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持平于前值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持平于前值

2017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1
统计局称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
统计局称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

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和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0
方正宏观任泽平:5月生产平消费旺地产降 经济二次探底
方正宏观任泽平:5月生产平消费旺地产降 经济二次探底

5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10.7%,与4月持平;实际增速9.5%,较4月回落0.2个点。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6%,较4月提高0.5个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6%,与4月持平。从消费细项来看,地产后周期消费仍较旺盛。[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14日  12:55
海通姜超评5月数据:经济走势分化 仍处减速中盘整
海通姜超评5月数据:经济走势分化 仍处减速中盘整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5%,较4月持平,印证5月全国制造业PMI走平、发电量增速略降。需求、价格均见顶回落,而库存周期步入尾声,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而库存堆积,令工业生产缓慢下滑。[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14日  11:39

房价数据

5月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停涨 北京二手房价环降0.9%
5月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停涨 北京二手房价环降0.9%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其中,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涨幅为零,北京二手房价环比下跌0.9%。[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9日  09:34
统计局: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统计局: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9日  09:33

信贷数据

5月M2同比增长9.6% 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
5月M2同比增长9.6% 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详情]

央行|2017年06月14日  17:05
央行谈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央行谈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详情]

央行|2017年06月14日  17:05
5月社融增量为1.06万亿 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
5月社融增量为1.06万亿 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

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同比多减221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7亿元,同比少567亿元。[详情]

央行|2017年06月14日  17:05
5月末社融存量为16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5月末社融存量为16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2个百分点。[详情]

央行|2017年06月14日  17:05

投资消费数据及解读

前5月固投同比增8.6%创年内新低 东北地区降14.4%
前5月固投同比增8.6%创年内新低 东北地区降14.4%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长0.72%。 [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1
前5月民间固投降至6.8% 东北地区同比下降20.7%
前5月民间固投降至6.8% 东北地区同比下降20.7%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1
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 增速与上月持平
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 增速与上月持平

2017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937亿元,增长9.2%。[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1
前5月房产投资增8.8% 5月商品房销售额环比上升1.8%
前5月房产投资增8.8% 5月商品房销售额环比上升1.8%

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14日  10:02
机构点评5月数据:房地产销售略有反弹 前三季增长无忧
机构点评5月数据:房地产销售略有反弹 前三季增长无忧

5月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快速回落,其中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房地产销售方面,低基数使得5月同比小幅回升。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增速10.2%,较4月回升2.5%。估计下个季度房地产销售仍将下滑。[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14日  10:55

CPI和PPI数据

5月CPI同比增长1.5% 猪肉价下降12.8%
5月CPI同比增长1.5% 猪肉价下降12.8%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1%。[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09日  09:31
5月PPI同比上涨5.5% 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2%
5月PPI同比上涨5.5% 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上涨15.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4.0%,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3.9%,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7.1%。[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09日  09:30
统计局解读CPI:因公立医院价改医疗服务价格涨0.3%
统计局解读CPI:因公立医院价改医疗服务价格涨0.3%

据测算,在5月份1.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06月09日  09:33
姜超:通胀预期仍在回落 6月PPI或暂稳在5.6%附近
姜超:通胀预期仍在回落 6月PPI或暂稳在5.6%附近

虽然5月CPI在低基数效应下小幅反弹,但仍在2%以下低位,而且无论是食品价格还是工业品价格近期持续下跌,意味着通胀预期仍在回落。[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6月09日  10:33

贸易数据

5月进口增22.1%出口增15.5% 贸易顺差收窄3.4%
5月进口增22.1%出口增15.5% 贸易顺差收窄3.4%

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5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上升0.4。[详情]

海关总署网站|2017年06月08日  11:30
任泽平点评5月进出口数据:进出口双双超预期
任泽平点评5月进出口数据:进出口双双超预期

因外需持续向好、内需仍强等,5月进出口双双超预期,贸易顺差连续三个月环比上升。随着欧美经济改善,出口有望延续改善。[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08日  14:05

财新PMI数据

5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6 11个月来首次低于荣枯线
5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6  11个月来首次低于荣枯线

这一趋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走势不同。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公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4月持平。[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01日  09:46
财新5月制造业PMI解读:压力加大 经济下行趋势基本确立
财新5月制造业PMI解读:压力加大 经济下行趋势基本确立

后续随着企业从被动补库存转向主动去库存,工业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这意味着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改善乏力。[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01日  09:51
财新5月服务业PMI为52.8 今年以来首次上涨
财新5月服务业PMI为52.8 今年以来首次上涨

这一趋势与官方服务业PMI一致。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服务业PMI为53.5,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05日  09:45
解读:制造业服务业走势明显分化 下行拐点基本确立
解读:制造业服务业走势明显分化 下行拐点基本确立

两个服务业PMI分项数据则大同小异:新业务指数略有上升,就业指数、收费价格指数均有所下降,不同的是,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中,投入价格指数上升,统计局服务业PMI中,这一指数出现下降。[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6月05日  09:45

官方PMI数据

5月制造业PMI为51.2 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5月制造业PMI为51.2 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上升,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下降。[详情]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7年05月31日  08:57
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5% 新订单指数小幅回升
5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5% 新订单指数小幅回升

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仓储业、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在临界点以下,业务总量有所减少。[详情]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7年05月31日  08:58
姜超评5月PMI:经济正从冲高回落转为缓慢下行
姜超评5月PMI:经济正从冲高回落转为缓慢下行

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放缓。4月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双双下滑,而5月制造业PMI短期走平,供、需、价平中有降。本轮库存周期应已接近尾声,未来随着需求的回落,经济仍会继续减速。[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5月31日  10:20
任泽平点评5月PMI:价格需求双降 补库存接近尾声
任泽平点评5月PMI:价格需求双降 补库存接近尾声

近期补库存周期接近尾声叠加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升级,经济二次探底,融资成本、信用创造、地产销售等先行指标下滑。[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5月31日  10:51
邓海清:PMI高位企稳 监管协调支撑股债双牛
邓海清:PMI高位企稳 监管协调支撑股债双牛

5月中国经济企稳态势明显,5月官方制造业PMI 51.2,与4月PMI维持不变,且处于2013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同时,5月非官方制造业PMI 54.5,同样处于较高的中枢水平上,再次验证中国经济走稳的局面。[详情]

中国证券网|2017年05月31日  10:40
广发宏观:三原因致M2增速下滑 回落过程或仍将继续
广发宏观:三原因致M2增速下滑 回落过程或仍将继续

  【广发宏观周君芝】M2增速为何出现快速下降?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  周君芝 投资要点 第一, 5月M2同比增速创9.6%的新低,央行解释为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金融去杠杆如何影响M2? 单看前期数据并不是特别清晰。 第二, 从最新公布的两表细节数据看,非银存款是一个较大的负向拉动,印证了我们在《金融杠杆系列研究》中的判断。 第三,M2的变化还包含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趋于收敛的中期趋势,主要和外汇占款的下行有关。 第四,M1则更多呈周期性变化特征,目前处于下行期。 第五,简言之,非银的临时性扰动、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的中期趋势、M1的周期性下行三因素共同导致M2增速出现下滑,目前的回落过程可能仍将继续。 第六,M2和M1对于大类资产的指示意义在2015年后下降,当前阶段跟踪M2是基于另外两个观测目的。 正文 一、5月M2同比增速创9.6%的新低,央行解释为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但究竟如何影响,单看前期数据并不是特别清晰。 5月M2同比增速9.6%,较前值下降0.9个百分点,为1986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低。央行对5月创新低的M2增速进行了解读,核心在于两点: 第一,尽管M2增速较低,但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依然较快。“当前货币信用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增长依然较快,且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较为充裕,显示金融对实体支持力度较高。 第二,5月较低的M2增速,主要是金融体系去杠杆所致。“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二、金融体系去杠杆如何影响M2?从前日公布的细节数据看,非银存款是一个较大的负向拉动。 央行前日公布“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清晰观察M2变动的结构性变化。 M2结构怎么来拆?——从统计口径来看,M2=M0+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纳入广义货币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以下简称非银存款)。其中M0+单位活期存款=M1;2001年6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纳入M2,2011年10月,住房公积金存款和非银存款纳入M2。考虑到M0对M2扰动更多体现在季节性上,所以我们重点关注单位活期存款(以下也称企业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以下也称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四部分内容对M2的影响。 5月M2同比增速下行由谁拖累?——企业和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共同拖累M2增速下滑。5月M2同比增速单月大幅下行0.9个百分点,其中非银存款负向拉动0.38个百分点,单位和居民存款负向拉动0.56个百分点。考虑到非银存款相对M2规模占比仅为10%左右,5月M2同比增速下行,非银存款增速下行是较为突出的原因。非银存款增速超越常态的下行或与金融去杠杆有关。 对于非银存款科目(亦为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项中“对其他金融公司负债”),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口径解释。一般认为该科目主要包含其他存款性公司从基金、券商等非银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和拆入的资金。因而这一科目余额的变动与非银机构资金充裕程度紧密相关。我们曾在《金融杠杆系列研究》中分析了此轮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非银金融机构将普遍感受负债端管理压力,故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和资金拆借也将下降。所以5月非银存款科目余额增速快速下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去杠杆带来的影响。换言之,金融去杠杆或是5月M2增速超预期下滑的临时性扰动因素。 三、非银存款只是短期扰动,而M2的变化还包含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趋于收敛的中期趋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企业和居民存款同比展现出明显的趋势性——2012年以后,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波动趋于收敛,且中枢也在稳定下移。我们认为这一趋势主要与外汇占款投放增速下降有关。我们知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和居民拿到外汇资产,跟商业银行兑换,兑换出来的那部分钱,要么变为银行存款;要么拿在手里,成为流通中的货币,最终都构成M2。存贷款派生机制又将这一过程进一步放大。随着外汇占款的收敛,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也随之收敛。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占据M2比重在60%左右,且对M2同比增速的贡献超过50%,可以说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变动主导了M2同比增速的变动趋势。 四、M1则更多呈周期性变化特征,目前处于下行期。 M1同比增速的趋势变化弱,周期变化更明显。2016年7月是本轮M1周期的顶部,目前处于下降期第10个月。在过去的六轮周期中,M1的下降期分别为17个月、19个月、21个月、17个月、24个月、26个月(包含底部徘徊时间)。 五、简言之,三个原因共同导致M2增速出现下滑,目前的回落过程可能仍将继续。 一则是M1同比的周期性回落,二则是企业定期和居民存款增速的趋势性下行,三则是金融去杠杆影响下非银存款同比增速的超常收缩,三个原因共同导致了5月M2增速出现明显下滑。 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逻辑上会比较集中,它对于M2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现象;但M1的周期性下行仍在继续,企业和居民存款随外汇占款收缩而趋势性收缩的过程仍未结束,M2的下行过程仍将继续。 六、M2和M1对于大类资产的指示意义在2015年后下降非常明显,当前阶段跟踪M2是基于另外两个观测目的。 对于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来说,M1和M2都曾经是极为重要的信号类指标。但由于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目前这两个指标的指示意义已明显下降。以权益市场为例,在1997年年中至2014年年中的十余年时间里,M2同比拐点基本上同步于股指同比的拐点,相关性颇高;而在这一时间段之后,M2几乎成了一个负相关指标,其直接参考意义已明显下降。我们目前去观测M2,意义之一在于观测其中的实体存款部分,即金融市场的去杠杆有没有影响到实体;意义之二在于透过政策层对于M2的态度,理解政策的基本导向。 风险提示:金融去杠杆政策超预期[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21日 10:12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楼市又进入新的关口。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与4月份相比,5月份房价下降及涨幅回落的城市个数均有所增加。从环比来看,北京的二手房降幅位居第一,而深圳的新建商品房降幅则位居第一。 具体来看,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回落: 与4月相比,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1个; 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 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2个; 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 新建商品住宅中,深圳、海口的房价环比降幅最大; 二手房中,北京环比降幅最大。 △图自网络 与去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图自网络 3月以来,二十余座热点城市开启了新一轮楼市调控。在去年10月收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包括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启动或升级了限购限贷措施。北京出台了全国力度最大的楼市调控措施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执行了“认房又认贷”政策。 5月70城房价数据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刘建伟在解读5月房价上涨数据时也同时指出,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较为稳定;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此外,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作用将是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方向。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城市排行榜来看,环比增幅前三的城市为安徽蚌埠、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当前热点三线城市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价格也有所抬头,这是需要警惕的。而类似沈阳等城市也因为购房政策相对宽松、价格相对便宜,近期市场也有抬头的可能。从环比跌幅数据看,有9个城市出现了下跌,尤其是海口、深圳和杭州出现了下跌,这也是一个信号,这和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有关。 从同比增幅数据看,无锡郑州合肥等城市房价依然属于同比增幅较大的城市,这和此前累计上涨的效应有关。而类似辽宁锦州、丹东和乌鲁木齐等城市一直属于跌幅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属于外来人口导入效果差或者人口净流出城市,房价相对疲软。 [详情]

央视新闻 | 2017年06月19日 13:21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5月份房价数据 5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平均涨幅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5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17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二、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三、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降及涨幅回落城市个数均有所增加 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1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2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详情]

