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国际金融报|2019年11月08日  01:29
金融委: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须从制度建设着手
金融委: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须从制度建设着手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1月08日  00:30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上海证券报|2019年11月08日  06:36
三次会议三提补充资本 金融委聚焦中小银行防风险
三次会议三提补充资本 金融委聚焦中小银行防风险

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07日  22:05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澎湃新闻|2019年11月07日  17:19
莫开伟:客观看待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建议
莫开伟:客观看待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政策建议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08日  08:48
解中小行发展难题 金融委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解中小行发展难题 金融委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第一财经|2019年11月07日  11:34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19年11月07日  09:27
国务院金融委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国务院金融委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06日  20:28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11月07日  06:48
金融委: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
金融委: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

中证网|2019年11月07日  06:56
金融委: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委: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上海证券报|2019年11月07日  06:31
金融委: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金融委: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06日  21:01

最新新闻

评论: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评论: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来源 金融时报 原标题 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王一彤 近来,中小银行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而近期一些网络谣言将营口沿海银行与河南伊川农商银行这两家中小银行推上舆论的焦点。在近日召开的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对上述话题作出详尽解答。 中小银行的“行情”究竟稳不稳?监管数据显示,中小银行当前的基本面是比较稳健的。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在信贷资产质量方面,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8%,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4.00%,分别较上季度末增加0.18个和0.05个百分点。在风险抵补能力方面,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47.99%,农商行则为130.81%;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51%,而农商行为13.05%。在备受关注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方面,城商行的流动性比例为60.26%,农商行则为61.02%。上述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也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形势较为匹配。数据说明,中小银行近期的发展是基本稳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比较充足的。在通气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认为,中小银行总体还是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的,个别机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积累了一些问题,有的与经济周期有关,有的与机构自身的经营治理存在缺陷有关,这些机构规模比较小,风险暴露比较少,即便出现了风险也是完全可控的。 但是,两则针对中小银行的网络谣言引发了储户集中提款、兑现,进而对这两家银行产生了一定冲击,这值得我们深思。它在客观上反映出,在稳定的基本面之下,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稳定因素。从数据来看,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86%,拨备覆盖率为187.63%,资本充足率为14.54%,而城商行、农商行的上述指标则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中小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规模较小的银行更容易受到风险袭扰,发展困难更多。中小银行的发展根基还需要巩固。 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的“行情”?首先,应保持稳定预期。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谈到,个别中小银行出现问题甚至市场退出是正常行为,也是市场发挥作用的体现,应当理性看待,无需过于悲观。城商行、农商行有其自身优势,在流动性方面,不少农商行、小型城商行深耕本地,储蓄存款占比高,负债结构较好,因此流动性指标良好。数据能够印证这一点——三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的流动性比例均高于60%,超过了商业银行57.02%的平均水平。中小银行应该继续回归本源,放大在本乡本土的地域优势,只有把自身发展和当地实体经济需求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中小银行才能获得更充沛的流动性“弹药”与更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而不至于过度依赖同业负债。数据显示,中小银行正在沿着这样的路径前行——三季度末,城商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643亿元,相较上季度末保持了稳定增长;而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2325亿元,增幅为几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高。 在保持稳定预期、理性看待问题、坚持走本土路线之外,进一步巩固中小银行的“行情”,还必须深化改革,并为中小银行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中小银行比较容易遇到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问题。资本补充能力不足、补充渠道狭窄,是掣肘中小银行发展的一大痼疾。加之部分城商行过去走偏了发展道路,过于依赖同业负债,当同业市场大环境滑坡,流动性就容易出现紧张。因此,应该加码针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别是外源性资本补充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的支持举措,为它们的短期发展与长期改革注入充足的资本金。同时,应规范同业市场,促使少数中小银行摆脱过度依赖同业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也必须加紧内部改革的步伐,针对经济大势主动调整,抛弃“垒大户”与“求大求快”思路,做一些取舍和收缩,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应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水平,避免治理水平和内控能力跟不上发展速度的现象出现。唯有从资本和流动性角度筑牢发展根基,并通过更科学的内部管理塑造合理的发展模式,中小银行的发展“行情”才能更加稳固。[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1月14日 07:30
金融委三提银行资本补充 中小行万亿缺口待补
金融委三提银行资本补充 中小行万亿缺口待补

