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午:大午集团的“另类奖罚”之明奖明罚、有程序、有期待

孙大午:大午集团的“另类奖罚”之明奖明罚、有程序、有期待
2020年08月20日 09:32 新浪财经综合

  原标题:孙大午:大午集团的“另类奖罚”之三——明奖明罚,有程序,有期待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在社会上,很多企业的工资都是保密的,员工也不能互相打听,奖金、红包都是偷偷地给。比如:20年前,我去拜访国棉七厂的董事长,正赶上他给员工发奖金。他说:“累死我了,300万奖金,我刚发完。”当时我就很奇怪,董事长为什么要亲自发奖金呢?

  这个董事长说:“员工发多少奖金,只有我知道”。也就是说,他们企业的奖金是“暗的”,是董事长说了算的。而大午集团不是这样。

  奖励——公开透明,允许攀比

  在大午集团,奖罚规则都是透明的。我既没有发过奖金,也没有发过红包。因为我们在设计“私企立宪”之初,对干部的收入进行了限制,叫“保底限高”制度。即基层干部的所有收入不超过工人平均工资的2倍,中层干部不能超过5倍,高层干部不能超过10-15倍(有特殊贡献者,可以突破)。所以员工也可以推算出上级领导的收入。

  我们除了一些科研经费等特殊投入外,全员的工资都是公开透明的。在一个单位里,同级之间的奖金也是公开透明的。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按各公司完成任务的百分比,把钱交给各单位,让他们去商量、去讨论了,我们企业是允许员工攀比的。实际上,员工争来争去,不就是争个“和”吗?

  他们会在争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贡献、出勤、失误等细节拉出来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后,他们自己就完善了。在允许攀比的情况下,我们企业反而其乐融融,并没有出现帮帮派派的情况。所以,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找到公正、公平。

  反过来说,如果都是靠董事长一个人的评判做标准,不允许员工去评论、去攀比,发了多少奖金都成了谜,那大家肯定会互相猜疑。当大家解不开这个谜时,就会在私底下悄悄地打听、互相攀比。这是瞒不住的!

  最后,员工为了让自己心理平衡,会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去,甚至会造成对董事长的不信任。如果是这样,那怎么找到公正公平,又怎么形成团队的合力?

  处罚——明着轻,暗着重

  什么叫明着处罚?比如说,某个公司的领导犯了错误,我们肯定要公开处理。我们会把事情说清楚,然后登《大午简报》,这样做就能对大家产生教育意义。

  但是,我们也得让当事人从错误中站起来。也就是说,可以让他丢人、丢份儿,但不能让他以后干不了事儿。所以,有些问题在公开处理时,要轻。

  那么,为什么暗着处罚要重呢?因为“暗着”,常常是直指人心。我们会把人品问题提到一定的高度来重重地批评。

  比如有些人贼心太重、报复下属、挑拨同事关系……出现人品问题,在公开的时候,我们可能撕不开这些东西。但私下讨论时、在小规模的会议上,这些问题都得撕开。

  对于人品问题,绝不会留任何情面,要直指人心。

  奖罚有程序、有期待

  什么是“奖罚有程序”?

  就是说,当我们对员工进行奖惩时,不能凭某一个人的好恶来执行,它一定是有组织、有程序、公开透明的。我们企业小到各单位,大到各子公司、各片儿区,都有“评议小组”和“领导小组”。“评议小组”就是“一事一评议”小组;“领导小组”是对日常工作负责的,尤其是涉及到人事的奖罚问题和年底普调工资,都是由一个小组来完成的。

  所谓“有期待”是什么概念?说这次没奖,下次有;这次有罚,下次补。

  比如说,员工上半年犯错被处罚了,不用担心,他下半年干好,还可以“将功抵过”,到年底会给他补偿。所以大家要知道——即使这个月没干好,不要怕,你下个月干好;上半年没干好,下半年干好;哪怕今年没干好,明年干好,同样给你补偿。

  基本上各子公司在奖励员工时,一定会考虑全年处罚了他几次,如果他后几个月干得好了,就得想办法给他适当的补偿。

  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员工有一个综合评定,让员工对未来有期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蒙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7 声迅股份 003004 --
  • 11-16 东亚药业 605177 --
  • 11-11 仲景食品 300908 39.74
  • 11-11 明新旭腾 605068 23.17
  • 11-11 中控技术 688777 35.7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