国家统计局网站 | 2017年06月19日 09:33
5月M2数据首次跌破10% 专家: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5月M2数据首次跌破10% 专家: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物价难有快速反弹空间 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5月末M2同比增长9.6%,这是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破10%。随着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未来M2很可能将保持低增速。央行近年来在践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稳定通胀目标的能力在大幅提升,为恢复增长动力创造了稳定环境。 □李 浩 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给了央行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的信心。而央行近年来在践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稳定通胀目标的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从理论上说,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增加政府支出,短期内可达刺激总需求的效果,但往往会引致“主动超发货币”,尤其在配之以宽松货币政策时。因此,要想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应对总需求低迷,必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借助货币政策来合理控制货币供给增速和基准利率水平,避免“医治一种疾病的同时又加重另一种疾病”。 2011年之前,我国连续三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环境下,基建、房产投资不断“调动”银行体系信贷资源。信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加大投放将带来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如超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致使通胀压力加大,宽松货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快速显现。从2011年起,央行转向实施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稳健货币政策。当年人民币信贷余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为15.8%和13.6%,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4个和6个百分点,CPI同比增速也应声而落。 由于我国一直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市场主体对数量型政策工具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稳健主要表现在控制货币供给增速上。央行前瞻性地在扩张总需求和稳定通胀之间权衡,根据对实体经济增速和通胀表现的预判维持相应的货币供给增速,在不加大总需求扩张对物价上涨的压力的情形下,满足实体经济活动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尽管2011年之后还经历过气候不利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近年政府支出力度甚至远超往年,但一般物价水平均未出现持续上涨。如计算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波幅更小,整体处于1.2%至2.2%区间。若以M2同比增速减去GDP同比增速来描述物价上涨压力,该项指标2011年从高位回落后总体保持平稳,CPI同比增速在经过一段时滞后也同样走稳。 2015年央行货币供给的方式开始改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并未急于向市场“放水”,而是在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后,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性流动性管理工具来调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通过放松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来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与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性流动性管理工具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逆性,给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更小,确保了货币供给在由被动投放向主动控制切换的过程中的平稳增长,抑制了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市场过快增长的信贷需求,这也与当时实体经济换挡减速的大背景相适应。同时,央行积极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利率来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进而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对总需求作出微调,比直接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对总需求的冲击更为缓和。央行操作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均体现了稳健的风格,使经济在存在下行压力情况下通胀未出现恶化,为恢复增长动力创造了稳定的通胀环境。 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高。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PPI同比增速达到7.8%的近年历史高位;财政赤字创下1551亿元,这是2009年财政部公布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以来,首次第一季度出现财政赤字。1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14.7%,超过过去三年同期历史数据,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央行适时提高了逆回购、MLF、SLF操作的利率,并且适度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续作的频率和额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压力,持续推动降杠杆、防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在预算执行速度加快、总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前瞻性地推动市场利率与流动性随经济基本面和通胀走势适度收紧。尽管货币政策适度收紧可能会以需求扩张效率的一定损失为代价,但稳定了全社会的通胀预期。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开始控制甚至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带动全球利率中枢上移。欧元区经济复苏,4月底欧洲央行例行会议宣布按计划缩减量化宽松购债规模至每月600亿欧元,进一步推动全球流动性跨过宽松周期的顶点。为了避免与外部货币环境形成较大反差,以缓解资本流出压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有必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从内部环境来看,今年支出规模适度扩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降杠杆、抑泡沫、防风险持续推进,都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营造中性适度的金融环境。 5月CPI同比上涨1.5%,增速自3月以来有所回升;PPI同比上涨5.5%,增速逐月回落。 而上周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显示,当月金融数据呈现表内信贷增长平稳、表外融资持续萎缩,广义货币(M2)增速跳水等特征。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是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破10%。随着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未来M2很可能将保持低增速。可见,只要央行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定力,通过预调、微调,提供与总需求平稳增长相适应的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未来一段时间物价难有快速反弹的空间,市场无需过多担心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引致总需求过快扩张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供职于上海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7年06月19日 02:22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5日讯 见习记者 刘禹成 央行公布5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跌破10%至9.6%,首次出现个位增速并创历史新低。同时,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7230亿元。 5月金融数据还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46亿元;新增社会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强劲,超出市场预期。 按央行答记者问的解释,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由此说明金融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对于监管的预期产生短期超调,表外及债券融资转到表内,预计未来随着金融去杠杆深化、资金回归实体经济,M2增速中枢下移或许会成为常态。 随着监管政策从严,导致市场利率不断上行,1年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超过贷款基准利率,会给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但结合5月份表内融资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好于预期,同时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实体经济难免经历阶段性调整,现阶段影响尚不明显。M2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为,金融机构在监管环境下,负债端压力上行,表外融资出现大规模收缩。 6月以来,由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跨季资金需求大,考虑到年中季末的特殊时点,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超量续作MLF,提供跨季资金、保证流动性以稳定市场预期。近几个交易日,债市情绪随着央行“放水”有所恢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尽管近期监管节奏放缓、步调拉长,货币政策较5月份有所松动,但金融去杠杆的宏观目标不变。为了配合监管逐步落实,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概率并不高。 5月份经济基本面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与4月持平,保持平稳增长。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相对稳定。但受到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回落以及房地产投资回落等因素影响,今年前5个月中国投资增速小幅下滑,前5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20.37万亿元人民币,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详情]

证券时报 | 2017年06月15日 21:31
商务部: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资的重大举措
中国证券网 | 2017年06月15日 14:50
商务部: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6.7亿 同比下降3.7%
商务部网站 | 2017年06月15日 14:24
兴业证券:5月M2跌破10%反映金融收缩 实体经济影响较小
兴业证券:5月M2跌破10%反映金融收缩 实体经济影响较小

  【兴证固收】M2跌破10%之后,该关注什么? 来源:微信公众号“兴证固收研究” 5月份的金融数据,令市场最兴奋的,最超预期的,毫无疑问是M2增速跌破10%,远远低于政策年初定下的12%的目标。从存款派生的方式来看,M2增速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与金融去杠杆带来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收缩有关,也反映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下滑,可以预见的是,5月份的“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这一数据很可能会延续之前的跌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也多次有过叙述。 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收缩带来了债市的下跌,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将造成负面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在报告《结构为王,尚无趋势》等中提到过,银行当下信贷供给的偏好仍然比较强,但银行普遍反映的问题是信贷额度不足,而实体经济的情况则是许多融资需求从非标和债券转为信贷,因此信贷需求是比较旺盛的。从5月份的数据来看,信贷增长达到1.1万亿,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这也印证了银行和实体对信贷的偏好都在增强,信贷的扩张对冲了金融去杠杆给实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结合信贷的利率来看,尽管信贷的供给在回升,但当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贷款的利率还在回升,背后当然有负债成本上涨推动的因素,但毫无疑问,也说明信贷的供求关系还是比较紧张的,当下的信贷供给还不能说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整体上,由于信贷的贡献,从数据上看,社融增速已经开始止跌回升,这使得社融和M2之间的增速差继续拉大,这说明金融机构之间信用收缩的力度要远大于实体经济。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信用创造结构变化从表外回到表内,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由于非标和债券融资的萎缩被信贷所代替,而非标和债券的投资,许多是通过非银金融机构来进行的,并没有准备金的损耗,相当于直接融资,比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和债券,如果理财资金的募集对象是居民,那本质上就是居民存款变成企业存款,不需要消耗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但如果融资渠道变成信贷,回到银行表内,则需要缴纳准备金,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负面的影响。 所以当下的情况是:1)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和非银之间的金融业务。2)实体也遭受到了负面的冲击,但实体的融资正通过信贷来弥补,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一点。3)银行的业务重心也从金融转向实体,信用扩张的链条开始缩短。不过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基础货币,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不利。 从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M2数据掉到10%以下,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继续增强,长端利率明显回落。如果考虑到金融去杠杆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当下社融增速已经回升,但仍未必能够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政策进行微调的逻辑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已经在发生,这会改善市场的做多信心,毕竟4月份以来的市场下跌与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也说明市场过度悲观不太可取,尤其是对负债稳定的配置资金。 但是不是债市就会迎来趋势性的机会呢?可能也未必。接下来,政策如果更加重视去杠杆对实体的负面影响,那么很可能的措施是:1)稳定货币市场流动性,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2)适当放开信贷额度,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转化更加顺畅。如果是这个组合,那收益率曲线将很可能趋于陡峭,未来短久期资产的收益将非常的确定。对长久期资产,利好的因素是政策可能会微调,流动性预期改善,但负面的因素在于实体经济则不会那么差,长债的机会更多是修复和波段性的,尤其是当下的收益率曲线已经非常的平坦,蕴含了短端利率下降和对经济比较悲观的预期。对债市而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可能就是供给的放量,因为当下实体的融资需求并没有被得到满足,如果市场环境好转,三季度供给放量是必然的,这也会压制债券市场的涨幅,长久期资产还缺乏趋势性的机会。而在此政策组合下,与实体流动性改善相关的股票或者商品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反弹。 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政策微调,转向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实体层面受到的影响目前来看,并不算很大,而政策加强金融协调,也反映金融的问题,是比较大的,未来金融监管趋严的方向仍然没有改变。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M2的下滑主要反映了金融的收缩,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像对金融有那么大,未来政策如果微调,需要关注央行在信贷和基础货币层面的政策操作,而如果出现,更有利于降低去杠杆对实体的影响,未来收益率曲线可能趋于陡峭,中短久期的资产的机会更加确定。 对长债而言,目前市场还处于修复的过程之中,短期做多情绪可能继续发酵,但市场的机会仍然属于波段和修复性质的,尤其是利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收益率曲线非常平坦。但政策目前来看,转向的可能性很小,市场放松的期待也不宜过强,债市在三季度,仍然面临供求关系的影响和压制,去杠杆的影响也没有消失,市场在上涨之后也要注意预期比现实跑的更快的风险。建议负债不稳定的投资者在利率下行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负债情况调整持仓结构,寻找确定性的收益,等待更确定的战略性的拉长久期的机会。[详情]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15日 09:15
中国经济仍可保持稳中向好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15日 08:03
央行:5月末M2同比增长9.6% 人民币贷款新增1.11万亿
新浪综合 | 2017年06月15日 07:34
广发宏观:三原因致M2增速下滑 回落过程或仍将继续
广发宏观:三原因致M2增速下滑 回落过程或仍将继续

  【广发宏观周君芝】M2增速为何出现快速下降?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  周君芝 投资要点 第一, 5月M2同比增速创9.6%的新低,央行解释为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金融去杠杆如何影响M2? 单看前期数据并不是特别清晰。 第二, 从最新公布的两表细节数据看,非银存款是一个较大的负向拉动,印证了我们在《金融杠杆系列研究》中的判断。 第三,M2的变化还包含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趋于收敛的中期趋势,主要和外汇占款的下行有关。 第四,M1则更多呈周期性变化特征,目前处于下行期。 第五,简言之,非银的临时性扰动、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的中期趋势、M1的周期性下行三因素共同导致M2增速出现下滑,目前的回落过程可能仍将继续。 第六,M2和M1对于大类资产的指示意义在2015年后下降,当前阶段跟踪M2是基于另外两个观测目的。 正文 一、5月M2同比增速创9.6%的新低,央行解释为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但究竟如何影响,单看前期数据并不是特别清晰。 5月M2同比增速9.6%,较前值下降0.9个百分点,为1986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新低。央行对5月创新低的M2增速进行了解读,核心在于两点: 第一,尽管M2增速较低,但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依然较快。“当前货币信用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增长依然较快,且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较为充裕,显示金融对实体支持力度较高。 第二,5月较低的M2增速,主要是金融体系去杠杆所致。“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二、金融体系去杠杆如何影响M2?从前日公布的细节数据看,非银存款是一个较大的负向拉动。 央行前日公布“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清晰观察M2变动的结构性变化。 M2结构怎么来拆?——从统计口径来看,M2=M0+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纳入广义货币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以下简称非银存款)。其中M0+单位活期存款=M1;2001年6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纳入M2,2011年10月,住房公积金存款和非银存款纳入M2。考虑到M0对M2扰动更多体现在季节性上,所以我们重点关注单位活期存款(以下也称企业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以下也称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四部分内容对M2的影响。 5月M2同比增速下行由谁拖累?——企业和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共同拖累M2增速下滑。5月M2同比增速单月大幅下行0.9个百分点,其中非银存款负向拉动0.38个百分点,单位和居民存款负向拉动0.56个百分点。考虑到非银存款相对M2规模占比仅为10%左右,5月M2同比增速下行,非银存款增速下行是较为突出的原因。非银存款增速超越常态的下行或与金融去杠杆有关。 对于非银存款科目(亦为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项中“对其他金融公司负债”),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口径解释。一般认为该科目主要包含其他存款性公司从基金、券商等非银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和拆入的资金。因而这一科目余额的变动与非银机构资金充裕程度紧密相关。我们曾在《金融杠杆系列研究》中分析了此轮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非银金融机构将普遍感受负债端管理压力,故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和资金拆借也将下降。所以5月非银存款科目余额增速快速下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去杠杆带来的影响。换言之,金融去杠杆或是5月M2增速超预期下滑的临时性扰动因素。 三、非银存款只是短期扰动,而M2的变化还包含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趋于收敛的中期趋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企业和居民存款同比展现出明显的趋势性——2012年以后,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波动趋于收敛,且中枢也在稳定下移。我们认为这一趋势主要与外汇占款投放增速下降有关。我们知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之一,企业和居民拿到外汇资产,跟商业银行兑换,兑换出来的那部分钱,要么变为银行存款;要么拿在手里,成为流通中的货币,最终都构成M2。存贷款派生机制又将这一过程进一步放大。随着外汇占款的收敛,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也随之收敛。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占据M2比重在60%左右,且对M2同比增速的贡献超过50%,可以说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变动主导了M2同比增速的变动趋势。 四、M1则更多呈周期性变化特征,目前处于下行期。 M1同比增速的趋势变化弱,周期变化更明显。2016年7月是本轮M1周期的顶部,目前处于下降期第10个月。在过去的六轮周期中,M1的下降期分别为17个月、19个月、21个月、17个月、24个月、26个月(包含底部徘徊时间)。 五、简言之,三个原因共同导致M2增速出现下滑,目前的回落过程可能仍将继续。 一则是M1同比的周期性回落,二则是企业定期和居民存款增速的趋势性下行,三则是金融去杠杆影响下非银存款同比增速的超常收缩,三个原因共同导致了5月M2增速出现明显下滑。 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逻辑上会比较集中,它对于M2的冲击可能是短期现象;但M1的周期性下行仍在继续,企业和居民存款随外汇占款收缩而趋势性收缩的过程仍未结束,M2的下行过程仍将继续。 六、M2和M1对于大类资产的指示意义在2015年后下降非常明显,当前阶段跟踪M2是基于另外两个观测目的。 对于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来说,M1和M2都曾经是极为重要的信号类指标。但由于货币供给结构的变化,目前这两个指标的指示意义已明显下降。以权益市场为例,在1997年年中至2014年年中的十余年时间里,M2同比拐点基本上同步于股指同比的拐点,相关性颇高;而在这一时间段之后,M2几乎成了一个负相关指标,其直接参考意义已明显下降。我们目前去观测M2,意义之一在于观测其中的实体存款部分,即金融市场的去杠杆有没有影响到实体;意义之二在于透过政策层对于M2的态度,理解政策的基本导向。 风险提示:金融去杠杆政策超预期[详情]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5月70城房价数据刚刚出炉 北京深圳分别又创下第一! 楼市又进入新的关口。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与4月份相比,5月份房价下降及涨幅回落的城市个数均有所增加。从环比来看,北京的二手房降幅位居第一,而深圳的新建商品房降幅则位居第一。 具体来看,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继续回落: 与4月相比,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1个; 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 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2个; 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 新建商品住宅中,深圳、海口的房价环比降幅最大; 二手房中,北京环比降幅最大。 △图自网络 与去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图自网络 3月以来,二十余座热点城市开启了新一轮楼市调控。在去年10月收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包括北京、广州、长沙等城市启动或升级了限购限贷措施。北京出台了全国力度最大的楼市调控措施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执行了“认房又认贷”政策。 5月70城房价数据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刘建伟在解读5月房价上涨数据时也同时指出,二线城市房价整体较为稳定;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此外,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作用将是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方向。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城市排行榜来看,环比增幅前三的城市为安徽蚌埠、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所以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当前热点三线城市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价格也有所抬头,这是需要警惕的。而类似沈阳等城市也因为购房政策相对宽松、价格相对便宜,近期市场也有抬头的可能。从环比跌幅数据看,有9个城市出现了下跌,尤其是海口、深圳和杭州出现了下跌,这也是一个信号,这和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有关。 从同比增幅数据看,无锡郑州合肥等城市房价依然属于同比增幅较大的城市,这和此前累计上涨的效应有关。而类似辽宁锦州、丹东和乌鲁木齐等城市一直属于跌幅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属于外来人口导入效果差或者人口净流出城市,房价相对疲软。 [详情]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全部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5月份房价数据 5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平均涨幅继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5月份房价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17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进行了解读。 一、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 5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从同比看,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5至6.4个百分点之间。从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5个城市涨幅在0.5%以内。 二、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分别有29和18个。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尤其明显。据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8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2.2和1.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连续6个月和4个月回落,5月份比4月份分别回落0.8和0.5个百分点。 三、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降及涨幅回落城市个数均有所增加 5月份,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上月增加1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2个;涨幅回落的城市有30个,比上月增加8个。[详情]

