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风电伙伴行动计划发布 平价时间表临近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17日上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召开前夕,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了“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其中提到,2025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最低降至0.1元,海上风电力争在2024年全面实现平价,同时,今年底前要启动5GW(500万千瓦)风电“下乡”项目。
业内对风电等新能源寄予厚望,但现状与期望仍有差距。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提到,从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发电量数据,以及风能、太阳能全年发电量的预估数据看,与“十四五”期间新增能源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的构想仍有很大距离。
风电“下乡”项目启动
风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是支持电力系统率先脱碳,进而推动能源系统和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风电不仅是零碳电力,也正成为最具经济性的能源,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风电伙伴行动计划提出,伙伴城市和风电企业要形成面向未来的全方位伙伴关系,风电企业以伙伴城市作为项目落地的首选城市,为伙伴城市开展包括零碳产业规划和模式创新、零碳产业经济增长、低碳能源技术经济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以及社会综合发展在内的全面服务。
行动计划目标之一是要打造零碳电力基地,助力东北再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缓解中东部减排压力。风电产业通过上下游协同和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成本,以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绿色电力支援出口产业园区、高载能工业区、加工制造、数据等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
根据行动计划,各地要为风电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其降低非技术成本;风电力争在2025年将陆上高、中、低风速地区的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将近海和深远海风电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4元和0.5元。
乡村地区也是行动计划重点关注的方向,地方应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电提供土地、并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结合国家政策规划,与风电行业携手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在条件较好地区率先启动“百县千村万台示范工程”。据悉,风电“下乡”将力争今年底前启动首批10个县市总规划容量500万千瓦示范项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5000万千瓦,为5000个村集体带来稳定持久收益,惠及农村人口300万以上。
针对海上风电,行动计划提出,海上风电力争在2024年全面实现平价,为沿海地区能源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十四五”期间,在高质量推进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山东北部、闽南外海、广西北部湾以及海南省的海上风电规划建设。
近期,多地出现限电情况,在此背景下,绿电重要性愈加凸显。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商业模式创新,激活绿色电力消费市场,带动绿色电力生产;同时,结合能源双控、绿色制造、绿色金融等现有机制,建设100%绿色能源消费示范城市。
风能与太阳能不应各自为战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行动计划发布后,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广东省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苏玉均介绍,阳江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投产,落实新增项目,推动集风力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等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基地。
山东省乳山市政府副市长许鹏表示,近年来,乳山市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规划了占地面积1万余亩的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全力打造全产业园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同步发展海上风电综合商务及金融服务产业。
记者注意到,由于风电年底抢装等原因,2020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超过71GW,超出彼时市场预期。但即便如此,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今年业内普遍预计风电新增装机量可能达不到去年的水平。
李俊峰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业内对于“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发展有一个构想,即新增的能源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但是,从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发电量数据,以及风能、太阳能全年发电量的预估数据来看,与“十四五”期间新增能源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甚至新增电力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的的目标都还有很大距离。
李俊峰认为,无论是从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抑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等角度讲,目标的实现都是任重道远。“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每年大约1亿千瓦的风能、太阳能新增装机量目标,我们可能要做得更多一些。”
对于这一情况,原国务院参事石定寰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他的关注点侧重于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能源结构,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电力系统,这对于风电从业者而言同样任重道远。”石定寰认为,未来,发展风能、太阳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军,这两大主力军不能各自为战,要加强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我们很早就提出了多能互补,风能、太阳能如何互补、如何为新型电力系统作出贡献;还要解决系统性问题,包括传输问题、储能问题、应用问题。”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