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北上广深有戏吗?委员专家这样说! 人民政协报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称“《任务》“),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舆论关注,有媒体将其称之为“户籍制度大变局”。那么,本次户籍制度改革意义何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完善的地方?听听委员、专家怎么说。 这次改革是革命性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杨忠岐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农民作出了很大牺牲。当下,是时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了。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广大农民参与城市建设,大约贡献了城市50%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这部分人不应该再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理应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次户籍制度的全面松绑可谓恰逢其时,可以说是个革命性的举措。” “大城市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国家和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增强。”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教授说,此次城市落户松绑,首先一个利好是有助于解决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员及其子女的落户问题。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有的已经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他们的生活圈子早已城市化,唯独被户籍所累,此次政策对于这类人员来说是个极大利好。再者,此举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农民落户城市后,可享受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和待遇,能够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王建民认为,在取消落户限制的前提下,人才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职业发展机会自主选择工作和生活地,这样有助于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就业、创业城市,未必都要涌向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机会一样多,但竞争相对较小,生活成本偏低,适合刚起步的年轻人就业、创业和开辟事业。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再往超大城市发展就有了底气和基础,可能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积分落户应向没户口的“老北京”倾斜 “此次政策对于超大特大城市来说主要是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杨忠岐表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是个循序渐进、分层次引导的过程。因为,超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量毕竟有限,北上广深4个超大型城市的户籍不可能跟I型(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II型(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城市那样完全放开。北京人口已达2100多万,当前北京70%的水都来自南水北调工程,还有交通、教育、医疗、垃圾处理等等问题。而且北京作为首都,还要承载部分服务全国的功能,所以,户籍政策上必须跟I型和II型城市有所不同。 当然,超大型城市并不是完全限制户籍,而是会在现有情况基础上,适度调整和完善积分政策。杨忠岐说,去年,北京积分落户解决了6000多人的落户问题,大家希望积分项目能够再精减些,在社保连续缴存和居住时限上,能对那些已经是多年的“老北京”外地户籍人员予以倾斜。其他3个超大型城市当然是同样道理。 王建民则认为,此次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能够减轻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城市管理压力。中小城市可吸引在超大城市多年务工、有一定经济和技能的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返回自己家乡所在城市置业、创业,开始成本较低、质量较高的新生活;也会吸引一部分原打算在超大城市就业、创业的年轻人去那里工作、创业。 不过,王建民建议,超大城市的积分政策也可向特别优秀的年轻人适当倾斜,无论创新创业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年轻人才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落得下,还要住得稳、活得好 王建民还谈到,即使取消落户限制,也应该审查申请落户人员是否拥有稳定居所、稳定工作,或者对经济基础(比如存款、异地房产等)有一定要求,避免他们成为城市新的“生活困难人员”。 杨忠岐认为,中小城市资源承载量相对好些,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也不那么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提前做好规划,根据人口比例及早调整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资源安排,让落户居民能够安下心,也能够扎下根。 “有人担心此举会推高房价,这个担心也是有必要的。”杨忠岐认为,住房制度依然要落实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地方政府要发挥好“无形的手”的作用,在保障房等政策上下功夫;在地税、国税合并后,地方政府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多在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减少可转移农民市民化的适应期和过渡期,让他们尽早融入城市生活,真正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提高生活质量。[详情]
写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周人杰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要求没有变也不会变,决不能不顾进城以后怎么过日子,决不能只有自发的、盲目的人口产业集聚,而不要自觉的、科学的规划治理调控 新型城镇化与户籍改革不能搞简单生硬的“一刀切”,要努力把因地制宜、协同配合作为重要原则,推动重点任务落地生根 户籍制度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时常引发各方关注。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部分提及: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舆论认为超大城市落户有所松动,将引起人口分布的集聚,甚至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此我们需要全面把握户籍改革的要义,决不可片面误读局部政策的微调。 应当看到,这次对超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的微调,主要着眼的是简政放权、便利群众,不仅让积分项目更精简,而且要以社保和居住年限突出“真实工作”与“真实居住”。换句话说,改革是要让那些为超大城市做出贡献的新市民住有所居、心有所安,是与以往的政策一脉相承的细化、具体化,并不存在什么“松动”“扯口子”。更应重视后文的表述:“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由此可见,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要求没有变也不会变。 不看清“大城市病”的危害与本质,就治不好任性发展的“幼稚病”。过去一段时间,北上广深等一线超大城市都走过粗放式增长的弯路,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房价高企的民生痛点,以及教育、医疗、养老资源的紧张,短期看可能有GDP增速的收益,长远看却不利于城市与市民的健康发展。在超大城市发展这个问题上,决不能不顾进城以后怎么过日子,决不能只有自发的、盲目的人口产业扎堆,而不要自觉的、科学的规划治理调控。 以北京过去两年的“减量发展”为例,一方面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307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500个,为创新引领腾出了宝贵空间,另一方面严守人口总量上限、严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环境改善和老城新颜划定了战略留白。这一实践表明了因城施策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应当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让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各得其所。此次印发的文件提出,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Ⅰ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此举意在走好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平衡木”,实现在不久的未来,“让生活更美好”的宜居城市越来越多,涌现出一系列健康组团的、分工协作的、由中心城市以大带小的现代化都市圈。 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城镇化如何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能动摇,要始终将其作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无论是积分落户的超大特大城市,还是69个放开落户限制的大城市,分解落实城镇化的重点任务时,都要把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作为前提条件,坚决避免投资投机者借机钻空子,同时不断精细化限购、限售、限价政策,满足刚性和改善型需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在以往“一城一策”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也即“城城协同”,充分说明人口的调节、房价的调控本身都是逆周期的政策操作、熨平波动的预调微调,压根不会有“假市场之名、行放任之实”的可能,只会把“有序”二字往实处深推。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城市的发展最终也一定体现为城市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区位特色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所以新型城镇化与户籍改革不能搞简单生硬的“一刀切”,要努力把因地制宜、协同配合作为重要原则,推动重点任务落地生根。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精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法治化,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都发挥好,我们一定能把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文章写好、写精彩。[详情]
“抢人大战”变相降低限购门槛,这些城市房价如何走? 在“房住不炒”的口号下,任何与楼市调控有关的政策,都能挑动市场的神经。国家发改委4月8日发文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户籍的轻松可得意味着限购政策不再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更多人成为手握“房票”的潜在购房者。 文 | 薛宇飞 中国有70余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包含了一二线和主要的三四线城市,这部分城市也是楼市限购的主要区域。业内人士认为,放宽落户条件能够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但近两年的楼市调控成果来之不易,应当注意变相放松限购后楼市出现躁动,防止房价再度暴涨。 01 大城市落户再宽松利好楼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相差巨大,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标志。 由于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因此,国家发改委4月8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将户籍改革重点聚焦在几类大城市。 《任务》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对大城市落户条件的要求标准明显低于2018年。国家发改委2018年印发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 根据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分别为超大、特大城市。若参照住建部《2017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各城市城区人口(注:非城区常住人口)数据,中国的特大城市有4个,为上海(2418.33万人)、北京(1876.6万人)、深圳(1252.83万人)和重庆(1121.62万人);超大城市有5个,即天津、成都、广州、南京和武汉。 依据住建部的上述数据,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有10个,分别是西安、沈阳、哈尔滨、昆明、郑州、杭州、济南、青岛、大连、长春;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有59个,包括了部分二线城市和主要的三四线城市。 而据华创证券统计,中国有超过75个城市满足城区常住人口超100万人,其中,超大特大城市8个、I型大城市12个、II型大城市55个,覆盖了主流的一二线和强三四线城市。75个城市合计城区人口达2.2亿人,占比全国55%,住宅销售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此次落户制度放宽,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住房限购的约束,提振了一二线城市和强三四线城市住宅需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放开落户政策,有利于已经在城市生活的群体获得城市的公共资源,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也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02 购房资格放宽 二线城市受影响大 ▲楼盘 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为遏制房价疯涨,自2016年起,全国多个城市都发布了基于户籍的限购政策,例如本地户籍家庭限购两套、外地户籍限购一套或达到一定年限的社保才能购置一套。由于限购政策直接打击了炒房者的投资行为,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利器”。但是,户籍政策的松动,让购房门槛大幅降低,外地人重新拥有了购房资格。 《任务》对不同类型城市户籍政策的要求不同,对各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任务》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以北京积分落户政策为例,其首批积分落户人员在2018年产生,共有6019人拿到了北京户籍。对于此次《任务》是否会对其积分落户政策有影响,北京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近日称,北京现行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至2019年12月31日,今年不会有“政策层面”的调整。 同策研究院解读认为,一线城市的落户门槛并没有受到此次政策的太大影响。亦有分析指出,从长期看,京沪的落户政策有放松的可能,但短期或难有明显调整,自然不会对当地市场产生多少扰动。 相较而言,按照《任务》要求,Ⅰ型大城市与Ⅱ型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宽松程度更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二三线城市因落户政策所形成的购房需求会明显增加,尤其是结合近期的“小阳春”,预计后续市场情绪会不断转好,形成更多的购房需求。“人才落户标准放宽对二线城市影响很大,很多人愿意去二线城市买房。”他说。 同策研究院指出,二线城市落户政策的放宽将极大刺激城市人口的流入,特别是年轻人群的进入,会给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许多利好,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人口流入效应也会切实影响到各大房企接下来的市场布局。 在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中,包括了很多三四线城市。上述研究院认为,在现阶段放宽落户条件,对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户籍,遍地开花的人才引进政策也让拥有一定学历和职业技能的年轻人,可以较为容易地拿到“房票”。4月3日,杭州市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此前杭州的落户政策要求,45周岁以下本科人才及35周岁以下专科人才,在杭居住满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杭州政府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杭州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是大势所趋,这一政策有望在4月底、5月初正式实施。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力度与数量都刷新了历史记录。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等政策可以用“井喷”来形容。 张大伟对中新经纬表示,人才政策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将人才推向本就供需结构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上涨预期。过去两年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出现反弹,特别是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加速上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新政变相放宽了限购政策。 华创证券认为,人才新政在推动购房需求释放上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机构称,2017年南京、杭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户籍人口增速都达到近5年的峰值,新增人才落户增长率是城市自然人口增长率的4~6倍。若假设新增户籍人口的购房需求在1年、3年、5年内实现(套均90平方米),年均购房需求分别影响2017年商品房成交的78%、26%、16%。 03 人口流入地区应加大供应 ▲写字楼 中新经纬 王潮 摄 进入2018年三季度,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全面显现,包括一二线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明显降温,部分区域的房价也较之前有所回落。但随之而来的是,多地曝出调控松绑的传闻,并伴有落户放宽、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 同策研究院认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在楼市下行周期中,为维持楼市稳定,各城市将按照调控需求进行政策微调,适度放宽限制政策以防范楼市过快下行。但整体上依然保持政策连续性,难以出现实质性放松。对于部分强二线城市来说,既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也要防止区域性住宅价格、地价下滑;普通二线城市市场在去年趋冷,部分城市库存压力再度显现,基于此,政策会有较大的调整动力。 张大伟认为,目前部分城市人才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这对市场而言,容易引起非理性判断。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与房地产限购挂钩,应向人才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新落户市民正常的居住需求,也要平衡好人才引进、户籍改革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对于人口或人才流入地区,应该加大土地供给,加大保障房、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住房供应,确保市场平稳。 新华社10日晚间发表短评称,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放宽或完善了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只有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人口落户城市的住房门槛,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方能在充分接纳落户人口同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详情]
新华微评: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 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放宽或完善了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只有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人口落户城市的住房门槛,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方能在充分接纳落户人口同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记者安蓓) [详情]
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 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应当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应当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重点群体指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记者安蓓) [详情]
超大特大城市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方向不变 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称,超大特大城市既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又要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的合理扩散,防治“大城市病”。(记者安蓓)[详情]