  时代周报记者 罗仙仙 发自深圳 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最近再获政策加持。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其中提出:“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这是国务院金融委第三次提及银行资本补充的问题。 此前,国务院金融委先后在第七次、八次会议指出,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银行当前的资本补充渠道包括IPO、可转债、定增、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据银保监会2019年6月末数据,我国45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中,其中有134家城商行、1423家农商行、782家农信社、1622家村镇银行。 11月10日,广东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资本水平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配置低效导致的盈利能力不足,会议提及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同时健全公司治理及风控体系,是治本的办法。” “由于中小银行通过传统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和能力有限,该政策对缓解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滑问题会有实质帮助。”同一天,某央企保险集团研究所负责人毛智才(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预计明年下半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缓解。”毛智才称。 上市城、农商行资本缺口近万亿 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城、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3%和15.11%。不过,未能达到上述行业均值的,在A股上市的13家城商行中有10家,8家农商行中有4家。 2019年三季度末,上述A股上市城、农商行中,南京银行(601009.SH)、贵阳银行(601997.SH)、西安银行(600928.SH)和青岛银行(002948.SZ)均出现了环比的下降,分别由2019年6月末的13.11%、13.15%、15.19%、16.20%降至12.88%、13.06%、14.86%和15.04%。 若拉长时间轴,上市的城、农商行中近半数的资本充足率,在完成上市当年出现大幅提升,但上市后表现为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而下滑。 相较于2018年末,长沙银行(601577.SH)、上海银行(601229.SH)、南京银行、郑州银行(002936.SZ)、张家港行(002839.SZ)、青农商行(002958.SZ)等6家A股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贵阳银行、成都银行(601838.SH)、杭州银行(600926.SH)、江苏银行(600919.SH)、无锡银行(600908.SH)等出现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充足率的下降。 以江苏银行为例,该行在2018年11月拟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该行向证监会提交申请后,收到了审查反馈。 该行对必要性解释称:“信贷资产占比不断提升,资本耗用随之不断加大;资管新规落地,将面临一定的回表压力,加大了对资本的消耗。”另外,江苏银行解释称,在保持较为稳健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情况下,仅靠利润留存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预计2019―2021年总资本累计缺口为442.40亿元。” 江苏银行的坦承,道出中小银行在发展中遇到资本难题的尴尬。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文郎在年初的研报中称:“参考上市银行在银行业的资产占比(2018年9月末约61%),预计2019年、2020年银行业每年或需补充1.2万亿―1.5万亿元资本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 江苏银行今年3月完成20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随后于9月发行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但截至2019年9月末,江苏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较去年末下降0.14、0.01个百分点至10.14%、8.60%,仍低于同期A股上市城商行的均值10.83%和9.43%。 事实上,城、农商行大批量资本补血仍在持续。仅在今年,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就先后公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00亿元、72亿元、116.19亿元。 “2019 年半年末,商业银行各层次资本充足率均出现回落。持续的资本补充必不可少。”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在近期研报中表示。 “量价齐降,收入承压,资本的内生积累相对有限;无论是消化未来可能持续暴露的资产质量问题,还是应对表内外业务的转型,都需要资本予以支持。” 郭益忻认为。 创新资本工具待突破 目前,我国银行的资本来源可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 前者来源于利润留存,可通过减少现金分红和降低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等方式;后者可通过定增、配股、IPO、可转债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永续债等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 自2016年8月江阴银行成为首家A股上市农商行以后,监管层鼓励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环境趋势明显加强,A股IPO也成为中小银行最重要的资本金补充手段之一。 据证监会最近披露的信息,沪深两市共有16家银行处于A股IPO排队名单之中,拟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银行分别有9家、7家。 其中,绍兴瑞丰农商行、厦门银行、厦门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重庆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兰州银行、江苏大丰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等11家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齐鲁银行、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等5家则处于“已反馈”状态。 而在港股市场,内地中小银行递表的热情也在持续,继2018年底泸州银行在港交所上市之后,贵州银行、遂宁银行、富滇银行等均在今年有意赴港上市。 不过,上述筹备A股或H股上市的城、农商行数量,占国内逾1500家城、农商行的比重极小。 上市难关尚未迈过,外源性融资补充资本的道路仍较窄。 对此,毛智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是解决中小银行经营困难的重要举措,但是关键点是中小银行提升整体经营能力和业务管控能力,因此效果显现是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1月5日,深圳某中小银行有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自身规模较小,上市不仅是为了募资,也是为了实现、体现规范化治理,但现在上市周期较长,股权问题、消化不良等任务都需要时间。” 郭益忻在上述研报中表示:“近期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成为监管高层口中的高频词,我们预计,接下来非上市优先股、可转债等创新资本工具将有望取得突破,永续债发行机构也可能逐步下沉。” “关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类型、发行渠道、发行方式等问题,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协同用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毛智才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详情]

时代周报 | 2019年11月12日 05:11
弥补发展短板:中小银行转型改革呈现新走向
弥补发展短板:中小银行转型改革呈现新走向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孟扬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真正抓好贯彻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金融调控、防风险、金融监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紧紧围绕如何更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构筑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展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未来可能有几个重要的新走向: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治理能力;二是强化资本管理,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创新产品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中小银行竞争力仍不足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银行业,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支持发展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业机构体系。中小银行机构在业务模式、客户定位、风控技术方面初步形成自身特色,弥补了原有银行体系的不足,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我国,中小银行机构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相容性,发展中小银行、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有助于填补我国大中型银行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不过,与社会对中小银行的期待相比,我国在市场准入、业务创新等政策方面仍偏审慎,中小银行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董希淼举例称,一是经营观念还没有彻底地从原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依然强调规模扩张及发展速度,忽视资产质量改善及效率提高;二是不良资产占比高,不良资产处置手段较少,处置力度不足,部分中小银行各类风险积聚,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因此,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这是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温彬表示。 提升治理能力和风控水平是关键 今年以来,国常会、金融委会议已多次提及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比如第八次金融委会议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 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业资本补充,从长远来看,内源性资本补充是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部分,这部分来自银行的利润留存,银行发展质量越好,后续发展能力就会越强。不同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治理能力,也是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在银保监会政策统一指导下,中小银行结合地方特点和战略特色,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支持下,建立分工明确、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三会一层”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除提升治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外,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还应创新产品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例如,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推进银行信贷与股票、债券、基金协同对接,创新推出投贷联动等新产品,为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后续配套政策需跟进 目前,我国对中小银行监管大多参照大中型银行,总体上仍然缺乏差异性。因此,有专家建议,应对中小银行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从根源上解决制约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能力和效率。 “首先,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轻监管负担,加大正向激励;其次,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负债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再次,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支持,鼓励中小银行利用资本市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发展的稳健性;此外,充分发挥中小银行机制灵活优势,鼓励其面向市场和客户开展产品创新。”董希淼建议。 其中,在多渠道补充资本方面,多位业内专家提出,监管部门应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同时,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负债来源渠道较窄且成本高,影响了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对此,董希淼表示,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及再贴现、再贷款等,为中小银行流动性提供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同时,继续扩大MLF等担保品范围,或提高担保品的折扣率,为中小银行获取流动性支持提供更大便利。[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1月11日 07:02
谭浩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
谭浩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

