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全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全文)

新华社|2019年07月30日  18:02

最新新闻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原标题: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说,上半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民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休闲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8元,实际增长6.6%,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下一步如何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要推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销顺畅衔接,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消费升级。 专家认为,应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健全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强化农产品骨干网络和冷链体系,支持田头贮藏、分拣包装、预冷保鲜、乡村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因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损失。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健全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示范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优质安全、适销对路、品牌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引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各类农业展会平台促进市场流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地实施。[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8月05日 13:56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延伸阅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 原标题: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说,上半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民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休闲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8元,实际增长6.6%,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下一步如何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要推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销顺畅衔接,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消费升级。 专家认为,应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健全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强化农产品骨干网络和冷链体系,支持田头贮藏、分拣包装、预冷保鲜、乡村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因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损失。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健全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示范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优质安全、适销对路、品牌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引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各类农业展会平台促进市场流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地实施。[详情]

新华网 | 2019年08月05日 12:13
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专家: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加大
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专家: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加大

  原标题:央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专家预计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将加大 主持人杨萌: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其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快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被重点提到。对此,本报采访业内专家进行解读。 本报记者 刘 琪 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上提出,下半年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其中第一个提出的重点工作就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会议表示,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上半年的政策实施和成效来看,央行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增加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额度,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末M2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0.9%,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6月份全社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6%,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创设并开展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一级资本,缓解资本约束,提高放贷能力。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稳健的基调,今年以来也反复强调。今年1月初召开的2019年中国人银银行工作会议时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今年以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提出,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 而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重申,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央行此前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为结构性去杠杆提供适宜的宏观经济和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有助于把握好处置存量债务和控制新增债务间的平衡,坚持总体稳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的协调有序推进。 而在逆周期调节方面,央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则延续了6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二季度(总第85次)例会的提法——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层需要强调应对周期变化的及时性。“适度”体现了“不会大水漫灌”的决心。当经济形势转弱时,央行仍然担心风险的积累,而不会进行大规模的逆周期调节。 在此背景下,陶金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依然以银行体系流动性为中短期调节目标,配合利率并轨和市场化进程,进而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政策价值。不同之处在于更加考虑实体经济的波动,及时进行更加精准化的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可能将加大,短期工具将被更充分的利用,但单次操作的规模将变小。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意味着中国央行应结合我国经济运行、通胀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等综合考量货币政策方向。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在数量工具方面,可以继续实施定向降准,确保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主要面对民营、小微企业定向滴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加码,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及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将继续扩大。[详情]

证券日报 | 2019年08月05日 01:14
政治局会议解读: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政治局会议解读: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原标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新华社记者刘羊旸、安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专家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更要重视产业基础能力培育和产业链安全,这展现了应对复杂环境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产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认为,产业基础能力是在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控制力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如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专家表示,要注重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并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要加强原创技术的研发,培育基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此外,产业的配套能力也很重要,产业发展不能碎片化,应该成体系,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 在李晓华看来,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攻关,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同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为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 “要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张春晓认为,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过程中,要摒弃浮躁,需静下心,踏踏实实做事,定能收到实效。[详情]

新华网 | 2019年08月04日 09:00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我们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宋笛 李紫宸 与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描述不同的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2018年第三季度政治局会议后重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再次提及了“六稳”的目标。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冯俏彬看来,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预测,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刺激的话,三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的下行。 从官方发布政治局会议内容来看,宏观政策的表述与年初定调基本一致,核心在于定于“逆周期”。一贯躲在“积极”一词背后的财政政策被预测将会“提力增效”,这意味着财政主导的项目落地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快速度;货币政策则重提了对于流动性的关注,这意味着更多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 会议拿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工具和方向:包括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等。 其中不乏一些新提法,诸如“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等,它们指向了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系统面临的新问题:一些品类消费增速的下滑,制造业投资的下滑等等。 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短期因素的困扰,而更多的则是一些长期结构性问题积累的结果,这意味着对它们的解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最终会在这里交汇。 稳住逆周期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涉及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那么下半年经济形势是什么?会议说的很清楚,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政策理解的出发点”,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冯俏彬看来,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描述与年初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定调基本一致,仍旧保持了一种逆周期调整的取向,意味着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仍旧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好于预期,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乐观期。但是在冯俏彬看来,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上半年整个经济的增速是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尤其是,二季度GDP增速降到了6.2%,再看消费、投资和出口,亮点也不多,加上贸易摩擦,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强。”张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财政政策的描述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冯俏彬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执行多年,但是各个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今年财政政策确实非常积极,预计下半年的财政政策还会进一步加力提效。” 在冯俏彬看来,尽管年初的专项债、减税、赤字率的目标已经确定,但是在从资金准备到项目落地,是有一个时滞的。下半年,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落地速度。 在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看来,从总量上来讲,像过去十年前那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历史阶段已然过去了,但在很多方面,比如城市排水管道等一些惠民生工程方面还有空间,因此要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效果;减税降费是极积极财政政策的另外一种体现。总之粗放式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地方政府金融杠杆来看,未来都会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质量。 货币政策方面也展现了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一季度对货币政策的描述相较,强调了流动性问题。 一位接近货币政策机构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央行提及多次的政策目标,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有提及,不过在一季度经济好于预期,暂未提及;二季度又出现下行压力,所以再次提及。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的宏观货币政策整体已经趋于稳定,政策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实体企业融资,打通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央行近年已经在努力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很多整个传导环节并不完全是货币政策机构能够控制的,比如货币市场利率如何传导至企业贷款利率?影响因素很多。 滕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资金本身会流向低风险、高收益的地方,流向有硬资产抵押的地方,在中国的话还会流向有潜在的政府担保的地方,比如说国有企业。这些流向的规律很难改变,在不能改变规律的情况下,一旦减少货币供应,自然就会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受到冲击,反过来,要是放水又会优先流向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股市。” “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在宏观政策呈现稳定微调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在投资、消费、产业等诸多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在消费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冯俏彬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是此次会议的一个新提法,其具体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很可能指向以教育、医疗、养老、家政等服务业方面的改革。 “收入是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变量。但是对供给侧的改革也同样可以适应消费、满足消费甚至激发消费。目前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很强烈,但另一方面供给也不充足。这就需要通过改革来进一步释放空间”,冯俏彬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增速均快于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 在滕泰看来,如果回归到经济学上,从影响消费的一些变量和因素来看,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变量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金融因素(比如信贷的利率),此外还有消费结构、储蓄率、就业情况、对经济的预期、居民财产性收入(如股市收益状况),这些都会影响消费的增速。 “要继续扩大消费,很难再走以前的老路了。提高居民收入才是根本。今年1-6月,居民可支配收入尽管是提高的,但这主要是个税的起征点调高带来的,如果剔掉这个因素,实际上收入本身增速也在放缓。因此,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革话题,要发展壮大、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这才是中国社会消费持续增长的根本。”滕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滕泰看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涉及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而在过去十几年中,土地和资本两个要素获取了超额的要素报酬,需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解决。 在一些短期政策上,边际消费倾向因素也会影响消费。“目前来讲,城镇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如何扩大农村消费,加速小城镇化的过程,也涉及到相关的改革措施”,滕泰表示。 滕泰还提及了股市的作用,“中国股市的长期下跌对消费的影响也非常大的,1.4亿的股民背后是差不多4.5亿人口,股市的持续下跌消灭了大量的财富,造成财产性收入减少,成为消费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未来提振股市信心、科创板的开创、走出熊市,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也会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腾泰表示。 在投资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冯俏彬看来,这些补短板工程均有带有一定政府投资的属性,将会是下半年财政投资的重点方向。 “稳定制造业投资” 在本次年中会议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即“稳定制造业投资”,其背景在于过去的半年时间中,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看来,其中包括一些外部原因,诸如贸易摩擦对于制造业预期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内部的原因:一方面是制造业的利润较低,难以凭借自身利润进行投资,而其融资难的问题还尚未最终解决,因此影响了投资;第二方面,制造业人才聚集效应较弱,诸如金融等行业的虹吸效应让制造业面临人才的紧缺,而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投资又极大的依赖于人才;第三方面,产业政策倾斜于头部企业,而颇具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却难以被覆盖。 在滕泰看来,制造业投资下滑,第一个是由于诸如铁矿石、钢铁焦煤、焦炭等上游成本的冲击,对下游中小制造企业构成了非常严重的成本冲击,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诸如PMI、工业利润等指标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4%;制造业PMI指数自3月开始出现下滑迹象,5、6、7三个月连续低于枯荣线下方,7月略微上浮。 在滕泰看来,稳定制造业投资肯定不是平均着力的,先进制造业才是真正要发展的方向,应该在供给侧结构调整当中,重点放在鼓励和支持先进制造业。此外去产能要减少行政力量的干预,更加尊重市场化去产能,用市场化方法培育新供给,让新的供给自然冲击老的供给,而不是用行政力量将老的供给关掉。未来如果出台制造业的投资政策,应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在张杰看来,稳定制造业投资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因此也需要整个政策体系的配合,特别是诸如供给侧改革在内的长期政策,并不仅仅是短期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就可以立杆见影的。张杰说,“总体而言,稳定制造业投资将会是一个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交汇点。”[详情]

经济观察报 | 2019年08月04日 04:12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原标题: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政策部署以经济转型为重点,通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微观主体活力,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水平。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虽然经济数据呈现出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事实上我国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政策部署以经济转型为重点,通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微观主体活力,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水平。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宏观政策要稳。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可以看出中央的鲜明态度,要将“房住不炒”坚持到底。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自年初出现“小阳春”后,近来已逐渐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在房企可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旨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强调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是深挖内需潜力,稳定制造业投资。既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工具,那么适度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实体经济就是当务之急。所以,此次稳投资的重点是稳定制造业投资。虽然当前我国制造业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产能落后现象明显。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这次措施制定得也比较具体,包括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扩大消费。 另一方面也提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未来金融行业的“巨变”还会继续。 这次会议也同样强调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抓好科创板将有效促进我国科创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三是强调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落细”意味着未来将更关注政策的落实,加力提效的意味明显。“流动性合理充裕”,说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相对宽松,有望通过(定向)降准力促低成本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总体来看,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着重强调经济转型,而相关具体措施的落地,将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详情]

中国经济网 | 2019年08月03日 07:00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2日 04:30
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提升社会保障
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提升社会保障

  原标题: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消费领域,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在电话演讲中表示,鼓励居民消费,要使得居民社会保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建议扩大国有资本无偿划拨给社保的比重,比如可以从目前的10%提高到15%。 李迅雷在演讲中表示,“现在大家都在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小孩的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居民不敢消费的原因也正在这里。中国居民的储蓄率这么高,核心原因还是对于未来社会福利保障的担忧。” 当前,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3%,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超过六成达到60.1%。消费增速总体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8.4%,比一季度略有加快。特别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比5月份加快了1.2个百分点。 李迅雷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其中,高端消费品、奢侈品消费增长比较快,典型的是高端白酒的消费高增长,对应的白酒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维持在30%左右。 李迅雷表示,消费结构的分化体现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化。“把2018年不同收入组的居民进行分类会发现,20%的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而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收入增长只有3.2%。这也是导致国内消费不振的主要原因。” 李迅雷强调,“这个结构性问题短期内还一直持续下去,我认为这也是将来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的。” 因此他提出,“在鼓励消费消费方面,政府更多地应该从增加居民收入或扩大补贴的角度去努力。今后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提高中国的消费占比、扩大消费范围等等,这背后的支撑还是居民收入。”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也提出与李迅雷类似的观点。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家庭存款量出现激增,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上财报告指出,2019年前五个月家庭新增存款近5.7万亿元,远超其他年份同期。2019年1月份单月新增3.83万亿元,创下2005年以来新高。并且,家庭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在2019年也大幅上升至23%,较去年上升近7个百分点。 据此,报告课题组分析称,家庭存款快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春节年终奖金的发放、股市的回暖、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的火爆等等。但导致家庭在获得大量现金后并没有去消费而是增加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确定性导致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增强。 “收入风险的提升放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家庭不敢消费,尽可能地增加储蓄。”报告写道。[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08月01日 20:49
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原标题: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有一个表述引起关注,就是中央明确宣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此言一出,反响热烈,对房地产调控放松的“憧憬”烟消云散。 这句话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政策制定者本来可以这么做,但公开宣布:我明确不会这么做。特别是,每当经济下行,放松房地产调控、刺激短期经济表现的呼声就会响起。在过去,政策面也曾使用这一工具熨平经济周期。但是这一次,最高决策层公开表态:我捆住自己的政策之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政策层面,抵制诱惑的定力与自我约束的勇气从哪里来? 其实,勇气就来自于定力,而定力源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大的风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增速依然在6%以上。有些人对于中国经济有担心,这种担心并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只有情绪面的因素。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是定力,抵御“一夜暴富”的定力,夯实基本功的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定力。 大家都知道,放松房地产调控可以刺激经济,快速提高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招曾在过去屡试不爽。可是,房价增长过快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已经是中国社会的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望房兴叹,对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是不利的。这时候,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防止房价增速过快,避免因房价过快上涨导致社会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我国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坚持这一政策基调,抵御短期诱惑,考验政策制定者的决心,以及全盘决策的能力。 其实,真正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之后,保持这一定力也不难。背靠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依托40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工业基础和积累下来的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实力,只要稳扎稳打,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变富变强。 至于熨平短期经济周期,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具体到2019年,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依然有很大空间。政策制定是平衡和计算的艺术,需要了解很多细节,需要沙盘推演。认真制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比放松房地产调控有效很多。 文丨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  徐远[详情]

央视 | 2019年08月01日 20:39
央视快评:把握大势 办好自己的事
央视 | 2019年08月01日 15:33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原标题: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说,上半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民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休闲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8元,实际增长6.6%,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下一步如何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要推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销顺畅衔接,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消费升级。 专家认为,应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健全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强化农产品骨干网络和冷链体系,支持田头贮藏、分拣包装、预冷保鲜、乡村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因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损失。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健全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示范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优质安全、适销对路、品牌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引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各类农业展会平台促进市场流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地实施。[详情]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延伸阅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 原标题:农村市场如何有效启动?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为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说,上半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农民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休闲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8元,实际增长6.6%,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增速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下一步如何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要推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销顺畅衔接,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消费升级。 专家认为,应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健全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强化农产品骨干网络和冷链体系,支持田头贮藏、分拣包装、预冷保鲜、乡村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因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损失。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健全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示范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优质安全、适销对路、品牌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业品牌,引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各类农业展会平台促进市场流通,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促进城乡融合互动。加快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落地实施。[详情]

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专家: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加大
央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专家: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加大

  原标题:央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专家预计后期定向降准力度将加大 主持人杨萌: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其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快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被重点提到。对此,本报采访业内专家进行解读。 本报记者 刘 琪 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上提出,下半年要重点做好八项工作,其中第一个提出的重点工作就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会议表示,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上半年的政策实施和成效来看,央行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增加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额度,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末M2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0.9%,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6月份全社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6%,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创设并开展央行票据互换操作,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一级资本,缓解资本约束,提高放贷能力。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稳健的基调,今年以来也反复强调。今年1月初召开的2019年中国人银银行工作会议时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今年以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提出,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 而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重申,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于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央行此前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为结构性去杠杆提供适宜的宏观经济和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有助于把握好处置存量债务和控制新增债务间的平衡,坚持总体稳杠杆和结构性去杠杆的协调有序推进。 而在逆周期调节方面,央行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则延续了6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二季度(总第85次)例会的提法——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层需要强调应对周期变化的及时性。“适度”体现了“不会大水漫灌”的决心。当经济形势转弱时,央行仍然担心风险的积累,而不会进行大规模的逆周期调节。 在此背景下,陶金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依然以银行体系流动性为中短期调节目标,配合利率并轨和市场化进程,进而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政策价值。不同之处在于更加考虑实体经济的波动,及时进行更加精准化的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可能将加大,短期工具将被更充分的利用,但单次操作的规模将变小。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意味着中国央行应结合我国经济运行、通胀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等综合考量货币政策方向。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在数量工具方面,可以继续实施定向降准,确保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期主要面对民营、小微企业定向滴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加码,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及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将继续扩大。[详情]