一文读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利好哪些城市,房价会涨吗?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来源:澎湃新闻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指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对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Ⅱ型大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对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放松户籍制度是不是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放松,同时也带来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出现好转的思考。 哪些城市将受益? 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此次公布的政策具体包括三方面: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根据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同策研究院指出,根据通知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因此像北上广深此类一线城市的落户门槛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是根据“通知”中的定义范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可以有效承接“超大特大”城市的外溢效应,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二线城市生活与发展。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更是“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数据来源:《2017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侯雨彤 制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1月24日最新公布的《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杭州、济南、青岛、郑州、昆明、西安,共计10个,“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共计59个,其中不乏今年以来楼市显著回暖的合肥、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 同策研究院认为,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二线城市落户政策的放宽将会极大刺激城市人口的流入,特别是年轻人群的进入会给二线市场带来许多利好,既是人力资源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人口的流入效应也会切实影响到各大房企接下来的市场布局。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也指出,对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将带来利好。本次对于大城市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松,尤其是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于部分仍有社保缴纳年限的城市,其购房需求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增加,比如厦门、长沙和苏州这些城市。而像石家庄、太原等经济基本面略差、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弱。 而对于I型大城市,将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济南、青岛、杭州等城市将迎来利好,而西安、郑州等城市落户政策门槛已经很低,人口引进红利已在2018年被消耗掉一部分。 对于超大和特大城市,虽然要求加大落户规模,但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落户将依旧困难,需求难以短期内释放。而对于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人口仍有流入空间,长期来看对其房地产市场产生利好。 户籍制度的放松不是调控政策的转向 户籍制度的放宽也带来是否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放松的思考。 对此,许小乐表示,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指出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这表明户籍制度的放宽只是城镇化发展的举措,本身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推动城市发展高质量城镇化,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不是调控政策的放松。 “户籍制度的放宽是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率提升,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后落户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将有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 张波表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城镇化,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外来人口的落户权益,也就很难保障外来人口公平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和住房等众多公共资源,无论是取消落户限制还是放宽落户条件,都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而放宽落户短期内刺激需求释放,但影响会被逐渐消化。在许小乐看来,放宽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限购门槛,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进入房地产市场,对一些住房供给本身不足的城市造成冲击。在落户政策宽松背景下,近几年部分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短期吸引了一定购房需求。 以西安和天津为例,西安在实施人才落户政策后,落户人口大增,房地产市场明显好转,房价也快速上涨;天津在2018年实施人才政策后二手房成交量激增。 许小乐称,落户政策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刺激需求短期内释放,但落户政策并不必然会带来房价的上涨,需要与供给不足、信贷充裕相结合才会发挥作用。当前的调控环境下,房贷监管较为严格,一些城市的库存逐渐走高,人口进入城市也不一定造成供需紧张。落户政策刺激起来的购房热情往往不可持续,比如天津和西安在人才引进政策后,市场仍然随着调控环境的严厉而出现回落。 放松户籍制度有利于城市的房价稳定 许小乐认为,放松户籍制度是提高城镇化发展,可以吸引人才流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带来持续的购房需求增长。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将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正向积极作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明英表示,一线城市将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北京上海对于户籍的管理最为严格,对于高端人才的落户限制有望边际放松,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会更加激烈,只有经济发展实力强、潜力大的城市才能持续聚集人口,而产业基础薄弱的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趋势不会改变。这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政策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二线城市受益最大,这其中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佛山等城市。 在张波看来,目前各类城市放松落户政策主要是基于人才引进,换言之大部分城市还未全面放开落户,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也保证了城市购房需求的正常释放,有利于城市的房价稳定。 张波称,从发改委本次落户政策来看,本质还是推进全国城镇化比率稳定提升,但不可否认城镇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落户政策的不断放宽对于城市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增量市场的供需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许小乐称,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被遏制,部分城市放宽落户限制,是推进城镇化水平的必要举措,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也将产生正向积极作用。但同时,在放开户籍限制时,也应该适当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实行“人地挂钩”,避免供需矛盾扩大。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管控,防止借机炒作,造成短期市场波动。[详情]
长期以来,部分大城市一户难求令不少在外打拼的“漂流族”非常头疼。日前,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表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分析普遍认为,户籍城镇化率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房地产指数上涨近40%,而目前行业市盈率不到12倍。 落户政策放宽对房地产影响如何,上海投资者怎么看? 投资者A:我觉得可能落户政策的放开,要体现到房价上面,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吧。 投资者B:它肯定会有影响的,但我觉得它是短期有一个应激影响,但长期看这个政策会怎么变。 投资者C:对于房地产企业自身来讲,其实整个规模来讲,其实这几年我认为从今年到明年,应该还会走量。 落户新政利好房地产头部企业 从房地产板块来说,目前的估值很低,目前整个行业市盈率不到12倍,房地产板块股息率为3%,A股超千亿的房地产企业有五家,新城控股2018年的业绩增长超过70%,其他四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都超过20%,就是说利润增长好、股息率高、市盈率比较低。还有两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和碧桂园,中国恒大去年的净利润超过50%,碧桂园超过30%,并且只有几倍的市盈率,这些房地产的优势企业会直接受益于这次的落户新政。 房地产产业链各行各业将分得一杯羹 家电板块目前的市盈率是18倍,一些优质的公司像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市盈率都不到20倍,而且去年利润增长也超过20%,一些优秀的家居企业,像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索菲亚也都是增长比较好,盈利前景比较好,平均市盈率不到30倍,所以总体来说成长性还都不错。 今年减税降费或达2万亿 企业盈利底有望形成 我们从落户政策的利好联想到2019年以来中央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比如说从1月份个人所得税的减税,到4月1号增值税的降低,还有企业交纳社保的费率也在降低,2017年国家减税是5500亿,2018年减税是11000亿,从目前估算来看,2019年减税降费将达到2万亿,国内的各个行业将直接受益,企业有望借此形成一个盈利底。 陆家嘴观察观点: 从资本市场来说,去年年底估值最低,尤其沪深300是十倍的市盈率,形成了一个估值底,今年以来一季度有30%左右的一个涨幅,现在来看前期沪指2440点也形成了一个市场底,如果随着各项利好进一步推进,企业盈利的回升将会形成企业的盈利底,整个资本市场向好的基石将进一步稳固。 记者:高国徽乐融融[详情]
国是论坛丨大城市落户开闸,一线城市户口更好拿了?房价会涨吗? 作者: 冯玲玲 杨佳欣 来源:国是直通车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关于落户放宽的新政,给大城市里的“漂泊族”们带来了希望。 在以前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而此次《重点任务》中的最新表述是: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除了针对超大特大城市的政策,《重点任务》还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一纸户籍改革,牵动亿万人心。将来在一线城市落户,会不会变得更容易?城市房价是否受到影响?哪些城市将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特邀业内知名专家,解答户籍制度改革背后的一些疑问。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Q1:将来京沪落户是不是更容易了? 陈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可能性不大 京沪目前还是要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划定边界。尤其是北京,明确要求减量发展、压缩人口,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合理疏解北京非核心功能的重要任务。对于京沪这类超大城市来说,国家的落户条件还是有所要求、有所区别的。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肯定更容易 经济要有活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很重要。对于京沪这样的城市,不断吸纳人才是城市发展向好的关键。而且京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未来应更多地吸引人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倪鹏飞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京沪落户不容易 京沪的人口总量早已超过最优人口规模,若进一步放开落户条件,可能会加剧现有的城市病问题,这类城市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由中心向外疏解。精简积分项目的确是为了吸纳人口,但“量”肯定是要控制的。 冯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向外纾解人口仍是主要难题 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是在不突破总量的前提下调整落户结构。京沪的人口总规模是既定的,目前依然面临很大的人口压力,向外纾解人口仍是主要难题。 顾云昌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将来没那么难 中国户籍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所以户籍界限应该要逐渐打破,这是必然的,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Q2: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进城落户? 倪鹏飞 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 不愿进城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这些地区受到中心城区发展辐射的影响,价值不断提升,所以进城欲望并不强烈。而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来说,城市中的公共服务(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尚不完善,降低了他们进城落户的意愿。 陈耀 担心农村权益受影响 中国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逆城市化现象。许多农民不愿进城落户,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农村权益因为户籍变迁而受影响,比如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后土地升值快,对农村人口来说,守住土地依然很重要。 冯奎 宏观结构变化与个人选择有很大差异 目前有些城市存在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产生了“逃离大城市”的讨论。而且宏观结构的变化与个人具体选择之间有很大差异,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3:落户政策松动,房价会涨吗? 严跃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或将出现楼市松绑的效应 对楼市会有间接影响,可能会出现楼市松绑的效应。后续二三线城市由于落户政策所形成的购房需求会明显增加。当前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对于二线省会城市来说,预计二季度市场交易会有更为明显的反弹。 顾云昌 各地影响不同,供需关系是重要因素 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大量人口涌入一个城市,会增加该地的房产需求。当市场供小于求时,房价可能会上升,而供大于求的城市,此时户籍政策放开,可能有利于稳定房价。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总体下行的趋势,今年下半年有望看到部分城市楼市回暖。 陈耀 对一二线城市影响不大 这次落户政策松动对中小城市影响较大,楼市的刚性需求增加,对楼市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一二线城市多数已经限购,跟户籍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影响不大。 Q4: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会不会因此降低? 倪鹏飞 超大特大城市“魅力依旧” 超大特大城市现在还是采取积分方式落户,表明这些城市依旧魅力不减。即使其他城市放开户籍限制,但只要超大特大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大都市圈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吸引人口的能力仍然不可小觑。 姚景源 的确有所降低 超大特大城市如果不在人口流动的问题上看到历史规律,积极采取措施,将来肯定会遇到问题。无论哪个城市,在吸纳人口上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眼光。 严跃进 北上广深会有压力 现在很多省会城市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等在不断与超大特大城市靠齐,从城市吸引力来说,中心省会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北上广深将面临一定压力。所以,一线城市也要反思自身的人才政策,不要有所懈怠。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 按需抢人更合理 各城市产业发展情况不同,所需人才也不同。比如京沪,属于正处于产业创新阶段的城市,它们对研发性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强。而产业集群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的城市,对其他类型的人才更有吸引力。按照各自需求推动人口流动,有助于对人才进行更合理匹配。 Q5:哪些城市将因此迎来新机遇? 哪些收获并不理想? 陈耀 三四线城市将享受人口聚集带来的红利 此次户籍改革的红利主要针对常住人口在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也就是三四线城市,这类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加快将迎来新的机遇。而区位相对偏远,交通条件不佳,尚未进入“高铁时代”的地区可能收获并不明显。 倪鹏飞 中小城镇人口继续流出 二三线城市以及公共设施较好的城市吸引力会因此大幅增加,劳动力会加速涌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大都市圈、城市群以外的中小城镇,人口还将继续流出。 冯奎 区域条件优越的地区收获更多 常住人口在100-500万的大城市、部分省会,以及区域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将迎来新机遇。比如长三角地区的合肥、苏州,中部地区的南昌、邯郸,南方地区的佛山、东莞等。 顾云昌 北上广深影响并不明显 Ⅰ型Ⅱ型大城市收获多。对于此前已经开放落户政策的小城市以及北上广深来说,影响并不明显。前者是经济发展缓慢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吸引力不足,后者是因为户籍政策还未完全放开,本次出台的政策调整影响并不大。[详情]
大城市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北上广深有戏吗?委员专家这样说! 人民政协报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称“《任务》“),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舆论关注,有媒体将其称之为“户籍制度大变局”。那么,本次户籍制度改革意义何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完善的地方?听听委员、专家怎么说。 这次改革是革命性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杨忠岐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农民作出了很大牺牲。当下,是时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了。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广大农民参与城市建设,大约贡献了城市50%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这部分人不应该再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理应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次户籍制度的全面松绑可谓恰逢其时,可以说是个革命性的举措。” “大城市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国家和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增强。”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民教授说,此次城市落户松绑,首先一个利好是有助于解决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员及其子女的落户问题。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有的已经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他们的生活圈子早已城市化,唯独被户籍所累,此次政策对于这类人员来说是个极大利好。再者,此举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农民落户城市后,可享受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和待遇,能够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王建民认为,在取消落户限制的前提下,人才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职业发展机会自主选择工作和生活地,这样有助于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就业、创业城市,未必都要涌向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机会一样多,但竞争相对较小,生活成本偏低,适合刚起步的年轻人就业、创业和开辟事业。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再往超大城市发展就有了底气和基础,可能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积分落户应向没户口的“老北京”倾斜 “此次政策对于超大特大城市来说主要是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杨忠岐表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是个循序渐进、分层次引导的过程。因为,超大型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量毕竟有限,北上广深4个超大型城市的户籍不可能跟I型(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II型(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城市那样完全放开。北京人口已达2100多万,当前北京70%的水都来自南水北调工程,还有交通、教育、医疗、垃圾处理等等问题。而且北京作为首都,还要承载部分服务全国的功能,所以,户籍政策上必须跟I型和II型城市有所不同。 当然,超大型城市并不是完全限制户籍,而是会在现有情况基础上,适度调整和完善积分政策。杨忠岐说,去年,北京积分落户解决了6000多人的落户问题,大家希望积分项目能够再精减些,在社保连续缴存和居住时限上,能对那些已经是多年的“老北京”外地户籍人员予以倾斜。其他3个超大型城市当然是同样道理。 王建民则认为,此次全面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能够减轻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城市管理压力。中小城市可吸引在超大城市多年务工、有一定经济和技能的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返回自己家乡所在城市置业、创业,开始成本较低、质量较高的新生活;也会吸引一部分原打算在超大城市就业、创业的年轻人去那里工作、创业。 不过,王建民建议,超大城市的积分政策也可向特别优秀的年轻人适当倾斜,无论创新创业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年轻人才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落得下,还要住得稳、活得好 王建民还谈到,即使取消落户限制,也应该审查申请落户人员是否拥有稳定居所、稳定工作,或者对经济基础(比如存款、异地房产等)有一定要求,避免他们成为城市新的“生活困难人员”。 杨忠岐认为,中小城市资源承载量相对好些,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也不那么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提前做好规划,根据人口比例及早调整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资源安排,让落户居民能够安下心,也能够扎下根。 “有人担心此举会推高房价,这个担心也是有必要的。”杨忠岐认为,住房制度依然要落实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地方政府要发挥好“无形的手”的作用,在保障房等政策上下功夫;在地税、国税合并后,地方政府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多在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减少可转移农民市民化的适应期和过渡期,让他们尽早融入城市生活,真正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提高生活质量。[详情]