  现实生活中,虽然房奴很多,急于买房的人也很多,为了买房,穷尽一生积蓄并借了很多钱买房的人更多。[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08日 09:56
评论:中小银行改革是当前完善金融治理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11月08日 06:49
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1月08日 06:46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原标题:金融委连提中小银行意味着什么?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11月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会议提到,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并非金融委首次提到这一问题。9月27日召开的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也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连续两次会议都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以及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这是为什么?传递着什么样的政策思路? 当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必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深刻的背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宏观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行业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自身发展长期可持续。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活力,中小银行具有本地信息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管理优势,是服务上述领域、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然而,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在公司治理方面,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说,此前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的风险事件,多与公司治理有关系,存在治理水平较差、公司制度不完善、关联融资等问题。 完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其实是个老话题。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中,股权与公司治理就位居首位。 在温彬看来,中小银行目前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战略清晰坚定,执行措施得当,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因此,中小银行既要资本补充,更要推广同业先进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 此次金融委会议也指出,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应建立理性商业模式 走资本集约化道路 按照金融委会议传递的信息,下一阶段,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将是政策层面引导中小银行发展的两个方向。 关于完善公司治理,温彬认为,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要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应用,解决很多银行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对于补充资本,实则从去年以来,政策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缓解资本压力,包括推出永续债、出台优先股新规等。 温彬建议,下一步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理顺。目前,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 在二级资本发行方面,曾刚建议,未来需要政策适度支持,包括动用增信机制,平抑市场情绪,矫正不理性调整,降低中小银行资本发行的风险溢价,帮助其在二级市场发行更加顺畅。 中小银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与补充资本之间,实则互为关联。廖志明认为,加快中小银行上市进程,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上市也是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过程,让信息披露更为健全、股权结构更为优化。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让风险更为可控、商业模式更加理性,是解决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的治本之措。在理性的商业模式下,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盈利能力和规模扩张的意愿互相匹配,而非长期依靠外源性融资发展。 “很多中小银行过往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粗暴,一味追求规模扩张,但是资本补充没有跟上规模扩张的步伐,这一方面带来资本补充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资本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曾刚分析道,国外很多银行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追求资本回报率。 展望未来,曾刚建议,中小银行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寻找平衡,走资本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小银行要立足自身实力,做差异化、稳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机构。 廖志明也认为,中小银行要回归本源,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专注传统业务和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这才是“正道”,是监管引导的方向。[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9年11月08日 06:36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原标题:千字公告7次提及“中小银行”,金融委第九次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 其中,重点突出了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 肯定中小银行发展定位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在当前,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及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银行,用银行业1/4左右的资产规模,扎根服务基层经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必须坚持和巩固的基本制度。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曾提出,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及差异化的银行体系,也特别强调中小银行在支持民营小微及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会议肯定了中小银行发展定位。”温彬认为,下阶段,中小银行的发展应该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及方向。 对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提及,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同时指出,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此,温彬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是稳经济及防风险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活力,而中小银行具有本地信息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管理优势,是服务上述领域、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温彬称。 温彬进一步指出,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然而,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温彬称,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过,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 后期发展指引意义深远 温彬认为,本次会议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某种程度来讲,目前中小银行发展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温彬指出,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战略清晰坚定,执行措施得当,经营管理中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中小银行既要资本补充,解决‘能不能’的问题,更要推广同业先进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解决‘愿不愿’的问题。”温彬称。 中小银行发展新方向 那么,后期中小银行的改革发展可能具有哪些新方向呢? 温彬指出,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中小银行治理能力;二是强化资本管理,提升中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创新产品模式,提升中小银行服务能力。 温彬进一步举例称,比如在强化资本管理方面,后期可能会将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目前,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部分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几率提升。”温彬表示,建议监管部门在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时,充分考虑中小银行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温彬称。 (国际金融报记者 马嘉辛)[详情]

国际金融报 | 2019年11月08日 01:29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原标题: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改进商业模式?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金融委特别强调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呢?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监管的强化,一些影子银行,面临着要回表。回表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对于资本的损耗。二是银行现在的信用风险、不良都在上升,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当风险上升的时候,把资本做大,对于核销坏账也好,抵御未来可能的风险冲击也好,都是有好处的。三是发展的需要。虽然受宏观因素影响,银行发展速度在放缓,但许多银行依然抱着备足弹药的想法,要为未来的发展制造空间,如重组收购其他银行等等。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占银行业1/4左右的资产规模,扎根服务基层经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必须坚持和巩固的基本制度。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是需要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制度。 “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因此,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这是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温彬表示。 那么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有哪些渠道呢?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孔祥指出,如果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话,主要是IPO、定增和内源融资。补充一级资本的话可以通过优先股,如果是补充资本的话,可以再发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上市是比较快速的补充资本的途径。 温彬认为,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部分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几率提升。建议监管部门在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充分考虑中小银行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什么是好的中小银行商业模式? 一位中型城商行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讲,中小银行目前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体制机制灵活、特色业务突出、风险防控得当,近几年来利润增长很快,受到行业瞩目,成功上市。有些未上市的银行,也扎根地方特色,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而美”的道路,品牌效益和经营价值都不断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该人士认为,补充资本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和个人。 对此,温彬建议,监管部门要总结推广中小银行典型商业模式,对于部分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精准拆弹。 “从银行角度出发,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推进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在更大范围应用,解决很多银行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温彬说。 “另一个建议是,监管部门可以探索推出以知识产权、技术、数据资产等作为授信条件或风险缓释的银行贷款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有发展前景暂时遇到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帮助银行化解一部分风险问题。”温彬认为。[详情]