5月M2数据首次跌破10% 专家: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5月M2数据首次跌破10% 专家: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物价难有快速反弹空间 市场不必过多担心通胀 5月末M2同比增长9.6%,这是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破10%。随着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未来M2很可能将保持低增速。央行近年来在践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稳定通胀目标的能力在大幅提升,为恢复增长动力创造了稳定环境。 □李 浩 一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给了央行坚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调的信心。而央行近年来在践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稳定通胀目标的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从理论上说,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增加政府支出,短期内可达刺激总需求的效果,但往往会引致“主动超发货币”,尤其在配之以宽松货币政策时。因此,要想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应对总需求低迷,必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借助货币政策来合理控制货币供给增速和基准利率水平,避免“医治一种疾病的同时又加重另一种疾病”。 2011年之前,我国连续三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环境下,基建、房产投资不断“调动”银行体系信贷资源。信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加大投放将带来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如超出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致使通胀压力加大,宽松货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快速显现。从2011年起,央行转向实施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稳健货币政策。当年人民币信贷余额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为15.8%和13.6%,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4个和6个百分点,CPI同比增速也应声而落。 由于我国一直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市场主体对数量型政策工具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稳健主要表现在控制货币供给增速上。央行前瞻性地在扩张总需求和稳定通胀之间权衡,根据对实体经济增速和通胀表现的预判维持相应的货币供给增速,在不加大总需求扩张对物价上涨的压力的情形下,满足实体经济活动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尽管2011年之后还经历过气候不利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近年政府支出力度甚至远超往年,但一般物价水平均未出现持续上涨。如计算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波幅更小,整体处于1.2%至2.2%区间。若以M2同比增速减去GDP同比增速来描述物价上涨压力,该项指标2011年从高位回落后总体保持平稳,CPI同比增速在经过一段时滞后也同样走稳。 2015年央行货币供给的方式开始改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并未急于向市场“放水”,而是在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后,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性流动性管理工具来调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通过放松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来增加商业银行可贷资金。与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性流动性管理工具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逆性,给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更小,确保了货币供给在由被动投放向主动控制切换的过程中的平稳增长,抑制了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市场过快增长的信贷需求,这也与当时实体经济换挡减速的大背景相适应。同时,央行积极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利率来降低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进而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对总需求作出微调,比直接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对总需求的冲击更为缓和。央行操作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均体现了稳健的风格,使经济在存在下行压力情况下通胀未出现恶化,为恢复增长动力创造了稳定的通胀环境。 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高。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PPI同比增速达到7.8%的近年历史高位;财政赤字创下1551亿元,这是2009年财政部公布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以来,首次第一季度出现财政赤字。1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14.7%,超过过去三年同期历史数据,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央行适时提高了逆回购、MLF、SLF操作的利率,并且适度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续作的频率和额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压力,持续推动降杠杆、防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在预算执行速度加快、总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前瞻性地推动市场利率与流动性随经济基本面和通胀走势适度收紧。尽管货币政策适度收紧可能会以需求扩张效率的一定损失为代价,但稳定了全社会的通胀预期。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未来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开始控制甚至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带动全球利率中枢上移。欧元区经济复苏,4月底欧洲央行例行会议宣布按计划缩减量化宽松购债规模至每月600亿欧元,进一步推动全球流动性跨过宽松周期的顶点。为了避免与外部货币环境形成较大反差,以缓解资本流出压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有必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从内部环境来看,今年支出规模适度扩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降杠杆、抑泡沫、防风险持续推进,都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营造中性适度的金融环境。 5月CPI同比上涨1.5%,增速自3月以来有所回升;PPI同比上涨5.5%,增速逐月回落。 而上周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显示,当月金融数据呈现表内信贷增长平稳、表外融资持续萎缩,广义货币(M2)增速跳水等特征。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是有这项统计数据以来首次跌破10%。随着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未来M2很可能将保持低增速。可见,只要央行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定力,通过预调、微调,提供与总需求平稳增长相适应的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未来一段时间物价难有快速反弹的空间,市场无需过多担心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引致总需求过快扩张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供职于上海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详情]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M2增速放缓破“10” 货币政策难转向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5日讯 见习记者 刘禹成 央行公布5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M2)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跌破10%至9.6%,首次出现个位增速并创历史新低。同时,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7230亿元。 5月金融数据还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46亿元;新增社会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强劲,超出市场预期。 按央行答记者问的解释,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由此说明金融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对于监管的预期产生短期超调,表外及债券融资转到表内,预计未来随着金融去杠杆深化、资金回归实体经济,M2增速中枢下移或许会成为常态。 随着监管政策从严,导致市场利率不断上行,1年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超过贷款基准利率,会给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但结合5月份表内融资数据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好于预期,同时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实体经济难免经历阶段性调整,现阶段影响尚不明显。M2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为,金融机构在监管环境下,负债端压力上行,表外融资出现大规模收缩。 6月以来,由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跨季资金需求大,考虑到年中季末的特殊时点,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超量续作MLF,提供跨季资金、保证流动性以稳定市场预期。近几个交易日,债市情绪随着央行“放水”有所恢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回落。尽管近期监管节奏放缓、步调拉长,货币政策较5月份有所松动,但金融去杠杆的宏观目标不变。为了配合监管逐步落实,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概率并不高。 5月份经济基本面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与4月持平,保持平稳增长。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相对稳定。但受到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回落以及房地产投资回落等因素影响,今年前5个月中国投资增速小幅下滑,前5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20.37万亿元人民币,增速比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详情]

商务部: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资的重大举措
商务部: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资的重大举措

  商务部:1-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0.7% 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15日从商务部获悉,2017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159家,同比增长11.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5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3家,同比下降5.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指出,1-5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9%、4.8%和69.3%。 其他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好,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9.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1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2.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26.1%。 另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7%,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6.6%。 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28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2.7%、41.8%和6.2%(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自由港投资)。 近期,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资的重大举措,包括,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深化自贸试验区外资领域先行先试等,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好的环境。[详情]

商务部: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6.7亿 同比下降3.7%
商务部:5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6.7亿 同比下降3.7%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1-5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 2017年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159家,同比增长11.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5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3家,同比下降5.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指出,1-5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9%、4.8%和69.3%。 其他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好,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9.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1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2.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26.1%。 另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7%,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6.6%。 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28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2.7%、41.8%和6.2%(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自由港投资)。 近期,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外资的重大举措,包括,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深化自贸试验区外资领域先行先试等,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好的环境。[详情]

兴业证券:5月M2跌破10%反映金融收缩 实体经济影响较小
兴业证券:5月M2跌破10%反映金融收缩 实体经济影响较小

  【兴证固收】M2跌破10%之后,该关注什么? 来源:微信公众号“兴证固收研究” 5月份的金融数据,令市场最兴奋的,最超预期的,毫无疑问是M2增速跌破10%,远远低于政策年初定下的12%的目标。从存款派生的方式来看,M2增速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与金融去杠杆带来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收缩有关,也反映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下滑,可以预见的是,5月份的“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这一数据很可能会延续之前的跌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也多次有过叙述。 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收缩带来了债市的下跌,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将造成负面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有多大呢?我们在报告《结构为王,尚无趋势》等中提到过,银行当下信贷供给的偏好仍然比较强,但银行普遍反映的问题是信贷额度不足,而实体经济的情况则是许多融资需求从非标和债券转为信贷,因此信贷需求是比较旺盛的。从5月份的数据来看,信贷增长达到1.1万亿,超过了市场的预期,这也印证了银行和实体对信贷的偏好都在增强,信贷的扩张对冲了金融去杠杆给实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结合信贷的利率来看,尽管信贷的供给在回升,但当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贷款的利率还在回升,背后当然有负债成本上涨推动的因素,但毫无疑问,也说明信贷的供求关系还是比较紧张的,当下的信贷供给还不能说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整体上,由于信贷的贡献,从数据上看,社融增速已经开始止跌回升,这使得社融和M2之间的增速差继续拉大,这说明金融机构之间信用收缩的力度要远大于实体经济。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信用创造结构变化从表外回到表内,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由于非标和债券融资的萎缩被信贷所代替,而非标和债券的投资,许多是通过非银金融机构来进行的,并没有准备金的损耗,相当于直接融资,比如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和债券,如果理财资金的募集对象是居民,那本质上就是居民存款变成企业存款,不需要消耗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但如果融资渠道变成信贷,回到银行表内,则需要缴纳准备金,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形成负面的影响。 所以当下的情况是:1)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和非银之间的金融业务。2)实体也遭受到了负面的冲击,但实体的融资正通过信贷来弥补,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一点。3)银行的业务重心也从金融转向实体,信用扩张的链条开始缩短。不过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基础货币,对货币市场流动性不利。 从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M2数据掉到10%以下,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继续增强,长端利率明显回落。如果考虑到金融去杠杆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当下社融增速已经回升,但仍未必能够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政策进行微调的逻辑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已经在发生,这会改善市场的做多信心,毕竟4月份以来的市场下跌与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也说明市场过度悲观不太可取,尤其是对负债稳定的配置资金。 但是不是债市就会迎来趋势性的机会呢?可能也未必。接下来,政策如果更加重视去杠杆对实体的负面影响,那么很可能的措施是:1)稳定货币市场流动性,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2)适当放开信贷额度,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转化更加顺畅。如果是这个组合,那收益率曲线将很可能趋于陡峭,未来短久期资产的收益将非常的确定。对长久期资产,利好的因素是政策可能会微调,流动性预期改善,但负面的因素在于实体经济则不会那么差,长债的机会更多是修复和波段性的,尤其是当下的收益率曲线已经非常的平坦,蕴含了短端利率下降和对经济比较悲观的预期。对债市而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可能就是供给的放量,因为当下实体的融资需求并没有被得到满足,如果市场环境好转,三季度供给放量是必然的,这也会压制债券市场的涨幅,长久期资产还缺乏趋势性的机会。而在此政策组合下,与实体流动性改善相关的股票或者商品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反弹。 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政策微调,转向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实体层面受到的影响目前来看,并不算很大,而政策加强金融协调,也反映金融的问题,是比较大的,未来金融监管趋严的方向仍然没有改变。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M2的下滑主要反映了金融的收缩,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像对金融有那么大,未来政策如果微调,需要关注央行在信贷和基础货币层面的政策操作,而如果出现,更有利于降低去杠杆对实体的影响,未来收益率曲线可能趋于陡峭,中短久期的资产的机会更加确定。 对长债而言,目前市场还处于修复的过程之中,短期做多情绪可能继续发酵,但市场的机会仍然属于波段和修复性质的,尤其是利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收益率曲线非常平坦。但政策目前来看,转向的可能性很小,市场放松的期待也不宜过强,债市在三季度,仍然面临供求关系的影响和压制,去杠杆的影响也没有消失,市场在上涨之后也要注意预期比现实跑的更快的风险。建议负债不稳定的投资者在利率下行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负债情况调整持仓结构,寻找确定性的收益,等待更确定的战略性的拉长久期的机会。[详情]

中国经济仍可保持稳中向好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
中国经济仍可保持稳中向好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

  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经济数据,服务业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运行 中国经济仍可保持“稳中向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和稳定性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5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尽管投资等个别指标出现短期小幅波动,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仍是经济运行主基调。在“稳”的基础上,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服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透出经济结构优化、动力提升的新意,折射出中国经济新活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下阶段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引导形成良好发展预期。 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亮点突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这种态势,不仅和当前一些因素相关,还与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中长期因素相关。在产业支撑方面,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今年,三次产业协调并进,在结构调整中继续稳步发展、升级。 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56.5%,比去年51.6%的比重有所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幸福产业等发展势头较好。服务业和民生相关度较高,服务业比重提高的同时,整个经济的稳定性不断提高。此外,工业内部结构方面,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增长较快,对整体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在线医疗、共享单车等新服务模式不断出现。“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亮点突出,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运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 稳定器和 助推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说。 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 发展动能方面,刘爱华说,目前我国处于消费升级阶段,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在不断提升,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能够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消费环境改善、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稳中有升的态势是可以持续的。 网购已经成为公众重要消费模式。这也是当下中国新消费异军突起的典型表现。作为传统三大需求之一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潜力会进一步释放,消费总体上仍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有潜力中期安全保持强劲增长 投资方面,刘爱华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57.35%,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一般研究认为,在50%到80%这个上升过程中,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 此外,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针对外界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关切,刘爱华说,从产业支撑、发展动力、发展信心、发展环境来看,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还可以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各种支撑因素都在不断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把稳中向好的态势巩固、持续下去。” 与此同时,国际机构对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也表达了乐观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14日在该机构举行的发布会上肯定了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并表示,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特别是企业效益明显改善,提高了企业投资能力和投资预期。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让民间投资增速走出较低状态,把投资空间、潜力释放出来。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 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亮点突出,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运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 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10.3%。 服务业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 投资 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0%。 1月至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018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452万平方米。 消费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7个百分点。 1月至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24663亿元,同比增长32.5%,比1月至4月加快0.5个百分点。 稳中向好四大原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分析经济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主要因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作用下,实体经济总体趋好。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持续推进,新动能快速发展。 外部环境的改善。  [详情]