抢人大战带火楼市?业内:市场不具备“大阳春”的基础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2日电 进入2019年以来,多个热点城市继续加码人才政策,包括南京、大连、西安在内的多个城市在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等各个方面都加大了引进力度。各地“抢人大战”带火了楼市,房价会跟随上涨吗? 4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一季度部分城市出现成交回暖,进入2、3月份,找房需求出现明显上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持续上升,高于一二线城市。随着“抢人大战”持续升级,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的房地产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人才落户政策会导致购房需求增加,不过,在2019年楼市调控目标“三稳”主基调下,全国不会出现成交量价大涨格局,市场并不具备“大阳春”的基础。 政策“微调”城市数增加 “抢人大战”持续升级 4月12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19年一季度楼市总结报告》,报告指出,在今年房地产市场的“维稳”基调下,政府的调控目标和手段也出现一些微调。进入2019年,政策“微调”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加,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楼市方针成为大趋势,如石家庄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西安购房落户不再受社保年限限制等。 另一方面,进入2019年以来,多个热点城市继续加码人才政策,包括南京、大连、西安在内的多个城市在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加大了引进力度。 “2019年热点市场抢人大战持续升级,且有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城市通过提供租房、购房、生活等补贴、开放落户等政策吸引人才流入。”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人才落户政策也会积极影响到楼市需求侧,由于人才引进导致的购房需求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楼市在趋稳中保持向上。 但张波强调,如何不只是通过居住和落户层面留住人才,而是在城市自身发展中给予人才更多发展空间,让人才和城市共发展,的确需要思考。 一季度北上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报告指出,2019年1月、2月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总体平稳,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而受季节及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用户找房热度上扬,但涨幅不及去年,购房者未来心态也将趋于平稳。 根据报告数据,从新房市场的具体表现上来看,2019年一季度,一线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涨约三成,北京的成交面积同比上涨超1倍。成交均价来看,深圳的月度成交价格处于平稳缓慢下降趋势,北上广价格出现波动,但同比去年仍在上涨。 报告一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用户对于新房的找房需求较低,进入2、3月份,找房需求出现明显上涨,用户的找房热情上扬,市场热度回暖。从不同城市级别的找房热度来看,2019年1月份一二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下降明显,而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持续上升,热度涨幅高于一二线城市。春节假期结束进入3月,一二线城市的找房热度再次回暖。 此外,随着“抢人大战”持续升级,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的房地产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新一线城市中,新房热门找房城市为西安、重庆、武汉、成都,但与去年相比仅武汉同比上涨,其余三城同比均呈下行趋势。其他城市中,苏州、天津的找房热度同比上涨超三成。 市场并不具备“大阳春”的基础 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稳定将体现在房价和土地价格两个层面,但成交量同比2018将近一步减少。二线城市则呈现出地区性差异,热点城市降温还将在上半年持续,但降温已趋缓。三四线城市的分化将更为明显,受“去库存”接近尾声,棚改政策调整影响,部分城市的降温幅度或更为明显。 张波认为,从基本面来看,一季度部分城市出现成交回暖,尤其是一线楼市二手房成交量的上涨更是带动了市场热度的提升,但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全国不会出现成交量价大涨格局,换言之整体市场并不具备“大阳春”的基础。 其一,政策面上不允许,从国家2019年楼市调控的目标来看要保持“三稳”,因此楼市小幅的上下波动属于正常的稳定范畴,但交易热度大幅上升,尤其是房价快速上升一定会被控制。 其二,市场面上难实现,一二线楼市的调控并未出大放松,尤其是限购需求的不放松导致了需求难以在短期快速增加,三四线城市则面临2019规划棚改面积同比大幅缩水的现状,也依然难以支撑楼市的大阳春。 其三,行业面难保证,2019年不少品牌房企都调低了业绩增速甚至是调低了业绩目标,拿地依然谨慎,融资难度依然较高,预计2019年商品房的成交金额将难以超过2018。[详情]
写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周人杰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要求没有变也不会变,决不能不顾进城以后怎么过日子,决不能只有自发的、盲目的人口产业集聚,而不要自觉的、科学的规划治理调控 新型城镇化与户籍改革不能搞简单生硬的“一刀切”,要努力把因地制宜、协同配合作为重要原则,推动重点任务落地生根 户籍制度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时常引发各方关注。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部分提及: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舆论认为超大城市落户有所松动,将引起人口分布的集聚,甚至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此我们需要全面把握户籍改革的要义,决不可片面误读局部政策的微调。 应当看到,这次对超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的微调,主要着眼的是简政放权、便利群众,不仅让积分项目更精简,而且要以社保和居住年限突出“真实工作”与“真实居住”。换句话说,改革是要让那些为超大城市做出贡献的新市民住有所居、心有所安,是与以往的政策一脉相承的细化、具体化,并不存在什么“松动”“扯口子”。更应重视后文的表述:“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由此可见,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要求没有变也不会变。 不看清“大城市病”的危害与本质,就治不好任性发展的“幼稚病”。过去一段时间,北上广深等一线超大城市都走过粗放式增长的弯路,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房价高企的民生痛点,以及教育、医疗、养老资源的紧张,短期看可能有GDP增速的收益,长远看却不利于城市与市民的健康发展。在超大城市发展这个问题上,决不能不顾进城以后怎么过日子,决不能只有自发的、盲目的人口产业扎堆,而不要自觉的、科学的规划治理调控。 以北京过去两年的“减量发展”为例,一方面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307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500个,为创新引领腾出了宝贵空间,另一方面严守人口总量上限、严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环境改善和老城新颜划定了战略留白。这一实践表明了因城施策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应当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让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各得其所。此次印发的文件提出,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Ⅰ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此举意在走好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平衡木”,实现在不久的未来,“让生活更美好”的宜居城市越来越多,涌现出一系列健康组团的、分工协作的、由中心城市以大带小的现代化都市圈。 不管户籍制度怎么改、城镇化如何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能动摇,要始终将其作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无论是积分落户的超大特大城市,还是69个放开落户限制的大城市,分解落实城镇化的重点任务时,都要把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作为前提条件,坚决避免投资投机者借机钻空子,同时不断精细化限购、限售、限价政策,满足刚性和改善型需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在以往“一城一策”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也即“城城协同”,充分说明人口的调节、房价的调控本身都是逆周期的政策操作、熨平波动的预调微调,压根不会有“假市场之名、行放任之实”的可能,只会把“有序”二字往实处深推。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城市的发展最终也一定体现为城市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区位特色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所以新型城镇化与户籍改革不能搞简单生硬的“一刀切”,要努力把因地制宜、协同配合作为重要原则,推动重点任务落地生根。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精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化、法治化,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作用都发挥好,我们一定能把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文章写好、写精彩。[详情]
“抢人大战”变相降低限购门槛,这些城市房价如何走? 在“房住不炒”的口号下,任何与楼市调控有关的政策,都能挑动市场的神经。国家发改委4月8日发文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户籍的轻松可得意味着限购政策不再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更多人成为手握“房票”的潜在购房者。 文 | 薛宇飞 中国有70余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包含了一二线和主要的三四线城市,这部分城市也是楼市限购的主要区域。业内人士认为,放宽落户条件能够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但近两年的楼市调控成果来之不易,应当注意变相放松限购后楼市出现躁动,防止房价再度暴涨。 01 大城市落户再宽松利好楼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相差巨大,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标志。 由于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因此,国家发改委4月8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将户籍改革重点聚焦在几类大城市。 《任务》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对大城市落户条件的要求标准明显低于2018年。国家发改委2018年印发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 根据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分别为超大、特大城市。若参照住建部《2017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各城市城区人口(注:非城区常住人口)数据,中国的特大城市有4个,为上海(2418.33万人)、北京(1876.6万人)、深圳(1252.83万人)和重庆(1121.62万人);超大城市有5个,即天津、成都、广州、南京和武汉。 依据住建部的上述数据,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有10个,分别是西安、沈阳、哈尔滨、昆明、郑州、杭州、济南、青岛、大连、长春;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有59个,包括了部分二线城市和主要的三四线城市。 而据华创证券统计,中国有超过75个城市满足城区常住人口超100万人,其中,超大特大城市8个、I型大城市12个、II型大城市55个,覆盖了主流的一二线和强三四线城市。75个城市合计城区人口达2.2亿人,占比全国55%,住宅销售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此次落户制度放宽,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住房限购的约束,提振了一二线城市和强三四线城市住宅需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放开落户政策,有利于已经在城市生活的群体获得城市的公共资源,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也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02 购房资格放宽 二线城市受影响大 ▲楼盘 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为遏制房价疯涨,自2016年起,全国多个城市都发布了基于户籍的限购政策,例如本地户籍家庭限购两套、外地户籍限购一套或达到一定年限的社保才能购置一套。由于限购政策直接打击了炒房者的投资行为,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利器”。但是,户籍政策的松动,让购房门槛大幅降低,外地人重新拥有了购房资格。 《任务》对不同类型城市户籍政策的要求不同,对各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任务》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以北京积分落户政策为例,其首批积分落户人员在2018年产生,共有6019人拿到了北京户籍。对于此次《任务》是否会对其积分落户政策有影响,北京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近日称,北京现行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至2019年12月31日,今年不会有“政策层面”的调整。 同策研究院解读认为,一线城市的落户门槛并没有受到此次政策的太大影响。亦有分析指出,从长期看,京沪的落户政策有放松的可能,但短期或难有明显调整,自然不会对当地市场产生多少扰动。 相较而言,按照《任务》要求,Ⅰ型大城市与Ⅱ型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宽松程度更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二三线城市因落户政策所形成的购房需求会明显增加,尤其是结合近期的“小阳春”,预计后续市场情绪会不断转好,形成更多的购房需求。“人才落户标准放宽对二线城市影响很大,很多人愿意去二线城市买房。”他说。 同策研究院指出,二线城市落户政策的放宽将极大刺激城市人口的流入,特别是年轻人群的进入,会给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来许多利好,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人口流入效应也会切实影响到各大房企接下来的市场布局。 在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中,包括了很多三四线城市。上述研究院认为,在现阶段放宽落户条件,对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户籍,遍地开花的人才引进政策也让拥有一定学历和职业技能的年轻人,可以较为容易地拿到“房票”。4月3日,杭州市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此前杭州的落户政策要求,45周岁以下本科人才及35周岁以下专科人才,在杭居住满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杭州政府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杭州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是大势所趋,这一政策有望在4月底、5月初正式实施。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力度与数量都刷新了历史记录。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等政策可以用“井喷”来形容。 张大伟对中新经纬表示,人才政策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将人才推向本就供需结构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上涨预期。过去两年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出现反弹,特别是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加速上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新政变相放宽了限购政策。 华创证券认为,人才新政在推动购房需求释放上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机构称,2017年南京、杭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户籍人口增速都达到近5年的峰值,新增人才落户增长率是城市自然人口增长率的4~6倍。若假设新增户籍人口的购房需求在1年、3年、5年内实现(套均90平方米),年均购房需求分别影响2017年商品房成交的78%、26%、16%。 03 人口流入地区应加大供应 ▲写字楼 中新经纬 王潮 摄 进入2018年三季度,房地产调控效果开始全面显现,包括一二线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出现了明显降温,部分区域的房价也较之前有所回落。但随之而来的是,多地曝出调控松绑的传闻,并伴有落户放宽、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 同策研究院认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在楼市下行周期中,为维持楼市稳定,各城市将按照调控需求进行政策微调,适度放宽限制政策以防范楼市过快下行。但整体上依然保持政策连续性,难以出现实质性放松。对于部分强二线城市来说,既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也要防止区域性住宅价格、地价下滑;普通二线城市市场在去年趋冷,部分城市库存压力再度显现,基于此,政策会有较大的调整动力。 张大伟认为,目前部分城市人才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这对市场而言,容易引起非理性判断。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与房地产限购挂钩,应向人才提供直接的居住房源。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新落户市民正常的居住需求,也要平衡好人才引进、户籍改革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对于人口或人才流入地区,应该加大土地供给,加大保障房、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住房供应,确保市场平稳。 新华社10日晚间发表短评称,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放宽或完善了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只有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人口落户城市的住房门槛,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方能在充分接纳落户人口同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详情]
新华微评: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 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放宽或完善了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落户条件,不等于放松房地产调控。只有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降低人口落户城市的住房门槛,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方能在充分接纳落户人口同时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记者安蓓) [详情]
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 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应当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应当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重点群体指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记者安蓓) [详情]
超大特大城市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方向不变 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称,超大特大城市既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又要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的合理扩散,防治“大城市病”。(记者安蓓)[详情]
一文读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利好哪些城市,房价会涨吗?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来源:澎湃新闻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指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对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Ⅱ型大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对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放松户籍制度是不是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放松,同时也带来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出现好转的思考。 哪些城市将受益? 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此次公布的政策具体包括三方面: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根据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同策研究院指出,根据通知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因此像北上广深此类一线城市的落户门槛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是根据“通知”中的定义范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可以有效承接“超大特大”城市的外溢效应,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二线城市生活与发展。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更是“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数据来源:《2017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侯雨彤 制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1月24日最新公布的《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杭州、济南、青岛、郑州、昆明、西安,共计10个,“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共计59个,其中不乏今年以来楼市显著回暖的合肥、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 同策研究院认为,房价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二线城市落户政策的放宽将会极大刺激城市人口的流入,特别是年轻人群的进入会给二线市场带来许多利好,既是人力资源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人口的流入效应也会切实影响到各大房企接下来的市场布局。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也指出,对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将带来利好。本次对于大城市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松,尤其是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于部分仍有社保缴纳年限的城市,其购房需求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增加,比如厦门、长沙和苏州这些城市。而像石家庄、太原等经济基本面略差、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弱。 而对于I型大城市,将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济南、青岛、杭州等城市将迎来利好,而西安、郑州等城市落户政策门槛已经很低,人口引进红利已在2018年被消耗掉一部分。 对于超大和特大城市,虽然要求加大落户规模,但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落户将依旧困难,需求难以短期内释放。而对于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人口仍有流入空间,长期来看对其房地产市场产生利好。 户籍制度的放松不是调控政策的转向 户籍制度的放宽也带来是否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放松的思考。 对此,许小乐表示,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指出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这表明户籍制度的放宽只是城镇化发展的举措,本身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推动城市发展高质量城镇化,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不是调控政策的放松。 “户籍制度的放宽是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率提升,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后落户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将有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 张波表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户籍城镇化,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外来人口的落户权益,也就很难保障外来人口公平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和住房等众多公共资源,无论是取消落户限制还是放宽落户条件,都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而放宽落户短期内刺激需求释放,但影响会被逐渐消化。在许小乐看来,放宽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限购门槛,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进入房地产市场,对一些住房供给本身不足的城市造成冲击。在落户政策宽松背景下,近几年部分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短期吸引了一定购房需求。 以西安和天津为例,西安在实施人才落户政策后,落户人口大增,房地产市场明显好转,房价也快速上涨;天津在2018年实施人才政策后二手房成交量激增。 许小乐称,落户政策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刺激需求短期内释放,但落户政策并不必然会带来房价的上涨,需要与供给不足、信贷充裕相结合才会发挥作用。当前的调控环境下,房贷监管较为严格,一些城市的库存逐渐走高,人口进入城市也不一定造成供需紧张。落户政策刺激起来的购房热情往往不可持续,比如天津和西安在人才引进政策后,市场仍然随着调控环境的严厉而出现回落。 放松户籍制度有利于城市的房价稳定 许小乐认为,放松户籍制度是提高城镇化发展,可以吸引人才流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带来持续的购房需求增长。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将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正向积极作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明英表示,一线城市将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北京上海对于户籍的管理最为严格,对于高端人才的落户限制有望边际放松,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会更加激烈,只有经济发展实力强、潜力大的城市才能持续聚集人口,而产业基础薄弱的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趋势不会改变。这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政策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二线城市受益最大,这其中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佛山等城市。 在张波看来,目前各类城市放松落户政策主要是基于人才引进,换言之大部分城市还未全面放开落户,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也保证了城市购房需求的正常释放,有利于城市的房价稳定。 张波称,从发改委本次落户政策来看,本质还是推进全国城镇化比率稳定提升,但不可否认城镇化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落户政策的不断放宽对于城市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增量市场的供需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许小乐称,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被遏制,部分城市放宽落户限制,是推进城镇化水平的必要举措,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也将产生正向积极作用。但同时,在放开户籍限制时,也应该适当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实行“人地挂钩”,避免供需矛盾扩大。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管控,防止借机炒作,造成短期市场波动。[详情]