澎湃新闻 | 2019年11月07日 17:19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原标题:金融委再定调!加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程丹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提及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来看看十大关键表述: 1、 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 3、 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4、 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5、 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 6、 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7、 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8、 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 9、 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10、 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看点一:连续三次会议提及“银行”问题 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同时,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这是金融委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在金融委第七次会议上,会议明确,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有效调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积极性,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上,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和资金进入境内金融市场,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力。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开辟多重渠道补充资本金,包括利用IPO、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密集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银行9月份金融债发行规模增至2652亿元,创出年内新高,银行金融债发行规模占比高达75.77%。 这和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银行资本补充有关,从发行上,我国商业银行年初获批发行新的资本工具——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从认购上,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将允许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华泰证券大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认为,今年以来银行积极补充资本金,后续监管层有望保持较大的资本补充支持力度,并鼓励更多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出现,进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看点二:高度重视建设中央银行制度 会议指出,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这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相一致。 国际清算银行总结了现代中央银行的三大目标:货币政策目标、金融稳定目标和支付系统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带来的现代中央银行的几大功能:货币稳定功能(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稳定和监管功能(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政策操作功能(外汇干预、外汇储备、流动性管理、最后借款人)、金融基础设施(通货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系统、央行货币清算系统、其他清算系统、登记提供)、服务政府(经理国库)、其他公共品功能(债务管理、资产管理、准财政行为、研究统计、消费者服务等)。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我国央行已经具备了现代央行的大多数功能,而且正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等其他现代央行制度,研究和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就是一例。在全球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建立更完善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也将有助于完善现代央行制度。此外,“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或有助于解决央行持续缩表问题,随着外汇占款的回落,基础货币被动收缩,未来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或更加灵活;“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则对未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看点三: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明确,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这也是《决定》的要求一脉相承,资本市场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有短期目标也有长期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改革目标就是为了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改革清单包括了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优化重组上市、再融资等制度;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切实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提升稽查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提升科技监管能力等。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周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部分论证充分、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已陆续出台,目前正抓紧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推动证券法修改,加强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与投资者保护,加快转变证监会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等。 张文朗表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金融业开放的大趋势,自身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有助于补齐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短板,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看点四:发挥好创投作用,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决定》也提到,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科创板的开设,让股权投资项目的流动性变得更好,投资、退出的资本生态得以优化,同时,“硬科技”已日渐成为头部创投的投资要地,不少优质创投陪伴着科创企业一同成长。 证监会半个月前召开了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肯定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即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助推器”、优化资源配置的“催化剂”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当前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募资环节看,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将带来丰富的资金供给,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更多参与也将提供更加广泛多元的资金来源。从投资环节看,当前我国正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带来大量投资机会。从退出环节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正积极推进,创业板改革、新三板改革以及发行、上市、交易等基础制度改革的陆续实施,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更加便捷、更为丰富的退出选择。 监管层酝酿着政策红利,为行业良性发展提供便利。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指导基金业协会细化私募、创投的登记备案标准和要求,完善流程、优化服务,建立分类备案机制,全面提升透明度。研究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和路径,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推动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税收政策和中长期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规定。[详情]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 2019年11月07日 09:27
评论: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评论: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来源 金融时报 原标题 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行情” 王一彤 近来,中小银行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而近期一些网络谣言将营口沿海银行与河南伊川农商银行这两家中小银行推上舆论的焦点。在近日召开的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对上述话题作出详尽解答。 中小银行的“行情”究竟稳不稳?监管数据显示,中小银行当前的基本面是比较稳健的。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在信贷资产质量方面,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48%,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4.00%,分别较上季度末增加0.18个和0.05个百分点。在风险抵补能力方面,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47.99%,农商行则为130.81%;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51%,而农商行为13.05%。在备受关注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方面,城商行的流动性比例为60.26%,农商行则为61.02%。上述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也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形势较为匹配。数据说明,中小银行近期的发展是基本稳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比较充足的。在通气会上,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认为,中小银行总体还是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的,个别机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积累了一些问题,有的与经济周期有关,有的与机构自身的经营治理存在缺陷有关,这些机构规模比较小,风险暴露比较少,即便出现了风险也是完全可控的。 但是,两则针对中小银行的网络谣言引发了储户集中提款、兑现,进而对这两家银行产生了一定冲击,这值得我们深思。它在客观上反映出,在稳定的基本面之下,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稳定因素。从数据来看,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86%,拨备覆盖率为187.63%,资本充足率为14.54%,而城商行、农商行的上述指标则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中小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规模较小的银行更容易受到风险袭扰,发展困难更多。中小银行的发展根基还需要巩固。 如何巩固中小银行稳定的“行情”?首先,应保持稳定预期。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谈到,个别中小银行出现问题甚至市场退出是正常行为,也是市场发挥作用的体现,应当理性看待,无需过于悲观。城商行、农商行有其自身优势,在流动性方面,不少农商行、小型城商行深耕本地,储蓄存款占比高,负债结构较好,因此流动性指标良好。数据能够印证这一点——三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的流动性比例均高于60%,超过了商业银行57.02%的平均水平。中小银行应该继续回归本源,放大在本乡本土的地域优势,只有把自身发展和当地实体经济需求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中小银行才能获得更充沛的流动性“弹药”与更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而不至于过度依赖同业负债。数据显示,中小银行正在沿着这样的路径前行——三季度末,城商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643亿元,相较上季度末保持了稳定增长;而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2325亿元,增幅为几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高。 在保持稳定预期、理性看待问题、坚持走本土路线之外,进一步巩固中小银行的“行情”,还必须深化改革,并为中小银行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中小银行比较容易遇到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问题。资本补充能力不足、补充渠道狭窄,是掣肘中小银行发展的一大痼疾。加之部分城商行过去走偏了发展道路,过于依赖同业负债,当同业市场大环境滑坡,流动性就容易出现紧张。因此,应该加码针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特别是外源性资本补充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的支持举措,为它们的短期发展与长期改革注入充足的资本金。同时,应规范同业市场,促使少数中小银行摆脱过度依赖同业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也必须加紧内部改革的步伐,针对经济大势主动调整,抛弃“垒大户”与“求大求快”思路,做一些取舍和收缩,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应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水平,避免治理水平和内控能力跟不上发展速度的现象出现。唯有从资本和流动性角度筑牢发展根基,并通过更科学的内部管理塑造合理的发展模式,中小银行的发展“行情”才能更加稳固。[详情]

