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土耳其华人谈通胀:涨价已成习惯 利好外国人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天姣 北京报道
土耳其里拉缩水约50%,11月CPI又上涨21%,食品价格更是同比上涨近30%,官方发布的数据与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有理有据,但个体的经历却更为直观。
华人张丽生活在土耳其已经有30来年了,目前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开设了一家中餐厅。她告诉记者,生活在这里以来,土耳其通胀的频率差不多就是四年一次或五年一次。
频繁通胀已被“习惯”
“我们都习惯了通胀。” 她说,埃尔多安还是总理的那段时间,她个人记忆是,通胀出现的情况较少,但当他成了土耳其总统后,通胀出现就越来越频繁,也格外厉害。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土耳其每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几乎接近20%的速度增长。而物价涨幅一般会略高于工资涨幅。
张丽称,通胀确实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而在土耳其政府宣布提高工资后,身边的人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反应。“反正这么多年来,我们也都习惯了,也就这样子了,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经历的,我们也就逐渐接受了。”
即便此轮通胀自9月便已升温,但从张丽自己的感受出发,她认为最近这两个星期涨幅尤为明显。“此前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封锁时期中,土耳其物价基本稳定。从9月到11月,涨幅也还算在正常范围,勉强可以接受。但从12月初开始,里拉贬值太厉害了,我们对通胀的感受明显增强。”
她称,抛开奢侈品不谈,从基本生活用品来看,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食品从今年9月至今约有20%的涨幅。“衣服的价格上涨更多,但它不属于每天都需要买的,我们也早已将衣服归为可买可不买的类目。”
通胀常年两位数,里拉大幅度摇摆。但根据张丽的所见所感,目前抱怨最多的并非土耳其普通民众,而是众多从事服务业的小商家,通胀叠加不断高企的油价,他们的利润空间急剧压缩。
张丽也面临同样的难处。因物价上涨,张丽的中餐馆不得已必须要涨价。“物价接连上涨,若再不涨价,生意就没法做了。” 她解释说,涨完价后,慢慢的、慢慢的,随工资上涨,大家又都会重新习惯这种状态,生意也会逐渐好起来。
利好外国人消费
不过,像张丽这样的小商家,招不到员工,可能比涨价更为尴尬。
“新冠疫情期间大家前前后后关门有一年,如今都在招人,土耳其很多服务行业都招不到人。”张丽说,但因政府每月1000多里拉的补助,不少土耳其人宁愿在家歇着,也不出来工作。“招工是我们目前的最大障碍,因新冠疫情限制,很难在中国国内招厨师,且若外国人来土耳其工作,我们需要支付价格并不低廉的保险。”
事实上,作为近期汇率大跌的对冲手段之一,埃尔多安已表示,将在2022年工人最低工资将由今年的2826里拉上调至4250里拉。据估计,土耳其约有40%的工人待遇属于最低工资水平。而这,也是招工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本地通胀加上里拉大幅贬值,却是利好了外国人在土耳其的消费。
张丽表示,安卡拉的中餐馆,本地人消费本来就很少,顾客大多为外国人。“通胀对外国人消费者有利,如外国使馆的工作人员用美元或欧元来消费,按照汇率,还较以前便宜不少。尤其是在通胀期间,居住在土耳其的外国客人会明显增多。”
此外,张丽补充称,在如今人民币硬挺的情况下,若用人民币兑换与支付,就会觉得什么都特别合适。“在土耳其这里挣美元、欧元工资的外国人是不受影响的,里拉的贬值与通胀就是苦了当地普通老百姓。”
对于当地人而言,普通老百姓虽然知道美元相比里拉更好,但却因无法预测的汇率而迟迟不知何时兑换更为划算。
“根据我在土耳其这么多年的经验,拿着美元或人民币,还是让人安心。” 张丽对记者说,但她其实并不知道安卡拉哪里能找到换汇的黑市。
而就在这几日,张丽已听说当地将要管控私人兑换外汇的传言。“之前,外国人换汇无需护照,如今需要了。”当被问及影响时,她说,“你知道,政策有时是模糊的。”
(作者:胡天姣 编辑:李伊琳)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