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群众用得上用得起新药好药

建设健康中国:群众用得上用得起新药好药
2022年10月22日 03:45 中国经营报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本报记者 张悦 曹学平 北京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建设健康中国,让全民健康更有保障。

  检测血糖后,洗手、核对胰岛素注射剂量、摇匀药物、安装针头、消毒、注射,是马双每日饭前必备的流程。“稍微吃一点饭指数就上来了,但是人能不吃饭吗?”黑龙江的糖尿病患者马双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马双说,对于像自己一样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来说,今年胰岛素的降价减轻了负担、也提供了使用更好药物的机会。

  事实上,随着医保谈判的常态化进行、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医药可及性也随之不断提升。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予以支持和倾斜,集中带量采购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用药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

  仿制药集采降价

  每一次集采牵动着业内人士的神经,也得到众多需要长期用药患者的密切关注。目前国家已开展了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和地方开展的集采药品种类覆盖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制剂,群众受益面广泛。

  今年5月起,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陆续落地。胰岛素专项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预计落地后每年能节约费用约90亿元。

  今年46岁的马双告诉记者,由于年轻时对身体的注意较少,直到病情严重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才重视身体的问题。目前马双使用胰岛素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对于一天三次的用药,马双表示从刚注射时的害怕已经慢慢习惯,现在自己更为担心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其他身体问题。

  因为其他疾病做过几次小手术,对于收入并不高的马双来说,每个月胰岛素、针头、血糖试纸、二甲双胍片等几百元的费用已经是能够接受的上限。此前,马双在药店购买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的价格是49元/支,集采后价格下降了十多块钱。马双表示,在医院开药报销后价格更便宜,随着胰岛素的降价,过段时间会前往医院咨询医生是否能够使用注射更方便的胰岛素。

  胰岛素集采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首次从化学药拓展到生物药领域,不仅为患者减轻了负担,也被业内认为具有深远影响。

  胰岛素集采落地后,国内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603087.SH)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三代胰岛素产品较一、二代胰岛素产品具有血糖控制更好、低血糖风险更低、注射时间更灵活等优势,是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但集采前价格相对高于一、二代产品价格。集采后三代胰岛素产品价格与二代胰岛素产品价格差距缩小,甚至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二代胰岛素产品,希望医生开具处方时和患者选择用药时不再过多考虑经济负担,积极影响医生对患者的处方方向,加速中国三代胰岛素对二代胰岛素的替代,同时推动三代产品加速市场下沉,提升三代胰岛素市场份额。

  此外,通过此次集采,国产胰岛素产品将借助成本、价格优势进一步市场渗透,拉低国产厂商与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差距,加快国内胰岛素替代进程。甘李药业方面还表示,与进口胰岛素类似物相比,公司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并在有效控制医保支出的同时提供给更多糖尿病患者高性价比的胰岛素类似物产品。

  对于患者关心的集采药品供应问题,甘李药业表示,为保证集采协议量的安全供应,公司在精益生产、供应链保障、以及产能提升等方面多措并举,做好集采前和集采后的供应安全准备工作。此外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新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生产车间投产后北京总部制剂产能将达到2.8 亿支,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临沂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

  创新药及时进医保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1.4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094号建议的答复》显示,医保目录调整的周期从最长8年缩至1年,一些创新药上市当年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迅速推向市场。

  因而每年医保谈判过程中,以肿瘤治疗为代表的药物价格变化也备受患者关注。

  2014年7月,广西的江丽查出了胆囊癌,当时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漫长的治疗后,江丽的癌症还是转移到了淋巴。2018年起,进口、国产PD-1药物相继在国内上市。江丽告诉记者,近年复发之后,由于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太大,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结合免疫治疗。在纳入医保前一年多,江丽便开始使用某国产PD-1药物,该药物也是江丽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据江丽回忆,该药物最初的价格是7200元一只,单次用药6ml,药品纳入医保后推出了2ml装,江丽每次需要三只2ml药物,价格2700余元/次,后降至2400余元/次。

  治疗时的不良反应是众多癌症患者担忧之处,而较为幸运的江丽表示,相对于化疗,PD-1药物治疗时既不用长时间住院打针也不用埋管,同时自己也没有出现掉头发、恶心的症状,此外也没有碰到凉水手麻以及骨头痛等反应,治疗效果比较好。

  医保报销为患者进一步减轻了用药负担,此前有肝癌患者家属向记者表示,医保谈判降价后,购买某国产PD-1药物还能够报销2000元左右。

  在治疗方面,近年抗癌创新药物的适应症不断拓展,也使众多癌症患者不再“谈癌色变”。竞争激烈的PD-1/L1赛道中企业针对患者的癌症疾病谱做出差异化竞争布局;抗体偶联药物(ADC)方面截至今年8月国内已批准了5款产品的11项适应症。

  国产PD-1药物厂家恒瑞医药(600276.SH)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抗肿瘤药物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往往需要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可能会遇到靶点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作为民族制药企业,公司一直重点关注中国的高发肿瘤,立足中国疾病现状和患者临床需求,致力于为中国患者提供优质、可及性高的健康服务。同时,组合疗法已成目前临床开发研究的趋势,例如公司以PD-1/L1抗体为骨架,与其他内部产品进行组合,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

  恒瑞医药表示,公司在肿瘤领域有丰富的研发管线,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广泛研究领域,针对多靶点,深耕组合序贯疗法,力求高应答、长疗效。公司一直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差异化研发战略,在早期布局伊始即从病人临床需求出发,利用优势的技术平台,针对重要靶点设计与现有疗法形成差异化的创新,通过基础创新、产品组合创新,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管线覆盖,并通过转化医学研究拓展分子的应用价值,持续为患者提供优效治疗方案。同时公司也认为,研发布局应该从多维度出发考虑,做自己的强项,根据自己的能力立项,而非一窝蜂地追逐热点。

  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总数已达85个。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公司创新药艾瑞昔布等均已纳入医保目录,其中绝大多数为抗肿瘤药物。

  2022年国谈即将开启,343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包括多款受业内关注的PD-1/PD-L1、ADC、CAR-T药物。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告,医保局组织专家对通过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进行了综合评审,目前专家评审工作已结束。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31 东南电子 301359 --
  • 10-27 耐科装备 688419 --
  • 10-27 南方路机 603280 --
  • 10-24 欣灵电气 301388 25.88
  • 10-24 华厦眼科 301267 50.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