央行:5月末M2同比增长9.6% 人民币贷款新增1.11万亿
央行:5月末M2同比增长9.6% 人民币贷款新增1.11万亿

  央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 5月末M2同比增长9.6% 5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1.11万亿元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李国辉 本报北京6月14日讯 记者李国辉报道 央行今天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6%,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1万亿元。 具体来看,5月末,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6.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3%。当月净回笼现金1059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18.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6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26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13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2.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7.02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723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4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07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61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6亿美元。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2.09万亿元,日均成交2.96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15.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3.6%,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3.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8.5%。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个和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3个和0.86个百分点。 5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709亿元、1032亿元、221亿元、615亿元。[详情]

央行: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央行: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答记者问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辉 央行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M2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就相关问题,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从人民银行公布的2017年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看,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同时,M2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何认识和解读5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 答: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且从M1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上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比较充足。这些都表明,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同时,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供求状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和基本稳定。 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印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总的来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亦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5月房企融资规模同比腰斩 渠道收紧高成本信托一枝独秀
5月房企融资规模同比腰斩 渠道收紧高成本信托一枝独秀

  房企融资渠道层层收紧 高成本信托“一枝独秀” ⊙记者 朱楠 ○编辑 邱江 融资渠道的收紧令房企通过信托募资金额在5月呈现爆发性增长。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108家重点房企5月新增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猛降45.3%。从融资结构来看,房企最为依赖的银行贷款和票据、债券发行,作为成本相对较低的两大主要融资渠道,均呈现明显收缩;而信托融资异军突起,尤其是此前通过并购等方式快速扩张的一些房企频频发行信托产品。 5月房企融资规模同比腰斩 在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监控的108家重点房地产企业中,5月产生融资活动的共有12家,融资事件39起,新增融资额579.69亿元,环比上升23.76%,同比下跌45.3%,跌幅明显。 从融资结构来看,房企从银行贷款所获得的金额环比下降29.67%。同时,受债市波动影响,房企的票据、债券发行额缩量明显,环比下降49.90%。其中,5月房企海外发债额为零。 从单个企业融资的情况来看,此前规模扩张相对较快、资金压力较大的房企目前融资需求相当迫切。例如,阳光城仅在5月就有多达15起融资活动,为其旗下各地项目共筹得资金96.4亿元,融资方式最主要的是银行贷款和信托计划,以及融资租赁贷款、资管计划等。华夏幸福5月也有5起融资活动,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中期票据、永续债、信托增资、超短融等,共筹得资金143亿元。 银行贷款和票据、债券发行等融资渠道的收缩,迫使房企积极探寻融资方式的多样化。5月,万科发起设立了两个商业地产投资基金,投资标的为自身的42处商业项目,两个基金总规模为129亿元,其中万科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50.31亿元,间接依靠其商业项目筹得78.69亿元资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监管层对房企基金类业务融资的持续加压,企业对该基金融得的资金配置渠道或受到限制。 房地产信托规模5月劲增 与房企的银行贷款和票据、债券发行等融资额环比萎缩不同,5月108家重点房企借信托共筹得114.90亿元,较4月的14亿元出现爆发性增长。单个企业中,阳光城在5月的15起融资活动中共发行信托计划4个,分别通过中航、中信等信托机构为其位于北京、福州、长沙等地项目获得25亿元融资。荣盛发展和首开股份借助信托融资的规模也相对较大,其中首开股份借助中信信托、泰康信托融得36亿元,荣盛发展则通过信托计划融得29.2亿元资金。 这一状况从信托行业发布的数据也可得到印证。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房地产信托产品成立73款,平均规模1.21亿元;5月份则成立83款,平均规模上升至1.34亿元。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信托的融资规模占比一直在上升,分别为7.07%、10.31%、11.54%和12.55%。其中,3月的融资规模达到236.78亿元,超过去年9月的水平,已经恢复到楼市调控前位置,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企发行信托产品的暴增与监管层针对房企融资渠道的不断收紧有关。房企的资金需求较大,目前银行贷款、再融资、海外融资等成本相对较低的融资渠道均受一定阻滞,导致房企将信托、资管等高成本融资渠道视作“救命稻草”。 记者查询发现,阳光城近期成立的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在6%-8%之间,再加上其他费用,综合融资成本更高。“目前房企通过信托计划融资的成本差距很大,一般大公司的融资成本在7%-8%,小公司则较高,9%-15%的都有。”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房企的钱和货必须滚动起来才能活命,现在楼市调控,销售去化不畅,再加上金融去杠杆、融资渠道收紧的大背景,房企面临的资金紧迫感可想而知,尤其是高扩张企业。”一家房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房企最大的资金压力并非来自企业经营,更多的则是旧债到期必须借新钱去还的“滚动存量债务”。 不过,也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有迹象表明目前针对房地产信托的监管正在趋严,会令信托公司对房地产融资项目更为谨慎,融资规模预计会重回下降通道。“有资金渴求特别急切的房企,就想趁这个融资通道尚未关闭之际赶快多募点资金。大家普遍认为下半年的融资环境可能更加严峻。”[详情]

5月指标显示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二季度增速或放缓至6.8%
5月指标显示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二季度增速或放缓至6.8%

  5月主要宏观数据显示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记者 梁敏 ○编辑 林坚 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之心可以放下了。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增加值、消费、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数据均呈现持稳态势,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放缓,但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上升,成为稳定投资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宏观经济指标持稳,表明经济由落转稳的态势已经确立,二季度经济增速或放缓至6.8%,但全年经济增速不会比去年低。 多项经济指标走稳 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纷纷回落,一度引发市场对经济可持续性的担忧。但步入5月份,主要宏观经济都“很给力”地走出企稳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消费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 此前统计局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也与4月份持平在51.2%。而5月外贸则继续回升向好,出口增长15.5%,比上个月加快了1.2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有短期冲高,4月份数据回落,市场开始担忧经济增长,但从5月份数据来看,经济走稳的迹象已经表现出来,有助于坚定市场信心。”张立群说。 他分析称,从三大门类来看,投资增长转稳的基础建立起来了,出口增速全年结束负增长的概率很大,下半年消费增速可以保持在10%左右。“增长筑底企稳的基础已经形成,全年经济增速不会比去年低。”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昨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5月份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她同时还强调,稳中向好态势未来能够延续。 房地产投资增速年内首现回落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1-5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从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至8.6%。 其中,1-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至8.8%,这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首次出现回落。与此同时,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也继续放缓。 张立群对此分析称,尽管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但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并不大,且销售指标仍保持两位数增速,可见由城镇化推进带来的居住型需求潜力仍很大,也印证了房地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他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在7%至8%左右,好于去年全年6.9%的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表示,目前房地产刚性需求仍然处于峰值,房地产库存也有所下降,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对中国短期经济冲击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1-5月份制造业投资仍在回升,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至5.1%,制造业投资成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 随着4、5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市场普遍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速或略有放缓,但全年经济并不悲观。[详情]

5月融资转表M2低位 金融去杠杆效果强势凸显
5月融资转表M2低位 金融去杠杆效果强势凸显

  融资转表、M2低位 金融去杠杆效果“强势”凸显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陈羽 一边是表内人民币贷款继续“高歌猛进”,高达1.11万亿元;另一边是社会融资规模里表外融资“微量”增长,仅289亿元,“跷跷板”现象在14日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里分外明显。 这一格局延续了4月的趋势,而且比4月表现出更强的数据对比性。这也显示出,在重重监管举措之下,机构表内外业务结构发生变化,表外融资向表内回归更为明显,金融去杠杆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进一步论证这一结论的,还有广义货币(M2)数据。截至5月底,M2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低。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详细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与此同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上述数据都表明,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 但是与之对比的,则是表外融资的低量。一般而言,在央行的统计中,表外融资表现为社会融资中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5月,这三者之和仅为289亿元,4月和3月则分别为1770亿元和7541亿元。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这一数据对比显示,监管层对于表外业务的严监管,使得表外转向表内。 “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上述负责人称。 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创下了有统计以来M2增速的历史新低。 “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这位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市场有声音质疑,金融去杠杆是否影响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通过M2增速下滑反映出来。 对此,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M2增速下行,对固定资产投资有负面影响。不过,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主要是受一般贷款利率的影响,而这个主要受政策利率而非市场利率的影响;其次,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综合测算,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仅小幅抬升。 央行公布的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数据对此也有所印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却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央行负责人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而且他进一步提醒,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而对于下一阶段宏观调控部门的政策动向,据央行介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详情]

5月M2增速9.6%创新低 存量表外融资未大收缩
5月M2增速9.6%创新低 存量表外融资未大收缩

  5月M2增速创新低 金融去杠杆显效 宋易康 徐燕燕 6月14日,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低于市场预期,也创下了有统计数据以来新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M2将保持12%的增速。但近4个月M2增速持续下跌,5月更跌破10%。在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同业、资管、表外业务扩张放缓,已经显现到了M2上。 低增速M2将成“新常态” 对于M2增速创新低,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主要给出了两点原因:首先,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其次,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对第一财经指出,5月外汇占款仍然小幅负增长,新增信贷略高于去年同期,这两个因素对于M2增速其实起到正面作用。但M2最终增速下降,主要是同业收缩以及财政性存款起了负面作用。 温彬表示,近期金融去杠杆,同业去杠杆后,表外、同业货币创造派生作用效能下降,反映出市场对金融同业去杠杆导致的收缩估计不够。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指出,除了同业、资管、表外业务扩张放缓之外,债券市场的波动也导致债券投资同比增速下行。 尽管M2增速创出历史新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需要为了达到目标值而调整货币政策操作。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温彬预计,不同于5月财政存款增加拖累M2增速,6月是季末,财政存款季节性投放将补充流动性。但温彬认为,即使6月M2增速上涨,也不会涨到10%以上,金融去杠杆下,未来10%增速可能将是常态。 谢亚轩指出,M2增速下行,对固定资产投资有负面影响,拖累经济增速。不过,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M1)主要是受政策利率而非市场利率的影响;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测算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仅小幅抬升。 此外,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利率和资金供给,而在于收入。收入改善,消费有望保持平稳,进而对冲经济下滑的幅度,预计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仍有可能在6.6%左右。 房贷回落,信贷结构更均衡 5月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6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26亿元。 温彬指出,房贷占新增贷款的38.9%,而上个月占比则为40.3%,环比略有回落。占比同比则大幅回落,去年5月份房贷占新增贷款比例为53.6%。 近期,一线城市主要商业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全线上涨,银行主动压缩房贷规模。记者了解到,房贷利率确实有所上调,额度也逐渐趋紧。上海甚至个别基层行的房贷业务出现停滞。 在金融监管政策及资金面偏紧的共同作用下,房贷占比下降也在意料之中。温彬指出,在地产调控背景下,银行按揭贷款投放占比下降,使得支持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上升,信贷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存量表外融资未大幅收缩 数据还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亿元。 天风证券宏观分析师高志刚、孙彬彬指出,社融增速不降反升,说明实体经济仍有融资需求,而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维持4000亿元以上的单月增量,融资需求仍然较高。 具体而言,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240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9亿元,同比少减42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278亿元,同比多减18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812亿元,同比多增16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45亿元,同比少减3822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同比多减221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7亿元,同比减少567亿元。 温彬指出,企业债券直接融资下降明显。债券市场成本上升,不少企业纷纷放弃或延后发债,使得直接融资下降较快。对于非标而言,委托贷款继续负增长,但是信托贷款增加1812亿元。这两项加一起总体来看余额变化不大。 “5月份时金融机构尚处于银监会监管自查阶段,目前刚刚结束,将提交自查报告,所以社融表外数据显示出增量有限,但到期保持续作,存量维持了原有规模。”温彬表示。 (实习生王佳昕对本文亦有贡献)[详情]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祝嫣然 [分析人士认为,5月经济增长虽不如一季度强劲,但总体平稳,整体向好的局势没有改变。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韧性在增强。]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和4月份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和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生产端和需求端整体稳定,一些数据相对一季度略有回落,但总体上保持着平稳运行的态势。从物价走势来看,货币政策还保持着一定的主动,去杠杆、控制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 从具体数据来看,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新经济、新动能依然发展强劲。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和3.8个百分点。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微升,产成品库存明显下降,表明企业库存压力开始缓解,加上服务业增长较快、新订单回升,与核心CPI走势一致,经济短期高点回调之后出现企稳迹象,正在“软着陆”。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的一份报告表示,5月工业增加值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并未全面复苏的判断,但经济的回落趋势将是缓慢的,全年都不会触及目标值6.5下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增加值从去年初至今除少数月份外,当月同比增速均在7%左右,需求侧仍存在托底逻辑。 此外,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李超分析,虽然本月地产投资绝对值依然较高,增速下降也不大,但要注意,这是年内首次降速。5月新开工、施工、竣工和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均低于前值,显示地产投资行为整体有所放缓。 分析人士认为,5月经济增长虽然不如一季度强劲,但总体态势平稳,整体向好的局势没有改变。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韧性在增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年内中国经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框架下,伴随着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立场,以及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但整体节奏是温和可控的。国内政策面应该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有利于提升政策的可预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推动投资决策的有效落地实施。[详情]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意料中 到位资金增速下滑需警惕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意料中 到位资金增速下滑需警惕