长期以来,部分大城市一户难求令不少在外打拼的“漂流族”非常头疼。日前,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表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分析普遍认为,户籍城镇化率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房地产指数上涨近40%,而目前行业市盈率不到12倍。 落户政策放宽对房地产影响如何,上海投资者怎么看? 投资者A:我觉得可能落户政策的放开,要体现到房价上面,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吧。 投资者B:它肯定会有影响的,但我觉得它是短期有一个应激影响,但长期看这个政策会怎么变。 投资者C:对于房地产企业自身来讲,其实整个规模来讲,其实这几年我认为从今年到明年,应该还会走量。 落户新政利好房地产头部企业 从房地产板块来说,目前的估值很低,目前整个行业市盈率不到12倍,房地产板块股息率为3%,A股超千亿的房地产企业有五家,新城控股2018年的业绩增长超过70%,其他四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都超过20%,就是说利润增长好、股息率高、市盈率比较低。还有两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和碧桂园,中国恒大去年的净利润超过50%,碧桂园超过30%,并且只有几倍的市盈率,这些房地产的优势企业会直接受益于这次的落户新政。 房地产产业链各行各业将分得一杯羹 家电板块目前的市盈率是18倍,一些优质的公司像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市盈率都不到20倍,而且去年利润增长也超过20%,一些优秀的家居企业,像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索菲亚也都是增长比较好,盈利前景比较好,平均市盈率不到30倍,所以总体来说成长性还都不错。 今年减税降费或达2万亿 企业盈利底有望形成 我们从落户政策的利好联想到2019年以来中央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比如说从1月份个人所得税的减税,到4月1号增值税的降低,还有企业交纳社保的费率也在降低,2017年国家减税是5500亿,2018年减税是11000亿,从目前估算来看,2019年减税降费将达到2万亿,国内的各个行业将直接受益,企业有望借此形成一个盈利底。 陆家嘴观察观点: 从资本市场来说,去年年底估值最低,尤其沪深300是十倍的市盈率,形成了一个估值底,今年以来一季度有30%左右的一个涨幅,现在来看前期沪指2440点也形成了一个市场底,如果随着各项利好进一步推进,企业盈利的回升将会形成企业的盈利底,整个资本市场向好的基石将进一步稳固。 记者:高国徽乐融融[详情]
国是论坛丨大城市落户开闸,一线城市户口更好拿了?房价会涨吗? 作者: 冯玲玲 杨佳欣 来源:国是直通车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关于落户放宽的新政,给大城市里的“漂泊族”们带来了希望。 在以前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而此次《重点任务》中的最新表述是: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除了针对超大特大城市的政策,《重点任务》还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一纸户籍改革,牵动亿万人心。将来在一线城市落户,会不会变得更容易?城市房价是否受到影响?哪些城市将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特邀业内知名专家,解答户籍制度改革背后的一些疑问。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Q1:将来京沪落户是不是更容易了? 陈耀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可能性不大 京沪目前还是要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划定边界。尤其是北京,明确要求减量发展、压缩人口,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合理疏解北京非核心功能的重要任务。对于京沪这类超大城市来说,国家的落户条件还是有所要求、有所区别的。 姚景源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肯定更容易 经济要有活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很重要。对于京沪这样的城市,不断吸纳人才是城市发展向好的关键。而且京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未来应更多地吸引人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倪鹏飞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京沪落户不容易 京沪的人口总量早已超过最优人口规模,若进一步放开落户条件,可能会加剧现有的城市病问题,这类城市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由中心向外疏解。精简积分项目的确是为了吸纳人口,但“量”肯定是要控制的。 冯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向外纾解人口仍是主要难题 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是在不突破总量的前提下调整落户结构。京沪的人口总规模是既定的,目前依然面临很大的人口压力,向外纾解人口仍是主要难题。 顾云昌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将来没那么难 中国户籍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所以户籍界限应该要逐渐打破,这是必然的,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Q2: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愿进城落户? 倪鹏飞 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 不愿进城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发达地区周边的农村,这些地区受到中心城区发展辐射的影响,价值不断提升,所以进城欲望并不强烈。而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人口来说,城市中的公共服务(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尚不完善,降低了他们进城落户的意愿。 陈耀 担心农村权益受影响 中国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逆城市化现象。许多农民不愿进城落户,主要是因为他们担心农村权益因为户籍变迁而受影响,比如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后土地升值快,对农村人口来说,守住土地依然很重要。 冯奎 宏观结构变化与个人选择有很大差异 目前有些城市存在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产生了“逃离大城市”的讨论。而且宏观结构的变化与个人具体选择之间有很大差异,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Q3:落户政策松动,房价会涨吗? 严跃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 或将出现楼市松绑的效应 对楼市会有间接影响,可能会出现楼市松绑的效应。后续二三线城市由于落户政策所形成的购房需求会明显增加。当前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对于二线省会城市来说,预计二季度市场交易会有更为明显的反弹。 顾云昌 各地影响不同,供需关系是重要因素 房价由供求关系决定。大量人口涌入一个城市,会增加该地的房产需求。当市场供小于求时,房价可能会上升,而供大于求的城市,此时户籍政策放开,可能有利于稳定房价。中国房地产市场处在总体下行的趋势,今年下半年有望看到部分城市楼市回暖。 陈耀 对一二线城市影响不大 这次落户政策松动对中小城市影响较大,楼市的刚性需求增加,对楼市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一二线城市多数已经限购,跟户籍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影响不大。 Q4: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会不会因此降低? 倪鹏飞 超大特大城市“魅力依旧” 超大特大城市现在还是采取积分方式落户,表明这些城市依旧魅力不减。即使其他城市放开户籍限制,但只要超大特大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大都市圈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吸引人口的能力仍然不可小觑。 姚景源 的确有所降低 超大特大城市如果不在人口流动的问题上看到历史规律,积极采取措施,将来肯定会遇到问题。无论哪个城市,在吸纳人口上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眼光。 严跃进 北上广深会有压力 现在很多省会城市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等在不断与超大特大城市靠齐,从城市吸引力来说,中心省会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北上广深将面临一定压力。所以,一线城市也要反思自身的人才政策,不要有所懈怠。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 按需抢人更合理 各城市产业发展情况不同,所需人才也不同。比如京沪,属于正处于产业创新阶段的城市,它们对研发性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强。而产业集群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的城市,对其他类型的人才更有吸引力。按照各自需求推动人口流动,有助于对人才进行更合理匹配。 Q5:哪些城市将因此迎来新机遇? 哪些收获并不理想? 陈耀 三四线城市将享受人口聚集带来的红利 此次户籍改革的红利主要针对常住人口在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也就是三四线城市,这类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加快将迎来新的机遇。而区位相对偏远,交通条件不佳,尚未进入“高铁时代”的地区可能收获并不明显。 倪鹏飞 中小城镇人口继续流出 二三线城市以及公共设施较好的城市吸引力会因此大幅增加,劳动力会加速涌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大都市圈、城市群以外的中小城镇,人口还将继续流出。 冯奎 区域条件优越的地区收获更多 常住人口在100-500万的大城市、部分省会,以及区域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将迎来新机遇。比如长三角地区的合肥、苏州,中部地区的南昌、邯郸,南方地区的佛山、东莞等。 顾云昌 北上广深影响并不明显 Ⅰ型Ⅱ型大城市收获多。对于此前已经开放落户政策的小城市以及北上广深来说,影响并不明显。前者是经济发展缓慢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吸引力不足,后者是因为户籍政策还未完全放开,本次出台的政策调整影响并不大。[详情]
全面放开放宽落户,68个城市你选哪个? 8日晚上,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因为一份政府文件炸锅了:“北上广要放开户口限制了?”“我们家这儿房价会不会又暴涨啊?”“放开户口,我家熊孩子上好学要更难了吧?” 这份瞬间刷爆朋友圈的文件,叫《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是4月8号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的。 文件明确,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请注意,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的是大城市,不包括北上广这些特大、超大城市。 今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那么哪些城市在列? 根据住建部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年底,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有68个城市,其中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西安、郑州、济南、青岛、杭州、昆明等1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300万,属于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则包括长沙、洛阳、苏州、无锡、扬州、合肥、宁波、福州、厦门、南宁等城市。 这68个城市,不少都是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相当不错的。一步跨进省会,这个吸引力确实不小。 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政策释放了哪些利好?网友们担心的事情会出现吗?小编给您抽丝剥茧,逐一解读。 一问:放开落户限制,会助推楼市上涨吗? 对比《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可以发现,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更宽了。今年,Ⅱ型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已经不需要什么社保年限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而在去年,政策还要求“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从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到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表明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 实际上,早在国家政策出台前,一些城市就已经悄然放松了落户限制。比如今年3月,石家庄就出台政策,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申请者只需拿着身份证、户口簿就可以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落户,配偶、子女、父母户口也可一并随迁。 4月初,杭州也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将杭州落户要求降低了。此前,杭州的落户条件是:45周岁以下本科人才及35周岁以下专科人才,在杭州居住满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以上社保;现在则降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州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在这些城市落户口容易了,但在城市扎下根来并不容易,房子就是个大问题。”如何融入大城市,不少人心里感到没底。 那么,大城市落户限制取消了,房价会不会跟着出现大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今年以来全国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了50个。除了京沪两地,大部分城市落户难度已经不大。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政策,有利于已经在城市生活的转移人口平等获得公共资源,对房地产市场也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人才政策确实变相降低了限购门槛,会带来房价上涨的预期,也会吸引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购房。”张大伟分析,过去两年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与人才政策力度空前有较大关系,“从长远发展看,人才对城市的核心作用是推动产业,而不是房产,因此人才政策不应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窗口。” 对此,此次政策也提出,“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可见,“房住不炒”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调控原则依然是因城施策。 二问:放开落户政策后,城市公共服务咋享受? 《重点任务》提出,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今年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看教育:到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看社保,今年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指导各地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看住房,今年要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看就业,一方面,今年要强化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扩面提质。城市政府要向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但未落户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并加大与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地区的劳务对接力度。 根据《重点任务》,今年还将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完善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贫困人口较多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补助机制。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就得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那么这些现代化都市圈谁来建?《重点任务》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三问:大城市更吸引人了,中小城市和农村怎么办? 大城市落户限制调整了,如何预防和治疗“大城市病”?《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超特大城市不能再继续“摊大饼”。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 大城市重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同时,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小城镇则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提高服务镇区居民和周边农村的能力。硬件方面,包括统筹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物流、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2019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软件方面,鼓励省级政府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同时,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详情]
100万~3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全面开放落户,有你的城市吗?(附名单)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第一财经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梳理发现,到2017年,共有65个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位于这一区间。这些城市中,包括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呼和浩特、海口、兰州等省会城市。 [详情]
100万-300万人口城市取消落户限制:显著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央视网消息: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公布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等在内的19项重点任务。其中,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推进力度的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 根据重点任务安排,2019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继续加大。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这一次,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过500万人口的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此外,文件还规定,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并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在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方面,文件也对随迁子女入学、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等作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通过这一次的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的发布,给全社会一个非常强烈的积极信号,就是通过人、土地这些基本要素的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强,能够显著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本文来自于中国江苏网)[详情]
央视网消息:那么,落户新政的出台,对于可以落户的居民来说,又会带来哪些直接的益处?未来新政落地后,相关的城市又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提升和升级呢?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们的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6座城市。2018年,江苏的南通、无锡、常州,常住人口超过450万人,浙江的嘉兴、绍兴常住人口也都超过了450万。专家表示,这些城市落户政策的逐步放开,将加速人口在这些城市间的流动。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户籍制度的放开,那么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那么对于一个城市群而言的话,它也有利于在一个城市群内部的人口的更为自由地流动和更为优化地配置。 专家同时认为,像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由于经济转型,很多产业需要向外转移,因此,周边的大中型城市一方面应该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医疗保障、子女入学便利等配套,另一方面更要承接好这些产业,并培育新的产业,这样才能将人才留住。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一个地方它没有足够的经济产业的话,事实上并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落户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发展产业,不是要依赖于户籍制度来推动产业。 珠三角地区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区,专家表示,随着政策的发布,对于原来非户籍的群体,落户以后将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如低保、失业保险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梅:原来非户籍的群体,在子女的义务教育就学方面,就说在小学初中的教学方面,以及包括在高中的中考、高考方面应该说他们都会得到很多的便利,第二个就是说一旦落户以后,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也会能够得到很多的在居住方面能得到一些条件的改善。[详情]