政治局会议解读: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政治局会议解读: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原标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如何提升? 新华社记者刘羊旸、安娜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专家表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更要重视产业基础能力培育和产业链安全,这展现了应对复杂环境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产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认为,产业基础能力是在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控制力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如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专家表示,要注重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质量、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并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要加强原创技术的研发,培育基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此外,产业的配套能力也很重要,产业发展不能碎片化,应该成体系,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 在李晓华看来,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攻关,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同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等措施,为技术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 “要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张春晓认为,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过程中,要摒弃浮躁,需静下心,踏踏实实做事,定能收到实效。[详情]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我们将迎来一个怎样的2019下半年? 宋笛 李紫宸 与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描述不同的是,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2018年第三季度政治局会议后重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再次提及了“六稳”的目标。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冯俏彬看来,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预测,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刺激的话,三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的下行。 从官方发布政治局会议内容来看,宏观政策的表述与年初定调基本一致,核心在于定于“逆周期”。一贯躲在“积极”一词背后的财政政策被预测将会“提力增效”,这意味着财政主导的项目落地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快速度;货币政策则重提了对于流动性的关注,这意味着更多结构性问题需要解决。 会议拿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工具和方向:包括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等。 其中不乏一些新提法,诸如“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等,它们指向了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系统面临的新问题:一些品类消费增速的下滑,制造业投资的下滑等等。 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短期因素的困扰,而更多的则是一些长期结构性问题积累的结果,这意味着对它们的解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最终会在这里交汇。 稳住逆周期宏观政策 “宏观政策涉及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那么下半年经济形势是什么?会议说的很清楚,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政策理解的出发点”,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冯俏彬看来,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描述与年初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定调基本一致,仍旧保持了一种逆周期调整的取向,意味着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仍旧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好于预期,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乐观期。但是在冯俏彬看来,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上半年整个经济的增速是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尤其是,二季度GDP增速降到了6.2%,再看消费、投资和出口,亮点也不多,加上贸易摩擦,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强。”张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财政政策的描述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冯俏彬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执行多年,但是各个时期的内涵有所不同。今年财政政策确实非常积极,预计下半年的财政政策还会进一步加力提效。” 在冯俏彬看来,尽管年初的专项债、减税、赤字率的目标已经确定,但是在从资金准备到项目落地,是有一个时滞的。下半年,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落地速度。 在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看来,从总量上来讲,像过去十年前那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历史阶段已然过去了,但在很多方面,比如城市排水管道等一些惠民生工程方面还有空间,因此要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效果;减税降费是极积极财政政策的另外一种体现。总之粗放式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地方政府金融杠杆来看,未来都会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质量。 货币政策方面也展现了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描述为“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一季度对货币政策的描述相较,强调了流动性问题。 一位接近货币政策机构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央行提及多次的政策目标,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有提及,不过在一季度经济好于预期,暂未提及;二季度又出现下行压力,所以再次提及。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的宏观货币政策整体已经趋于稳定,政策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实体企业融资,打通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央行近年已经在努力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很多整个传导环节并不完全是货币政策机构能够控制的,比如货币市场利率如何传导至企业贷款利率?影响因素很多。 滕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资金本身会流向低风险、高收益的地方,流向有硬资产抵押的地方,在中国的话还会流向有潜在的政府担保的地方,比如说国有企业。这些流向的规律很难改变,在不能改变规律的情况下,一旦减少货币供应,自然就会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企业受到冲击,反过来,要是放水又会优先流向国有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股市。” “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在宏观政策呈现稳定微调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在投资、消费、产业等诸多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在消费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冯俏彬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是此次会议的一个新提法,其具体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很可能指向以教育、医疗、养老、家政等服务业方面的改革。 “收入是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变量。但是对供给侧的改革也同样可以适应消费、满足消费甚至激发消费。目前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很强烈,但另一方面供给也不充足。这就需要通过改革来进一步释放空间”,冯俏彬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居民用于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增速均快于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 在滕泰看来,如果回归到经济学上,从影响消费的一些变量和因素来看,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变量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金融因素(比如信贷的利率),此外还有消费结构、储蓄率、就业情况、对经济的预期、居民财产性收入(如股市收益状况),这些都会影响消费的增速。 “要继续扩大消费,很难再走以前的老路了。提高居民收入才是根本。今年1-6月,居民可支配收入尽管是提高的,但这主要是个税的起征点调高带来的,如果剔掉这个因素,实际上收入本身增速也在放缓。因此,如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革话题,要发展壮大、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这才是中国社会消费持续增长的根本。”滕泰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在滕泰看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涉及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而在过去十几年中,土地和资本两个要素获取了超额的要素报酬,需要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来解决。 在一些短期政策上,边际消费倾向因素也会影响消费。“目前来讲,城镇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而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如何扩大农村消费,加速小城镇化的过程,也涉及到相关的改革措施”,滕泰表示。 滕泰还提及了股市的作用,“中国股市的长期下跌对消费的影响也非常大的,1.4亿的股民背后是差不多4.5亿人口,股市的持续下跌消灭了大量的财富,造成财产性收入减少,成为消费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未来提振股市信心、科创板的开创、走出熊市,以及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也会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腾泰表示。 在投资方面,会议提出要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冯俏彬看来,这些补短板工程均有带有一定政府投资的属性,将会是下半年财政投资的重点方向。 “稳定制造业投资” 在本次年中会议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即“稳定制造业投资”,其背景在于过去的半年时间中,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看来,其中包括一些外部原因,诸如贸易摩擦对于制造业预期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内部的原因:一方面是制造业的利润较低,难以凭借自身利润进行投资,而其融资难的问题还尚未最终解决,因此影响了投资;第二方面,制造业人才聚集效应较弱,诸如金融等行业的虹吸效应让制造业面临人才的紧缺,而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投资又极大的依赖于人才;第三方面,产业政策倾斜于头部企业,而颇具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却难以被覆盖。 在滕泰看来,制造业投资下滑,第一个是由于诸如铁矿石、钢铁焦煤、焦炭等上游成本的冲击,对下游中小制造企业构成了非常严重的成本冲击,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诸如PMI、工业利润等指标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4%;制造业PMI指数自3月开始出现下滑迹象,5、6、7三个月连续低于枯荣线下方,7月略微上浮。 在滕泰看来,稳定制造业投资肯定不是平均着力的,先进制造业才是真正要发展的方向,应该在供给侧结构调整当中,重点放在鼓励和支持先进制造业。此外去产能要减少行政力量的干预,更加尊重市场化去产能,用市场化方法培育新供给,让新的供给自然冲击老的供给,而不是用行政力量将老的供给关掉。未来如果出台制造业的投资政策,应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在张杰看来,稳定制造业投资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因此也需要整个政策体系的配合,特别是诸如供给侧改革在内的长期政策,并不仅仅是短期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就可以立杆见影的。张杰说,“总体而言,稳定制造业投资将会是一个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交汇点。”[详情]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原标题: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重点在哪里?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政策部署以经济转型为重点,通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微观主体活力,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水平。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虽然经济数据呈现出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事实上我国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政策部署以经济转型为重点,通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微观主体活力,扩大内需,提升产业链水平。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宏观政策要稳。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可以看出中央的鲜明态度,要将“房住不炒”坚持到底。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自年初出现“小阳春”后,近来已逐渐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7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在房企可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旨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强调要聚焦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是深挖内需潜力,稳定制造业投资。既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工具,那么适度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实体经济就是当务之急。所以,此次稳投资的重点是稳定制造业投资。虽然当前我国制造业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产能落后现象明显。为了促进制造业发展,这次措施制定得也比较具体,包括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扩大消费。 另一方面也提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未来金融行业的“巨变”还会继续。 这次会议也同样强调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抓好科创板将有效促进我国科创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三是强调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落细”意味着未来将更关注政策的落实,加力提效的意味明显。“流动性合理充裕”,说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相对宽松,有望通过(定向)降准力促低成本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总体来看,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着重强调经济转型,而相关具体措施的落地,将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盘和林) [详情]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原标题: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奋发有为、主动作为,才能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实现目标任务。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再接再厉,继续前进,尽心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就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就要把握经济全局,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点目标任务精准发力。要坚持“稳”字当头,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加快转型升级、抵御外部冲击、化解风险隐患创造必要环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快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更大决心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更大力度保护鼓励创新,以更加精准举措打通政策梗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推进高水平开放,拓展合作共赢空间,善用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善于化危为机,优化开放布局,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就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次会议围绕重点目标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包括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自然灾害防治,等等。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又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勇于担当、尽心尽责,就一定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详情]

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提升社会保障
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提升社会保障

  原标题:如何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李迅雷: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就消费领域,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在电话演讲中表示,鼓励居民消费,要使得居民社会保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建议扩大国有资本无偿划拨给社保的比重,比如可以从目前的10%提高到15%。 李迅雷在演讲中表示,“现在大家都在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小孩的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居民不敢消费的原因也正在这里。中国居民的储蓄率这么高,核心原因还是对于未来社会福利保障的担忧。” 当前,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3%,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超过六成达到60.1%。消费增速总体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8.4%,比一季度略有加快。特别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比5月份加快了1.2个百分点。 李迅雷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其中,高端消费品、奢侈品消费增长比较快,典型的是高端白酒的消费高增长,对应的白酒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维持在30%左右。 李迅雷表示,消费结构的分化体现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化。“把2018年不同收入组的居民进行分类会发现,20%的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而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收入增长只有3.2%。这也是导致国内消费不振的主要原因。” 李迅雷强调,“这个结构性问题短期内还一直持续下去,我认为这也是将来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的。” 因此他提出,“在鼓励消费消费方面,政府更多地应该从增加居民收入或扩大补贴的角度去努力。今后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提高中国的消费占比、扩大消费范围等等,这背后的支撑还是居民收入。”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也提出与李迅雷类似的观点。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家庭存款量出现激增,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 上财报告指出,2019年前五个月家庭新增存款近5.7万亿元,远超其他年份同期。2019年1月份单月新增3.83万亿元,创下2005年以来新高。并且,家庭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在2019年也大幅上升至23%,较去年上升近7个百分点。 据此,报告课题组分析称,家庭存款快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春节年终奖金的发放、股市的回暖、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的火爆等等。但导致家庭在获得大量现金后并没有去消费而是增加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确定性导致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增强。 “收入风险的提升放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家庭不敢消费,尽可能地增加储蓄。”报告写道。[详情]

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原标题:热评丨捆住自己的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有一个表述引起关注,就是中央明确宣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此言一出,反响热烈,对房地产调控放松的“憧憬”烟消云散。 这句话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政策制定者本来可以这么做,但公开宣布:我明确不会这么做。特别是,每当经济下行,放松房地产调控、刺激短期经济表现的呼声就会响起。在过去,政策面也曾使用这一工具熨平经济周期。但是这一次,最高决策层公开表态:我捆住自己的政策之手,不用房地产刺激经济。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政策层面,抵制诱惑的定力与自我约束的勇气从哪里来? 其实,勇气就来自于定力,而定力源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存在大的风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增速依然在6%以上。有些人对于中国经济有担心,这种担心并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只有情绪面的因素。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是定力,抵御“一夜暴富”的定力,夯实基本功的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定力。 大家都知道,放松房地产调控可以刺激经济,快速提高短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招曾在过去屡试不爽。可是,房价增长过快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已经是中国社会的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望房兴叹,对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是不利的。这时候,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防止房价增速过快,避免因房价过快上涨导致社会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我国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坚持这一政策基调,抵御短期诱惑,考验政策制定者的决心,以及全盘决策的能力。 其实,真正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之后,保持这一定力也不难。背靠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依托40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工业基础和积累下来的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实力,只要稳扎稳打,坚持改革,扩大开放,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变富变强。 至于熨平短期经济周期,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具体到2019年,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依然有很大空间。政策制定是平衡和计算的艺术,需要了解很多细节,需要沙盘推演。认真制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比放松房地产调控有效很多。 文丨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  徐远[详情]

央视快评:把握大势 办好自己的事
央视快评:把握大势 办好自己的事

  原标题:央视快评:把握大势,办好自己的事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的科学战略,也充分表明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以改革开放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着力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要抓住有效投资的主要方向,把握节奏力度,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积极扶持新产业、开拓新市场,不断培育产业新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要继续腾笼换鸟,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去芜存菁、大浪淘沙,给新经济发展留足空间;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着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更加精准有效;要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群功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做好民生工作,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着力保障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兜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保持定力、坚定底气,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挖掘新潜能,开拓新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央视评论员)[详情]

新华社评:稳定制造业投资就是稳增长保创新
新华社评:稳定制造业投资就是稳增长保创新

  原标题:“稳定制造业投资”——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吴雨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题:“稳定制造业投资”——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转型升级压力犹存,中国制造的走势引发社会关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优势,既是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提出包括稳定制造业投资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精准发力有助于提振信心、化解问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稳定制造业投资就是稳增长、保创新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对经济发展而言,投资稳则预期稳,创新活。会议提出的“稳定制造业投资”备受关注。 “稳制造业投资,就是稳工业大局,稳创新活力,释放了积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的重要信号。”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说。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实现平稳运行,发生一些积极的转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处于全年增速预期目标区间。 黄利斌认为,实现工业基本面的平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的稳定。 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相对平稳,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10.1个百分点。在上海、宁波、苏州等诸多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增幅明显。 吊挂系统带着布料“游走”于各个工位,智能剪裁、整烫、包装等环节有条不紊运行,每套西服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向记者展示着企业最新改造的智能车间。“近年来,雅戈尔不断提高智能化领域的投资,并将持续加大制造升级和新零售布局,工厂和店面效率大幅提升。”他说。 “投资的稳定既表明企业创新意愿和动力加强,也反映了社会对制造业较好的预期。”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说,稳定制造业投资,是进一步激活创新、稳增长的必然要求。下半年,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因素依然存在,减税降费作用将逐渐体现,有助于促进预期改善。 稳定制造业投资,也是稳定产业链布局,稳定发展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制造业企业包括国内加工密集型产业出现到周边国家寻求投资发展机会的现象。专家认为,尽管目前规模不大,也属产业正常转移。从长远看,稳定制造业投资,将有助于稳住产业链优势,稳定发展的信心。 宏观政策精准发力 助力制造业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其中,特别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减税降费是提振制造业的关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减税降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最主要内容,会议提出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抓住了“牛鼻子”。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1709亿元。减税政策在制造业等行业表现明显。 记者在浙江、福建多地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减税降费降低了成本,明显改善了资金流动性,加大研发投入更有底气。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企业单位营收税负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则增长20.6%。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下半年政策重在精准,不仅要将减税降费落实落细,还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当前,金融系统正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领域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会议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等提出针对性举措,都是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重点支持的领域。金融的精准发力正在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对各类银行提出要求,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特别指出,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有扶有控差异化信贷政策。合理安排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多措并举 畅通发展“脉动” 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一盘棋。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同样需要消费、产业、金融等全面考量。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会议围绕补短板、增加中高端供给、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提振制造业,深挖需求与增加供给是紧密结合的。”黄利斌说,推动消费升级的一系列举措,将促使企业进一步聚焦市场、对标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良好的网络基础和完善的信息服务是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同样是对制造业升级的“精准发力”。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3个百分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智能制造的工业新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将制造优势与网络化、智能化相叠加,中国制造正探索数字时代新供给能力。 减税降费提振消费、促进转型;补短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这些都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力度,并通过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等,在‘畅通’二字上下更大力气。”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详情]