  如何看待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数据增速回落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多地频繁的房地产调控效果已经部分体现在投资和销售数据中。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房企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企业到位资金等所有指标均增速回落。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数据增速回落在预期之内,未来投资与销售增速或继续放缓,今年全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将量平价稳,但需要警惕小房企现金流出问题、进而导致房企降价的风险。 增速回落在意料之中 在连续4个月提速后,累计投资增速开始回落。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同时,房屋新开工面积6.5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5%,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增速比1-4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 不仅投资指标增速全面回落,销售指标增速仍持续放缓,其中累计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增速回落,累计销售额连续7个月增速回落。数据显示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4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符合预期。因为过去几个月部分房企积极做了各类土地储备,拿地节奏、投资节奏相对较快,这时的投资数据较好,到5月份适当放缓也是正常的。同时,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放缓与4月份各地积极供地后节奏放缓有关,当然各地后续陆续发布供地新计划以后,土地交易的数据依然会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商品房销售数据增速持续回落,可以看出,调控下市场交易开始出现降温。但当前并没有出现负增长,说明有部分城市交易依然好于历史水平,尤其是重点三四线城市,交易或继续创新高,或维持历史高位,所以对于销售数据,降温趋势延续,但并没有所谓萧条或拐点一说。”严跃进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从全国数据看,市场整体涨幅开始加速放缓的原因是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环比的下行,虽然三四线城市继续高位运行,但整体涨幅被拉动下行。预计今年4季度房地产销售数据的涨幅很可能会降低到个位数。整体市场平稳,一二线城市进入调控政策抑制下的降温周期。 “投资和销售数据的全面增速下降是必然趋势,在意料之中。这也符合我们去年底对今年全年市场将保持量平价稳、略有增长的预判。”新城控股(601155)高级副总裁欧阳捷预计,今年整个销售情况将维持个位数增长,甚至不排除零增长。 到位资金增速下滑需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到位资金也连续2个月增速下滑。数据显示,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05万亿元,增长17.3%;利用外资90亿元,增长115.1%;自筹资金1.8万亿元,下降3.4%;其他资金3.04万亿元,增长16.7%。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79万亿元,增长20.3%;个人按揭贷款9600亿元,增长8.6%。 对此,严跃进认为,房企到位资金也连续2个月增速下滑,显露出一定的收紧信号,需引起房企警惕。 欧阳捷指出,房企到位资金增速下滑,特别是定金及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金融去杠杆。而从国内贷款来看,即开发贷的增速是有增长的,这意味着银行给开发企业的贷款并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这是因为去年融资渠道多,开发商销售好,大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少,数据上看增速没那么高,而今年堵住了金融监管漏洞,如融资、发债等,企业回归到规范的银行贷款,体现出开发贷增速提高。但是,开发贷增速提高不足以抵消个人按揭贷款和定金及预付款的增速回落,因此整体到位资金增速是下降的。他认为,下半年房企到位资金增速还会下降,开发贷也会下降的。 “开发贷增速提高不意味着房企资金充裕,而是资金向大房企集中,因为只有大房企才能拿到银行贷款,而中小房企的资金更加紧张。1-5月,M2增速已降至个位数,资金在收紧的过程中,要警惕小房企现金流出问题、进而导致房企降价的风险。”欧阳捷认为,当前调控加码可能接近尾声,但“打补丁”政策仍会持续,现在要注意防大落,近日广东清远发布的“涨幅不超5%,降幅不超15%”限价令是一个双向限价的重要信号,反映了地方政府“防止大起大落”的担忧。[详情]

5月M2增速首破10% M2低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5月M2增速首破10% M2低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 5月M2增速首破10%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昨日,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显示,当月金融数据呈现表内信贷增长平稳、表外融资持续萎缩,广义货币(M2)增速跳水等特征。尤为值得注意的是,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是有统计数据以来历史上首次跌破10%。 M2低增速可能成新常态 当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是当前金融持续去杠杆推进的结果。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具体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 除了银行因部分业务的调整导致货币派生能力下降外,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也影响货币派生能力,主要表现为金融体系持有M2的增速远低于非金融部门。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 M2增速近几个月以来的持续走低或将维持一段时间。央行有关负责人称,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M2增速设定的目标是12%,但央行可能并不打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调整货币政策。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预判,中性情形预计2017年末M2同比增速将下行至9.7%,悲观情况M2增速将降至9%。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2增速告别高增长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将失去增长支撑的动力。央行方面认为,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亦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因此,对M2的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表外融资继续大幅萎缩 5月融资需求呈现“表内旺、表外缩”的特征。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保持稳定,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从结构上来看,与此前几个月相差不大,仍主要体现在按揭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但在房地产调控以及按揭贷款利率难以覆盖银行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按揭贷款增量也在放缓,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相比表内信贷的稳定增长,表外融资受去杠杆政策的影响,继续大幅萎缩。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认为,在银监会针对银行套利空转的从严监管下,导致非标、债券投资需求减弱,其净融资量均明显下降,社融结构因此发生明显的转变:一是当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占新增社融规模的比例从前期的20%以上降至14%;二是5月信用债净融资-2462亿元,创历史新低。招商银行资管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表示,5月表外融资出现大幅萎缩,较上月减少了约3400亿,其中债券融资受影响最大,显示在利率高企、资金紧张的局面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能力和意愿大幅降低,同时股票融资、委托贷款受到政策影响,也显著减少。 监管力推金融去杠杆,在对金融领域带来一系列变化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是否会波及实体经济的担忧。刘东亮称,5月金融数据最大的问题在于,表外减少的融资,并没有能够通过表内融资完全承接起来,导致社融总量出现减少,典型的例子是减少的债券融资并没有相应出现在表内贷款的规模上。“虽然控制实体经济的杠杆率也是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也要考虑再融资问题,如果表外特别是债券市场融资功能不能尽快恢复,未来发生更多信用违约的风险会进一步上升。” 陈健恒也表示,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资金来源增速放缓的影响,这也显示金融杠杆去化已经开始作用于经济。 不过,央行方面并不这么认为。上述央行负责人称,从5月狭义货币(M1)的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上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比较充足。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这些都表明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 央行方面强调,将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央行将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前5月住宅投资同比增10% 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8.6%
前5月住宅投资同比增10% 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8.6%

  前5月住宅投资增10% 个人按揭贷款增8.6%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显示,前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前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89亿元,同比增长9.9%;个人按揭贷款9600亿元,增长8.6%。视觉中国/供图[详情]

5月M2增速首次跌破10% 企业融资重回表内现象明显
5月M2增速首次跌破10% 企业融资重回表内现象明显

  史上首次!5月M2增速跌破10% 企业融资“入表”现象明显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姚祥云 6月14日,央行公布5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末M2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跌破10%至9.6%,延续自去年11月起的连月下滑态势。 进一步观察发现,M2同比增速跌破10%属有记录以来首次。 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李永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2016年以来,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逐步稳定减缓,即使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走缓、近期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央行并没有显著增加货币供给,央行更加关注财务去杠杆以及范区域性、宏观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也反映了央行对“货币中性”的认同,以及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决心。 央行有关负责人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从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大规模,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等可见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旺盛。加之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使得较多表外融资途径也逐渐向表内转移。 M2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 5月末M2余额为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 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M2同比增速回落态势的延续,并且在有记录以来首次跌破10%。 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陈冀指出,在货币政策由偏松转向中性,脱虚向实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M2增速回落趋势几乎是确定性的。然而M2增速放缓,甚至跌破1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预期产生了短期超调的反应。 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总的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李永平分析称,财政政策将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M2增速持续走低的同时,M1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5月末,M1余额4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6.7个百分点。 李永平指出,这反映了自2016年以来,相对于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家庭、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更加偏好活期存款以及现金,使我国货币整体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一方面在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经济主体意图寻求更大的资金收益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在经济、金融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应对风险的一种防范措施。 前述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企业贷款增加5661亿元,较上月多增574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高于市场平均预期水平。陈冀分析,从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大规模,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等可见,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旺盛。加之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使得较多表外融资途径也逐渐向表内转移。 不过陈冀提示,需要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多可能仍大量集中于一些基建等风险较低的项目。并且当月实体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部分受直接融资成本上升影响,由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转移而来。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也可印证这一点。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预计,由于表内融资需求不差,从监管层的角度考虑,主动放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基调仍会持续,最多进行微调。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较4月小幅放缓。 陈冀分析称,这在本轮楼市上涨期间也是一个不算低的单月增量。尽管楼市调控不断加码,但考虑到当前国内资产配置环境,仍有很大比例人群将房产视为安全资产进行配置。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在居民部门内部“两个跷跷板”作用之下,即三四线地产对冲一二线地产,以及居民抵押消费/经营贷款对冲居民按揭贷款,居民融资需求韧性较强不会快速下行。 李超预测,未来银行继续提高居民部门融资利率的概率在提高,收益率上行趋势不变。 “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央行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也有所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 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详情]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年内首降 预计下半年整体放缓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年内首降 预计下半年整体放缓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年内首现回落 预计下半年会整体放缓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 旭 就在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渐趋严,多个城市银行机构个人房贷业务普遍收紧并导致利率出现上行的背景下,房地产产业链下游的需求端对上游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在房地产销售增速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年内首次出现回落。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已先后见顶回落。房地产销售在2016年四季度已经见顶,考虑到销售传导至投资大约有两个季度的时滞,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很大概率会在2017年二季度见顶回落。 对于今年接下来的房地产投资走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下半年,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效应将真正显现,关键原因在于资金面。近期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整体偏紧,将从贷款端影响到房地产的销售进一步放缓,影响房地产投资继续回落。 开发投资与销售增速“双降”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4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43632亿元,增长18.6%,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从结构看,30个大中城市当月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9%,而非30城销售面积增加23.2%,显示楼市分化依然存在。总体而言,未来销售增速将有所放缓,但在货币化棚改的支撑下不会太弱。 在房地产销售数据的持续回落之下,此前创下两年内新高的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终于出现了回落。 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 单看5月,李超表示,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加7.4%,低于前值2.3个百分点。“虽然本月地产投资绝对值依然较高,增速降幅也不大,但须注意这是年内首次降速。” 李超表示,5月新开工(+5.2%)、施工(+1.8%)、竣工(-12.4%)和土地购置面积(-1.4%)的增速均低于前值,显示地产投资行为整体放缓。 对于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申万宏源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这是房地产调控和监管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 在李超看来,前期销售火爆的背景下,地产投资需求仍在,5月投资减速或主要由于地产商对利率上行比较敏感所致。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几个月部分房企积极做了各类土地储备,拿地节奏等相对较快,投资节奏也相对较快,所以那段时候投资数据较好,到了5月份适当放缓也是正常的。 预计投资增速将缓慢下行 对于今年接下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表现,李佩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可能真正到了开始调整的时候。 “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并没有出现预期调整的情况。”李佩珈解释说,从前4月来看,除了销售指标略显回落以外,其他指标还是一个偏热的状态。包括房地产价格环比涨幅虽然降了一点,但是降得并不是特别明显。一些城市仍然出现轮涨的情况,显示市场情况仍然火爆。 “但是在今年下半年,调控政策将真正开始显效。”李佩珈认为,关键原因就在于资金面。 李佩珈指出,近期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整体偏紧,由此在房地产贷款方面,无论是开发贷还是个贷都会出现实质性的放缓趋势。“虽然说前4月房地产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是下降的,但如果看绝对额的话,其实下降得并不明显,每个月还是4000亿到5000亿元的规模。” 在李佩珈看来,受资金层面偏紧的影响,今年下半年包括个人住房贷款等方面难度可能会增加一些,这可能是对房地产产生实质性影响最为关键的一个变量。 实际上,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放缓也已经引发关注。数据显示,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89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 在到位资金中,任泽平指出,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9.9%,下滑1.5个点,其中信贷和自筹资金提高0.3和1.3个点,定金及预收款增速仍在20.3%的高位,但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较上月下滑了5.9个点。考虑到融资成本上升、限购限贷,开发商资金链后续可能会逐渐趋于紧张。 李佩珈认为,受资金面偏紧的影响,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可能进一步出现调整。其中,销售此前已经在持续调整状态,如果未来住房贷款增速稳中有降的话,势必引发销售进一步回落,尤其在资金面趋于严格的地区,房价可能会出现环比增速回落的情况,未来进一步还可能会出现涨幅回落至0,实现房价不涨的情况。 李佩珈表示,综合资金来源趋紧等多种因素来看,房地产销售存在进一步回落的可能,同时在房地产投资信心以及情绪降温的情况下,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继续回落,但幅度不会特别大。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3%到5%左右的水平,和去年相比仍然是正增长。 李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四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会迎来一定程度的下行,而前三季度总体是一个缓慢回落态势,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绝对值有望达到6%左右的水平。[详情]

5月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 统计局:四方面将作支撑
5月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 统计局:四方面将作支撑

  新业态注入新动力 四方面支撑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 每经记者 冯 彪 每经编辑 贾运可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了5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尽管投资等个别指标出现短期小幅波动,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仍是经济运行主基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离发达经济体还有一定差距,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稳”的基础上,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服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透出经济结构优化、动力提升的新意,折射出中国经济新活力。比如,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充分印证了这一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蓬勃生机。 基建投资增幅回落较大 从目前公布的5月主要经济数据来看,增速与上月持平的数据有: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 增速回落的指标主要在投资领域,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此外,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其中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幅回落较大,1~5月同比增长20.9%,增速比1~4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对此,刘爱华分析指出,因为去年是“十三五”开局第一年,大项目比较多,造成今年比较的基数较高,对当期的增速会有一些影响。 除了基数原因和房地产调控因素,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在政府努力推进去杠杆的背景下,项目融资难度增加,也影响到了投资。” 刘爱华在6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总体平稳、稳中向好”8个字概括5月经济运行情况。刘爱华称,GDP增速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在6.7%到6.9%窄幅区间波动,也从数据上表明经济稳定性在提升。 此外,记者注意到,5月份,进出口总额2346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139亿元,增长15.5%,加快1.2个百分点;进口10323亿元,加快3.5个百分点。 丁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需求侧看,出口和消费前景仍显积极。服务业仍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因子。”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也指出,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走好的关键动能,经济好转已逐渐传导至消费端,新周期最后一环可能已经完成。 服务业发展动力强劲 针对外界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关切,刘爱华说,从产业支撑、发展动力、发展信心、发展环境来看,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还可以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在产业支撑方面,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走势稳定形成了有力支撑。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5个百分点。 刘爱华称,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5%,比去年的51.6%又有所提高。服务业本身和民生相关度比较高,表现出稳定发展的特点,在服务业在整个经济的比重提高的时候,整个经济的稳定性也是在提高的。 据新华社报道,迄今已有六成省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越第二产业,折射发展动能转换的提速。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已有7个实现这一序变,31个省份中第三产业在GDP占比为最高的省份已达20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第三产业吸引投资120208亿元,增长11.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3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高出第二产业7.4个百分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这些变化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确保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动力。 刘爱华指出,目前我国处于消费升级阶段,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增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在不断提升,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能够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消费环境改善、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稳中有升的态势是可以持续的。 投资方面,刘爱华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没有结束。目前我国城镇化率57.35%,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一般研究认为,在50%到80%这个上升过程中,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潜力。 国际机构对未来中国经济运行也表达了乐观态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14日在该机构举行的发布会上肯定了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并表示,中国有潜力在中期内安全地保持强劲增长。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工业走势中,虽然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月持平,但其中的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明显高于其他工业门类。从具体工业行业来看,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靠前的行业有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则在5月份同比由增转降。 对未来政策重点,丁爽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保持6.5%以上且去杠杆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去杠杆仍将是政府工作重点。”[详情]