据媒体报道,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详情]
国家发改委首提收缩型城市 土地财政下的城市扩张或将结束 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城市将如何发展?发改委文件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这意味着政府层面不再单方面考虑城市增长和扩张。在重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背景下,将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特色小镇这一结构下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 在经历了一轮迅猛增长之后,中国的城市该如何发展?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称《重点任务》),布置了包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19条具体任务。 《重点任务》再次强调了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特色小镇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框架,试图通过转变城市发展观念,优化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人口、产业在这一空间格局内的再分配。 收缩型城市会更多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重点任务》不仅指出要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区域制造业布局、大气污染防治、城乡产业协同等多个领域,强调了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叶堂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我国城镇化进程来看,靠单一城市自主发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是从初级到中级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强调与周边的合作。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此次《重点任务》对于城市发展,不再单方面考虑城市增长和扩张,开始相对地思考一些城市在收缩中带来的各种问题,显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重点任务》中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对此,有地产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文件一方面要求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另一方面提出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并在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及“收缩型”城市,符合城市化一体两面的发展规律,未来人口等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王伟指出,“收缩型城市”是国外引入的概念,包括德国鲁尔、法国洛林和美国的休斯顿等地区,都经历过城市收缩的阶段。其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闲置等三个方面。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有的城市收缩现象,即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户口倒挂”现象。 王伟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过去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由于土地财政等影响,基本上是基于城市扩张预期所做的增长型规划,用地指标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在一些城市,预期与现实并不相符。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注意到我国一些中小城市人口“收缩”的现象。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龙瀛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间,中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同期出现人口流失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则超过一万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也曾发布研究成果称,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王伟则指出,城市的扩张和收缩有其必然性,是城市发展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大城市的扩张,城市群的出现和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城市的收缩也有其人为性,我国严格将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也导致了资源和要素过度向行政级别高的大城市集中,导致这些城市出现“虹吸效应”。 土地指标给都市圈松绑 在重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背景下,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特色小镇这一结构下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是此次《重点任务》的另一个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重点任务》在多处均提到了土地指标的相关改革政策。 《重点任务》提出,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 此外,《重点任务》还提到,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在符合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 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谓的异地调整入市,主要是指对不成整的、零星的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腾挪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合适区域调整入市的情况,也有部分是指不同村组间建设用地互换等。 在指标流转方面,上述地产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只有“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才可以由国家统筹后跨省域调剂使用。而此次文件对都市圈内的跨区域指标做了“松绑”,这意味着,比如北京都市圈内,河北的部分地区有建设用地指标结余的,可以将指标流转给北京,从而保障北京的用地供应。 在人力资源方面,《重点任务》不仅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还表示要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重点任务》还提到,要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引导科研人员按规定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 要素结构的调整,最终会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任务》提出,要引导大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发挥在产业选择和人才引进上的优势,提升经济密度、强化创新驱动、做优产业集群,形成以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发挥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制造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对此,叶堂林表示,这类产业布局的设定,更多是基于区域分工定位的调整。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结构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但只发展高端而没有中低端的产业链配套,也难以带动区域的产业发展。 叶堂林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核心城市需要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研发产业,比如研发、品牌、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同时依托中小城市,利用其低土地和人力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负责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与大城市形成分工,形成梯度转移的格局。 [详情]
城市落户条件继续放开放宽是大势所趋 冯海宁 北京青年报4月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201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出台上述《任务》,目的之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督促落实2020年1亿人落户目标”的要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出了这一目标,很多城市为落实这个目标也很“拼”,比如“人才争夺战”演变为“人口争夺战”,就是明显的例子。 从《任务》释放的信息来看,如果按照原来的政策尺度,如期实现1亿人落户目标或有难度。所以,《任务》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无论是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大城市,还是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都有所放宽,落户规模需要大幅增加。这不仅利好广大进城人口,也有利于城市,还有助于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不仅是今年的“任务”,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明年或者以后还有望进一步放开城市落户政策。原因是,其一,稳增长需要落户政策先行。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需要合理的城镇化率,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仅总体不高,而且存在“伪城镇化率”,那么经济增长缺乏稳定基础。 到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亿1347.48万人,城镇化率为58.52%,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80%左右,相较之下,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就“58.52%”而言,由于把非户籍人口也计算在内,“含金量”并不十足,这不仅影响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影响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所以说,未来很有可能继续放开、放宽城市落实政策。 其二,城市人口结构合理化需要落户政策助力。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同时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如去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我国人口结构日趋不合理,城市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城市生育养育成本较高,影响出生率,而且城市老年人口增长也快,这就会影响城市的人口结构。 只有让城市放宽落户政策,更多年轻人才愿意长期留在城市生活,才有望改变城市人口结构。由于实现人口结构合理化需要漫长的过程,这个目标也不容易实现,所以,恐怕以后还会继续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以改变人口结构。 其三,自由迁徙也是一种趋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通过户籍制度对人口进行管理和调控,对人口自由迁徙进行了适当限制。随着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资源不断增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以及人们越来越理性,未来人口自由迁徙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是值得期待的变化。 由于眼下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较大,所以,所有城市全面放开落户政策的条件还不成熟。比如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北上广深,由于公共资源、商业资源多,对人口吸附力较强,但却无法承载过多人口,只能在管制中逐步放宽。《任务》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这也是今年放宽落户条件的信号。 [详情]
人口100万—300万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推动1亿人落户取得决定性进展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简称《任务》)。《任务》指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任务》还要求,推动1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近年来城市不断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落户限制逐步放开 《任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 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 《任务》明确要求,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事实上,早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其中一个“1亿人”就是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5%。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对《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察。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或意见,大多数城市已经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许多中小城市基本实现落户零门槛。 满足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受访专家认为,《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竹立家认为,在今年这一重要节点上,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体现了全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可以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向本报表示:“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将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支撑。” 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张可云说:“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配套政策更加完善 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任务》指出,要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重点关注了“随迁子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需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妨碍落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子女上学问题。《任务》中的这些政策对于推动非户籍人口落户后安心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竹立家说。 “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也将进一步深化。《任务》指出,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详情]
户籍改革是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 超大特大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积分落户主要比例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等共6个大方面共22个项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方面,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事实上,2019年以来,抢人大幕便不断拉开。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日前,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从力度与数量看,刷新历史纪录。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井喷。 除落户外,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同时,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指导各地区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另外,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打通各地区各部门数据壁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将改进城市人口统计工作,逐年统计发布各城市的行政区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行政区城镇户籍人口、城区户籍人口数据,开展各城市的行政区城镇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统计前期工作。[详情]
中国将进一步放开城市落户 境外媒体: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为进一步增加城镇人口,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日说,中国今年将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据路透社4月8日报道,国家发改委说,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报道指出,这是中国为实现到2020年使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计划采取的最新举措。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9.58%。 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通知中说,这将“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改委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国家发改委还说,将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将支持发行有利于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8日报道,中国的城市将被要求部分或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取消对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与此同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个城市吸引人才的竞争正在加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天公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特别指出人口在300万以下的城市应当全面取消对新的国内流动人口的所有落户限制,人口在300万到500万之间的城市应当“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报道指出,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其他大城市可以维持目前实施的一些人口控制措施,但这项新规划要求这些城市采取措施允许更多人落户。 报道称,中国的省会城市争抢外来人口表明城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省省会杭州上周宣布,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州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这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有所放宽。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上个月宣布对外来人口实行“零门槛”政策,这与此前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有“稳定住所、稳定就业”的政策相比是一个重大变化。 2月,西安市政府宣布,任何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国公民都可以在该市落户,这一规定也适用于尚未毕业的大学生。 报道称,中国政府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根据2016年公布的一项计划,中国计划到2020年使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详情]
放开大城市人口落户限制 有利于生产效率最大化 经济策 对于一些常住人口来说,大城市没有提供相应的户籍证明及其背后承载的教育、就业、社保等相应待遇和福利,限制了这部分人群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是个巨大损失。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引导中小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等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绝大部分年份能够实现9.5%以上的增速,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城镇化。城镇化的提高,伴随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通过改革开放,逐步破除了限制人力资源和资本以及自然资源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促进人力资源和资本、自然资源从效率较低部门向效率较高部门流动,比如将农民从附加值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效率更高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了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蔡昉的研究,从1978年至2018年,中国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17倍,其中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以及对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贡献44%。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重要共识,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让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形象说法。目前我国在推动“物尽其用”方面,已基本实现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比如西部的资源能源可以自由流动到东部生产,中东部生产的物品可以毫无阻隔地流动到全国各地消费。但在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和短板,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大城市对流入人口的限制政策。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大城市对流入人口限制政策虽然在特定时期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在政府治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通过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有利于社会稳定,可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提高城市发展效率。但是,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城市运行能够承载相应流入人口的时候,必须解决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和壁垒,通过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让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实现生产要素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治理能力、财力水平都能适用人口无限制流动的需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两者之间差距为16.21个百分点,这个人口数据差就是经常生活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籍的流动人口形成的。这说明,在社会实际运行中,一些大城市已经吸纳了更多外来流入人口。但对这些常住人口来说,大城市没有提供相应的户籍证明及其背后承载的教育、就业、社保等相应待遇和福利,限制了这部分人群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是个巨大损失。 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下更大功夫。因此,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让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通过取消大城市限制人口流入的各种障碍,让更优秀的人才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推动人力资源从效率相对较低的部门和地区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实现全社会总体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以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例,按照蔡昉团队的分析研究,农民工在不改变就业、不增加收入、不改变其他人口户籍特征的情况下,只要获得城市户口,他们的消费就能提高27%。从这个角度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有望更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效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木丁(财经评论人)[详情]