金融委三提银行资本补充 中小行万亿缺口待补
金融委三提银行资本补充 中小行万亿缺口待补

  时代周报记者 罗仙仙 发自深圳 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最近再获政策加持。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其中提出:“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这是国务院金融委第三次提及银行资本补充的问题。 此前,国务院金融委先后在第七次、八次会议指出,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银行当前的资本补充渠道包括IPO、可转债、定增、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据银保监会2019年6月末数据,我国45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中,其中有134家城商行、1423家农商行、782家农信社、1622家村镇银行。 11月10日,广东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资本水平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配置低效导致的盈利能力不足,会议提及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同时健全公司治理及风控体系,是治本的办法。” “由于中小银行通过传统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和能力有限,该政策对缓解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滑问题会有实质帮助。”同一天,某央企保险集团研究所负责人毛智才(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预计明年下半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缓解。”毛智才称。 上市城、农商行资本缺口近万亿 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城、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3%和15.11%。不过,未能达到上述行业均值的,在A股上市的13家城商行中有10家,8家农商行中有4家。 2019年三季度末,上述A股上市城、农商行中,南京银行(601009.SH)、贵阳银行(601997.SH)、西安银行(600928.SH)和青岛银行(002948.SZ)均出现了环比的下降,分别由2019年6月末的13.11%、13.15%、15.19%、16.20%降至12.88%、13.06%、14.86%和15.04%。 若拉长时间轴,上市的城、农商行中近半数的资本充足率,在完成上市当年出现大幅提升,但上市后表现为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而下滑。 相较于2018年末,长沙银行(601577.SH)、上海银行(601229.SH)、南京银行、郑州银行(002936.SZ)、张家港行(002839.SZ)、青农商行(002958.SZ)等6家A股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贵阳银行、成都银行(601838.SH)、杭州银行(600926.SH)、江苏银行(600919.SH)、无锡银行(600908.SH)等出现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充足率的下降。 以江苏银行为例,该行在2018年11月拟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该行向证监会提交申请后,收到了审查反馈。 该行对必要性解释称:“信贷资产占比不断提升,资本耗用随之不断加大;资管新规落地,将面临一定的回表压力,加大了对资本的消耗。”另外,江苏银行解释称,在保持较为稳健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情况下,仅靠利润留存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预计2019―2021年总资本累计缺口为442.40亿元。” 江苏银行的坦承,道出中小银行在发展中遇到资本难题的尴尬。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文郎在年初的研报中称:“参考上市银行在银行业的资产占比(2018年9月末约61%),预计2019年、2020年银行业每年或需补充1.2万亿―1.5万亿元资本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 江苏银行今年3月完成200亿元的可转债发行,随后于9月发行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但截至2019年9月末,江苏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较去年末下降0.14、0.01个百分点至10.14%、8.60%,仍低于同期A股上市城商行的均值10.83%和9.43%。 事实上,城、农商行大批量资本补血仍在持续。仅在今年,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就先后公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00亿元、72亿元、116.19亿元。 “2019 年半年末,商业银行各层次资本充足率均出现回落。持续的资本补充必不可少。”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在近期研报中表示。 “量价齐降,收入承压,资本的内生积累相对有限;无论是消化未来可能持续暴露的资产质量问题,还是应对表内外业务的转型,都需要资本予以支持。” 郭益忻认为。 创新资本工具待突破 目前,我国银行的资本来源可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 前者来源于利润留存,可通过减少现金分红和降低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等方式;后者可通过定增、配股、IPO、可转债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永续债等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 自2016年8月江阴银行成为首家A股上市农商行以后,监管层鼓励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环境趋势明显加强,A股IPO也成为中小银行最重要的资本金补充手段之一。 据证监会最近披露的信息,沪深两市共有16家银行处于A股IPO排队名单之中,拟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银行分别有9家、7家。 其中,绍兴瑞丰农商行、厦门银行、厦门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重庆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兰州银行、江苏大丰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等11家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齐鲁银行、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等5家则处于“已反馈”状态。 而在港股市场,内地中小银行递表的热情也在持续,继2018年底泸州银行在港交所上市之后,贵州银行、遂宁银行、富滇银行等均在今年有意赴港上市。 不过,上述筹备A股或H股上市的城、农商行数量,占国内逾1500家城、农商行的比重极小。 上市难关尚未迈过,外源性融资补充资本的道路仍较窄。 对此,毛智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拓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是解决中小银行经营困难的重要举措,但是关键点是中小银行提升整体经营能力和业务管控能力,因此效果显现是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1月5日,深圳某中小银行有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自身规模较小,上市不仅是为了募资,也是为了实现、体现规范化治理,但现在上市周期较长,股权问题、消化不良等任务都需要时间。” 郭益忻在上述研报中表示:“近期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成为监管高层口中的高频词,我们预计,接下来非上市优先股、可转债等创新资本工具将有望取得突破,永续债发行机构也可能逐步下沉。” “关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类型、发行渠道、发行方式等问题,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协同用力,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毛智才对时代周报记者称。[详情]

弥补发展短板:中小银行转型改革呈现新走向
弥补发展短板:中小银行转型改革呈现新走向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孟扬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真正抓好贯彻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金融调控、防风险、金融监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是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紧紧围绕如何更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构筑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展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未来可能有几个重要的新走向: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治理能力;二是强化资本管理,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创新产品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中小银行竞争力仍不足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银行业,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支持发展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努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业机构体系。中小银行机构在业务模式、客户定位、风控技术方面初步形成自身特色,弥补了原有银行体系的不足,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我国,中小银行机构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相容性,发展中小银行、增加金融供给主体,有助于填补我国大中型银行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不过,与社会对中小银行的期待相比,我国在市场准入、业务创新等政策方面仍偏审慎,中小银行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董希淼举例称,一是经营观念还没有彻底地从原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依然强调规模扩张及发展速度,忽视资产质量改善及效率提高;二是不良资产占比高,不良资产处置手段较少,处置力度不足,部分中小银行各类风险积聚,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因此,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这是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温彬表示。 提升治理能力和风控水平是关键 今年以来,国常会、金融委会议已多次提及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比如第八次金融委会议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 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业资本补充,从长远来看,内源性资本补充是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部分,这部分来自银行的利润留存,银行发展质量越好,后续发展能力就会越强。不同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治理能力,也是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在银保监会政策统一指导下,中小银行结合地方特点和战略特色,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支持下,建立分工明确、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三会一层”制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除提升治理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外,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还应创新产品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例如,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推进银行信贷与股票、债券、基金协同对接,创新推出投贷联动等新产品,为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后续配套政策需跟进 目前,我国对中小银行监管大多参照大中型银行,总体上仍然缺乏差异性。因此,有专家建议,应对中小银行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从根源上解决制约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能力和效率。 “首先,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轻监管负担,加大正向激励;其次,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负债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再次,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支持,鼓励中小银行利用资本市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发展的稳健性;此外,充分发挥中小银行机制灵活优势,鼓励其面向市场和客户开展产品创新。”董希淼建议。 其中,在多渠道补充资本方面,多位业内专家提出,监管部门应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同时,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负债来源渠道较窄且成本高,影响了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对此,董希淼表示,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及再贴现、再贷款等,为中小银行流动性提供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同时,继续扩大MLF等担保品范围,或提高担保品的折扣率,为中小银行获取流动性支持提供更大便利。[详情]