5月M2增长创历史新低 央行表示M2增速放缓是常态
5月M2增长创历史新低 央行表示M2增速放缓是常态

  央行:M2增速放缓是常态 北京商报讯(记者 闫瑾 刘双霞)金融去杠杆已在5月M2增速上有所体现。央行6月14日发布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5月广义货币(M2)增长9.6%,增速创下历史新低;狭义货币(M1)增长17%。 对于M2增速放缓,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应。 从M2构成来看,5月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印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此外,5月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央行人士指出,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洋认为,5月M2创新低,这和外汇占款,同业创造货币减少等有关,也显示金融机构负债的紧张。 不过,王洋指出,贷款仍然不少,特别是居民房贷和企业中长贷,居民房贷可能要看二三线城市,一线调控力度大,经济二季度应能维持。总的来说,市场利率上行较快,债券发行减少,不利于后续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在此情况下,即使美联储宣布加息,央行跟进调整逆回购等市场利率的必要性也不强。当然,这还需要看届时央行的操作。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此前,招商证券、中金公司等10家机构对5月新增信贷平均预测值为1007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6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26亿元。[详情]

申万宏源:5月制造业投资改善 地产投资年内首次回落
申万宏源:5月制造业投资改善 地产投资年内首次回落

  制造业投资大幅改善,地产投资年内首现回落——2017年5月份经济数据分析 来源:申万宏源宏观 文:申万宏源宏观 李慧勇、王健、余子珍 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与4月持平。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1-4月为8.9%;其中5月增长7.8%,前值8.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前值10.7%。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长14.3%,1-4月为15.7%;其中5月增长10.2%,前值7.6%。1-5月房地产投资增长8.8%,1-4月为9.3%;其中5月增长7.4%,前值9.6%。对此我们做如下点评: 工业生产超预期。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于预期6.2%并持平前值,与高频数据有所背离。采矿业由负转正至0.5%,较4月改善0.9个百分点,或与低基数效应有关;5月制造业同比增长6.9%,与上月持平;公用事业则显著回落1.4个百分点至6.4%,其中电力和热力回落1.3个百分点至6.1%,与发电耗煤数据相印证。主要行业中,电气机械、汽车、纺织、有色和通用设备等改善;黑色冶炼、计算机、电力热力、食品和医药等回落。主要产品中,汽车、原煤回升,天然气、粗钢、乙烯、十种有色金属和钢材回落。 投资增速回落并低于预期。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低于前值8.9%和预期9%;其中5月增长7.8%,回落0.3个百分点,主因地产和基建增速回落。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长5.9%,较4月大幅回升2.7个百分点,符合我们对于制造业投资仍将持续改善的判断,但也与低基数效应有关。5月基建投资增长13.1%,较4月大幅回落4.3个百分点;考虑到利率走高及财政支出力度边际减弱,全年基建增速前高后低。民间投资累计增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6.8%,仍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内生动力仍较强。 地产销售改善但投资年内首现回落。1-5月地产销售增长14.3%,但单月增长10.2%,较4月大幅回升2.5个百分点。尽管地产调控加码,但棚改仍对三四线地产有支撑。地产投资年内首现回落,5月单月增速7.4%,较4月回落2.3个百分点,地产调控和监管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5月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分别为5.2%和-1.4%,单月增速分别较4月回落4.9和15个百分点,回落明显。 社零符合预期。5月社零增长10.7%,持平于预期和前值。主要商品中,化妆品、家电、烟酒、药品等改善,通讯器材、石油制品、建材、服装等回落。 关注经济和监管的动态演变,三季度尤为关键。经济韧性仍强,短期内监管冲击有限;而经济平稳也使得监管持续的时间或比预期的长。去杠杆和保增长的动态博弈在三季度显得尤为关键。[详情]

任泽平:信贷稳定非标债券下滑 M2放缓信用收缩
任泽平:信贷稳定非标债券下滑 M2放缓信用收缩

  宏观任泽平、甘源点评5月金融数据【信贷稳定非标债券下滑,M2放缓信用收缩】 事件:中国5月新增贷款11000亿元,预期10000亿元,前值11000亿元;5月社会融资规模10600亿元,预期11900亿元,前值13900亿元;M2同比增长9.6%,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预期10.4%,前值10.5%;M1同比增长17.0%,预期17.6%,前值18.5%;M0同比增长7.3%,预期6.0%,前值6.2%。 点评: 1、核心观点:5月信贷超预期与前值持平,融资回表,房贷回落。社融低于预期和前值,非标和债券收缩,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信用派生能力持续下降,M1M2增速大幅回落,M2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为9.6%。信用收缩增加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经济二次探底,物价再通缩,债市配置价值凸显。央行表示“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 2、新增人民币贷款稳定,融资回表,房贷下降。5月新增贷款11000亿元,预期10000亿元,环比持平,同比增加245亿元。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同比增加126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8722亿,环比下降945亿元,同比上升1616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4326亿,环比下降115亿元,同比下降955亿元,地产销售下滑。非金融公司中长期贷款4396亿,环比下降830亿元,同比上升2571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780亿元,环比上升511亿元,同比上升1302亿元,消费活跃。新增企业贷款稳定,企业短期贷款新增2472亿元,环比上升918亿元,同比上升2593亿元。 3、社融不及预期和前值,非标和债券下滑。5月份地方债共发行5484.8亿元(环比增加2235.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小幅下降达10600亿元,不及预期11900亿元,环比下降3300亿元,同比增多3855亿元。 去杠杆效应凸显,非标持续回落。委托+信托+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289亿元,环比减少1481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减少1245亿元,环比减少1590亿元;新增信托贷款增加1812亿元,环比增加339亿元;新增委托贷款减少278亿元,环比减少230亿元。 债券融资大幅减少,受利率上行影响。5月企业债券融资减少2462亿元,环比减少28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7亿元,环比减少262亿元。人民币汇率升值,新增外币贷款减少99亿元,环比增加184亿元,同比减少425亿元。 4、信用派生能力下降,M1M2增速持续回落,中小银行争夺存款和同业负债压力增大。M1下滑受房地产调控销售下滑和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影响。M2创历史新低,金融体系持有的M2同比增速仅为0.7%。5月新增居民存款和非金融公司存款大幅上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新增人民币存款1.11万亿元(环比增加8469亿元)。住户存款增加1249亿元(环比增加13449亿元);新增非金融公司存款1072亿元(环比增加620亿元);新增财政存款5547亿元(环比下降878亿元)。 5、货币偏紧,央行表态兼顾去杠杆和维稳流动性。市场利率不断上行,同业存单破5、Shibor利率不断上涨。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如果2017年下半年经济二次探底和再通缩,货币政策可能调整。[详情]

央行解读5月金融数据:M2放缓是金融降杠杆的反映
央行解读5月金融数据:M2放缓是金融降杠杆的反映

  M2放缓是金融降杠杆的反映——解读5月份中国金融主要数据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铮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5月份中国金融主要数据。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5月份全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为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回落0.9和2.2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出现新变化: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此外,不计入M2的财政存款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3928亿元,也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认为,总的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央行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也有所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解读。 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 在M2增速回落的同时,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 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5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分析,这些都表明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为旺盛。 “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 央行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供求状况,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和基本稳定。 信贷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提醒,未来随着银行负债成本的上涨以及房地产调控效果的进一步发酵,信贷需求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变数。 展望未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详情]

邓海清评5月M2:金融去杠杆显著 债牛走入现实
邓海清评5月M2:金融去杠杆显著 债牛走入现实

  邓海清:金融去杠杆显著 债牛走入现实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忠)央行今日公布,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低,首现个位数增长;此前M2增速低点为2015年4月的10.1%。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在解读相关数据后表示,金融去杠杆成效显著,“债牛”从预期走入现实。 数据显示,中国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6万亿元人民币;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5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9.6%,同比增速创历史新低;5月M1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7.0%。 邓海清表示,5月社会融资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较4月并未出现大幅下滑,比上年同期多增3855亿元,同时,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市场预期,总体上,5月社会融资数据以及人民币贷款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未由于金融严监管而受到明显的影响,央行呵护实体经济态度明显,依然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走好。 从结构上看,5月社会融资数据增加环比下降了3342亿元,其中,社融数据环比下降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一是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环比下降1590亿元,二是企业债券融资环比下降2897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监管层对于表外业务的严监管,使得表外转向表内,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多增近1000亿元同样能够验证;另一方面在于债券利率持续上升,使得企业大量取消债券发行,债券融资规模大规模收缩,对社融形成一定的拖累。至于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上,都基本与上月环比情况保持一致,并未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 5月金融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M2数据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低,M2同比大幅走弱反映出金融去杠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将有可能推动未来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出现边际放缓的情况。 具体来看,5月末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同时,5月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拖累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这说明M2的走弱主要在于金融去杠杆因素。 对于债券市场,邓海清认为,2017年全年债市“先苦后甜”,震荡慢牛。“监管协调2.0”将为下半年债券市场慢牛奠定基石,目前债市的核心变量并非经济走势,而是政策层的严监管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流动性两方面因素。随着5月12日以来“监管协调2.0时代”到来,以及此次5月M2数据走弱反映出金融去杠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为2017年下半年债市提供支撑。但是,由于部分投资者对于经济预期过度悲观,存在修正的可能,以及央行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的明显宽松时代,债券市场只能是慢牛而不会是疯牛。[详情]

国君银行点评金融数据:金融去杠杆不影响支持实业
国君银行点评金融数据:金融去杠杆不影响支持实业

  国君银行_邱冠华/王剑/张宇/袁梓芳_【5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金融去杠杆不影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事件: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新增社融1.06万亿元,均超出去年同期新增规模。M2增长9.6%。 结论:5月新增信贷略超出市场和我们的预期(9000-10000亿元)。预计6月新增信贷1万亿元。 Q1:为什么年初以来的新增信贷跟社融大都是超预期的,但M2增速却一路下滑? 答:金融去杠杆成效显现,M2派生中的影子银行渠道压缩。央行尚未公布5月末的资产负债表,但从4月末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来看,“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单月减少3187亿元,表明非银/非标渠道的货币派生已在压缩。但信贷和社融数据较好,表明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支持力度。 Q2:新增信贷数据持续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调研下来发现,二季度银行的信贷需求仍然很强,原因有几点:一是债市的融资需求回流银行仍在继续;二是监管趋严背景下表外转表内;三是融资主体预期未来利率走高,选择提前融资;四是信贷额度管控(我们发现自2月以来的月度新增信贷数据异常整齐)。 Q3:信贷平稳较快增长的情况可持续么? 答:我们认为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今年M2目标增速是12%,保守估计实际增速10%左右,外占、债券、非银等派生渠道难有明显起色,还得靠信贷派生。根据以往经验,信贷增速高出M2增速1.5-2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新增信贷量与去年持平。[详情]

国务院专家王洋:M2增速创新低 显示金融机构负债紧张
国务院专家王洋:M2增速创新低 显示金融机构负债紧张

  5月M2增速创新低 专家称显示金融机构负债紧张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4日讯 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5月末,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创最低增速。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7230亿元。 央行表示,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王洋表示,5月M2创新低,这和外汇占款,同业创造货币减少等有关,也显示金融机构负债的紧张。不过贷款仍然不少,特别是居民房贷和企业中长贷,居民房贷可能要看二三线城市,一线调控力度大,经济二季度应能维持。总的来说,市场利率上行较快,债券发行减少,不利于后续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在此情况下,即使美联储宣布加息,央行跟进调整逆回购等市场利率的必要性也不强。当然,这还需要看届时央行的操作。[详情]