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对今年城镇化建设进行部署。 《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焦点1 户籍政策 I型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任务: 为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重点任务》要求,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同时,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重点任务》要求,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解读: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焦点2 子女入学 公办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 任务: 《重点任务》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解读: 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3177号(教育类32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介绍,目前全国3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20条底线要求”综合达标率上升至94%。 据悉,多个省份已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如安徽省2015年出台《关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保障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逐步取消接受随迁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公办学校普遍对随迁子女开放。2018年,山东省印发《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近期工作要点》,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推进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 焦点3 医疗保障 更多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布局 任务: 《重点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同时,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 解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2018年8月,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建立,抓紧推进整合工作,2019年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未出台整合方案和尚未启动运行的地区要抓紧出台方案并尽快启动实施;已启动运行的要实现制度深度融合,提高运行质量,增强保障功能。同时,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决定,今年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健全缴费筹资政策。 在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方面,据国家医保局介绍,截至2018年上半年,经国家平台结算的人次达到48.6万(含新农合3.5万人次),是2017年全年的2.4倍;发生医疗费用118.3亿元,基金支付70亿元,分别为2017年全年的2.4倍和2.5倍。截至2018年6月底,在国家平台的备案人数超过267万,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0015家,全国95%以上的三级医院已经接入平台,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达7575家,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往返路途远、手工报销时间周期长、手续办理复杂、自行垫付资金压力大等痛点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焦点4 城市布局 加快出台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 任务: 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制。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 依托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合理建设完善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发挥优化城镇布局、承接跨区域产业转移的先导作用,带动交通沿线城市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 解读: 国家发改委介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2018年,城市群规划全面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此前指出,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群已成为支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展的核心区和增长极,国家间的竞争正日益演化为主要城市群之间的综合实力比拼。“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打造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国务院批复了多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包括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等。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认为,城市群不是人为打造和建设的,是历史自然形成的,之所以进行规划是希望城市之间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人口吸纳和产业集聚能力。如成渝城市群规划之后可以增强两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这样城市群里的城市都可以获得较快发展。 焦点5 乡村振兴 淘汰滥用概念的“虚假特色小镇” 任务: 建立规范纠偏机制,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组织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适时健全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全面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调查评估。 解读: 记者发现,近年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各类主题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然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主持召开的特色小镇部门协调会指出,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新抓手,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两年多来,特色小镇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滥用概念、名不副实、盲目发展、质量不高、房地产化等不良倾向,引发了大量负面的社会舆论。因此,要从正反两方面发力,既要强化规范纠偏,淘汰不实小镇和问题小镇,规范市场主体随意冠名特色小镇的行为,又要强化典型引路,对模式先进、成效显著的特色小镇经验进行总结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地区遵循规律、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为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表示,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特色形式,自从2016年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之后,全国出现了特色小镇热,但有些地方出现房地产化等问题。 肖金成认为,对于这些问题,不是要禁止建设特色小镇,关键要规范,真正的特色小镇对城镇化有积极意义,国家发改委出台标准有利于规范其发展,防止房地产商等钻空子。 ■ 延展 “北上广深”落户政策会有多大变化? 作为超大特大城市的代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一直备受关注。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均已出台积分落户政策,并已经启动申报。 近年来,广州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越来越大。早在2010年,广州市发布《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办法(试行)的通知》。2019年1月,广州市启动新一轮入户政策,发布《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据悉,新政在引进人才入户、积分入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今后入户广州,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前置条件,学士、硕士、博士等学历类人才入户年龄将比之前放宽5岁。 2012年4月,《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暂行办法》发布,明确积分落户的基本条件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身体健康;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已在该市办理居住证并缴纳社保;未违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劳动教养及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 据媒体报道,上海于2013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是全国最早施行居住证积分制度的城市。新政策取消了此前人才居住证和一般居住证的差别,统一实行积分制,并根据不同的积分,为持证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务。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北京现行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是按照办法制定的对试行期内申报工作的规定。因此,今年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不会有“政策层面”的调整。 相关领域专家认为,这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政策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专家表示,上述四个城市肯定会执行中央的战略布局,但由于这些城市情况较为特殊,人口规模和密度都比较大,即使略微放开,程度也是有限的。专家认为,户籍改革重点是解决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尤其是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应主要发展城区常住人口100万-500万的大城市,引导人们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新京报记者吴为对本文亦有贡献)[详情]
央视财经评论丨户籍制度改革再加力!放宽落户,撬动哪些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4月8日对外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放宽落户,释放哪些新活力?公共服务如何跟上?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进行解读。 放宽落户 受益人群有哪些? 姚景源:放宽落户 进城务工人员受益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受益群体最大的是谁?显然是现在在城市务工的人员。我们国家有2.8亿农民工,仔细分析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工人,但是他们的户籍是农民,而这个户籍又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捆绑在一起。这2.8亿农民工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把青春年华都献给城市和经济发展上,现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在2.8亿农民工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有稳定的工作,有的也已经解决了户籍,特别是在中小城市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这样的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如果说这2亿多农民工群体中的很多人在这一次能帮助他们解决户籍问题,对他们一生来讲意义重大,而且随着政策落实和推进,我想未来可能农民工这个概念将成为历史。 王 冠:政策大礼包 重点群体实惠多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这次重点任务提出,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政策大礼包也让大学生这个重点群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 新闻链接: 《重点任务》明确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放宽落户 公共服务如何跟上? 新闻链接: 《重点任务》提出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 姚景源:住房 教育 医疗等配套服务要跟上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我觉得城市的管理者要研究怎么样让大家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重要的是要补民生的短板。比如城市在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配套服务怎样跟上来?要做到补短板,资金从哪里来? 这次重点任务也提出,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这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然众多城市也要在自身想办法,如何撬动全社会力量来参与,就是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上动脑经想办法。 王 冠:“新市民”的喜悦感 要体现出更多的获得感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地方上要做一些什么?一方面踏踏实实的把顶层设计关于改善民生的要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如何能够找好自己城市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制订出产业政策也很关键,就是要用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来吸引什么样的新市民,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城市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核心观点 姚景源: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两个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当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们实现两个宏伟目标重要的一个途径,而且我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接下来要继续深化。 王 冠:新型城镇化的内核 是人员流动自由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想强调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核是人员流动自由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次重点任务的众多内容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服务,这个理念也是重中之重。 [详情]
重磅,这些大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这份通知干货多,影响大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这意味着,在大城市落户将会变得容易一些。对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买房的外地人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II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包括珠海、海口等 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2019年,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其中,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II型大城市在落户上将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 梳理显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包括珠海、海口、潍坊、抚顺、银川等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及省内较发达市区。 △资料图:海口 I型大城市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包括大连、厦门等 I型大城市落户政策也有不小变化。 2018年的任务是“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则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梳理资料显示,上述的I型大城市主要有大连、长沙、济南、厦门、南宁等。主要为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资料图,厦门 重点群体则主要为高校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等等。 北上广深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政策也有了一些改变。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显示,超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 据媒体报道,《2016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发布数据显示,4个超大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特大城市主要包括成都、南京、杭州、郑州、沈阳等,以省会城市居多。 允许租房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到,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说法是,2018年我国将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从“探索”到“允许”,反映出政府在落户政策态度上的改变。 公共户口又称集体户口,是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公共户”没有户口簿,有需要使用时,可拿身份证前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扩大持居住证所享受福利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具体项目包括: 教育方面,2019 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 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医疗方面,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社保方面,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各地区要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住房方面,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福利将大大向城市常住人口倾斜。[详情]
