级市场交易方面,该基金1月16日成交额大幅放量,达7.55亿元,是前一日的两倍,为彼时的基金成交额历史新高。1月22日,该基金成交额首度突破10亿元,刷新成交额纪录。3月以来,该基金几乎每天的成交金额均超过10亿元,并在3月7日再度刷新成交额纪录,达20.51亿元。
一级市场申赎方面,1月17日,纳指科技ETF基金份额骤增超13亿份,达35.6亿份,份额增幅超过50%。1月19日至1月24日期间,基金份额日均增约5亿份。随后基金份额继续增长,截至3月13日,该基金份额已超56亿份,与年初相比,增长超1.8倍。
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该基金曾获得机构青睐。一家机构在2023年四季度大举净申购超8亿份,持有基金份额从2023年三季度末的1.81亿份,增加至2023年四季度末的10.155亿份,持有份额占该基金总份额的比例从27.47%提高至50.71%。
从基金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变化来看,这些早期蜂拥进场的投资者或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今年以来,纳指科技ETF涨幅超30%。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纳指科技ETF外,目前全市场跨境型ETF中,近半数基金均出现溢价,溢价率居前的主要为纳指科技ETF、日经ETF、标普500ETF等。
QDII基金发展提速
溢价率居高不下、多只产品开启限购模式、基金公司直呼额度告急……近期,QDII基金无疑是市场一大热门产品类型,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基金公司关注。
面对这一热门赛道,许多基金公司开始加码布局,QDII基金发展不断提速。在一些基金公司紧锣密鼓布局旗下跨境投资QDII完整产品线的同时,亦有部分公司发力QDII产品的申赎效率,以此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悉,此前,博时基金宣布,将旗下包括博时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联接、博时恒生科技ETF联接三只QDII产品的赎回资金到账时间由T+6提升至T+4。持仓客户赎回款项最快可提前两天到账。华夏沪深300ETF在香港市场的最快申购周期(一级市场)甚至直接缩短为T+1。
对于QDII申赎效率的提升,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者部马悦认为,为提升投资者体验,行业在不断优化跨境产品的交易结算效率。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马悦表示,2024年5月,美股交收将改为T+1结算,届时跨境产品的结算效率可能会有新的提速。结算时间的缩短能够有助于投资者体验更确定的申赎成本和更高效的资金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