中金固收评5月金融数据:M2增速创新低 政策易松难紧
中金固收评5月金融数据:M2增速创新低 政策易松难紧

  【中金固收】债券非标萎缩,M2增速创新低,政策易松难紧 作者:陈健恒、唐薇、但堂华 5月份金融数据总体来看有所走弱,尤其是M2增速历史上首次跌破10%,创历史新低。社融增量也低于贷款增量,显示表外融资处于收缩状态。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资金来源增速放缓的影响。这也显示金融杠杆去化已经开始作用于经济。鉴于债券利率已经某种程度上超调,尤其是短期债券收益率升幅较高,未来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可能不会更大力度收紧,甚至在货币增速以及经济进一步弱化的情况逐步放松。短期来看,需要关注本周MLF到期后是否还会继续展期,另外美联储如果加息,央行是否还会继续上调公开市场利率,如果这次不上调,已经某种程度上显示政策态度有所松动,有利于债市修复超调部分。债券收益率在目前水平上仍有一定幅度的下行空间,尤其是短期债券收益率。 1、贷款增长保持稳定,结构上仍以按揭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为主 5月份贷款增量达到1.11万亿,略高于市场预期。从结构上来看,与此前几个月相差不大,仍主要体现在按揭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但在房地产调控以及按揭贷款利率难以覆盖银行资金成本的情况下,按揭贷款增量也在放缓,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表内票据仍处于压缩当中,表内外票据合计也依然是净减少,显示短期利率上升幅度较高后,对短期融资工具的冲击更为明显。 2、存款增长乏力,M2增速创历史新低,普通存款稀缺倒逼银行依赖同业负债融资 尽管5月份贷款增长不弱,但5月份存款的增速和M2增速再创新低。尤其是企业存款增量只有1072亿,明显低于季节性。监管政策导致同业业务收缩,也会导致其派生的存款减少,对企业存款的影响尤其明显。此外,5月份财政存款的超季节性上升也一定程度上回笼了资金。6月份以来同业存单利率持续升高,很大程度上也跟普通存款增长乏力,导致银行不得不依赖同业负债来支撑业务运作有关。比如5月份居民和企业存款的增量只有2300多亿,而贷款投放量超过1万亿,中间的资金缺口都需要依赖同业负债。我们在最新一期周报《破局关键在于修复资产派生负债循环》中也提到,负债荒的破局需要依赖重新启动资产配置形成负债的正循环,这需要依赖货币当局重新注入低成本和长期流动性,或者需要看到外汇占款逐步恢复。未来需要关注央行在流动性层面的投放是否可能修复这个循环。 3、社融低于贷款,表外融资萎缩 社融方面,5月新增社融1.06万亿(前值1.39万亿);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社融余额增速从上月的12.8%小幅升至12.9%。在银监会针对银行套利、空转从严下,如限制非标占比、非非标等规避监管的模式,要求加强委外资金穿透、杠杆、资本占用等,导致非标、债券需求减弱,其净融资量均明显下降,社融结构因此发生明显的转变: (1)5月新增社融中,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分别新增1812、-278亿元,二者在当月新增社融的占比从前期的20%有余降至14%;(2)5月信用债净融资-2462亿元,创当月负融资之最;一方面受补年报、端午节假期的影响,但更主要是需求较弱、债券融资成本高于贷款等有关,导致5月发行量显著下降,取消或延迟发行的案例达78个。(3)非标与标债融资受阻后,信贷偏宽松,5月新增信贷1.18万亿略高于市场预期。(4)股票融资增加507亿,外币贷款减少99亿。往后看,关注信用债融资持续下降给发行人带来的再融资压力,以及近期发布的财预50号文、87号文对地方政府融资、购买服务等具体规范从严后,地方投资增长空间与融资意愿的走向。[详情]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5月宏观经济总体平稳 房地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和4月份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和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生产端和需求端整体稳定,一些数据相对一季度略有回落,但总体上保持着平稳运行的态势。从物价走势来看,货币政策还保持着一定的主动,去杠杆、控制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新经济新动能依然发展强劲。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和3.8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来看,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1-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与1-4月份持平。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微升,产成品库存明显下降,表明企业库存压力开始缓解,加上服务业增长较快,新订单回升,与核心CPI走势一致,印证需求持续改善,经济短期高点回调之后出现企稳迹象,正在“软着陆”。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018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452万平方米。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89亿元,同比增长9.9%。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撰文分析,房产销售资金持续回笼,但销售增速放缓,房地产企业融资增长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难以持续走高,拐点很快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59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万人,和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1100万的目标来比,已经完成了54.4%。刘爱华表示,今年前五个月就业的计划目标已经完成了超过一半,就业非常稳定。另外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两个指标来看,5月都在5%以下。总体来说,就业确实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5月经济增长虽然不如一季度强劲,但总体态势平稳,整体向好的局势没有改变。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韧性在增强。 关于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的原因,刘爱华分析,在“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继续呈现了稳中趋好的态势。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完成了60%和40%以上,微观企业杠杆率也在持续下降,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企业盈利状况也在改善。 “5月数据表现比较平稳,还有一个就是外部环境的改善。目前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积极因素在增加,主要的经济体像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增速都是比预期的要好,就业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亮点。表现在数据上,5月我国出口是加快的,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0.7%。”刘爱华说。 关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刘爱华表示,下一阶段还是可以继续保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因为目前经济增长都是在向好的方向前进,产业支撑或者说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产品都增长比较快,也对整体增长起到非常有力的支撑作用,供求关系不断改善,发展的动力和信心都在不断增强。[详情]

央行: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
央行: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

  央行: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4日讯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证券时报·e公司)[详情]

央行解读: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央行解读: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央行: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常态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4日讯 央行有关负责人14日就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答记者问,央行表示,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且从M1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上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比较充足。这些都表明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同时,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供求状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亦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和基本稳定。 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映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总的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亦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详情]

央行谈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央行谈M2增速放缓: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答记者问 问:从人民银行刚公布的2017年5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看,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同时M2增速出现一定下降。如何认识和解读5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 答: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总体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为稳固。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5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9%,高于预期目标;M1同比增长17%,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且从M1增量结构看,单位活期存款较上月多增5646亿元,显示企业用于支付的流动性比较充足。这些都表明金融尤其是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较大。有关调研也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同时,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供求状况,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亦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和基本稳定。 近期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M2同比增长9.6%,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映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总的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有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和解读。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亦具有货币属性,但未计入M2。还应看到,巨额存量货币也可以更好发挥作用,特别是盘活存量资产、企业通过去杠杆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提高存量货币的周转效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完)[详情]

5月M2同比增长9.6% 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
5月M2同比增长9.6% 新增人民币贷款1.11万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9.6%,狭义货币增长17%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6.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3%。当月净回笼现金1059亿元。 二、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13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18.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2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6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6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4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26亿元。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2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13亿美元。 三、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6亿美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2.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7.02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723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4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07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61亿元。 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6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8%,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2%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2.09万亿元,日均成交2.96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15.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3.6%,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3.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8.5%。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8%,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个和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3个和0.86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741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836亿元 5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709亿元、1032亿元、221亿元、615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2011年10月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注3:自2014年8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4: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详情]

5月社融增量为1.06万亿 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
5月社融增量为1.06万亿 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

  初步统计,2017年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240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9亿元,同比少减42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278亿元,同比多减18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812亿元,同比多增16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45亿元,同比少减3822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同比多减221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07亿元,同比少567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下同)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其中,增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获得的资金额,存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含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 注5: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当月比上月、比上年同期的数据为可比口径数据。[详情]

5月末社融存量为16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5月末社融存量为165.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2017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17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64万亿元,同比下降2.2%;委托贷款余额为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信托贷款余额为7.34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49万亿元,同比下降7.4%;企业债券余额为17.67万亿元,同比增长8.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6.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6%。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8%,同比高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6%,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4%,同比高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高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7%,同比低0.6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7%,同比低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7%,同比高0.3个百分点。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 注5: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详情]

机构:供给侧未全面复苏 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机构:供给侧未全面复苏 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机构:供给侧未全面复苏 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5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持平于前值的6.5%,高于预期的6.34%。机构分析师认为数据显示经济供给侧并未全面复苏;考虑货币信贷对投资的领先性,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但准财政政策配合下,基建将继续为经济托底;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年内首次下降。 供给侧未全面复苏 需求侧仍托底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持平于前值的6.5%,高于预期的6.34%。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5%,较4月持平,印证5月全国制造业PMI走平、发电量增速略降。需求、价格均见顶回落,而库存周期步入尾声,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而库存堆积,令工业生产缓慢下滑。 分行业看,方正证券任泽平指出,主动补库存周期结束,黑色和非金属分别降低了2.1和1.6个点,有色、金属制造业分别上升了0.8和0.2个点。高端设备制造业继续高增,电气机械及器材、汽车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提高了1.6、1.1和0.7个点;而计算机通用电子设备、电力热力供应以及铁路航空航天设备分别降低了1.9、1.7和1.2个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47.3%;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加27%,较4月提高了14.5个点。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进一步指出,5月工业增加值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并未全面复苏的判断,但经济的回落趋势将是缓慢的,全年都不会触及目标值6.5下限,因此难言货币放水。目前工业增加值运行区间较为平稳,结构中占比最大的制造业增加值从去年初至今除少数月份外,当月同比增速均在7%左右,需求侧仍存在托底逻辑。但观察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同比增速未持续上行,汽车产量同比增速较去年三四季度回落明显,宏观经济需求侧并未全面复苏。 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基建继续托底 数据显示,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低于前值的8.9%,低于预期的8.71%。 姜超分析称,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较4月继续小幅回落。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因低基数略反弹,但独木难支;基建投资增速创年内新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是掣肘;房地产投资增速2017年以来首现回落,前期地产销量回升对地产投资带动渐弱。 任泽平认为,1-5月固投累计增速8.6%,比1-4月份回落0.3个点。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8.8%,回落0.5个点,结束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势头,拐点出现。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增长20.9%,回落2.4个百分点。由于影子银行体系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金融去杠杆和商业银行缩表对这两块投资影响较大。制造业累计同比增5.1%,加快0.2个点,受外需改善出口复苏提振。考虑到货币信贷对投资的领先性,预计下半年投资下行压力较大。 但李超团队认为,基建累计同比增速较前值回落1.6个百分点,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管理业和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速均小幅回落但仍在高位;目前两者对整体基建增速的贡献度达到85%以上,预计基建投资全年持稳,预计当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在准财政政策配合下基建将继续为经济托底。 房地产投资增速年内首降 销售分化明显 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8.8%,低于前期的9.3%,也低于预期的9.14%。 姜超指出,5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10.2%,较4月略反弹,但仍远低于1季度的19.5%。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尤其房贷利率回升,令地产需求持续低迷。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地产融资受限,令5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大跌转负,并拖累新开工面积增速小幅下滑。 李超分析,从结构看,30大中城市当月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9%,而非30城销售增加23.2%,显示房市分化仍在。总体而言,未来销售增速将有放缓,但在货币化棚改的支撑下不会太弱。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7.4%,低于前值2.3个百分点,1-5月同比+8.8%,低于前值0.5个百分点。虽然本月地产投资绝对值依然较高,增速下降也不大,但要注意这是年内首次降速。5月新开工(+5.2%)、施工(+1.8%)、竣工(-12.4%)和土地购置面积(-1.4%)增速均低于前值,显示地产投资行为整体有所放缓。 任泽平进一步指出,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已先后见顶回落。1-5月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4.3%和18.6%,较上月回落1.4和1.5个点。房地产销售在2016年4季度已经见顶,销售传导到投资2个季度的时滞,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17年2季度见顶回落。其中,东部、中部下滑幅度较小,西部和东北下滑幅度加大,区域分化明显。1-5月新开工面积同比9.5%,回落1.6个点;待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1.4个点,去库效果明显。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9.9%,下滑1.5个点,其中信贷和自筹资金提高0.3和1.3个点,定金及预收款增速仍在20.3%的高位,但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较上月下滑了5.9个点。考虑到融资成本上升、限购限贷,开发商资金链后续逐渐紧张。 地产后周期消费仍较旺盛 持续性存疑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增长10.7%,持平于前值10.7%,高于预期的10.6%。 其中,城镇消费增速持平10.4%,乡村消费增速涨至12.7%,连续第6个月上涨,继续释放潜力;商品零售消费增速持平,餐饮消费提升0.5个百分点至11.6%。 按商品类别看,必需消费品增速依然涨跌互现,可选消费品涨少跌多,其中汽车、家电反弹,但石油及制品、通讯器材、家具和建材均回落。具体来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上行,地产产业链产品消费除家电外出现回调,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消费增速11%、13.5%、13.6%(前值13.4%、13.9%、10.2%);石油及制品消费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至9.1%;汽车消费增速7%,较前值微升0.2百分点。 李超预计石油及制品消费后期继续走弱;而下半年随着淡季到来和去年基数走高,汽车市场或将步入下行阶段。 任泽平指出,地产后周期带动家电家具,但持续性存疑。5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10.7%,与4月持平;实际增速9.5%,较4月回落0.2个点。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6%,较4月提高0.5个点;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6%,与4月持平。从消费细项来看,地产后周期消费仍较旺盛。5月家电和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消费5月同比较4月分别提高3.4和回落0.4个点,但装修材料回落2.4个点,随着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速的持续下台阶,消费高增的持续性难以保证。汽车消费增速7.0%,较4月提高0.2个点。[详情]

5月数据出炉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料全年增速不低于去年
5月数据出炉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料全年增速不低于去年

  5月数据出炉经济转稳态势确立 料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去年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14日讯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国家统计局6月14日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消费、服务业生产指数等数据均出现企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但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表明经济由落转稳的态势已经确立,二季度经济增速或放缓至6.8%,三季度经济增速与二季度持平或略有下降,四季度会出现回升,但全年经济增速不会比去年低。 (证券时报·e公司)[详情]

邓海清:经济二次探底被证伪 债市进先苦后甜下半场
邓海清:经济二次探底被证伪 债市进先苦后甜下半场

  经济“二次探底”被证伪,无碍债市步入“先苦后甜”下半场 来源:海清FICC频道 作者:邓海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6月14日,统计局公布中国5月工业增加值数据,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5%,预期6.4%,前值6.5%;中国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7%,预期6.6%,前值6.7%。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43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7%,预期10.7%,前值10.7%;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3%,预期10.3%,前值10.2%。 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5%,略好于市场预期,且1-5月工业增加值6.7%,比2016年全年6%的水平上台阶。5月工业增加值的走稳向好,以及2017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的“上台阶”,反映出中国经济走势良好,再次验证经济L型拐点已过,经济“二次探底”的观点并不成立。 2、工业增加值结构更有持续性。结构上看,5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4%,其中最大亮点在于采矿业增加值同比转正,反映出经济内在动力开始逐渐走强。从历史数据上看,2016年5月以来,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大幅走弱至-2.3%,除去2016年9月同比0.1%,其余月份均为负数,持续拖累工业增加值数据。反观之前PPI同比数据一直处于高位,并未抬升采矿业增速,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因素,随着5月采矿业增加值大幅走好至0.5%,再叠加之前的低基数,我们预测,未来随着采矿业增加值的回升,将使得工业增加值能够稳稳站上“新台阶”。 3、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回落0.5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回落0.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定下滑,主因在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但民间投资增速走势依然良好。 我们认为,1-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主要还是在于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房地产严调控政策,房地产价格的下滑逐渐向房地产投资传导,从而拖累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目前一二线城市确实出现了房价环比下跌的情况。但是,我们认为,一方面,由于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并未断崖式下跌,1-5月同比8.8%,也远高于去年的6.9%;另一方面,目前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依然向好,再加上房地产调控从供给侧出发,增加土地供给,可能房价下跌向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传导并不会太严重。 4、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7%,消费增速持续高位,经济动力可能已经逐渐切换至消费。中国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7%,前值10.7%,消费增速的再次走好,再次确认我们之前的判断,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走好的关键动能,经济好转已经逐渐传导至消费,新周期最后一环可能已经完成。 5、关于货币政策,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大概率“不松不紧”,一方面,5月工业增加值数据、PMI数据、进出口数据都出现一定超预期的情况,再次印证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好,经济的走好将使得央行不存在放松货币政策维稳经济的理由;另一方面,目前由于金融严监管政策对金融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央行再收紧货币政策,将会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为避免出现为防范风险而发生的风险,对冲监管层的严监管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将不会进一步收紧,5月12日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即是最好的佐证,监管协调进入2.0时代。 6、对于人民币汇率,我们认为,两国基本面对比是汇率1-2年内最重要的决定因素,2014-2016年基本面支持人民币贬值,2017年中美两国基本面对比将发生重大变化,2017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逆袭。 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认为2017年全年债市“先苦后甜”,震荡慢牛。目前,市场关于2017年下半年债市走牛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监管协调2.0”为下半年债券市场慢牛奠定基石,我们持这一种观点;另一观点则认为经济“二次探底”将为债市走好提供支撑,我们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同,从经济数据来看,5月工业增加值数据、PMI数据、进出口数据等再次走好,反映经济并不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该逻辑确实并不成立。 我们对于债市的观点是,“监管协调2.0”为下半年债券市场慢牛奠定基石,目前债市的核心变量并非经济走势,而是政策层的严监管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流动性两方面因素,“监管协调2.0”为债市提供支撑,但由于部分投资者对于经济预期过度悲观,存在修正的可能,以及央行不可能重回2015-2016年的明显宽松时代,债券市场只能是慢牛而不会是疯牛。 对于股市,我们维持股市“健康牛”的观点。短期股市受到安邦保险事件的冲击较大,但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处于L型下半场的趋势没有改变,5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再次走好,同时前期因为监管因素下跌将逐步修复,我们仍然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健康牛。 [详情]