谭浩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
谭浩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存了很多钱却不买房?

  现实生活中,虽然房奴很多,急于买房的人也很多,为了买房,穷尽一生积蓄并借了很多钱买房的人更多。[详情]

评论:中小银行改革是当前完善金融治理的重点
评论:中小银行改革是当前完善金融治理的重点

  原标题:评论丨中小银行改革是当前完善金融治理的重点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和中小银行改革是本次会议的两个重要议题。 会议指出,要真正抓好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把金融工作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 金融业治理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方面。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治理能力的根本目标和关键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委第九次会议要求,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推进各项制度建设。而所谓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也主要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适应。2018年9月,刘鹤副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就强调,金融体系要提高适应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央行2018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提高金融结构的适应性,在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 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讨论的是金融监管,以及与之相应的金融发展。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思考,金融监管应该考虑上升到金融治理的层面,更加重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 金融领域积累的一些风险,需要及时化解。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需要改变。 这次金融委会议研究了深化中小银行改革的问题,提出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健全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的重点是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也研究了这个问题。第九次会议继续研究,充分说明其重要性。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重视,将此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也鼓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当地,正是中小银行应该具备的优势。因此,中小银行被赋予重任,也得到了政策支持。 但今年5月以来,一些中小银行暴露出不少问题,妨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增强。首先是一些信用风险,然后遭遇了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这又进一步反映出个别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不良率偏高、经营状况欠佳、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 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它们目前遭遇的很多问题。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补充资本可能无法完全解决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很多问题需要在厘清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完善金融治理之后才能得到解决。 中小银行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在2017年以前,中小银行投资业务快速发展,而贷款业务相对较慢,这是为了将资产出表而进行的监管套利,出表的资产很多是“空转”,在金融体系体内循环,或者进入房地产等领域,这是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其次,在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当地的要求下,一些中小银行受地方政府影响,很多贷款投向了经营状况不好的主体和项目,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一些贷款就会变成不良,影响中小银行的业绩,这是金融过度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 实际上,这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金融的过度依赖,不下功夫切实解决实体经济本身面临的问题,而是试图通过加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只能是拔苗助长,实体经济的问题没有解决,有潜力的行业、企业、项目也被透支,难以持续发展。 完善金融治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得到重视。特别是后者,还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人们对金融发展寄予厚望,但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是靠金融发展就能解决的。只有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金融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防范风险。[详情]

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血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原标题: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徐贝贝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继金融委第八次会议提出“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后,本次会议再次聚焦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提出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会议还强调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等。 政策助中小银行“补血” 今年以来,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多次被政策层面提及。会议指出,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早在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提高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 目前,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纷纷通过永续债、优先股、银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共发行无固定期限债券(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超过7000亿元。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4.12%,较上年同期上升0.58个百分点。 不过,中小银行尤其是非上市中小银行,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尚不丰富。7月19日,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修订)》指出,股东人数累计超过200人的非上市银行,在满足发行条件和审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发行优先股。这给了部分符合资质的非上市中小银行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机会。 “当前,银行间流动性分层现象比较突出,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情况仍然存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到,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的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本质上是真实资本水平不足导致的市场选择结果。董希淼认为,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支持能够增强中小银行发展的稳健性,更好抵御流动性风险,进而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要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充分考虑中小银行需求,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应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金融创新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温彬表示,金融创新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创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持途径。目前,科创板设立并实行注册制已经有1年时间,上市交易也有3个多月,新股发行节奏趋于常态化。截至11月5日,科创板46家公司已发行完毕并挂牌上市,其中不乏“硬科技”企业。与此同时,科创板对科创企业的制度包容性正不断增强,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初步显现。 另外,商业银行也大有可为。2016年4月份,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了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包括五个试点示范区与十家试点银行。温彬建议,要继续扩大投贷联动试点银行范围,推进银行信贷与股票、债券、基金协同对接,创新推出投贷联动等新产品,为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某机构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健全完善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未来要着力推动科创板发展壮大。建议将来以科创板为试点,推动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鼓励科创类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获取发展资金。在间接融资方面,建议鼓励银行创新抵押品种类,拓展知识产权等为抵押品。[详情]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金融委连续两次会议提到中小银行 传递何种政策思路?