户籍改革力度加大 专家:城市分化新阶段人口竞争至关重要 “城镇化发展到一个阶段了,以前城镇化发展中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每个城市都不缺人,就是多少的问题;但现在没有竞争力的城市人口会向有竞争力的城市转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中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常住人口在300万以内的城市落户限制,同时要求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201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6%,城镇化依然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被写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后城镇化阶段,人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城市分化新阶段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放宽户籍限制是必然趋势。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渐显,部分城市开始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城市竞争的关键就是人口竞争。 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到2018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729万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老龄化加深的直接结果便是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李国平认为,未来10年内,人口增长减缓的大趋势不会变。随着城镇化继续推进,人口变成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发改委此次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的措施,李国平分析称,以前由于城市的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所以接纳人口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现在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物质基础条件、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已经具备放开大规模接受农业人口市民化、承接外来人口的能力。 他进一步分析称,除非特大超大城市会存在由于人口过多,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但包括特大超大城市在内,户籍制度也会陆陆续续放开,最终形成动态平衡的结果。“那就是户籍可以随着工作自由迁移,这样的过程中,附加在户口上的一些差异肯定会越来越小。” 发改委在最新文件中指出,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选择进入哪个城市,大家都是“用脚投票”,有竞争力的城市自然会吸纳更多人口。在李国平看来,收入水平高、自然条件好、就业充分以及较好的公共服务供给是基本的考量因素,这促使城市之间进入新的分化阶段。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次出台的政策中明确了超大特大城市要把社保和居住证等作为落户的主要因素,相比以前的政策有所突破,有助于工作时间长、有稳定就业机会群体的人落户,体现了公平性的政策导向。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现阶段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消化存量,比如此前西安、杭州等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后,真正落户的是已经生活在当地的人,原来可能由于学历等条件限制没有落户,短期内会有购房人群借助落户宽松的政策进入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些干扰。 吸引“人才”or“人口”? 2017年以来,各地“抢人”动作频出,至今仍在持续。进入2019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发布相关政策。吸引“人才”还是“人口”?从近期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3月18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推出的“零门槛”落户政策,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对于“抢人大战”的说法,李国平并不认同,在他看来,每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劳动力不足、消费低迷等问题,有更多的人口加入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个城市有巨大的帮助,除了一些特大超大城市,绝大多数城市肯定希望吸纳更多人口。但城市人口的增加,大家都是用脚投票,选择一个城市时会考量它的条件,比如基本公共服务好不好,或者更多的是有没有就业岗位。 放开户籍限制正是适应了当前城镇化的需求。李国平指出,户口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和人口是否在当地居住有很大关系,所以有稳定的就业更重要,有就业才有人口,没有就业的户籍到哪里也没有意义。 “所以说人口的竞争,更多的是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城市有竞争力,人口自然就流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以前中国城镇化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进城,不管什么城市都会增加人口,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入人口减少、收缩的状态。”李国平说,条件好的城市会吸纳更多人口,而条件差些的城市又没有了广大的农村人口流入,导致条件相对差的城市面临收缩问题。 严跃进认为,根据发改委最新的文件,后续类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方面,进入相关城市不仅不会设置障碍,而且可能会给予各类刺激的鼓励措施,包括各类购房和租房发放补贴等。[详情]
(来源:北京商报) 人力资本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留住人才红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也由此进入“快车道”。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分析认为,大量吸收外来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关键性举措,但越来越宽松的落户政策必将带来人口的增长,这也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再度升温,人才新政也面临着是吸引人才还是刺激楼市的争议。 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重点任务》提出,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就是说,当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户将变得十分容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人口位于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共有92个,其中包括绍兴、淮安、九江、厦门、常州、廊坊、衡水等多个城市。 事实上,上述Ⅰ型大城市在之前已有放宽落户政策的出台。今年2月,常州市公布实施了《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与此前规定相比,进一步放宽了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等重点群体的落户条件;降低购房和投靠准入门槛;放宽租赁房屋准入门槛;放宽退休人员回原籍的准入门槛。 具体来看,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落户条件在常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由2年调整为1年,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取消购房迁入房屋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迁入后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的限制。 去年9月29日,厦门市也发布《关于完善我市户籍迁移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放宽了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放宽在厦门居住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条件,以及调整完善厦门有关落户政策。 在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中,《通知》提出,要放宽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落户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所学专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取得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核发的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或者高等教育文凭且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留学归国人员,与厦门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营业执照后,可以按规定将户口迁入厦门。 外来务工人员持有厦门居住证(暂住证)连续满5周年、在厦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5周年且在厦门市拥有51%以上住宅产权的,可将户口迁入。这也是厦门自2010年8月后,首次放宽落户厦门岛内的条件。 促进城镇化 “相比于过去僵化的户籍管理体制,各地放宽了落户限制,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此前曾撰文指出,从全国城市发展规律甚至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大多是移民城市。在中国北上广深,外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深圳外来人口和本地户籍人口大约为四比一。北京外来人口约800万,占总人口比重2/5,而上海外来人口900多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北京差不多,虽然比重低于深圳,但是总量很高。根据这些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量吸收外来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关键性举措。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毛有丰此前指出,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毛有丰强调,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中包括了1亿左右的常住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国城镇化进程所蕴含的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大。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18年中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达到16.21%,人户分离的人口量高达2.86亿人。“有了户口,很大意义上,就有了义务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公共资源分配。”在张大伟看来,户口是社区、住户、人口相关的市镇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必备基础,其对身份、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等的认定和对管辖权划分的支撑,更是所有国家各项司法活动的必备基础。 变相刺激楼市?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一直在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加快消除城乡户籍壁垒。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除此之外,今年多地政府再次出台或者升级吸引人才政策,制定了较全面的人才引进体系。1月11日,广州发布了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学历人才引进的年龄限制。2月13日,西安再次降低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户籍准入条件,本科学历落户不再受年龄限制,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中职技校毕业也可落户。2月14日,南京取消年度积分落户指标限制,同时优化落户流程,取消排名公示环节,申请人最终积分满100分即可落户。3月18日,石家庄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 为了吸引人才,各城市也不惜投入,拿出“真金白银”,在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方面加大引才力度。据统计,截至3月1日,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超过20个。 从2017年初争夺人才大战打响,两年间,由主要在二线城市展开,到蔓延至一线和三四线城市,甚至吸引不少县级城市加入。分析认为,人口争夺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新形式,以西安、郑州为代表的新兴二线城市几乎是举全市之力引才。某种程度上,城市间“人才争夺战”已从抢人才变成了抢人口。 随着“抢人”大战的升级,人口增长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再度升温,人才新政也面临着是吸引人才还是刺激楼市的争议。对此,张大伟表示,过去2年全国多个城市房价出现了反弹,其中大部分城市都发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政策,人才政策的确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特别是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加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政策变相的放开了限购等政策。从房价上涨城市看,其中大部分都发布过人才引进政策,以最典型的西安为例,与城市历史最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的确有很大关系。 “人才政策变相的降低了限购门槛,将人才吸引来之后,推向本来就供需结构紧张的房地产市场,这明显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预期。”张大伟强调,从未来发展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虑到了用降低门槛吸引人来,但大部分城市都没有留住人才的措施。这种情况下,吸引来的基本都是购房者。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现炒房客借助人才政策不同城市购房落户的可能性。对于这些城市来说,人才对应的应该是产业,人才对城市的作用也应该是在产业,而不是房地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次国家发改委明确2019年城镇化发展的任务,部分具有突破性,对于2019年城镇化发展以及相关楼市发展都有比较直接的影响。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各地“抢人”动作,都和城镇化发展有关。此次政策或将强化各地人才落户等相关政策,对于购房需求等影响是比较大的。[详情]
本报记者 金姝妮 北京报道 “城镇化发展到一个阶段了,以前城镇化发展中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每个城市都不缺人,就是多少的问题;但现在没有竞争力的城市人口会向有竞争力的城市转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中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以往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常住人口在300万以内的城市落户限制,同时要求常住人口在300万~500万的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2018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6%,城镇化依然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被写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后城镇化阶段,人口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城市分化新阶段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放宽户籍限制是必然趋势。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渐显,部分城市开始出现劳动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城市竞争的关键就是人口竞争。 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到2018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729万人,占6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17.9%。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老龄化加深的直接结果便是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 李国平认为,未来10年内,人口增长减缓的大趋势不会变。随着城镇化继续推进,人口变成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发改委此次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的措施,李国平分析称,以前由于城市的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所以接纳人口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现在中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物质基础条件、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已经具备放开大规模接受农业人口市民化、承接外来人口的能力。 他进一步分析称,除非特大超大城市会存在由于人口过多,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但包括特大超大城市在内,户籍制度也会陆陆续续放开,最终形成动态平衡的结果。“那就是户籍可以随着工作自由迁移,这样的过程中,附加在户口上的一些差异肯定会越来越小。” 发改委在最新文件中指出,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选择进入哪个城市,大家都是“用脚投票”,有竞争力的城市自然会吸纳更多人口。在李国平看来,收入水平高、自然条件好、就业充分以及较好的公共服务供给是基本的考量因素,这促使城市之间进入新的分化阶段。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次出台的政策中明确了超大特大城市要把社保和居住证等作为落户的主要因素,相比以前的政策有所突破,有助于工作时间长、有稳定就业机会群体的人落户,体现了公平性的政策导向。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现阶段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消化存量,比如此前西安、杭州等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后,真正落户的是已经生活在当地的人,原来可能由于学历等条件限制没有落户,短期内会有购房人群借助落户宽松的政策进入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一些干扰。 吸引“人才”or“人口”? 2017年以来,各地“抢人”动作频出,至今仍在持续。进入2019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发布相关政策。吸引“人才”还是“人口”?从近期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3月18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推出的“零门槛”落户政策,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对于“抢人大战”的说法,李国平并不认同,在他看来,每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劳动力不足、消费低迷等问题,有更多的人口加入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个城市有巨大的帮助,除了一些特大超大城市,绝大多数城市肯定希望吸纳更多人口。但城市人口的增加,大家都是用脚投票,选择一个城市时会考量它的条件,比如基本公共服务好不好,或者更多的是有没有就业岗位。 放开户籍限制正是适应了当前城镇化的需求。李国平指出,户口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和人口是否在当地居住有很大关系,所以有稳定的就业更重要,有就业才有人口,没有就业的户籍到哪里也没有意义。 “所以说人口的竞争,更多的是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城市有竞争力,人口自然就流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以前中国城镇化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进城,不管什么城市都会增加人口,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入人口减少、收缩的状态。”李国平说,条件好的城市会吸纳更多人口,而条件差些的城市又没有了广大的农村人口流入,导致条件相对差的城市面临收缩问题。 严跃进认为,根据发改委最新的文件,后续类似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方面,进入相关城市不仅不会设置障碍,而且可能会给予各类刺激的鼓励措施,包括各类购房和租房发放补贴等。[详情]
视频丨户籍制度改革,租房常住人口可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户籍制度改革再加力!常住人口300万到500万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条件,租房常住人口可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啦! 4月8日,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任务》要求,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详情]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给钱、给房、给户口”的优惠一波又一波,门槛也降得越来越低。 可事实上,还有很多人,他们住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口。截至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有着16.21个百分点的差距,这样意味着,仍有2.86亿多人在城镇生活,却没有城镇户口。 此外,我国还面临着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刚性目标。 今天(4月8日),国家发改委就公布了更大力度的户籍制度改革办法。在这份名为《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重要通知中,释放出了一系列重大信号…… 落户限制放开放宽 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一、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 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包括珠海、海口、潍坊、抚顺、银川等城市。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省内较发达市区。 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 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根据住建部《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目前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 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1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二线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今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全国公民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 作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彻底放开落户门槛,也是户籍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石家庄之前,一些省会城市虽然还有一定的落户门槛,但这种门槛已经很低,不少省会城市中专即可落户。 三、超大特大城市 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此前,部分特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也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4月3日,杭州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在第四大项第18条“强化引才育才保障与服务”一项,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今年1月11日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 四、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到,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去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说法是,2018年我国将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从“探索”到“允许”,反映出政府在落户政策态度上的改变。 人多了,公共服务不打折 落户调控放宽了,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也要跟上。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 具体项目包括: 1,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2,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线上结算率,推进远程医疗和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3,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各地区要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4,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5,合理发展城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充分考虑婴幼儿随迁子女的照护服务需求。打通各地区各部门数据壁垒,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便利性。 6,城市政府要向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但未落户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并加大与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地区的劳务对接力度。 “抢到人口”的城市有哪些“奖励”? 如果,城市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数量多,还会有一些“奖励”。也就是所谓的“人地钱挂钩”。 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 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过去,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土地供给不足,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土地供给过多,由此造成土地供需错配。 在专家看来,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并且将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这些措施更符合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对输入城市将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输入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通知还指出,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 张大伟认为,人地钱挂钩将有利于大城市、都市圈周围的农业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因为这些区域可以实现成片规模的城镇化,空出来的用地指标可以集中转移到城市,进而利好中心城市、都市圈的发展。 小城市怎么办 对于各类规模城市的发展方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也定了调: 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 大城市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要素集聚、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口被大城市“抢走了”,小城市怎么办呢?通知指出: 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都市圈内和潜力型中小城市要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官方文件首次提及“收缩型中小城市”的概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此前发布的研究成果称,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具体政策来看: 立足实际在中小城市适度增加公共资源供给。 鼓励各地区优化潜力型中小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合理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规模。 调整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设立和搬迁转移职业院校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中小城市; 将更多三级医院布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级医院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大城市知名中小学对中小城市学校进行对口帮扶支教。[详情]