央视谈中国经济:做好自己的事 扩内需才是硬道理
央视谈中国经济:做好自己的事 扩内需才是硬道理

  央视财经评论丨中国经济:如何理解新提法?怎样落实新办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相比今年4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出现多处新提法。这些提法反映了哪些新形势新问题?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7月31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新提法反映哪些新形势? 【新闻链接】7月PMI49.7%  4月以来首现回升 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公布数据,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为4月以来首现回升。并呈现出行景气面有所扩大;生产扩张总体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价格指数回升;进出口指数同步回升;以及企业发展预期稳中向好等特点。  王微:增强忧患意识 保持信心定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王微:从PMI的情况,特别是从它的结构来看,尽管有所回升,但是也存在新的稳定运行的压力。这跟这次会议的总体判断是一致的,一方面保持了稳中有进,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现实压力依然存在。比如,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在减速,需求在放缓,而且很多国家都在降息;还有全球贸易摩擦更加激烈,除了中美之间,还有日韩之间,发展隐忧不少。越是这种时候,越会出现不同声音,比如有人希望回到用大量刺激性政策来发展经济的路子上。所以,会议强调不走老路子,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等等表述,就是反映出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坚定地保持定力,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王冠:全球进入降息周期 扩内需才是硬道理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从今年初开始,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入降息大军当中。显然,一个降息周期正在到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希望把肉留在自己锅里,这个时候扩内需才是硬道理。 新办法释放哪些新活力? 【新闻链接】政治局会议关于消费相关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王冠:用改革扩大消费要以人为本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关于消费,这次会议有个很受关注的提法,就是“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最近很多城市都在出台鼓励夜经济的措施。北京有一个做法,就是地铁周五到周日延长一个小时。夜经济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出得了门,也回得了家。不用号召,也不是非得让商品降价,但要足够方便,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类似的,还有会议中提到的城市停车场补短板,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在政治局这样级别的会议上提到这么具体的内容,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精准发力。  王微:精准发力 坚持改革 增强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王微:扩大消费的新提法,有一个是要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我举个圆筒冰淇淋的例子,冰淇淋保鲜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最上面的尖儿。国外因为是全程冷链,温度一致,保存就非常稳定,从工厂出来有尖儿,到消费者手里就还是一样。但国内我们买的冰淇淋常常是没有尖儿的,说明在流通过程中冷链标准不一致、温控不稳定,所以外观、口感、质量都会发生变化。这只是很小一个方面,冷链对吃得新鲜、安全、可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能带来上下游很多关联产业的建设,属于找准一个环节发力,拉动多个环节的做法,对于扩大和促进消费会非常有效。  王冠:克制短线思维 夯实长效机制 坚定信心做好自己的事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这几年外界对中国GDP增速关注度非常高,国际上也有很多讨论,比如关注能不能达到6.5%或者更低,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而且现在的发展速度,仍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增速最高的。我们习惯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速增长,到今天适当回落是正常的,这个信心很重要。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尤其需要克服短线思维,不必为一时的困难就想走回头路,搞大水漫灌或短期刺激。而应该考虑,我们的制度供给能否更及时、更准确?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后劲是非常重要的。[详情]

政治局会议预示下半年楼市:不排除进一步收紧可能
政治局会议预示下半年楼市:不排除进一步收紧可能

  原标题:政治局会议预示下半年楼市调控风向:不排除进一步收紧可能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财经8月1日讯(记者 李春晖)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历来是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风向标”。在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关于房地产市场除了重申“房住不炒”之外,还增加了一个新提法——“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业内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松动,甚至不排除政策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房地产行业对于楼市调控放松仍存幻想。表现为上半年房企拿地凶猛,多地再现“地王”,热点城市土地市场升温。 诸葛找房市场研究员姜国君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0.6%,比2018年上年半的18.7%高出1.9个百分点,出现了一定的增长提速苗头和市场加热征兆。 5月份以后,作为房企重要“输血”工具的房地产信托被收紧,海外发债渠道也被监管部门加以约束。姜国君表示,金融政策进一步收紧,实际上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已有所回落,但房地产行业仍然有着比较强烈的增长意愿,具体表现为一些房企推出新品的节奏在加快、一些城市房价上涨势头明显。 地方政府对于放松楼市调控也“蠢蠢欲动”,但似乎不愿做“出头鸟”。日前开封就上演了解除限售“一日游”。7月19日媒体曝出开封市住建局发布了“取消新房限售”的文件,紧接着该市在7月20日宣布撤销这一文件。此举被业内专家质疑为“政策制定存在随意性”。 业内人士认为,此时政治局会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是对政策走向的“一锤定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说明单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而盲目松绑楼市,以刺激手段来对待房地产,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这至少说明三季度各地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严跃进认为,这一政策定调对于房地产企业影响很大。“如果政策不松绑,那么考虑到现在房地产领域的三大压力,即资金压力、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这个时候房企会主动降价促销,其他地产指标也会有所变动,总结起来就是降价促销成营销策略、开发投资将迎来拐点。” 他称。 姜国君表示,此次会议有关房地产的政策表述,其导向在于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预防一些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发生。 他预计,下半年的房地产政策仍将持续高压,各城市在实施“一城一策”过程中将更多地侧重于全局定位,若即将到来的9、10月份的市场热度有所回升,甚至不排除政策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受此影响,房企应当适度调整预期和开发经营策略,比如重销售轻投资、重提质轻提速等。[详情]

下半年经济工作:有效启动农村市场 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下半年经济工作:有效启动农村市场 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展望下半年,如何通过改革挖潜力、促消费? 杨东是广东一家家电企业净水机事业部的负责人,他在净水机行业打拼了十多年。他说,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近几年,他们的产品在乡镇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乡镇市场这些年净水机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大概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些新兴的产品的接受度会更高。 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3%的增幅。从数据来看,农村消费市场表现强劲。结合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农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具有很大增长潜力。 农村居民的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比如说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像智能手机、家具、小排量轿车和经济型轿车,这种消费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近年来乡村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是农村消费也面临着主体发育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一些发展瓶颈。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深挖农村消费潜力,就要先解决这些痛点。 一个就是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平稳快速增长,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启动农村消费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二个就是在农村的商业物流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不断加大力度,从而有效降低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成本,使农村消费更加便利。 城乡统筹,有效启动农村消费,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促进下半年消费提出的政策思路之一。思路之二就是要深化改革。 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表示,“多用改革的方法扩大消费”蕴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简单采取刺激消费的方式;二是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对内开放,将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萍预计,下半年,完善消费环境、加大消费供给将会成为挖掘国内消费需求潜力的重要方式。 对于汽车、家电这样的大额消费,更多的是通过构建一个更有利于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的环境,来促进消费内在增长动力的释放;另外一方面会通过一些具体的补贴政策来促进消费增长,范围不会特别的大,会有的放矢。对于未来新的消费领域来说,我想可能在服务消费领域会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大供给这样的手段来促进服务领域消费能力的补短板。 经济学家马光远说,新消费会是“新马车”。 过去,消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短期的事,很多政策短期见效以后,又用新的政策来刺激。而这次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来扩大消费,这意味着什么?下一步我们把消费作为一个着力点,打通过去阻碍消费扩大的体制性和不合理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可以说新消费是一驾“新马车”。 记者:田芳毓[详情]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启动农村市场 用改革扩大消费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启动农村市场 用改革扩大消费

  原标题:下半年经济工作划重点: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来源:经济之声 记者:田芳毓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展望下半年,如何通过改革挖潜力、促消费? 杨东是广东一家家电企业净水机事业部的负责人,他在净水机行业打拼了十多年。他说,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近几年,他们的产品在乡镇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乡镇市场这些年净水机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大概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村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这些新兴的产品的接受度会更高。 上半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3%的增幅。从数据来看,农村消费市场表现强劲。结合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农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具有很大增长潜力。农村居民的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比如说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像智能手机、家具、小排量轿车和经济型轿车,这种消费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近年来乡村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是农村消费也面临着主体发育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一些发展瓶颈。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深挖农村消费潜力,就要先解决这些痛点。一个就是如何继续保持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平稳快速增长,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启动农村消费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二个就是在农村的商业物流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不断加大力度,从而有效降低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成本,使农村消费更加便利。城乡统筹,有效启动农村消费,这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促进下半年消费提出的政策思路之一。思路之二就是要深化改革。 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表示,“多用改革的方法扩大消费”蕴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简单采取刺激消费的方式;二是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对内开放,将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萍预计,下半年,完善消费环境、加大消费供给将会成为挖掘国内消费需求潜力的重要方式。对于汽车、家电这样的大额消费,更多的是通过构建一个更有利于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的环境,来促进消费内在增长动力的释放;另外一方面会通过一些具体的补贴政策来促进消费增长,范围不会特别的大,会有的放矢。对于未来新的消费领域来说,我想可能在服务消费领域会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大供给这样的手段来促进服务领域消费能力的补短板。 经济学家马光远说,新消费会是“新马车”。过去,消费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短期的事,很多政策短期见效以后,又用新的政策来刺激。而这次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来扩大消费,这意味着什么?下一步我们把消费作为一个着力点,打通过去阻碍消费扩大的体制性和不合理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可以说新消费是一驾“新马车”。 [详情]

经济参考报头版:下半年政策继续稳字当头
经济参考报头版:下半年政策继续稳字当头

  原标题:下半年政策继续稳字当头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综合看,下半年政策将继续以稳为主,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举。 回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GDP累计增速为6.3%,仍处在既定的目标区间。展望下半年,我国内外形势严峻的大环境没有变,因此仍要全力“稳增长”。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力做好“六稳”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看,需要财政、货币、监管、产业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并特别强调要“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再结合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的“聚焦短板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不难判断,减税降费、专项债和基建补短板有望成为下半年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考虑到下半年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通道,叠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未实质性下降,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总体保持稳健,并继续强化预调微调。6月以来货币当局多次提及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预计利率“两轨并一轨”有望提速。 金融监管方面,会议要求“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再考虑到7月1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调的“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这意味着后续金融监管会极力避免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房地产政策方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新增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表述,表明国家不想重走依靠地产的“老路子”,这也意味着全面下调基准利率已不太可能。 此外,本次会议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也值得特别关注,包括“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等等,显然,这些都是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精准施策。 总体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们还是要坚持办好自己的事,稳字当头。各方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详情]

21社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拓展扩大最终需求
21社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拓展扩大最终需求

  原标题: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拓展扩大最终需求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任务做出部署,其中在促进形成国内市场需求方面提出许多更具体的办法,比如在消费方面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在投资方面,要求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2019年重要工作任务。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和实践,可以看出,此次会议在消费和投资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向。比如在稳定投资方面,提出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当前城市建设的痛点、难点和潜力点;在消费方面,要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同时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潜力更大,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经济再平衡,消费占GDP比重连续8年上升,目前保持多年60%以上,已经成为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在全球需求疲弱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形势下,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建立了一道安全的防火墙,随着全球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不稳定,我们有必要强化这道防火墙,通过改革继续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和繁荣。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本质上体现了供给侧存在问题。以投资为例,中国各地情况参差不一,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之后,投资需求具有高度本地化色彩。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投资视为刺激经济的工具,而不是满足市场与居民需求的供给。比如此次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市场需求很大,但以往因为执行比较复杂,而且对拉动GDP增长不明显,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都喜欢建设大楼、大桥、大型公共设施。 再比如服务业,消费环境不佳需要改善,以旅游业为例,长期遭受诟病的是国内旅游景点价格过高且服务水平差。主要原因是当地希望在旅游资源中获取收益,但投入少,也缺少维持市场秩序的能力与意愿。又比如文化市场,有的城市建设了豪华的文化基础设施,但缺乏运营。一方面市民有文化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化设施也足够现代和充裕,但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建设以拉动经济,而不善于运营,或者不想过多投入运营,导致了空置和浪费。 因此,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首先就要将“政府建设”转向“政府服务”,满足市民各种需求。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是城市围绕“物”建设,而缺少围绕“人”服务。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首先就需要政府自我变革,改善市场环境与供给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补短板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需求,精准发力而不是重复建设、样子工程,既能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又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供更多就业。 在消费方面,很大程度上中国人消费能力被房价挤压,同时汽车消费则因不断刺激提前透支过多,从而构成了下行压力,在短期内受制于这两个因素。因此,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成为一个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日常消费已经普遍商品化,消费需求大,但受制于消费能力低以及商业服务少,如果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向农村地区提供适合农民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商品,具有很大潜力。 扩大内需没有捷径,主要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收入分配以及降低国民在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过高的支出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鼓励消费的补贴、优惠以及其他刺激性政策只能暂时起到作用,长远来看应推进收入分配、住房政策等改革。只有稳步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真正扩大需求,生成新的需求,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内需驱动。[详情]

北京青年报社评:告别土地财政恰逢其时
北京青年报社评:告别土地财政恰逢其时

  原标题:告别土地财政恰逢其时 中国经济整体上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正是告别土地财政、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各地应认真梳理评估现有的调控措施及其效果,任何地方都不得以刺激经济为由松绑楼市调控,调控效果不佳、房价涨幅过高的地方应加大调控力度。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此前,连续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对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做了特别的强调,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此基础上,进而要求“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表明了中央坚持楼市调控和“房住不炒”定位,推动建立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动摇的坚定态度。 2016年9月30日,北京、天津同时推出多项楼市调控措施,打响了本轮楼市调控的第一枪,至今已有两年零10个月的时间,从以往楼市调控周期及过程看,现在应该到了本轮调控的显效期。本轮调控带来的明显变化有二。一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均两次降到调控以来的最低点和次低点,表明一定程度挤掉了楼市泡沫;二是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涨幅呈现整体回落之势,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终结了调控前同比涨幅两位数乃至50%以上的暴涨模式。 不过,放眼全国各地及各大中城市,不仅调控效果差异较大,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及变化也不尽一致。有些地区楼市走势不时出现短期异动,有些二、三线城市房价逆势上涨,少数城市同比涨幅持续超过20%。究其原因,除了有些城市采取的去库存和人才引进政策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调控效果,很大程度还在于,一些地区过多过度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或调控力度相对有限,或变相松绑楼市调控措施,既向外界发出了错误信号,也使楼市调控进程出现反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作明确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非常及时而有很强的针对性。 我国不同地区及城市地理位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不同,人口规模、结构、流动状况和房屋存量、商品房供需状况等也不同,中央明确楼市调控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这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做好楼市调控工作,但不意味着一些城市可以放松调控,更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下行的地区可以重新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从本质上看,如果一些地方因为强化楼市调控措施遏制了投资投机性购房,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增速放缓,则更说明这些地方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土地财政。如果继续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即使短期内可以拉动经济增速上升,但必然继续拉高房价,加重民众购房负担,加大楼市泡沫和金融风险,经济增速也必然难以持久。 中国经济整体上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正是告别土地财政、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各地应该以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为引领,认真梳理评估现有的调控措施及其效果。任何地方都不得以刺激经济为由松绑楼市调控,而且那些调控效果不佳、房价涨幅过高的地方,还应加大调控力度。要注意选择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治本措施,如延长新房上市和二手房再上市时限等,并将其逐步纳入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发现和抓住机遇,努力发挥地区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适合地方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经济,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终结房价暴涨模式过程中,使地方经济搭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实现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详情]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 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 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人民日报8月1日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 ——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大势,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既指明“怎么看”、又明确“怎么办”,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国经济大盘“稳”、结构调整“进”、新旧动能转换“亮”、消费升级空间“扩”,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各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加上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储备仍然充足,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我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是巨大资源潜力;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这是强劲内生动力;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6.1%,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这是蓬勃发展活力。事实充分表明,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既要坚信中国的发展前途光明,又要充分认识道路曲折、困难很多,必须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动能加速提升,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增长持续性不断集聚,为应对外部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大的腾挪空间。还要看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空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详情]

评: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房地产逐渐回归正常行业
评: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房地产逐渐回归正常行业