  原标题:金融委连提中小银行意味着什么?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11月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会议提到,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并非金融委首次提到这一问题。9月27日召开的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也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连续两次会议都提到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以及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这是为什么?传递着什么样的政策思路? 当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必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聚焦中小银行问题,有深刻的背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宏观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行业需要上看,补充资本有助于中小银行抵御风险,实现自身发展长期可持续。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活力,中小银行具有本地信息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管理优势,是服务上述领域、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然而,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在公司治理方面,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说,此前部分中小银行出现的风险事件,多与公司治理有关系,存在治理水平较差、公司制度不完善、关联融资等问题。 完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其实是个老话题。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中,股权与公司治理就位居首位。 在温彬看来,中小银行目前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战略清晰坚定,执行措施得当,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因此,中小银行既要资本补充,更要推广同业先进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 此次金融委会议也指出,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应建立理性商业模式 走资本集约化道路 按照金融委会议传递的信息,下一阶段,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将是政策层面引导中小银行发展的两个方向。 关于完善公司治理,温彬认为,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要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应用,解决很多银行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对于补充资本,实则从去年以来,政策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缓解资本压力,包括推出永续债、出台优先股新规等。 温彬建议,下一步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理顺。目前,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 在二级资本发行方面,曾刚建议,未来需要政策适度支持,包括动用增信机制,平抑市场情绪,矫正不理性调整,降低中小银行资本发行的风险溢价,帮助其在二级市场发行更加顺畅。 中小银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与补充资本之间,实则互为关联。廖志明认为,加快中小银行上市进程,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渠道较为匮乏的现状;另一方面,上市也是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的过程,让信息披露更为健全、股权结构更为优化。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让风险更为可控、商业模式更加理性,是解决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的治本之措。在理性的商业模式下,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盈利能力和规模扩张的意愿互相匹配,而非长期依靠外源性融资发展。 “很多中小银行过往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粗暴,一味追求规模扩张,但是资本补充没有跟上规模扩张的步伐,这一方面带来资本补充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资本的回报率在持续下降。”曾刚分析道,国外很多银行发展到成熟阶段,不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追求资本回报率。 展望未来,曾刚建议,中小银行要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规模和质量之间寻找平衡,走资本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回报率。小银行要立足自身实力,做差异化、稳健、有特色的地方金融机构。 廖志明也认为,中小银行要回归本源,降低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专注传统业务和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这才是“正道”,是监管引导的方向。[详情]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千字公告7次提到中小银行 金融委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原标题:千字公告7次提及“中小银行”,金融委第九次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 其中,重点突出了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 肯定中小银行发展定位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在当前,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及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银行,用银行业1/4左右的资产规模,扎根服务基层经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必须坚持和巩固的基本制度。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中曾提出,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及差异化的银行体系,也特别强调中小银行在支持民营小微及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会议肯定了中小银行发展定位。”温彬认为,下阶段,中小银行的发展应该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及方向。 对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提及,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同时指出,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此,温彬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是稳经济及防风险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活力,而中小银行具有本地信息优势和决策链条短的管理优势,是服务上述领域、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温彬称。 温彬进一步指出,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然而,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温彬称,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过,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 后期发展指引意义深远 温彬认为,本次会议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某种程度来讲,目前中小银行发展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温彬指出,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在体制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特色鲜明,战略清晰坚定,执行措施得当,经营管理中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经营效益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中小银行既要资本补充,解决‘能不能’的问题,更要推广同业先进商业模式,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解决‘愿不愿’的问题。”温彬称。 中小银行发展新方向 那么,后期中小银行的改革发展可能具有哪些新方向呢? 温彬指出,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中小银行治理能力;二是强化资本管理,提升中小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创新产品模式,提升中小银行服务能力。 温彬进一步举例称,比如在强化资本管理方面,后期可能会将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 “目前,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部分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几率提升。”温彬表示,建议监管部门在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时,充分考虑中小银行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温彬称。 (国际金融报记者 马嘉辛)[详情]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原标题:金融委为何提出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改进商业模式?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金融委特别强调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呢?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监管的强化,一些影子银行,面临着要回表。回表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对于资本的损耗。二是银行现在的信用风险、不良都在上升,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当风险上升的时候,把资本做大,对于核销坏账也好,抵御未来可能的风险冲击也好,都是有好处的。三是发展的需要。虽然受宏观因素影响,银行发展速度在放缓,但许多银行依然抱着备足弹药的想法,要为未来的发展制造空间,如重组收购其他银行等等。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占银行业1/4左右的资产规模,扎根服务基层经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必须坚持和巩固的基本制度。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其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是需要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制度。 “近两年银行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贷款增加,严监管要求银行表外资产回表,资本考核强化,对银行资本补充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因此,近几次金融委会议都提到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和风险防范问题,说明这是中小银行当前普遍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反过来讲,加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更好服务短板领域,是做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的必要条件。”温彬表示。 那么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有哪些渠道呢? 兴业研究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孔祥指出,如果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话,主要是IPO、定增和内源融资。补充一级资本的话可以通过优先股,如果是补充资本的话,可以再发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上市是比较快速的补充资本的途径。 温彬认为,上市的中小银行较少,外源融资能力受限,部分扎根服务基层、经营业绩较好的中小银行将加快上市步伐。部分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几率提升。建议监管部门在探索创新更多适合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充分考虑中小银行需求和可能,给予差异化资本补充门槛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通过严格考核、窗口指导等,引导中小银行主动节约资本消耗,提升资本管理能力。 什么是好的中小银行商业模式? 一位中型城商行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讲,中小银行目前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少数银行已经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部分中小银行体制机制灵活、特色业务突出、风险防控得当,近几年来利润增长很快,受到行业瞩目,成功上市。有些未上市的银行,也扎根地方特色,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而美”的道路,品牌效益和经营价值都不断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该人士认为,补充资本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和个人。 对此,温彬建议,监管部门要总结推广中小银行典型商业模式,对于部分风险较高的中小银行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精准拆弹。 “从银行角度出发,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减少单一股东占比过高或者大股东投资范围过宽等现象,谨防大股东经营风险对银行造成负面影响。推进员工持股等激励方式在更大范围应用,解决很多银行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温彬说。 “另一个建议是,监管部门可以探索推出以知识产权、技术、数据资产等作为授信条件或风险缓释的银行贷款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有发展前景暂时遇到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帮助银行化解一部分风险问题。”温彬认为。[详情]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金融委再定调: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原标题:金融委再定调!加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程丹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提及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来看看十大关键表述: 1、 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 3、 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4、 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5、 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 6、 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7、 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8、 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 9、 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10、 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看点一:连续三次会议提及“银行”问题 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同时,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这是金融委再次就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发声。 在金融委第七次会议上,会议明确,鼓励银行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有效调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积极性,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金融委第八次会议上,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丰富银行补充资本的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和资金进入境内金融市场,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力。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开辟多重渠道补充资本金,包括利用IPO、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不少大型商业银行密集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银行9月份金融债发行规模增至2652亿元,创出年内新高,银行金融债发行规模占比高达75.77%。 这和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银行资本补充有关,从发行上,我国商业银行年初获批发行新的资本工具——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从认购上,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将允许保险机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华泰证券大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认为,今年以来银行积极补充资本金,后续监管层有望保持较大的资本补充支持力度,并鼓励更多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出现,进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看点二:高度重视建设中央银行制度 会议指出,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这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相一致。 国际清算银行总结了现代中央银行的三大目标:货币政策目标、金融稳定目标和支付系统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带来的现代中央银行的几大功能:货币稳定功能(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稳定和监管功能(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政策操作功能(外汇干预、外汇储备、流动性管理、最后借款人)、金融基础设施(通货提供、账户管理、支付系统、央行货币清算系统、其他清算系统、登记提供)、服务政府(经理国库)、其他公共品功能(债务管理、资产管理、准财政行为、研究统计、消费者服务等)。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我国央行已经具备了现代央行的大多数功能,而且正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等其他现代央行制度,研究和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就是一例。在全球低利率的大背景下,建立更完善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也将有助于完善现代央行制度。此外,“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或有助于解决央行持续缩表问题,随着外汇占款的回落,基础货币被动收缩,未来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或更加灵活;“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则对未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看点三: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明确,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这也是《决定》的要求一脉相承,资本市场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有短期目标也有长期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改革目标就是为了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改革清单包括了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优化重组上市、再融资等制度;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切实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提升稽查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提升科技监管能力等。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周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部分论证充分、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已陆续出台,目前正抓紧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推动证券法修改,加强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与投资者保护,加快转变证监会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等。 张文朗表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金融业开放的大趋势,自身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也显得尤为重要。“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有助于补齐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短板,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看点四:发挥好创投作用,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决定》也提到,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科创板的开设,让股权投资项目的流动性变得更好,投资、退出的资本生态得以优化,同时,“硬科技”已日渐成为头部创投的投资要地,不少优质创投陪伴着科创企业一同成长。 证监会半个月前召开了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肯定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即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助推器”、优化资源配置的“催化剂”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当前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募资环节看,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将带来丰富的资金供给,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更多参与也将提供更加广泛多元的资金来源。从投资环节看,当前我国正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带来大量投资机会。从退出环节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正积极推进,创业板改革、新三板改革以及发行、上市、交易等基础制度改革的陆续实施,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更加便捷、更为丰富的退出选择。 监管层酝酿着政策红利,为行业良性发展提供便利。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指导基金业协会细化私募、创投的登记备案标准和要求,完善流程、优化服务,建立分类备案机制,全面提升透明度。研究股权和创投基金管理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和路径,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推动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税收政策和中长期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政策规定。[详情]