央视网消息: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放宽大城市户籍的政策备受关注。 在此次印发的文件中,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来看,改革户籍改革的力度比以前有明显加大,落户条件要放开放宽,一些限制落户的做法要取消等等。可以预见的效果包括: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二是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三是相关的改革如“人地钱挂钩政策”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推动过程。总的来讲,城镇化推动人口进程,对于扩大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将有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于央视网)[详情]
深观察|300万人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户随人走渐成现实 澎湃特约评论员 熊志 来源:澎湃新闻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是城区常住人口,是不包含一个城市下辖县村人口的口径,它也是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的依据。比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到500万的,就是大城市。而按照2016年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超100万的有90个左右,超500万的有10个左右。对比此次文件要求,就是说这10多个之外的其他城市,绝大部分都得开放落户,至少得放宽门槛。 事实上相关户籍改革要求已不是首次提出。今年1月下发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同样明确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这里的“个别超大城市”更多是指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除此之外,都没有任何理由设置不合理的户籍壁垒。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的自由迁徙流动是相当常见的现象。过去户籍制度过于僵化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让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均等的公共福利,游离在城市边缘,“灵魂进不了城,肉身回不了乡”。 其实对这部分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以外地人的身份,在本地奉献,提供服务、创造财富,却无法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这本身就不公平。户籍制度逐渐松绑,大城市为流动人口张开双臂,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提供普惠的待遇,是公平正义和权利保障的必然要求。 对于各类城市来说,设置过高的落户门槛,限制人口流入,也不利于提升竞争力。近一年多以来,各个城市打响抢人大战,石家庄甚至推出“零门槛落户”的政策,都说明在劳动力红利消退、老龄化来临的前提下,人口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值在被重新发现。传统的户籍管理体制下那种“排外”的思路,自然不合时宜了。 凡此种种,都要求户籍改革与时俱进,为人口的自由流动创造更便捷的政策条件。而“户随人走”一旦成为现实,意味着户籍将仅仅作为一种信息登记制度而存在,不能作为各类福利政策的供应依据。说的直白点,大城市的户口将越来越“不值钱”。 这种自由流动的美好愿景值得畅想,但同样得看到,取消大城市落户门槛涉及到的利益调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眼下户籍制度捆绑了诸多福利,比如医保、养老保险等,这些福利体系并没有做到全国一盘棋,甚至都没有实现省级统筹。对大城市来说,开放落户等于为这些在外地缴纳医保、养老保险的群体提供本地的水平更高的市民待遇,难免会牵扯到地方利益。 此前“南方养老金救东北”的话题被广泛吐槽,已经暗含了地区之间相互调剂的公平性议题。城市规模越大,外来人口总量越多,涉及到的利益调整越复杂,所以户籍改革同样应是循序渐进,全面开放落户的对象,从起初的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拓展为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当然,它也说明,地区之间的利益壁垒,不构成阻碍户籍开放的理由。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人口可以更自由的流动,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涉及到人口相关的城市规划,必须得有前瞻性;另一方面,城市必须在服务水平、人居环境上不断提升,否则人口流失的局面,将是必然的结果。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详情]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8日称,201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强调,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确保有意愿的未落户常住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鼓励各地区逐步扩大居住证附加的公共服务和便利项目。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在随迁子女较多城市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持续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扩大公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常住人口覆盖范围。 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完善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为特色产业发展及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为打造更多精品特色小镇提供制度土壤。建立规范纠偏机制,逐年开展监测评估,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组织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适时健全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详情]
刚刚,国家发改委发文!300万-500万人口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条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冯奎:户籍改革力度明显加大,三大效果可预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来看,户籍改革的力度比以前有明显加大,落户条件要放开放宽、一些限制落户的做法要取消等等。 可以预见的效果包括: 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 二是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是相关的改革如“人地钱挂钩政策”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推动过程。 总的来讲,城镇化推动人口进城,对于扩大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将有积极作用。 [详情]
图片来源:摄图网 落户京沪有戏?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表述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该规划提出,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而根据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按此标准看,京沪广深为超大城市,重庆、杭州、武汉、南京、天津、成都等均为特大城市。 换句话说,之前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户籍是要严控的,现在新表述是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超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根据记者了解,户籍政策加快放开,已经不只是限于特大和超大城市。 继续《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一步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人口规模。 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上述几个城市户籍都要加大放开力度。 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取消落户限制(之前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是“有序放开”),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之前是“合理放开”),主城区500万人口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主城区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都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之前是“严格控制”),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实际是之前特大、超大城市严控户籍的政策已经在部分大部分城市失效。 原因是,超大城市广州和深圳对大学生户籍采取了放开的态度,这使得广州、深圳多年新增常住人口新增数在全国前几名。而特大城市纷纷全面放开了对大学生的户籍限制,西安甚至实施了在校大学生可以直接入户的态度,2018年全年新增户籍人口80多万,实际常住人口增加了40万左右,其中新增户籍人口数为全国第一。 京沪落户有戏? 根据了解,在全国目前严格控制户籍的超大城市,只有京沪。但是由于全国其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掀起给钱给房直接入户(给房租补贴、给低价商品房)人才大战,京沪也面临全国人才争夺的巨大压力。 2018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减少了29.7万,常住本地户籍人口,增加了13.2万。 2018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比上年增加5.4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增加1.92万;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增加3.53万。 但是另外两个超大城市深圳和广州,都在迅猛吸引大学生入户。至于武汉、西安、杭州、南京、长沙、成都、沈阳等城市都在全国实施对大学生的争夺大战,目前最新的情况是,兰州、石家庄等地进一步放宽限制,石家庄是采取无任何门槛的入户政策。 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人口分别比上年净增40.60万人和49.83万人,在全国位居前两名。 另外各个特大城市在狂吸人才,杭州的2018年末常住人口增加了33.8万,宁波增加了19.7万,武汉增加了18.81万,青岛增加了10.43万,厦门增加了10万,合肥增加了12.2万,长沙增加了23.66万,南京增加10.12万,成都增加了28.53万人,西安增加38.7万,郑州增加25.5万,重庆增加了26.63万。 在国家发改委发文提出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的新政后,可能全国城市对人才加大力度争夺的步伐会加快,相应大战激烈程度会进一步上升,而京沪对人才的户籍松动程度会加大,已经自不待言。此前在2018年北京首次对6000名外地户籍人才实施了积分落户,2019年北京新一轮积分落户打分也将开始。最终京沪对户籍放松到何种程度,还需要拭目以待。[详情]
城区人口300到500万的全面放开落户,哪些城市最受益? 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二线城市受益最大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城区常住人口300~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就是说,当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户将变得十分容易。 先来说说什么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这里的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至于地级以上城市辖下的县市,更不计入城区范畴,也就是说城区人口不等于市辖区人口,不等于市域人口,通常而言,市域人口>市辖区人口>城区人口。 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是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最为详细的统计。根据《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结合公开资料,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3座,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为特大城市。 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13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这个过程中,有一大批二线城市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城市。 今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全国公民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 作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彻底放开落户门槛,也是户籍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石家庄之前,一些省会城市虽然还有一定的落户门槛,但这种门槛已经很低,不少省会城市中专即可落户。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分析,当前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了16个百分点。这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尤其由于学历在大专以下、在二线城市中落不了户的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因此这些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有利于加速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加速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这些二线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京沪等超大城市控制人口规模、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就成为人们落户的重要方向。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对第一财经分析,城市的发展不是大中小城市齐步走,而是要优先发展特中心城市。在京沪等超大城市出现大城市病、成活成本高昂,中小城市吸引力又不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尤其是很多省会城市正迎来城市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放开落户,引进人才,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全省发展。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从去年底以来,整体落户的门槛有很大的放宽放松。除了超大城市外,大中城市都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一个方面是原来主要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现在则是突出强调中心大城市带动都市圈、城市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原来吸引的都是中高端人才,现在不光是人才,而是吸引劳动力。毕竟城市要发展,不能光只有大学生,也要有很多一线工人和服务业人员,城市才能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不光是这些I型大城市,大多数的特大城市乃至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也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4月3日,杭州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稳企业稳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在第四大项第18条“强化引才育才保障与服务”一项,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今年1月11日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 此外,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将受益。张大伟分析,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价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又相对之后,因此,有不少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会选择房价相对合理的三四线城市,实现就近落户及置业。 深化“人地钱挂钩”二线城市土地指标将增加 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相关的土地指标、财政支出配套也在跟上。 发改委此次通知指出,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2019年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落户较多地区。 同时,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过去强调中小城市战略的结果是: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土地供给不足,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土地供给过多,由此造成土地供需错配。 在专家看来,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并且将原籍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入地使用,这些措施更符合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对输入城市将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输入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从各地发布的人才政策来看,目前人才标准持续降低,很大程度已经开始变成了劳动力之争。”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说,人口的增加,必然带动土地指标和财政指标的增加。尤其是土地指标增加了,城市就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上布局,发展更多产业,做大做强城市规模,提升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因此,土地指标的增加对很多城市二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周围的三四线城市是一大利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也在这些城市。 通知指出,在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张大伟认为,人地钱挂钩将有利于大城市、都市圈周围的农业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因为这些区域可以实现成片规模的城镇化,空出来的用地指标可以集中转移到城市,进而利好中心城市、都市圈的发展。 人口流入也成为企业市场布局的一个重要指标。今年3月26日,在中国恒大(03333.HK)举行的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就“如何看待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时表示,现在再以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评价体系已经过时了,现在城市布局主要看是否有人口净流入以及是否有产业支撑。[详情]
【冯奎:户籍改革力度明显加大,三大效果可预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户籍改革力度比以前明显加大,可以预见:①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②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③相关改革如“人地钱挂钩政策”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推动过程。 相关阅读: 发改委:300万-500万人口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 [详情]
特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今年北京积分落户会变吗?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这对北京今年积分落户政策是否会产生影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北京现行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是按照办法制定的对试行期内申报工作的规定。因此,今年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不会有“政策层面”的调整。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国家层面,对各类城市落户政策从过去“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到此次国家发改委提出“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同时,国家发改委对超大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还提出,要“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这样的政策变化会对北京今后的户籍政策产生变化吗? 对此,北京市相关部门介绍,北京的户籍政策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北京实际,认真、审慎地研究制定。“当然,我们也在不断研究解决长期在北京市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的外来人口的户籍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北京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也正是主要解决这一类人的户籍需求问题。”[详情]
发改委: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提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制。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发展规划。 [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