  原标题:南财快评:房地产逐渐回归正常行业 作  者丨李一戈 说实话,这个表述出乎我的意料。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重申“房住不炒”在意料之中,无疑是再次传达了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决心 ;但如此直接、鲜明地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则表达了中央坚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就是,按照既定的战略,以我为主,不因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而影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奏。  不走房地产刺激经济(即地产救市)的老路,表明中央对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是有信心的,这个宣示,打破了相当部分专家和房地业内人士的希望乃至幻想。因为房地产对GDP的拉动系数大,而且房地产“救市”政策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所以过去每当经济有所下行,总有专家跳出来呼吁用房地产来救GDP。  有一位教授,早在2005年春就写了两万言书,呼吁用房地产救市,结果大家看到了,即使是在中央坚持调控的情况下,2006年房价还是大幅上涨;2014年11月,这位教授又写了万言书,大喊政策“必须尽快回到‘房地产业保中国’的思路上来”,而且声称“救起房地产市场其实易如反掌”,他开出的第一个药方就是,建议“中央政府明确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限购限贷政策”。幸好中央没听他的,而是坚持调控,只是将调控的主体责任交给了城市政府,但同样,2015年全国房地产迅速反弹,并持续到2016年10月全国开启新一轮更加强大的调控后,还没能全面遏制住,直至2018年上半年。  去年底今年初楼市步入调整,成交清淡。又有人眼巴巴地盯着中央,期望调控政策能松一松。4月至5月上旬,部分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商品房和土地市场还迎来一段活跃期。不过,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及时发出警示,几个城市加码调控。楼市重回平静。 过往我们常常说,许多地方政府离不开房地产这根拐棍,尤其是土地财政。现实看,房地产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占比也确实是比较高。根据财政部统计,2018年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其中,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为17968亿元。此外,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  多年以前我就说过,只要不扔掉房地产这根拐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就不可能成功。哪种转型、哪项改革不需要资金?但房地产是占用资金资源最多的行业。我有一句话,1998年以来的货币超发,之所以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货,就是这些钱大都被房地产吸收了,凝固在天量的不动产里了。商品房市场化以来,信贷的四分之一直接或间接投到了房地产里。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有段话说得太好了,值得一再引用。6月13日他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致辞说,当前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居民负债率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一半投资都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历史证明,如果过度的依赖房地产最终会付出代价。  不仅不少城市有房地产依赖症,很多投资者、居民个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房地产依赖症。其临床症状有两种:一是认为房地产还能继续上涨好长一段时间,二是除了投资房地产,不会买别的,也没兴趣。因为过去10多年房地产确立一直在上涨,投资房地产的也挣了大钱,而且基本是净收益,卖家转让房地产的税费大都让买家来承担。天下没有比这收益更高、风险更低的投资品种了。  要让地方政府摆脱房地产依赖症,就必须坚决放弃房地产救市的做法。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出的信号非常明显,哪怕是面临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央也不会靠房地产来救市,用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了。  要让居民个人摆脱房地产依赖症,短期是限购限贷限价限售,提高购房门槛和投资成本,大幅降低杠杆率;中长期来看,还是得在物业特有环节对超出基本住房部分征税。这条路迟早要走,主要是看通过何种方式,激烈还是缓和。只有双管齐下,房地产市场才能逐渐回归正常,房地产行业才能逐渐回归正常行业。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说“逐渐回归”?因为,房地产市场还有相当长的发展空间;在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还是要保持稳定。而稳定的意思,大涨甚至小涨都不可以,大跌也不可以。这方面,大连的做法挺有意思的。  通读《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意思很清楚,新房售价一律不准上涨,6个月后只准向下调价,但下浮不得超过5%。有媒体说这是大连在以实际行动贯彻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其实这是巧合,它这份通知的印发日期是7月18日,只是30日晚上才被外地媒体发现罢了。  我个人觉得,大连的做法准确地诠释了“房住不炒”,准确地诠释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含义。 而只有当房价不再是全民关注的话题,房子不再是年轻人焦虑的中心时,房地产才算是回归了正常。对,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好在已经开始。[详情]

政治局会议房地产新提法 业内:房地产将迎"横盘时代"
政治局会议房地产新提法 业内:房地产将迎

  原标题:政治局会议房地产新提法 业内认为房地产将进入“横盘时代” 本报记者 冯颖祎 卢志坤 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尤为关注的房地产部分,则再次提及“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强调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警惕房地产过于活跃 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议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一提法彻底断绝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度大幅放松的可能性,是“淡化刺激”的最大体现。 潘向东认为,之所以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以前能通过房地产刺激经济的前提是居民存在加杠杆空间,但过去几年房价飙升,居民杠杆率攀升到历史高位,官方也首次通过量化方式表明了杠杆率上升抑制居民消费;其二,虽然房价涨幅放缓,但房价绝对值依然很高,多个城市房价已经涨到历史新高,再大幅刺激房地产只会让泡沫越来越大,不利于长久发展;其三,房地产市场占用了大量资源,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成本,不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2019年而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是可以做到的,集中精力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为关键。” 对于上述政策方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现在中央鼓励投资的意向比较明显,但房地产投资和一般的投资还是有区别。“做扩张的话房地产是最容易的,从短期来看是有刺激经济的必要,但不会把房地产作为选择的重点。” 贾康表示,从一般的经济联系来说,流动性合理充裕、有一定的刺激力度,房地产是很容易上升的。政策的意图应该是警惕房地产一马当先,短期内过于活跃。 贾康认为,如果光是出台政策调控,将是治标不治本。而基础性制度的建设是中长期的影响,见效不一定很快,但是非做不可,这样房地产市场才能提高健康程度,才有长效机制之说。 贾康表示,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这需要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二是住房制度要双轨统筹;三是投融资制度改革;四是房地产税立法。 稳定经济的压舱石 关于上述政策方向对企业的影响,潘向东认为,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代表房地产不重要。房地产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涉及到多个产业链,只是要避免短期政策大起大落造成房价非理性上涨,而更多用长效管理机制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长久发展。未来房企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在核心城市布局的优质房企更具有经营优势。 一位排名前十的上市房企高管对记者表示,国家不会再因可能的经济下行而再次刺激房地产,同时,中央也没有强调抑制楼市泡沫和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也不存在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压,这意味着房地产已经从拉动经济的火车头转变为稳定经济的压舱石,房地产将在不突破上限、不穿透下限的区间内小幅波动,进入横盘时代。 上述房企高管表示,横盘时代的房地产意味着市场蛋糕不会变得更大,但也不会太小。但蛋糕的切分取决于不同房企的发展意愿、战略与能力。大房企依然希望继续扩张,但可选择的城市数量在减少;小房企依赖的信托通道已断,将大批陷入被收购的境地;中型房企进退两难,转型更难。 在房地产行业变局之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详情]

央视快评:用好政策工具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央视快评:用好政策工具 推动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央视快评:用好政策工具 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这充分彰显了中央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经济韧性足、回旋余地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足够多。我们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稳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细更实更有针对性的改革发展举措,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塑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充分地释放市场活力;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注重疏通传导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是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善于以“十八般武艺”应对“七十二般变化”,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定力、添动力、促活力,推动中国经济航船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央视评论员)[详情]

外媒关注:下半年经济定调中国全力做好“六稳”工作
外媒关注:下半年经济定调中国全力做好“六稳”工作

  外媒关注:为下半年经济定调 中国将全力做好“六稳”工作 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 外媒称,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表示,中国将加强举措以扩大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路透社7月30日的报道注意到,官方媒体新华社7月30日援引政治局会议的话报道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路透社的报道还注意到,这次会议要求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报道称,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 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会议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路透社还在7月30日的另外一篇报道中指出,据中国国家媒体7月30日报道,习近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报道称,中国国家电视台援引习近平7月29日在北京与党外人士举行的座谈会上的讲话说,要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他还表示,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会一帆风顺。[详情]

杨德龙解读政治局会议:积极扩大内需 实现稳增长目标
杨德龙解读政治局会议:积极扩大内需 实现稳增长目标

  新浪财经讯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此,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会议释放了新的信号,下半年依然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高达2万亿的大幅减税降费将逐步落地。财政政策的发力有利于让经济增速早日企稳回升。而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科技将来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的核心资产,特别是一些科技的龙头股,具备比较大的投资价值。传统行业的一些行业龙头已经走出了独立行情。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来配置这些白龙马股,包括传统白马股和科技龙头股。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于投资者关注的房价、物价、就业等问题。会议释放了新的信号。我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整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但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依然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高达2万亿的大幅减税降费将逐步落地。财政政策的发力有利于让经济增速早日企稳回升。而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美联储即将采取降息的手段,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的降息潮,从而为中国央行保持货币宽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政治局会议在多方面释放出重磅信号,来支持经济的增长,凸显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前面对外部压力的背景之下,采取措施来扩大内需非常重要。下半年预计经济层面会保持平稳增长,不会出现增速进一步下跌。特别是在扩大消费方面,通过一定的措施促进消费增速,扩大消费支出的范围,深化改革,这些都有利于稳定内需。在房地产方面,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这个政策原则,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也是官方首次提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 近三年来房地产调控已经初见成效,房价结束了之前过快上涨的势头,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了房价的调整。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源,加强房地产调控,也是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预计房地产调控在短期内不会放松。现在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因城施策,我国在房地产政策方面,连续性和一贯性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考虑到当前房价整体上处于比较高的位置,而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因此投资房产的资金的积极性出现了比较大的下降。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是当前买房的最主要的需求。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逐步减少,而居住属性大幅提升,这也会使得一部分资金从楼市中缓慢流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而资本市场无疑是最好的承接场所。所以未来财富大转移的方向就是从楼市到股市。 在物价方面,今年上半年由于猪肉水果的价格大涨,带来了CPI的回升。此次会议要求,要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的基本稳定,防止生活用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样的话,下半年保持CPI在3%以内的目标有望实现。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PMI数据,整体来看,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预期稳中向好,7月份制造业PMI49.7%,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自四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制造业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第一个是因为行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个行业的PMI处于扩张区间;第二式因为生产扩张总体加快,市场需求也有所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1%和40.8%,为四个月以来的首度回升。 本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银保监会发布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其中,有11条涉及市场化债转股。工作要点要求部分工作要在2019年9月或者年底之前完成,凸显了降杠杆以及债转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以来,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新增签约金额约3900亿元,新增落地金额约3800亿元。尽管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明显加速,但是在行业覆盖范围、总体落地规模、股权投资质量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债转股是解决民营企业债务负担较重,资金融资困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债转股,可以实现多赢的局面。特别是对一些暂时遇到经营困难,而长期发展前景不错的民营企业,通过债转股的手段,可以把债权转化为股权,从而减轻民营企业的债务负担。减少财务支出,从而有利于帮助这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经济增长。债转股从2016年提出,到现在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现在多个部委发文来督促市场化债转股,预计债转股工作会加快。这将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好的增长机会。 市场方面,科创板在正式开始交易之后,相关个股受到资金的追捧,首批25只新股几乎都走出了不错的走势,很多个股甚至已经超过了首日开盘价格的高点,这体现出投资者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追捧。更重要的是科创板的走强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对于科技股的关注度,特别是产生了比价效应之后,主板和中小创上的一些科技股有望出现比较好的表现,科技有行情将继续展开。 科技将来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的核心资产,特别是一些科技的龙头股,具备比较大的投资价值。传统行业的一些行业龙头已经走出了独立行情,像我2016年提出的白龙马股,特别是消费白龙马和金融白龙马股,股价屡创历史新高。未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科技的发展,一些科技领域的龙头股有望走出独立的行情。这将对A股市场行情的深化大有裨益。 从去年10月份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前海开源基金率先提出棋局明朗,全面加仓。我当时建议大家关注三个方面的机会,即大消费、金融和科技龙头股。现在这个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三大方向也是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方向,是可以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现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行各业基本上都经过了自由经济建设的阶段,进入到寡头垄断阶段,行业龙头股具备更强的投资价值。而它们的股权已经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特别是外资在近几年积极的抢筹,重点流入了白龙马股,这些代表中国优质资产的股票,给投资者很大的启示。 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来配置这些白龙马股,包括传统白马股和科技龙头股。[详情]

华商基金:政治局会议释放信号 稳投资重点仍在稳基建
华商基金:政治局会议释放信号 稳投资重点仍在稳基建

  华商基金:政治局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稳投资重点仍在稳基建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释放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观察宏观政策方向的最佳窗口。华商基金指出,纵览此次会议内容,很多举措值得关注。首先,针对供给与需求的措辞发生明显变化,由“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转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并且提出了“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这一新提法。 稳投资方面,会议体现了高层对制造业投资的重视,着重强调了“稳定制造业投资”,重点部署了一些补短板项目,例如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首次被纳入了补短板工程。 会议还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基调,并首次明确强调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措辞十分严厉,可见高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华商基金表示,此次会议对市场的影响偏中性,并没有出现超预期偏紧或偏松的调整。从措辞的变化并结合此前“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等表态来看,此次会议或体现出高层“不走老路”的决策方向。货币政策延续了4月会议“松紧适度”的表述,并增加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较此前口径有一定放松。下半年需求端刺激或许不会以“逆周期调节”为主,可能更多为“补短板”性质。[详情]

经济发展面临新风险挑战 政治局会议这样定调下半年
经济发展面临新风险挑战 政治局会议这样定调下半年

  原标题: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政治局会议这样定调下半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下称“会议”)正式为下半年的经济定调。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和去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的提法略有不同,当时是“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相较去年,“问题”变成了“风险”,但在形势的判断上并没有再次出现“稳中有变”的表述。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会议提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也是首次提出“落细”一词。 “此次政治局会议谈的东西很多,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压力与挑战,既看到各种有利因素,又看到复杂局面,把目标定得更实在,措施也是更加有针对性,包括‘房住不炒’、不搞强刺激、不搞大水漫灌、扩大开放、落实自贸试验区等等。下半年工作目标看起来‘有高度’,要紧紧围绕着克服外部干扰、防范经济风险、突出创新驱动等方面展开。此外,会议还提出了一系列手段,通过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并落实开放举措、振兴东北、化解金融风险,全方位做好经济工作。”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不大,因为上半年还有很多政策工具没有拿出来,增长已经比预期的好。下半年,很多政策将逐渐发挥作用,政策工具也将陆续出炉,今年实现预期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仍需防风险 自2013年以来,中央政治局每年有三次会议专题研讨经济:4月底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7月底讨论半年形势并部署下半年工作,12月初定调来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事实上,今年以来风险无处不在。外部来看,贸易战的压力并未解除。同时,美联储即将降息,预期是降低0.25个百分点,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结束后十年来的首次降息,很可能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来临,这也加剧了去年末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恐慌情绪。 在白明看来,外部压力比上半年有所增大,不过美联储降息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对中国经济都存在一定风险,但这样的风险都是预期内的。更应该警惕预测值外的风险,比如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码。 内部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些金融风险被隐藏下来,整体形势比较好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经济形势不好,很多隐藏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或者影响连带效应。这里也包括地方PPP,前一段时间也清理过,但没清理干净。”白明说。 此次,会议还特别指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今年政治局会议第二次提及科创板。此前在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曾提到:“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还是首次提出。 稳政策 从三大宏观政策来看,财政和货币的表述并没有变化: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不过,基建加码之后,这次并没有强调大基建稳投资的作用,而是表示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稳制造业投资,而不是传统的基建。 消费方面,尽管今年单月的数据跳跃性比较大,但整体趋势下行。这次会议对于消费的表述“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去年底到今年,对于消费下滑的担忧一直不断,发改委也出台了一些政策试图稳消费,尤其是汽车消费。未来在农村市场或者改革办法的消费上,如何启动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还专门提到了“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 今年上半年,水果、猪肉和油价的上涨,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今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时候,还专门调研了水果价格。而猪肉由于猪瘟影响养殖主体,导致存栏量下降,供给紧缩。不少券商认为,下半年,新一轮的猪肉涨价在即。价格上涨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也会影响整个物价水平,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 金融方面,会议提出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其中并没有提结构性去杠杆,但三大攻坚战仍然是政策内容之一。金融政策主要是给金融供给侧改革一个新的要求,即制造业和民企的中长期融资。“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也是会议重点内容。 在更加开放的一系列政策中,白明认为,主要是6个自贸试验区开张落地,落实好新版的负面清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关税上也不排除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因为此前已经连续5次降低关税。“6个自贸区落地后,我国自贸区的总数将达到18个,分布广泛,这对于开放的影响是重大的。”白明说。 和去年年中提出的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略有不同,此次会议没有提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问题,说明对这方面的信心增强,经济社会大局是稳定的。 “我们近期调研也发现,很多企业的信心比过去两年更足,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发、投资,提升竞争力。这对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正向拉动,也说明我们经济结构正向好的方面变化。”刘元春说。[详情]