金融委: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
金融委: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

  中国政府网消息,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真正抓好贯彻落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建议,第一,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减轻监管负担,加大正向激励。第二,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负债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第三,继续加强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支持,鼓励中小银行利用资本市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发展的稳健性。第四,充分发挥中小银行机制灵活优势,鼓励其面向市场和客户开展产品创新。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转股型永续债、非上市优先股、非上市可转债、转股型二级资本债都可能成为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工具。 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今年以来支持科技创新利好政策频传。日前中国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10月18日落地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再度释放制度红利,支持科创,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促进市场资源向高新产业及技术型公司倾斜。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日前在参加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会议指出,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 其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方面,资本市场“深改12条”路线图已落定,具体改革措施正在落实和推进,涉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上市公司质量、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诸多方面。分析人士指出,强调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畅通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使得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增强股市本身的吸引力和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详情]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原标题: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这是四中全会要求的细化。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 根据央行网站,央行历史沿革中“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阶段为“1993年至今”。早在199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1995年3月,人民银行法通过,这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从现实操作上看,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行为总是与货币稳定有关,此外还担负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等职能。 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撰文建议,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要更好地将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结合起来。 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央行通过数量和价格两项工具达成。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迅速,今年8月贷款利率市场化完成重要改革:贷款利率锚定新LPR。至此,原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式微,MLF、逆回购等政策利率信号意义增强。此外市场还存在DR、R、Shibor等多个市场利率体系,其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从而使价格杠杆的作用更好发挥。 数量方面,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转向再贷款,货币政策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 本次会议还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会议表示,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有大行、股份行纷纷通过银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优先股、永续债和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本,但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有限。因此,要想激励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 “目前商业银行收入承压,资本的内生积累相对有限。无论是消化未来可能暴露的资产质量问题,还是应对表内外业务的转型需要,商业银行都需要资本予以支持,因此持续的资本补充必不可少,尤其是中小银行。”兴业研究策略分析师郭益忻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对于银行来说,不能一直通过补充资本金的方式来维持自身发展。从长远看,应建立更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风险并提升资本集约化发展水平,让同样的资本金可以支撑更多的风险资产。 会议还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详情]

金融委: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委: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原标题: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 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要真正抓好贯彻落实,自觉把金融工作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详情]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金融委: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昨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指出,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要真正抓好贯彻落实,自觉把金融工作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详情]

金融委: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金融委: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要真正抓好贯彻落实,自觉把金融工作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 [详情]

金融委: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金融委: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新浪财经讯 11月6日消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详情]

国务院金融委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国务院金融委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新浪财经讯 11月6日消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6日召开第九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和行动指南。金融委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深刻理解核心问题,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理解好重大制度和原则,以及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要把握关键要点,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要真正抓好贯彻落实,自觉把金融工作放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思考,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指出,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发内生动力充分结合起来,注意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理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完善银行补充资本的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改进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改善配套政策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更好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推动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安全高效。[详情]

专题评论加载中...

微博/微信扫一扫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