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知识产权研究专家:89岁教授维权获胜拷问知网等运营模式合法性
来源:九派新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8日讯(驻京记者柯立)自己的100多篇论文被中国知网(运营方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擅自收录,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打起了维权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此事经长江日报独家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8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创新研究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
![12月8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中国知网办公地。驻京记者柯立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11209/250/w600h450/20211209/601a-1187df4769a433458096ac4d79ae01a3.jpg)
李俊慧观点实录:
89岁老教授起诉知网并获赔事件引发关注,一方面凸显了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公众意识进入了全新阶段,全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权利人更加注重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类似知网等数据库平台或网站运营模式的合法性或合规性发出了拷问。
当前以知网为代表的一些数据库平台或网站的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论文收录支付稿酬+用稿单向声明”的方式,以一次性稿酬的方式,强制性的获取相应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再授权获取报酬权。
从目前法院做出的判决来看,对于这种“强制性获取授权的做法”,法院认为,期刊通过稿约单方声明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的权利。
在这个基础上,过往期刊发表支付作者稿费与知网等平台收录并提供有偿下载服务实现“隔断”,知网不能凭借上述格式声明,推定获得了对作者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不得推定基于该许可进行转授权提供有偿下载服务是合理的。
换言之,知网需要结合法院的判决,对自身的经营模式做出调整,包括收录作品并有偿提供下载服务,需获得作者授权,并向作者支付相应的报酬。
对于知网应该给作者支付多少报酬,既要考虑作品的影响力,也要考虑平台的获利情况,当然,还需要考量类似知网等平台,应该定位为非盈利的资源平台,还是商业性的服务平台等等。
总体来看,结合平台的营收情况,作品的下载、阅读情况,综合给出一个费用标准是相对合理的,当然,也可以由国家版权管理部门参照其他作品使用许可费用标准制定相应标准加以指导。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责任编辑:蒋晓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