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 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
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 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

  (经济观察)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 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 政治局会议释重磅信号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且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位专家表示,中国高层此番重申对炒房的遏制态度,而且明确指出不会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盲目松绑楼市,这给当下不甚明朗的市场预期一颗“定心丸”,房地产市场的平稳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三季度,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大减。 稳预期 过去,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时,房地产被多次用于刺激内需,虽然短期内的确有稳增长的效果,但这也带来房价大涨、投资投机性需求高涨等“副作用”。倚重短期刺激的结果是让住房生产建设与城市真实住房需求相背离,住房逐渐脱离居住本质。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指出,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当下,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对于市场预期来说,不啻为一剂稳定剂。他认为,这也意味着房地产“保增长”属性的弱化,“惠民生”和“防风险”两方面属性开始凸显,这具有划时代意义。未来房地产政策的重心将会更加向社区改造服务、住房租赁、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等方面倾斜。 事实上,一直以来,各地政府对楼市调控心态复杂,一边是刺激地方经济,另一边是落实中央调控要求,不少地方性政策在两者之间摇摆博弈。作为其直接结果,调控政策出台又马上撤回的政策“一日游”“半日游”等情形屡屡出现,带来市场预期的摇摆不定。如近期,河南开封取消“限售令”,一天之后又撤回了这项政策。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认为,此次会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提法回应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舆论中有所升温的房地产刺激论调,给地方政府明确了标准,击破房地产调控放松的幻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认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说明单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而盲目松绑楼市是行不通的。这也意味着,三季度各地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大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迎来拐点。 稳楼市 4月19日与7月30日,连续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次均提及“房住不炒”。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在局部市场出现“小阳春”,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重申“房住不炒”对炒房者将是一种打击,也有利于市场平稳,年内房地产调控或现继续收紧的趋势。 7月以来,包括大连和洛阳限价、苏州加码调控、呼和浩特整顿规范二手房市场等,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频率维持高位。据机构统计,7月以来,各地出台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已超40次,且以政策收紧为主。当月,监管层连续两次针对房地产信托及美元债发布收紧政策。 国仕英认为,此次会议充分释放了中央政府控制房价上涨、确保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这也将使得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选择上更加审慎,对市场波动更加敏感,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力度都有可能会加强。 房地产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会议提出,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许小乐认为,从“推进”到“落实”,表明长效机制的建立已经相对成熟。从当前看,长效管理机制的核心就是地方负责、中央考核、“一城一策”。长效机制将政府的力量嵌入到市场中去,并且以结果导向而非过程管控为主,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承担更大的主体责任。这种方式将会导致未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超稳态”的阶段。 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已多月维持平稳态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6月中国24个核心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总体实现房价稳定目标。三四线城市房价涨跌互现,总体较为平稳。(完)[详情]

快讯:地产股早盘集体低开 万科A、保利地产等股受挫
快讯:地产股早盘集体低开 万科A、保利地产等股受挫

  新浪财经讯 7月31日消息,中央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地产股早盘集体低开,截至发稿,万科A低开3%,三湘印象、保利地产、新城控股、阳光城等多股低开。 消息面: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行业方面,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相关消息: 新提法:中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是中央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位市场人士指出,经济增长面对压力,因此市场有预期认为将重走以房地产刺激经济的老路,中央此番表态向市场传达了明确的信号。 报告:6月核心城市房价基本止涨 总体实现房价稳定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后简称为报告)指出,2019年6月核心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总体实现房价稳定目标。 24个核心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南京、宁波、青岛、郑州、无锡、长沙、厦门、济南、西安、沈阳、大连、福州、南通、东莞,基本覆盖了中国最具经济竞争力的城市群体。其中包含一线城市4个,准一线城市4个,二线城市16个。[详情]

机构回顾中央政治局会议:必须重视的五大信号
机构回顾中央政治局会议:必须重视的五大信号

  政治局会议必须重视的五大信号  来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1 第一个信号: 有效应对经贸领域摩擦 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这个信号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从“三角”政策框架的运行轨迹来看:防风险(18年“731”Q2之前)→稳增长(18年Q2、Q3、Q4政治局会议)→高质量增长、供给侧(19年“419”Q1)→ 重回2018年二季度的“六稳”轨道(稳增长>防风险)。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2 第二个信号: 不再提“结构性去杠杆”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信号是好于市场预期的。形势决定政策,中央一方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另一方面重提“六稳”,不提“结构性去杠杆”,总基调方面实际上重回去年三季度、四季度政治局会议的基调,要比今年一季度基调显得有所宽松。当然不提不等于中央不重视宏观杠杆率,稳杠杆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03 第三个信号: 房住不炒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前半段表述符合市场预期,但后面一句比较有意思,市场目前普遍理解成地产坚持严控而不放松,因为目前地产行业比较强劲、家庭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等。但这后半句也不意味着地产调控政策会加码升级。 如果下半年货币政策进一步趋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大概率维持现有“四限”基调: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此轮房地产调控以“四限”为标志达“紧”顶峰;此后,在房地产“韧性”下,调控基调维持; 2018年10月中以后,出现些许宽松序列,主要表现在房地产融资端的放松; 2019年4月中旬以后,政策层面基调在2019Q1政治局会议后出现收紧。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4 第四个信号: 通过改革来扩内需 提升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是市场的普遍预期。用改革的办法来扩大消费,这也可能意味着财政资金支持方面的程度可能相对偏弱些。 市场对下半年的“宽财政”具体政策已经有预期,这包括基建项目资本金比率下调,增加专项债、特别国债预算等。 财政赤字调整以及专项债扩容开启窗口,三季度可能出现下调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政策利好;财政对冲政策的重点依然是基建、消费;“宽财政”取向不变下,可能出现预算不够用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季度增加专项债、特别国债预算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四季度可能有新的专项债专门用于做重大项目资本金。 但宽财政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政策空间很难持续超出预期。 05 第五个信号: 稳定制造业投资 这句话市场没有什么太多的预期。很显然,这句话并不是走扩大产能的老路,大概率是通过技改和产业升级来促进投资。 对于制造业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此次政治局会议指明了方向——“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相比2018年7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和2019年4月“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偏贷不偏借”。 虽然短期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引导存在多层次的阻力,但我们认为信用缓解的边际趋势更为显著,这将带动盈利的修复持续证真。 06 股债市场,即将如何演绎? 权益市场 本次会议政策重回“六稳”,无风险利率的下行空间加大,目前市场流动性分层带来的资金淤积现象有望提升市场对流动性的感知,市场的配置节奏可能加快,风格上有望向科技为代表的成长转移。 此时,结合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前期发布的报告《经济超预期,把握市场三个胜负手》,建议把握三季度的行情,同时在四季度再次进行结构调整,通过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守护全年盈利。 最近的市场陷入了了无自上而下驱动力、无自下而上发力点的困局之中,而此次会议明确了基调和方向,破局在即。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融资的引导,另一方面是需求侧政策的跟进,在有需求的环境下信用疏导将更为通畅,这使得我们对于盈利修复的信心更为坚定。[详情]

央视快评: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央视快评: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原标题:央视快评: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强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新变化的复杂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次产业持续发展,“三驾马车”平稳运行,民生建设成效明显,结构优化进展顺利。人们看到,中国经济韧劲十足,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有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要聚焦重点,主动作为,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各种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底线思维,做好充分准备,化压力为动力,有效地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尤其是财政和货币两大政策,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凝心聚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心无旁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顺利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央视评论员)[详情]

中信明明:财政和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不会大幅宽松
中信明明:财政和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不会大幅宽松

  【详解政治局会议六大要点】“八字方针”主导下半年大类资产走势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本次政治局会议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政策表述中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都不会大幅宽松,更大概率保持当前的政策取向。高度关注八字方针“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而且从篇幅来看,此八字方针明显比“六稳”的高度更高,因为“六稳”是放在有效稳定经贸摩擦里的一个小点里的。对当前的债券市场而言,本次会议传达出来的逆周期调节下的中性偏松的政策取向料难以打破当前平淡、胶着的行情,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中枢3.0%~3.4%的判断不变。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表态偏中性。政治局会议仍然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对于当前和后续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和“全面做好六稳”都显示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托底经济的意图较为明显。但由于内部经济下行压力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从会议表态看,并没有推出更多、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灵活地、针对性地进行逆周期调节。 财政政策基调延续。政治局会议紧紧围绕宽财政最重要的两个手段——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出细致要求。财政政策继续要求“加力提效”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出“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基调不变。财政支出方面,细化到了几个重点方向来“补短板”。预计下半年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承压。在上半年公共财政赤字高于往年同期,下半年专项债额度所剩不多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支出或许要依靠政策创新,也不排除增加预算的可能。 重提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表态中庸,保持松紧适度,但重提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我们倾向认为货币政策总体取向并没有变化,但会更加凸显资金面维稳的意图,预计流动性大趋势维持稳定。具体到货币政策操作上,流动性投放仍然将以对冲到期和定向支持为主,格型工具的使用可以需要与利率市场化同步推出,短期内落地的概率降低。而对物价的关注是滞后的,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 逆周期强调有效投资,稳经济方向更明确。首提促消费,扩内需从农村市场和改革入手。稳制造业而抑房地产。基建补短板,难看出政策对于细分领域的关注,因此总量放水概率较低,更多的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弹性支持。虽然在关于城市群战略、金融供给侧改革、资本市场、稳定就业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我们认为当前的诸多政策大方向上沿袭了年初的定调,各方面也均有相关重要文件发布,下一阶段重点在于继续深化和落实工作。 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会议全文共三次提到对外开放,强调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其次,加大对外开放或将提升我国进口水平。坚持对外开放,资本项开放也是重要一环。 监管层重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政策推出相对温和。再提金融供给侧改革,突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融资,提振实体经济信心。近期监管层更加重视处置风险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压力不会叠加过大,政策总体上以稳为主,推出相对温和。同时监管重心仍然是防范金融风险,但重在防微杜渐,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大类资产策略:本次政策局会议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更多强调内生动力不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有所淡化,政策层面仍然坚持长期的、内部矛盾为主,保持较强的定力,在内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恶化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都不会大幅宽松,更大概率保持当前的政策取向。对债市而言,本次会议传达出来的政策取向仍然是逆周期调节下的中性偏松,债券市场当前胶着的行情短期内也不会轻易突破,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中枢3.0%~3.4%的判断不变。 正文 第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表态偏中性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经济前景有担忧。即便在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政治局会议仍然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对于当前和后续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2018年7月会议通稿中“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和2019年4月会议中“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相比,本次会议使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来描述当前的基本面环境,传递出当前经济形势相较之前面临更大的压力。 国内外风险挑战并存,但以内部为主、表态偏中性。新的风险挑战来源于海外和国内,海外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突出,国内经济则面临企业利润磨底、PPI面临通缩等问题。但从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来看,相比于2018年7月31日以来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担忧,本次会议将关注点聚焦在经济内生动能上,对外部摩擦的担忧有所缓解,“抓住主要矛盾,做好自己的事”。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和“全面做好六稳”都显示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托底经济的意图较为明显。但由于内部经济下行压力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从会议表态看,并没有推出更多、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更多是托而不举,灵活地、针对性地进行逆周期调节。 第二,财政政策基调延续,空间何在? 政治局会议紧紧围绕宽财政最重要的两个手段——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减税降费方面,上半年力度空前,成果也有目共睹,本次政治局会议在继续要求“加力提效”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出“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基调不变。财政支出方面,细化到了几个重点方向来“补短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主要包含在公共财政支出的城乡社区支出中,预计该项增速将在下半年看到比较明显的回升。除此之外,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环境下,政治局会议相比前次更加突出了稳就业的重要性,预计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速也将有所加快。 预计下半年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承压。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硬币的两面,预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将在低位趋于稳定,非税收入或将维持高增速,通过增加国企利润上缴和盘活存量资金来边际缓和收入增速的下行压力,下半年公共财政收入总体仍将保持偏弱的格局。而“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会使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再受打击,进而影响土地市场后续的表现,对政府性基金收入形成压力。 在上半年公共财政赤字高于往年同期,下半年专项债额度所剩不多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支出或许要依靠政策创新,也不排除增加预算的可能。在上半年财政支出节奏提前后,一方面看到财政赤字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另一方面专项债所剩额度不及去年下半年。财政支出若想保持托底力度,政策创新是可行选项之一,例如已经推出的专项债新政——允许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的资本金。但是,财政政策要想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力提效”,或许需要相应调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扩大财政赤字。另外,考虑到新增专项债额度所剩不多,也不排除调高今年的新增专项债限额的可能,当前专项债余额离余额上限还有约2万亿的空间。 第三,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 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表态中庸,保持松紧适度,但重提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对比前几次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态,本次货币政策表态在维持稳健、松紧适度的取向外,还重提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5月末资金面经历了流动性分层后的结构性矛盾、半年末资金面异常宽松、7月资金面经历“过山车”行情后,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宏观政策要稳”的强调。上一次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在2018年7月31日,而彼时在此之前还强调了“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因而我们倾向认为货币政策总体取向并没有变化,但会更加凸显资金面维稳的意图,预计流动性大趋势维持稳定。 具体到货币政策操作上,流动性投放仍然将以对冲到期和定向支持为主。2019年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凸显“削峰填谷”与“定向支持”的组合特征。数量操作方面,截止2019年7月30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与MLF净回笼2.4万亿元,同时使用TMLF工具净投放8226亿元;同时央行分别在1月开展两次降准、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分三次降准,共释放2.05万亿元资金。价格工具方面,央行维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变,但利用TMLF投放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此外,央行着力定向支持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融资,并执行了MLF担保品扩容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预计后续在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的背景下,MLF对冲到期以及定向降准是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方式,逆回购操作则以对冲资金面短期波动压力为主,总体以净投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有所成效,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更不依赖货币政策。截止2019年6月,主要金融机构普惠小微信贷余额增速达到45.71%,二季度新增普惠小微信贷12200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1.6%。信贷政策方面更加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而对民营企业支持则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格型工具的使用可以需要与利率市场化同步推出,短期内落地的概率降低。 物价水平受关注,从供给侧而非需求侧改善。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对物价的关注近年来很少出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中,最近一次是2016年4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表述为“关注物价变化,保障有效供给,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我们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对物价水平的关注更多是体现在民生政策层面,应从保障供给的角度来解决,而非是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今年以来物价水平备受关注,我们倾向于认为本次政治局对物价的关注是5月、6月猪肉和水果价格大涨后的滞后表态。2016年4月政治局会议关注物价水平的环境是自2015年四季度起CPI和PPI均开启了上升通道,CPI在2016年4月达到2.33%,背景是猪周期顶点到来、猪肉价格大涨,而PPI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推升上游资源品价格作用下快速回升。因而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物价水平已经发生上涨的情况下强调稳定物价。 (2)2016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后货币政策并没有发生取向改变,实际上此后CPI落入了下滑区间。虽然政治局会议特别关注要稳定物价水平,但实际上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转变,2016年二、三季度货币政策仍然维持宽松,流动性维持较大规模净投放。而进入2016年5月后,随着猪肉价格上涨速度放缓,CPI进入回落通道。 (3)供给收缩导致CPI上涨,需从供给侧入手,货币政策应关注PPI转负。今年以来物价上涨的原集中在猪肉、鲜菜、鲜果、油价等供给侧影响,而反映需求侧的非食品项则更加疲弱。因而要稳定物价还需要从供给侧入手,且随着水果价格重回季节性趋势、猪价基数效应减弱,CPI大概率进入回落区间;而PPI通缩反映的需求侧疲弱需要货币政策刺激,PPI转负将导致企业端面临的实际利率上升,需求侧的货币政策仍然有可为。 总的来说,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表态中庸,保持松紧适度,但重提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具体到货币政策操作上,流动性投放仍然将以对冲到期和定向支持为主,格型工具的使用可以需要与利率市场化同步推出,短期内落地的概率降低。而对物价的关注是滞后的,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 第四,逆周期强调有效投资,地产维持紧调控 首提促消费,扩内需从农村市场和改革入手。相较去年同期和上一次的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首次提及消费,指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方法扩大消费”,反映出当前提振消费在国内稳需求政策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将“扩大消费”放在“稳定投资”之前,且提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态度和决心。进一步结合“深挖需求潜力”和“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来看,深化消费维度、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可能是后续政策的发力点之一。 稳制造业而抑房地产。本次会议对投资的描述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制造业投资、淡化房地产投资;二是投资方向重在补短板。针对当前制造业盈利回落、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通稿中提到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来看,从实体和金融供给端强调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在政策紧+需求投资的双重压制,房地产投资可能逐步回落到5%左右的增速。 基建补短板。会议再次强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逆周期环境下增加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表述上除了提出稳制造业的同时,也增加未来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等一系列补短板措施,不难看出政策对于细分领域的关注,因此总量放水概率较低,更多的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弹性支持。从工具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接下来专项债仍将扮演积极角色,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撬动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帮助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不排除四季度将新增专项债额度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因此基建领域资金来源与投资引导变得愈发重要。整体上我们认为今年的基建投资会温和抬升,方向上将更注重美好生活、创新型产业互联类基建。 路线方向沿袭,后续重点在深化和落实。与去年年中和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在关于城市群战略、金融供给侧改革、对外开放、资本市场、房地产调控、稳定就业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我们认为这更多仍是近阶段政策的延续和深化。具体来看:金融供改方面变化不大,2019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会议继续强调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房地产方面,2019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要坚持“房住不炒”,近期针对不断升温的房地产的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融资端的约束,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进一步确认了政府控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决心;就业仍是一大重点,今年5月国务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本次会议重点指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其他改革要点如城市群战略、对外开放和资本市场建设均是今年及往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认为当前的诸多政策大方向上沿袭了年初的定调,各方面也均有相关重要文件发布,下一阶段重点在于继续深化和落实工作。 第五,加大对外开放,关注“六稳”与经贸摩擦 会议全文共三次提到对外开放,强调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我们认为本次会议对于对外开放的反复强调将从两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加大对外开放,落实重大举措或将进一步降低境外机构投资成本,吸引外资流入。从境外机构持债情况来看,仅今年上半年境外机构在国债及国开债两项利率债的持有总量均增加了约880亿元,国债持有量较2018年底增长约8.2%,国开债增长约49.7%。在如此快速的增长之下,加大对外开放或使境外机构投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加快外资的流入,而外资机构对于国内债市,特别是国债、国开债等利率债品种愈发浓厚的配置兴趣或将得到加强,从而利好债市。 其次,加大对外开放或将提升我国进口水平。中美贸易磨擦自去年3月份事件兴起,到12月份开启谈判走向缓和,今年五月特朗普下令对2000亿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争端再起,再到近日中美重回谈判桌,中美贸易磨擦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其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持续,我国进口情况始终不容乐观,我国6月份进口金额当月同比为-7.34%,进入今年以来除4月份以外我国进口金额增速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本次会议提出加大对外开放或将令我国当前进口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净出口水平收窄,对GDP贡献减弱,从而利好债市。 坚持对外开放,资本项开放也是重要一环。本次政治局会议将去年年中会议上首次说到的“六稳”再次提起,强调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然而,本次“六稳”并未展开,提及的力度似乎略有不及去年七月份时的会议,可能会反应在后续政策力度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局势之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或将使我国对于外资的吸引进一步加强,在贸易进口增加、境外机构对境内市场配置增加,都将会利好债券市场。 第六,监管层重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再提金融供给侧改革,突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会议指出,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此次会议延续了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中“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基调,核心在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来看,我国金融风险从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也基本转变了资金脱实向虚的局面,预期未来对于金融服务的总量控制会是前期工作的延续与稳定,将在金融资源总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重点调整金融服务供给的结构。 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融资,提振实体经济信心。一方面,相比近一年来与经济工作相关的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明确提及制造业融资问题,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反映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制造业融资压力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强调中长期融资也意味着提高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的匹配程度,重在稳定实体经济信心。 监管层重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政策推出相对温和。会议强调,要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这意味近期监管层更加重视处置风险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压力不会叠加过大,政策总体上以稳为主,推出相对温和。同时监管重心仍然是防范金融风险,但重在防微杜渐,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对于利率债,本次政策局会议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更多强调内生动力不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有所淡化,政策层面仍然坚持长期的、内部矛盾为主,保持较强的定力,在内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恶化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短期内预计都不会大幅宽松,更大概率保持当前的政策取向。对债市而言,本次会议传达出来的政策取向仍然是逆周期调节下的中性偏松,债券市场当前胶着的行情短期内也不会轻易突破,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中枢3.0%~3.4%的判断不变。 对于信用债投资而言,最好的时点在于收益率绝对水平高点且信用债相对利差同样处于高位,但当前处于收益率低且信用利差处于中下的水平,因此估值的被动抬升在逆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监管态度从磨合到配合的时期既是风险也是机遇,高等级信用债和地方债毫无疑问是当前机构首选,而逆周期形势下我们建议在基建相关领域博取个券超额收益。 对于风险资产,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视角来看,会议重提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伴随海外发达国家增长压力加大、重启降息,预计国内流动性将保持相对偏松的环境,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可能形成一定的共振。近期债转股政策的出台显示去杠杆的重启,债务周期的扩张阶段仍将延续但是逐步受到抑制。从风格轮动的角度来看,风险资产可能处于复兴初期,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可能总体节奏趋缓;而无风险资产则处于牛市下半场的阶段,在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国债收益率的上限也较低,贵金属等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可能仍将延续。会议多次提及当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映射到资产配置领域结构性机会可能同样突出。 对于行业机会,“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下游大消费板块依旧能有绝对收益。“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可选消费的顺周期特征有望显现。“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制造业板块可能会有政策推动的亮点出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预计地产行业的严监管仍将持续,受建安投资拉动的黑色需求可能受到影响。 总体而言,下半年资产配置机会可能进一步扩散,但是结构性特征可能同样明显。 附录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19年7月30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1.15bps、-1.39bps、0.6bps、-5.27bps和2.44bps至2.66%、2.87%、2.90%、2.93%和3.04%。国债到期收益率大体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0.08bps、0bps、-0.51bps、-0.75bps至2.63%、2.91%、3.02%、3.18%。上证综指上涨0.39%至2,952.34,深证成指上涨0.48%至9,399.10,创业板指上涨0.87%至1,580.13。 周二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无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零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市场回顾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7月30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93.26点,下跌0.50%,转债指数收于110.84点,上涨0.47%。172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中宠转债、福能转债停牌,久其转债和金禾转债横盘外,137支上涨,31支下跌。其中,联泰转债(4.24%)、蓝标转债(3.02%)、圣达转债(2.76%)领涨,岱勒转债(-5.38%)、千禾转债(-1.74%)、隆基转债(-1.24%)领跌。172支可转债正股,除中宠股份、福能股份停牌,江苏银行、台华新材、山鹰纸业、中化岩土、亚太股份、众信旅游、模塑科技和铁汉生态横盘外,98支上涨,64支下跌。其中,圣达生物(6.07%)、中环环保(5.35%)、长久物流(4.67%)领涨,拓邦股份(-3.34%)、杭电股份(-3.20%)、长信科技(-2.26%)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上周转债市场受益于正股回暖跌价溢价率走阔双重推动变现不俗。多数个券全周收涨,但内部分化依旧较为明显。 回顾7月份以来的行情,随着6月下旬短暂的弱beta修复行情的完结,从单周的角度看无论是权益市场亦或是转债市场都略显沉闷。但我们在前两周周报曾讨论过,适当将眼光放长远,实际上近两三周以来市场行情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与我们在下半年年度策略转债部分展望一致:alpha走向前台。 从两个角度进行验证,第一个角度从触发提前赎回的视角看,7月以来宁行与生益转债陆续触发赎回,而隆基、天康以及平银转债等品种后续近期触发提前赎回条款的概率也较大,上述标的这鞥股基本属于细分领域龙头或正处于业绩景气周期内,反观上半年触发提前赎回条款的标的正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市场短期热点或市场整体beta行情推动,从资质对比来看当前触发提前赎回条款标的的质量更胜一筹;第二角度从近期涨跌幅来看,6月底市场弱beta修复持续至7月第一周,7月8日市场调整为结束的标志,我们统计7月8日收盘至7月26日收盘涨跌幅位于前10%的标的,从下表依旧可以发现多数标的正股享有细分领域龙头地位。虽然转债个券的涨跌幅与正股涨跌幅之间依旧存在差异,但总体正股涨幅也位于同期前列。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统计的时间区间偏短,可能会遗漏一些优质标的,因此从逻辑的层面进一步探讨。转债层面最终的收益源自于正股,下修博弈、溢价率的走扩等等更多是一些短期交易的收益,中长期看把握正股才是把握转债核心的收益来源。正股层面是市场风格的结果,在EPS压力较大的时候收益更多源自PE,以抓住风险偏好扰动为目的,这一现象在上半年的市场特别是一季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导致转债涨幅居前的标的中优质这一标签并不明显。但长期看市场的主线仍旧围绕盈利展开,最后价格走势要与盈利相匹配,当前的市场正在经历风格的再平衡,无论是前期抱团消费板块亦或是当前追逐科技股,最终都需要盈利兑现,在这一趋势下行业格局愈发重要,细分领域龙头或是成长股具有相对优势,下半年转债市场呈现的这一苗头正是这一趋势在转债市场的映射。 基于上述数据与逻辑的交叉验证,我们落脚到当前转债市场的策略,总体策略重申alpha走向前台的判断,选择优质标的是策略的核心,而优质标的的范围不仅包括市场一致预期的热点板块或标的,也需要挖掘一些逆周期或是潜在成长股的机会,特别是一些规模相对有限或者评级相对偏低标的中的潜在机会,从优质的角度出发转债的价格或是溢价率是次要的考虑因素,优质标的可以弥补一个略高的溢价率,同时也会经历价格走高的过程。从节奏来看,我们认为优质标的的超额收益呈现是一个漫长且伴随反复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力。三季度预计alpha与beta风格的再平衡依旧会形成扰动,在低价标的中寻找些beta机会总是超额收益的来源,这考验的是交易能力。 我们组合依旧例行按照规模或者触发提前赎回进行调整,加入了部分新标的。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参林(百姓)转债、拓邦(和而)转债、绝味转债、高能转债、精测转债、通威转债、洲明转债、光电转债、桐昆转债、天康转债以及金融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海尔转债、蒙电转债、文灿转债、水晶转债、雨虹转债、玲珑转债、久立转2、司尔转债、启明转债、中鼎转2和大银行转债。 风险因素:市场流动性出现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不如预期,无风险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190731——政治局会议点评:平淡的市场,中庸的政策》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详情]

经济形势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政治局会议定调
经济形势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政治局会议定调

  经济形势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政治局会议定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政治局会议的最新判断是什么?对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又有哪些部署? 对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判断,会议除了延续以往“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判断之外,还特别提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会议也明确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对于未来经济的走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既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又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对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很多举措值得关注。 1、减税降费方面,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2、产业方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3、促进消费方面,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4、稳投资方面,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支持民营经济方面,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6、金融改革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 7、科创板方面,要坚守定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8、房地产方面,会议除了重申“房住不炒”之外还特别提到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9、就业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10、物价方面,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详情]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透露的信号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透露的信号

  马光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信号?  来源:光远看经济 文 | 马光远 7月30日召开的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会被视为决定下半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最重要的会议,因而备受关注。 从会后发布的公报的内容看,亮点颇多,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提法更是在各大媒体刷屏。 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究竟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经济,以及究竟如何应对当下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可谓众说纷纭。 中央政治局的这次会,给出了中国管理层对待当下困难的态度以及对策。 首先,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和信心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加强预期管理,提振信心,讲好中国经济的好故事,的确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解决预期和信心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大家对中国的改革有信心。管理层要旗帜鲜明的拥护改革,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突破性的改革的举措。这是扭转预期的关键。 当下的中国经济的确有很多困难,但如果在改革问题上有共识,在改革的行动上有实质性的举措,其他的困难真的不是困难。 就此而言,管理层明确表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进改革开放”,都是向外界表明改革的决心。同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重大工作中,将“促改革”放到了前列。 其次,改革是长治久安之计,今年最重要的是稳住经济。 这意味着,除了在关键性领域推进改革的前提下,还需要一些短期的举措。今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经济下行不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而是全球经济都如此。稳住经济,需要短期性的举措。 我们看到,本次会议仍然强调“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在政策的具体举措上,侧重点和一季度政治局会议不同,财政政策特别强调要“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则再次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这意味着,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相对宽松。笔者之前呼吁中国也加入降息的行列,在我看来,降息仍然有必要。 第三,在具体举措上,有一些新的提法和亮点: 1、首次提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很显然,这是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对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反思; 2、首次提出“多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扩消费不再是短期的刺激举措,而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长期战略性举措; 3、提出要“提升城市群”的功能,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城镇化会提速。其他如制造业以及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也很重要,相信下半年会有针对性的举措。 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下一个周期并不缺乏经济增长的新的红利,拉动中国经济的新的三驾马车已经凸显:新消费、新制造以及新城镇化。这三步棋走好了,没有什么好怕的。 第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段话究竟怎么理解?我看到有一些媒体将此解读为高层保持对房地产的高压态势,房地产要“凉凉”了。 我认为这种理解纯属臆测,并没有意识到在当下“稳增长”的链条中,稳房地产的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高层之所以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是因为房地产在当下稳定中国经济的地位由于房价处于高位已经大不如前,“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如果在当下,通过明显的政策宽松,刺激房价,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房地产已经失去了稳增长重要工具的作用。 但如果由此认为,高层保持对房地产的高压,那就更错得离谱。就当下的中国经济而言,我们也没有任何资本打压房地产,房地产如果出问题,后果更不堪设想。 最好的选择就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既不能刺激房价再次暴涨,但也不能彻底逆转房地产的预期,让房地产进入下跌周期。 就此而言,今年出台更严厉的措施打压房地产的概率并不大。房地产保持微涨,是最好的状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是告诉大家高层不赞同房价继续大涨,也是通过房地产表明这次不走刺激的老路的决心。 当然,就房地产自身的周期而言,笔者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强调房地产的“变天”,强调房地产的逻辑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房地产无论是经济功能、财富功能、政策功能以及投资功能都和过去20年不同。房地产作为中国最好投资的日子结束了,不管房地产政策是否松绑,这都是基本事实。 过去那些不相信变天的人,面对房地产去年以来的走势,也慢慢开始顿悟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局。鉴于最近房地产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讨论中国房地产未来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将结合当下房地产的实际走势,再次分析房地产的政策,以及中国房价的未来。 [详情]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现五个新提法 释放一系列政策信号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现五个新提法 释放一系列政策信号

  原标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现五个新提法释放一系列政策信号  ⊙记者 梁敏 ○编辑 陈其珏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观察宏观政策方向的最佳窗口。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出现多个新提法。这些新提法,释放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信号。 一、宏观政策基调未变 首提“落细”减税降费 信号:不搞强刺激,加码兑现全年2万亿元减税承诺。 此次会议提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中可见,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仍保持不变。与4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相比,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了两句后缀表述:“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对上证报记者表示:“7月会议较4月强调提效和减税降费,意味着政策目前仍以托底为主。” 他分析称,货币政策延续4月会议“松紧适度”的表述,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来判断货币政策。当前政策核心仍是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总需求问题。 交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政策方面强调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其中“落细”二字之前没有提过,预计下半年减税降费方面将加大力度,加快兑现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承诺。 二、首提“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补短板 信号:稳投资的重点仍在稳基建。 此次会议对扩大内需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这在以前的政治局会议中并不常见。 其中,针对扩大消费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与以前政治局会议相比,“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是新提法。唐建伟认为:“消费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与居民收入增速不高、社保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有关,这些需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保改革等来实现,从而真正推动消费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消费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为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5%,略高于GDP增速。对于扩大投资方面,此次会议提到,“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首次被纳入补短板工程。之前,国家关于基建补短板的文件中一直提及的是棚户区改造,并未涉及老旧小区改造。 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城镇老旧小区大力改造提升以来,4月住建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部署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李超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是未来稳投资的关键,此次会议更加强调其补短板作用,预计该领域中央可能会加大融资支持。” 唐建伟也指出,此次会议除了提及稳定制造业投资,还提到老旧小区改造、信息网络等新基建,配合此前允许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相关政策,预计下半年稳投资的重点仍在稳基建。 三、坚持“房住不炒”,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信号:短期内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 此次会议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基调,但与过去几次政治局会议相比,首次明确强调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该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的市场角色,即房地产不应该是刺激经济的工具,各地对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依然需要强化其消费品的概念,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发展房地产业务,要更多考虑房地产背后的消费需求,而不应该和经济刺激等做过多的挂钩。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上证报记者分析说:“关于房地产政策的表述,说明年内稳增长的抓手还是围绕基建补短板,放松房地产调控显然不是政府政策工具箱内的备选政策。” 他认为,中国目前城镇化率相对发达国家依然较低,鼓励合理房地产消费还有很大空间,但短期内在高房价和局部城市存在一定泡沫的情况下,房地产政策不会出现方向性变化,更多还是维持因城施策的方针。鉴于目前库存水平较低,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放缓的概率不大,可能会在低位企稳。房价整体保持平稳,不同城市由于调控政策和库存水平不同,可能会出现涨跌互现的局面。 四、年内两度提及科创板,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此次会议提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这是今年政治局会议第二次提及科创板。此前在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曾提到:“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五、首提“提升城市群功能” 信号:城镇化思路变了,从小城镇转向做强大城市。 此次会议还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 与以前政治局会议相比,“提升城市群功能”是新提法。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振鑫对此表示:“年初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其实已经很清楚,搞城市群,做强大城市。” 今年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在明确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同时,首次公开提及“收缩型城市”。文件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李超也认为,提升城市群功能,优化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大城市带动小城市。“为了摆脱对房地产政策的依赖,办法是触发科技周期。而发展科技周期只能靠大城市,不是小城市。当前城镇化思路更加注重高技能、高素质人口的有效流动,通过大城市对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吸引,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详情]

经济日报刊评:尽心尽力尽责 办好自己的事
经济日报刊评:尽心尽力尽责 办好自己的事

  原标题:尽心尽力尽责 办好自己的事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提出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勇于担当作为,尽心尽力尽责,凝神聚力办好自己的事,扎扎实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成效。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主流,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从近期看,一是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增速放缓迹象,二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枝节横生、变数颇多,两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给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综合分析影响经济形势的各种因素,汲取改革开放以来应对复杂局面的成功经验,可以肯定的是,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才是战胜困难、攻克难关的根本之道。 办好自己的事,就要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改革发展的每一次跃升、每一项成就都来自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中国人民本就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汇聚成无可比拟的发展力量,必定能够助推中国经济闯过各种难关、开辟新的天地、跃上新的台阶。 办好自己的事,就要在改革创新中挖掘潜能。今年以来,中央密集打出改革开放“组合拳”,从优化营商环境到促进扩大就业,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到保护生态环境,从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改革力道不减、开放劲头不衰,为我们攻坚克难、开辟发展新空间提供了动力。面向未来,要破解各种内部外部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破难题、解新题,推动任务落实,强化制度集成,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 办好自己的事,就要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和经验,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现在,我们距“两个一百年”目标很近,肩负着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新长征路上还有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要去征服。我们要尽心尽力尽责,办好自己的事,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坚定不移、较真碰硬,啃下硬骨头,涉过深水滩,闯过这抢关夺隘的关键阶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光明,也要充分认识道路曲折。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凝神聚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地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经济航船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详情]

下半年调控重点明确 深挖内需潜力不搞强刺激
下半年调控重点明确 深挖内需潜力不搞强刺激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昝秀丽 彭扬 欧阳剑环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专家分析,本次会议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手段,而是选择深挖消费、制造业投资等内需潜力。 深挖内需潜力 会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各地发展房地产业务,要更多考虑房地产背后的消费需求,而不应该和经济刺激等做过多挂钩。部分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城市,不能直接放松房地产政策。三季度各地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考虑到现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压力、库存压力和销售压力,房企会主动降价促销,其他地产指标也会有所变动。  会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2019年下半年,提振消费的政策有望形成合力。一是新一轮基建发力有望着重完善低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地区的消费基础设施,打通新零售向县域经济的渗透渠道。同时,加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激活县域经济对医疗、服务、教育等服务消费的升级需求,这一过程亦将创造当地新就业,进一步夯实地区消费能力。二是下半年或将推出更多针对汽车、家电等大额消费品的扶持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发力 会议提出,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表示,财政政策方面增加了“落细”,表明未来政策重点不是要在总量上扩充多少,而在于现有政策落实到位。货币政策方面,相关表述没有发生变动,延续现有力度的态势较为明显。  “提效”主要针对已出台政策。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包括细化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融资的政策细节条款,明确可使用专项债资本金融资的项目范围,并做好资本金项目的监管;妥善处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大力盘活存量资金等。  “加力”则体现在可能有新政策加码。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表示,一是进一步界定可使用专项债资本金的重大项目范围;二是适度下调项目资本金比例;三是调增专项债发债限额;四是通过进一步清晰界定显隐性债务边界线,提高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等。  货币政策方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任务主要是结构性的,未来货币政策应保持两个基本点:一是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二是推动利率水平进一步走低。主要任务则是运用结构性工具努力促使低成本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中。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下半年,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定向降准、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等措施有望出台。 科创板要坚守定位 会议指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科创板开板仪式上致辞时指出,要牢牢把握科创定位,以强烈的改革精神推进关键制度创新,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着力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发展壮大。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科创板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要坚持的重要方向,其将触发科技周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巨丰财经投资总监郭一鸣表示,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首先,更加明确了科创板对于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意义。其次,更加坚定了制度层面的创新方向,即要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再者,提出了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详情]

中证报头版评论:宏观调控新举措 沉着应对新挑战
中证报头版评论:宏观调控新举措 沉着应对新挑战

  原标题:宏观调控新举措 沉着应对新挑战 □本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挑战,这次会议提出不少新观点、新判断。这意味着宏观调控将采取一些新举措,以确保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和资本市场改革顺利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新的风险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半年调控将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控重点、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将出现一些新变化。 首先,“稳增长”重要性提升,扩内需、稳投资将是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4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此次会议明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提升城市群功能。这些重点明确、路径清晰的扩内需、稳投资的新提法,意味着调控政策将更注重发挥短期托底和中长期改革功效,内需的挖潜将更多依靠改革红利的释放;投资方面则是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管齐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等补短板工程空间巨大,信息网络等新基建方兴未艾。 其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基调未变,但在下半年实际操作中将有更多新内涵。比如,要求更具体、更明确。财政政策要“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次会议还专门提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提及“去杠杆”,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同时,再次提及“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目前,掣肘我国货币政策的外围因素在减弱,西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再次步入宽松的迹象。而监管层也多次要求保持金融机构流动性稳定,不因处置风险而发生风险。可以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有适度宽松之举,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这有望给实体经济带来充沛的金融活水,对权益市场也构成利好。 第三,不走靠房地产刺激经济的老路。此次会议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表明了中国经济必须摆脱靠房地产来强刺激的决心。短期而言,楼市调控政策将保持从严从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而言,“房住不炒”的住房体系、政策框架将加速构建,以形成楼市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最后,从资本市场来看,科创板将是下半年的亮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有新举措。科创板平稳开市之后,吸引更多真正的科创企业上市,确保市场稳健运行,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将是下一步科创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坚持“着力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发展壮大”这一立场不动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监管部门正研究相关行动计划,下半年将有针对性措施出台,包括但不限于推进并购重组、严格退市制度等。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改革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也是“到中流击水”的主动力。通过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扩大消费、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而调控前瞻性、灵活性增强,更加有助于应对风险和挑战。坚定航向战激流,中国经济巨轮将劈波斩浪,驶入更加宽广的新天地。[详情]

下半年这样干: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实施补短板工程
下半年这样干: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实施补短板工程

  原标题:办好自己的事 下半年这样干(经济新方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下半年经济工作该怎么干?就会议部署的经济工作,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应当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从供给侧看,减税降费能够通过改变商品、服务和要素的相对价格,降低企业的总体经营成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需求侧看,减税降费也有利于稳定总需求。今年我国实施的深化增值税改革等措施,在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最终消费品价格,而个税改革则较大幅度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从而更好扩大国内需求。 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增加企业和居民获得感,就要以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今年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需要通过理顺财权与事权的关系,正确界定事权,合理安排财权,释放更多减税降费空间,为激发企业活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消费已经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才能保障消费增长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消费是慢变量,扩大消费并非简单地进行短期刺激,而应在收入基础、消费预期、消费环境、消费供给等方面进行长效建设。例如,消费升级供给不足,与相关领域投资并未完全放开息息相关。稳定消费预期,需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养老保障体系改革。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认为,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是深挖内需潜力的重要一招。“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的作用,一方面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消费升级。” “启动农村市场,也需要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敢消费、能消费。”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时以群说。 实施补短板工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认为,此次会议列出的补短板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且基本都与消费升级有关,比如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材、家电的消费,停车场建设涉及汽车消费,信息网络建设则关系到5G、4K消费。 “下一步关键是解决融资问题。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更重要的还是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民间投资愿意进入这些代表产业发展方向、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新兴产业。”王远鸿说。 在盛来运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扩大出口压力较大,就需要深挖内需潜力,在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的同时,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会议提出的结构性稳投资,既能补短板,又能促进消费升级,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盛来运说,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的扩消费、稳投资、稳金融等政策环环相扣,既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把握了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与力度。 全面做好“六稳”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专家认为,面对经贸摩擦,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稳就业要多措并举。“鼓励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新就业方式,畅通就业信息和渠道,加强再就业培训。”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哲说。 稳金融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哲说,下半年要加大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中长期融资。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稳外贸要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要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培育更多的贸易增长点。 稳外资要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强磁吸力。“要深入推进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继续缩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培育国际领先水平的营商环境。”高凌云说。 刘哲表示,稳投资就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政策落实到位,让营商环境优化的含金量充分释放。 稳预期重在稳定企业家的市场预期。“一方面,要提升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有效性,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让企业有获得感。另一方面,应消除市场主体不必要的担忧,坚定企业对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信心。”刘哲说。 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分析,从重点领域看,近年来银行业对制造业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占比有所下降,因此,此次会议提出的要求非常有针对性。建议专门制定针对制造业贷款的制度办法,创新制造业贷款考核奖惩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 刘元春认为,去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做好落实工作。“中央一些政策出台后,在毛细血管往往落实不到位,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这项工作,关键是抓好落实。” 科创板要坚守定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科创板不仅是新设一个板块,更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具体看科创板的定位,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李迅雷认为,资本市场是三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强调的是真正执行、真正落实,要将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要求,真正落实和执行到发行上市审核、发行承销定价、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后续的持续监管、投资者权益保护、配套法律责任制度完善等有机联系的不同层面、环节中。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专家认为,会议继续明确了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会议给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尽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国家不会为了实现短期的经济增长而放弃“房住不炒”的长期定位。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供求变化发展规律,过度的外界干扰很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失衡,比如土地供应、住房供应和住房需求失衡,住房价格和居民支付能力失衡,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产生过度依赖等。“这些失衡,既危害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今后应通过继续完善基础性住房制度、稳妥实施长效机制,实现住有所居和市场稳定健康的双重目标,让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刘洪玉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关键要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从政策预期看,下一步应加快住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税收、租赁等制度改革,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为下半年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赖德胜说。 同时也要看到,稳定就业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就业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当前,新型弹性就业、临时性就业占比逐渐提升,但这两类就业稳定性较差,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易出现波动,必须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刘元春说。 赖德胜说,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优先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占我国就业总量70%左右,要帮助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离不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 (本报记者陆娅楠、高云才、许志峰、吴秋余、李心萍、齐志明、王观、赵展慧)[详情]

证券时报头版:告别强刺激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头版:告别强刺激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告别强刺激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 定调下半年宏观政策取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昨日召开,如不少分析人士此前预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扩大消费、激发需求等稳增长政策的重要性凸显。但在短期稳需求的同时,宏观政策的主线依旧不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取向呈现“短期稳增长+中长期推改革”双轮驱动。 为了避免经济下行失速风险,通过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托底经济尤为必要,但逆周期调节并不等于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随着宏观杠杆率的不断攀升,经济强刺激不仅是饮鸩止渴,也收效甚微。种种迹象都在说明,尽管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从把握长期大势的角度看,强刺激不可取,经济工作的主线仍要放眼长远,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有较大调整。一方面,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另一方面,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新表述。再结合近期监管收紧房企融资的政策动向看,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趋严,意味着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情况难再出现,这也预示着短期不会放松楼市调控政策。正如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所说,“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旧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但内涵和侧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本次会议看,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既聚焦实体经济领域,如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提升;也有金融领域的改革,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创板注册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在于主动自我变革,摆脱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打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过渡期,这也是“啃硬骨头”的改革关键期,唯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和新发展理念,保持政策定力,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详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有信心定力底气推动经济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有信心定力底气推动经济发展

  原标题:信心、定力和底气(望海楼)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年初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年中成绩单,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各种经济难题怎么解?下一步经济工作怎么干?面对这些问号,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问题,又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有信心、有定力、有底气,稳扎稳打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望上半年中国经济的铿锵足迹,我们完全有理由坚定信心。看“三驾马车”,消费增长总体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8.4%,比一季度略有加快,特别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比5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在趋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3.9%,比一季度略有加快。看三次产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总产量增长2.1%,跟历史上最高产的2017年持平;工业增长基本平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更可喜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质量更上层楼。这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比全部规上工业速度快3个百分点;再如,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好势头不减。 有了信心,还得有定力。的确,外部环境波诡云谲,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往往不期而至,有时候,这些因素的影响还会比较大。风风雨雨在眼前,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几十年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仅可以成功化解危机,还能实现新的战略突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当此之时,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就能够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向前。 展望2019年的下半场,做好经济工作还需有底气。今年以来,中国通过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促了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宏观政策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力度精准。接下来,还需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大消费仍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也还有很多投资短板亟待补齐。以充足的底气把各项政策落实好、做到位,就能培育起、打造出一个个新增长点,让中国经济航船以更强的马力迎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详情]

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宏观政策加力提效 祝嫣然 刘展超 杜川 杜卿卿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判断,会议认为,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会议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此次会议释放了多层重磅信号。与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会议要求“坚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首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六稳”、科创板则被再度提及。 会议还提出,深挖国内需求潜力,稳定制造业投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等。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基调还是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还是着眼长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不是以简单的刺激和宽松政策作为解决目前一些潜在问题的主要手段。在稳增长方面,还是希望通过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优化来实现,比如再提金融供给侧改革,希望发掘经济增长长远的动力和潜力,通过深层次的政策和举措,发掘经济增长的动能。 整体来说,下半年宏观政策还是围绕“加力提效”,结构上以“提效”为主、“加力”为辅,而加力本身更多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相机抉择。其中,深挖内需潜力是下半年政策的主要发力点,稳定制造业投资、补齐基础设施投资是下半年稳投资的关键。 以“稳”应对新的风险挑战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政治局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表明,今年国外经济形势不仅复杂严峻且局部风险已经开始暴露,风险挑战相较于去年明显增多,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依旧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部环境可能还是比较复杂,国内还有下行压力,但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面不会变,而且现在政策储备还有很多空间,包括国内市场在不断地壮大,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都有利于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此次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稳增长方面,还是通过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优化来实现,比如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面,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策层不断强调的“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正是对应着需求端稳增长、金融市场防风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角良性循环。在不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的情况下,坚持扩大有效供给,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使新的三角框架成为改革的新方向。 稳投资、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而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内需依然是下半年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从今年上半年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来看,消费的贡献率是60.1%,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19.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是20.7%。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消费仍具有不平衡性,农村消费升级的趋势依旧明显,但从需求侧刺激的效用在递减,掣肘主要在供给侧。农村商品的供给质量有待提升,供给渠道还不顺畅,未来需要用改革的办法,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渠道下沉,优化供给结构,启动农村市场,扩大最终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此次针对房地产的表述看,最大的内容变化就在于,提出了房地产不是经济刺激手段的新定义。此举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的市场角色,即房地产不应该是刺激经济的工具,各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依然需要强化其消费品的概念,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各地发展房地产业务,要更多考虑房地产背后的消费需求,而不应该和经济刺激等做过多的挂钩。 严跃进表示,近期有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政策略有松动,但最后被叫停。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说明单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而盲目松绑楼市,以刺激的手段来对待房地产,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这至少说明三季度各地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在稳投资、补短板方面,会议强调,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国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住建部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此前撰文指出,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高达4万亿元,如改造期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资约8000亿元以上。而与传统“铁公基”投资项不同的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投资周期很短(一般半年内完成)、边际效益明显、资金周转很快、能迅速转化为消费能力。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仍稳健 与4月1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仍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基础上,再次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首次提出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结构性去杠杆,着重强调了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意味着去杠杆已经告一段落,在货币政策边际效用下降的背景下,下半年会在两个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二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表示,由“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转为“下行压力加大”表述的变化,也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基于这个判断,下一步货币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加大。” “货币政策提法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还是整体稳健中性的趋势。”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数量来看,定向降准、包括“三档两优”的准备金政策还会继续保持;价格政策仍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至于基准利率、政策利率方面,可能会适当结合国内外的情况再做判断。” 刘哲表示,在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中,出现了“有量无质”的显现,部分月份短期票据激增。下半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质量改革”,加大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中长期融资。 科创板方面,会议提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再次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详情]

新举措:中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企中长期融资
新举措:中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企中长期融资

  原标题:新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边万莉 每经编辑 廖 丹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会议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对此,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分析,这表明整个政策的目标,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短期应对下行压力采取“逆周期调节”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杨畅看来,货币政策方面,“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相关表述没有发生变动,延续现有力度的姿态较为明显。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的松紧适度主要是针对当前的经济状况。下半年经济还存在下行的压力,需要货币政策松一些;但总体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偏高,要保持宏观杠杆率水平总体稳定,货币政策又不能太松。所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金融风险的关系。” 他进一步表示,“合理”更多的是强调流动性的结构;“充裕”反映的是规模,对应的是资金价格。所以,总的来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是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是存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有调降的空间和必要。那么,降准是释放的基础货币。同时央行还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保持足够的量,使市场的利率水平保持总体平稳。在充裕的情况下,资金价格还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和民营企业,支持他们的发展。 事实上,2019年4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也出现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等表述。而去年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一直强调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其一,从结构上来看,货币政策要更加重视解决结构性问题,并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其二,从时点上来看,在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要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适时预调微调,增强前瞻性和灵活性。 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 会议要求,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杨畅认为,这表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压实”,不在于“增加”,进一步强化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姿态。“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意味着,未来相关政策动作将更加趋于稳妥。 范若滢认为,本次会议提出要“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一方面,表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然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需要重点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等,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散;另一方面,要有效平衡好防风险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9年4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也曾提到过,“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8年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要求,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温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这几次会议表述的变化来看,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的是金融供给侧的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在当前稳增长、稳预期、稳投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对上述领域的支持,有助于经济在短期之内稳增长;从更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这个信心,进一步增强经济市场的活力。[详情]

新要求:中央要求科创板落实注册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新要求:中央要求科创板落实注册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原标题:新要求:科创板落实注册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沈 溦    每经编辑 曾健辉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此前4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针对科创板的要求是:“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与此前的会议相比,本次政治局会议关于科创板的表述新增了坚守定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 科创板效益初显 根据中国证监会于今年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开板仪式当天也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基础制度安排,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大举措。 易会满强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发行上市、保荐承销、市场化定价、交易、退市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的先试先行,并及时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眼下,科创板业已运行了一周多,从第一周的数据来看,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的股价较发行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平均涨幅约140%,其中安集科技上涨幅度最高,较发行价大幅上涨349.73%,同时,科创板交易的活跃也带动了融资融券交易和A股市场科技股整体行情走高。 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本次表述中新提出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一方面是鉴于A股上市公司频频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作出的提示,另一方面也是科创板吸纳高科技企业降低IPO准入门槛带来的要求。“科创板最大的特征是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科创板能否做大做强,拥有足够的高质量的科创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是未来成功的重要保障,由于注册制的试点,科创板又兼具足够的包容性,IPO门槛低,越包容要求监管越严厉。” 董登新表示,高质量以优质的生产经营能力,高成长的研发能力为核心,同时要以合法合规为前提。 据上交所披露的信息,首批科创板企业集中上市交易后,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在正常有序推进。近期,四家企业及其保荐人先后向上交所提出撤回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及发行上市保荐。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上交所已依法作出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的决定。这四家发行人分别为北京木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在前期审核问询中,相关企业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等可能影响发行人独立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形、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一致性、可理解性等事项,受到重点关注。 上交所表示,审核问询对相关重点问题的高度关注、合理怀疑以及可能出现的审核结果等事由,是选择判断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充分说明公开化问询式审核在把好科创板“入口关”中的震慑作用,得到应有体现。与依法否决的后果一样,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也将导致相关发行上市审核的终止。如果审核中发现发行人、中介机构违规问题,无论其是否撤回申请,上交所都将按照规则规定予以处理。[详情]

2019年7月30日与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分内容对比
2019年7月30日与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分内容对比

  原标题:2019年7月30日与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分内容对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7月30日会议 工作回顾: 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4月19日会议 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7月30日会议 形势研判: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4月19日会议 形势研判: 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7月30日会议 经济工作目标(下半年): 1、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4、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4月19日会议 经济工作目标(全年): 1、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2、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 3、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4、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7月30日会议 制造业: 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月19日会议 制造业: 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 7月30日会议 民营经济: 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4月19日会议 民营经济: 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7月30日会议 房地产: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4月19日会议 房地产: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7月30日会议 资本市场: 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月19日会议 资本市场: 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详情]

新提法:中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新提法:中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原标题:新提法: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吴若凡    每经编辑 魏文艺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对此,一位TOP10房企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没有超出房企之前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只是重申了政策面的大方向,即不严格也不放松。这说明,中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把房地产作为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加速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明确透露出三层含义: 其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下一步政策调控从紧的趋势非常明显。政治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也显示出中央对于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坚决态度。房企在融资从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会增加,投资客清场会更为彻底,自住型购房需求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其二,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房地产融资环境直接对房企构成影响,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形成全局性影响。但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即表明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加之下半年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楼市出现过热的几率极小。 其三,从房地产调控的手段来看,长短并用,注重长效。由于短期调控的手段多样化、政策频发,导致人们更容易看到短期调控而忽视长期调控的存在。未来更多的长期调控会不断加强,包括保障房的建设、针对租赁土地供应侧的保障、城市共有产权房的推进、针对房地产的各类税收法律层面的推进和落实等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以经济为主要议题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共召开了8次,其中有6次提及房地产。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指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奠定了未来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主基调,政府将逐步降低经济对于地产的依赖度,房地产行业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房地产行业长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将加速。 政策明朗后的房企发展逻辑 上述房企高管认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博弈房地产政策放松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利空,因为对投资客来说,有些人是指望政策放松去捡漏;而对于普通购房人来说影响不大,因这部分人群是得到鼓励和支持的。 他们进一步表示,反映到股价上,预计也不会有太多波澜,因为目前不少地产股的估值已经反应了政策调控的预期,更多是由他们的基本面来推动的,而不是去博弈政策放松。而且,房地产估值在今年已经下调了很多,估值和历史平均值比已经偏下,这也已经反映了政策面的预期。 另一位房企相关负责人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企无需短期支持,只要求公平环境。任何时候,调控的加码对大房企来说影响不大,甚至还能维持其业绩增速。 该房企负责人认为,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融资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银保监会对信托融资加强监管和发改委收紧房企海外发债,但两者在房企融资结构中的占比均不大。这并非行业整体融资收紧,更多是对近期部分地区土地市场过热的抑制,实为结构上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端将进一步分化,这对于信用良好的龙头房企是利好。从配置端看,今年以来,多因素导致资金面紧张,270余家房企宣告破产清算,中小房企正在加速退场,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从部分房企已披露的半年业绩快报看,考虑到当前行业格局分化加剧,优质房企竣工交付或大幅高于市场平均表现,半年报业绩乃至全年业绩均或大概率超预期。而小房企出局,大房企规模提升,拿地、融资和销售集中度上升,对于规模房企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于小雨认为,在政策基调明朗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也应当转变发展逻辑,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切实提高竞争力,向着更专业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详情]

新机制:中央要求解决拖欠账款 用具体措施力挺民企
新机制:中央要求解决拖欠账款 用具体措施力挺民企

  原标题:新机制:解决拖欠账款 支持民企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同时,会议提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会议并非首次关注民营企业,今年4月1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就曾明确要求,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采取具体措施力挺民营企业 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市场、融资、转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此次政治局会议要求,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记者注意到,三个月前的政治局会议就曾对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提出过要求。4月1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此外,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 具体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2018年11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决定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部署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 为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国办牵头督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审计部门要介入。凡有此类问题的都要建立台账,对欠款“限时清零”。严重拖欠的要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对地方、部门拖欠不还的,中央财政要采取扣转其在国库存款或相应减少转移支付等措施清欠。大力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大幅提升商业债务违约成本,严禁发生新的欠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中央十分重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赵锡军解释,从制度、经济发展方面来看,也需要民营企业,经济增长需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方提供动力,民营企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民营企业在就业、财税贡献等方面承担的功能愈发重要。 地方出台政策支持民营经济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 2018年11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市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召开“北京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从货币政策、政策协同、激励机制、考核评估和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同月,广东省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10项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比如在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广东省就要求,2018年年底前将省天然气管网公司电厂用户的代输价格降至0.15元/立方米,其他用户代输价格降至0.2元/立方米。 赵锡军说:“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不断推出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财税、准入等方面。” 他介绍,以往有些地方由于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该营造的环境没有营造出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 “现在中央的政策已经非常多了,从宏观指导意见到各个部门的措施,都比较完备,关键是加强落实。”赵锡军说。[详情]

新希望: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定制造业投资 增速回升可期
新希望:政治局会议明确稳定制造业投资 增速回升可期

  原标题:新希望:明确稳定制造业投资 下半年增速回升有盼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下半年稳投资有哪些发力点?现在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因素依然存在。总体来看,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低位小幅反弹。 减税降费改善制造业投资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3%。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表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基础设施、民生等短板领域投资稳步增长,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高技术等新动能投资持续发力。从动态看,6月份投资增长出现略有加快的势头,但稳投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彭永涛分析,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增速比1~5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今年以来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10.1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在降低制造业税率、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作用下,减税降费作用将逐渐体现,有助于缓解制造业经营成本压力,促进制造业投资预期改善。 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4%,增速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7.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2.4%,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8.4%。 连平指出,未来高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体来看,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低位小幅反弹。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繁重 与今年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会议提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9100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群众愿望强烈,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据各地初步摸查,目前全国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居民上亿人,量大面广,情况各异,任务繁重。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我国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5月底,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市场机构测算,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将拉动上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今年3月曾指出,据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高达4万亿元,如改造期为五年,每年可新增投资约8000亿元以上。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前几年有关部门有全国大约缺少5000万个停车位的说法,这个数字虽不精确但数量规模上也不会有多大误差。保守估算,一个车位投资10万元,5000万个车位就是5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仅仅是城镇区域建设需要中的一个具体方面。[详情]

新思路:中央提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新思路:中央提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原标题:新思路:中央提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半年,中央在促消费方面又会提出哪些新思路?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扩大消费而言,当前主要是要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而非通过直接刺激的方式来实现。“因此,用改革的方法来扩大消费是一个新思路,主要聚焦在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激发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 有效启动农村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两年来召开的若干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后发现,“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的概念是首次被提出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围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性消费有望成为热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畅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到“多用改革的方法扩大消费”,其中蕴含几层意思:一是不能简单采取刺激消费的方式;二是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对内开放,将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萍告诉记者,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从近年来的消费趋势看,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总量的比重不到15%,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40%。约40%的人口只实现了不到15%的消费,因此如果把农村消费的潜在动力激发出来,将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其次,从农村消费增长速度来看,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是高于城镇的。收入和购买的意愿都有了,拓展消费规模的空间就存在。”赵萍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166924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286亿元,增长9.1%。其中,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959亿元,同比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19亿元,增长10.1%。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对此海通宏观姜超、于博团队认为,这表明了中央通过改革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坚定决心。 海通宏观认为,与4月中旬的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经济的判断更为谨慎,措辞从“好于预期”转为“稳中有进”,从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转为“下行压力加大”;应对措施从“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转为更积极的“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善于化危为机”。 如何深挖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力?赵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消费领域来看,创新型消费领域,尤其是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仍然是重要的增长极。第二个深挖消费需求潜力的重要抓手则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别是服务性消费和新产品、新业态的消费领域,还需要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消费意愿才会进一步激发出来。” 记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强化政策配套和宣传引导,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详情]

媒体:政治局会议直面问题 为中国经济攻坚克难添勇气
媒体:政治局会议直面问题 为中国经济攻坚克难添勇气

  原标题:直面问题 为中国经济攻坚克难添勇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李可愚 近段时间以来,出现在舆论场上的一些看空中国经济的言论,着实令不少人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情绪。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前段时间中央领导深入各地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判断,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国民提了神、打了气。 纵观世界,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稳字当头、长期向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3%,全国新增城镇就业超730万人,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均实现10%以上增长……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全球有多少经济体可以比肩? 前瞻未来,中国经济还有许多增长点值得挖掘——补短板工程、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城市群功能等,这些重大战略的持续推进,不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创造出新空间,让亿兆黎民在技术的尖端和发展的前沿自由翱翔;也将造福于全世界,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为有志于投资中国、扎根中国的各国市场主体带来新商机。 与此同时,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面经济发展中的艰难险阻和短期不利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 在这些重大论断的背后,是“办好自己的事”的毅力,是主动作为、化危为机的决心和意志:时隔半年后再次提出做好“六稳”工作、首次在政治局会议层面提出“有效应对经贸摩擦”……政策应时而动、果断作出转变,为中国经济攻坚克难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政策的“变”令人振奋,政策的“不变”同样令人欣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房住不炒”。尽管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存在,但为了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计,决策层对房地产政策的调控却不以一时一事为转移,丝毫没有松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大风大浪的试炼,中国经济定当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奋勇向前;14亿华夏儿女定当勠力同心,在“中国号”巨轮上驶向胜利的彼岸![详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中共中央政治局: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原标题:政治局: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来源:北京商报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好三大攻坚战,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就业比较充分,精准脱贫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添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重大战略实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有效应对经贸摩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会议强调,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详情]

上届会议回顾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