海通姜超评5月数据:经济走势分化 仍处减速中盘整
海通姜超评5月数据:经济走势分化 仍处减速中盘整

  新浪财经讯 6月1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5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与4月份持平。对此,海通宏观分析师姜超、顾潇啸等点评,5月经济走势分化,外需改善内需走弱。而6月上旬主要城市地产销量降幅收窄,发电耗煤增速回升至15%,指向6月经济起步尚稳健。 以下为点评原文: ①工业增速持平。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5%,较4月持平,印证5月全国制造业PMI走平、发电量增速略降。需求、价格均见顶回落,而库存周期步入尾声,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而库存堆积,令工业生产缓慢下滑。 ②投资增速回落。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较4月继续小幅回落。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因低基数略反弹,但独木难支;基建投资增速创年内新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是掣肘;房地产投资增速17年以来首现回落,前期地产销量回升对地产投资带动渐弱。 ③地产需求降温。5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10.2%,较4月略反弹,但仍远低于1季度的19.5%。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尤其房贷利率回升,令地产需求持续低迷。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地产融资受限,令5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大跌转负,并拖累新开工面积增速小幅下滑。 ④消费缓中趋降。5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10.7%、9.5%和9.2%,较4月有平有降。必需消费品增速依然涨跌互现,可选消费品涨少跌多,其中汽车、家电反弹,但石油及制品、通讯器材、家具和建材均回落。 ⑤经济走势分化。5月经济走势分化,外需改善内需走弱,生产整体持平,仍处减速中的盘整。而6月上旬主要城市地产销量降幅收窄,发电耗煤增速回升至15%,指向6月经济起步尚稳健。[详情]

5月商品住宅销售额环比升1.8% 地产投资年内首回落
5月商品住宅销售额环比升1.8% 地产投资年内首回落

  据彭博测算,中国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额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12.6%。 1-5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长14.3%,但单月增长10.2%,较4月大幅回升2.5个百分点。 地产投资年内首现回落,5月单月增速7.4%,较4月回落2.3个百分点,地产调控和监管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均有较显著回落,单月增速分别较4月回落4.9和15个百分点。[详情]

机构点评5月数据:房地产销售略有反弹 前三季增长无忧
机构点评5月数据:房地产销售略有反弹 前三季增长无忧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5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8.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14.3%。市场人士对此作出评论。 --国信宏观固收: 经济回暖的周期性因素动能继续衰减,5月工业生产与4月持平,3月的名义增速高点巩固。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5%,和4月相同。分产品看,5月发电量、钢材、水泥及有色金属产量同比下行,汽车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低位回升。展望6月,房地产调控下需求降温,预计工业增速进一步向6%靠拢。 5月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快速回落,其中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房地产销售方面,低基数使得5月同比小幅回升。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增速10.2%,较4月回升2.5%。考虑到房地产调控依然较严厉,多地上调房贷利率,估计下个季度房地产销售仍将下滑。 5月消费增速也持平于4月,各品类商品增速涨跌互现。整体来看,5月经济增长仍然延续了4月的下滑,伴随着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的回落,本轮经济回暖的周期性因素动能继续衰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王军: 5月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预期,需求方面消费保持平稳,而出口则是超过预期,对经济的正面拉动作用明显增加,都支持了上半年经济的平稳。估计上半年整体经济都会保持平稳态势。 但投资仍在持续下降,前五个月新开工项目总投资-5.6%,虽然制造业投资相对平稳,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额增幅一直在持续下降,对经济的后续影响会逐渐显现,从PMI的先行指标看亦是向下的趋势,估计下半年经济会呈放缓回落态势。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牛犁: 应该说5月份工业增加值能稳定在6.5%是相当不错的,较4月份明显回落的态势5月份工业增速稳定,加之前两日公布的贸易数据好于预期,均支撑5月份经济整体走势重归平稳。 5月份的消费也保持平稳,而前五个月投资增速虽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8.6%,整体经济数据都不错,二季度中国GDP增幅可保持在6.8%左右,只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放缓,金融,服务业的增速亦呈放缓态势,估计下半年经济会呈增速放缓的态势。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总体上延续稳势,工业增长6.5%略有回升,可能和工作日、前期异常冲击减缓有关。结构上值得关注,房地产从销售面积、投资来讲还是保持较强的态势。假如这种格局能延续的话,二季度经济在6.7%问题不大。全年可能也会保持在6.7%的水平。前三季度增长无忧。 政策上还是要静观其变,当前要妥善处理好严监管、防风险、稳增长的关系,现在增长没问题,但要未雨绸缪,假如将来增长有问题,要有政策应对。 ----海通宏观分析师 姜超、顾潇啸: ①工业增速持平。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5%,较4月持平,印证5月全国制造业PMI走平、发电量增速略降。需求、价格均见顶回落,而库存周期步入尾声,企业盈利增速放缓而库存堆积,令工业生产缓慢下滑。 ②投资增速回落。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较4月继续小幅回落。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因低基数略反弹,但独木难支;基建投资增速创年内新低,财政收支矛盾仍是掣肘;房地产投资增速17年以来首现回落,前期地产销量回升对地产投资带动渐弱。 ③地产需求降温。5月地产销量同比增速10.2%,较4月略反弹,但仍远低于1季度的19.5%。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尤其房贷利率回升,令地产需求持续低迷。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地产融资受限,令5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大跌转负,并拖累新开工面积增速小幅下滑。 ④消费缓中趋降。5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10.7%、9.5%和9.2%,较4月有平有降。必需消费品增速依然涨跌互现,可选消费品涨少跌多,其中汽车、家电反弹,但石油及制品、通讯器材、家具和建材均回落。 ⑤经济走势分化。5月经济走势分化,外需改善内需走弱,生产整体持平,仍处减速中的盘整。而6月上旬主要城市地产销量降幅收窄,发电耗煤增速回升至15%,指向6月经济起步尚稳健。 ----中金固收 陈健恒、唐薇、但堂华 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和消费都持平于上个月,相对稳定,但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相对明显。 我们在前期报告中也提到过,尽管房地产开发商和城投平台的投资意愿较强,但真正的制约因素在于资金来源,在金融去杠杆导致债券市场和非标市场融资减弱的情况下,加上财预50和87号文对PPP项目融资的影响,房地产开放商和城投平台的融资和投资会相应放缓。尽管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投资尚可,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放缓最终也会传导过去。 如同2014年,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可能在未来会有所松动,债券收益率也将从高位逐步回落。 具体来看: 1、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企业盈利尚可以及工程机械销量较高支撑工业生产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与4月持平,其中上游黑色金属业同比增速下滑较为明显,下游保持平稳。 分行业来看,中上游方面,黑色金属工业增加值从4月的0.2%回落至-1.9%,有色金属从4月的1.4%升至2.2%。下游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继续小幅回升至11.5%;专用设备制造业小幅降至11.1%;受商用车销售较好影响,汽车制造业小幅回升至10.3%。下游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表现较好也一定程度上支撑制造业投资。 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除原煤和原油外,其余主要大宗商品产量同比增速均较上月有明显回落,其中水泥回落至0.5%(上月2.4%);生铁回落至-0.1%(上月5.4%);粗钢回落至1.8%(上月4.9%);有色金属回落至2.4%(上月5.0%);但原煤和原油产量同比增速较高。5月发电量同比增速从4月的5.6%继续回落至5.0%,与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表现一致。 此外,出口交货值4月继续保持在10.7%高位,反映外需仍然较好。目前来看,6月份6大电厂耗煤同比增速和钢铁高炉开工率较5月份有所回升,预计6月份工业增加值仍将保持平稳。 2、基建、地产投资均放缓,资金来源收紧是关键 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8.6%,单月同比降至7.8%(前值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历史低位。 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同比7.3%(前值9.6%),尽管商品房销售在三四线城市销售、棚改等影响下,增速小幅回升,但考虑4月高基数后5月其实反弹有限,未来销量或有所回落;新开工面积同比也从前期的10+%降至5.2%,预计后续开发投资或将进一步回落。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6.7%(前值5.3%)。制造业投资亦有所回升,单月同比5.9%(前值3.2%);一方面,有一定的低基数影响;另一方面,从行业来看,重卡和工程机械等销售不错,支撑其投资增速。考虑5-8月,去年制造业投资基数较低,对后续同比有一定支撑;不过工业品价格下降、盈利回落之后,制造业投资改善的空间相对有限。 基建方面,5月单月同比降至13.1%(前值17.4%);受制于财政收支放缓以及金融去杠杆导致城投平台融资放缓,后期基建或将放缓。同时,财预50号文、87号文对地方政府融资、购买服务等具体规范从严后,基建投资也将受到更多制约。 3、房地产销售略有反弹,房地产投资受到资金来源限制有所放缓 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同比从4月的7.7%回升至10.2%,跟基数也有一定关系,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意愿发生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当月同比降至1.4%,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由10.1%降至5.2%。 资金来源的下降可能也压制了房地产企业进行资本开支的意愿,5月当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与其他资金来源分别由上月的4.5%和7.5%下降到1.8%和1.7%,国内贷款由47.5%回落至19.3%。 中短期来看,受到货币政策调控以及金融去杠杆政策影响,地产销售回落与融资收紧的趋势难以发生改变,资金来源可能进一步下行,进而压制地产投资。但未来关注点在于房地产企业对后期销售的预期,由于当前库存水平较低,销售和投资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背离。 从当前情况看,监管政策分化与棚改可能仍对三四线城市的销售形成一定支撑,短期内投资仍有可能随着开发商的补库意愿发生反复。 4、消费平稳,未来可能小幅走弱 5月份消费增速与4月数据持平,为10.7%。分项来看,汽车基本与前期持平(当月同比7%,上月为6.8%),建筑装潢小幅回落(当月同比11%,上月同比13.4%),家具类微幅下降 (本月同比13.9%,上月同比13.5%),石油制品下降比较明显(当月同比9.1%,上月同比12.1%)。食品,衣着,日用品类同比增速有所回升(粮油食品,饮料,烟酒,化妆品,金银珠宝等)。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油价回落可能进一步带动石油制品消费下行,而汽车消费的同比在去年6月开始上行比较明显(6月同比9.5%,7月同比9.2%,8月同比13.1%),结合当前我们了解到的乘用车产销情况,未来这一分项可能继续回落,另外从房地产销量的情况看,房地产产业链其他分项可能也将继续走弱(家具,装潢等),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仍可能小幅回落。[详情]

前5月房产投资增8.8% 5月商品房销售额环比上升1.8%
前5月房产投资增8.8% 5月商品房销售额环比上升1.8%

   【推荐阅读】 5月商品住宅销售额环比升1.8% 地产投资年内首回落 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 1-5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0659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853亿元,增长16.9%,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7918亿元,增长7.0%,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1166亿元,下降16.1%,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71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速与1-4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8116万平方米,增长2.6%。房屋新开工面积65179万平方米,增长9.5%,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6903万平方米,增长15.1%。房屋竣工面积33911万平方米,增长5.9%,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232万平方米,增长3.4%。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增速比1-4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3036亿元,增长32.3%,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4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1.9%,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8.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9.6%。商品房销售额43632亿元,增长18.6%,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5.3%,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7.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9.0%。 1-5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50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增速比1-4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销售额26033亿元,增长11.5%,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590万平方米,增长17.7%,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销售额8065亿元,增长26.9%,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845万平方米,增长21.0%,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销售额8057亿元,增长36.7%,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340万平方米,增长18.8%,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销售额1476亿元,增长25.5%,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新浪财经注:据彭博测算,中国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额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12.6%。)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018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45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130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5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88万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89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0497亿元,增长17.3%;利用外资90亿元,增长115.1%;自筹资金18008亿元,下降3.4%;其他资金30394亿元,增长16.7%。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7849亿元,增长20.3%;个人按揭贷款9600亿元,增长8.6%。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8,比4月份回落0.05点。 表1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 指标 绝对量 同比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37595 8.8 其中:住宅 25423 10.0 办公楼 2371 5.1 商业营业用房 5678 5.9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671438 3.1 其中:住宅 458116 2.6 办公楼 32016 3.8 商业营业用房 93277 2.9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65179 9.5 其中:住宅 46903 15.1 办公楼 2272 -6.9 商业营业用房 7667 -6.4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33911 5.9 其中:住宅 24232 3.4 办公楼 1288 22.4 商业营业用房 4318 13.1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7580 5.3 土地成交价款(亿元) 3036 32.3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54820 14.3 其中:住宅 47957 11.9 办公楼 1476 38.3 商业营业用房 3573 29.6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43632 18.6 其中:住宅 36656 15.3 办公楼 2119 37.4 商业营业用房 3883 39.0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66018 -8.5 其中:住宅 36475 -17.8 办公楼 3706 7.7 商业营业用房 15921 4.6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亿元) 58989 9.9 其中:国内贷款 10497 17.3 利用外资 90 115.1 自筹资金 18008 -3.4 其他资金 30394 16.7 其中:定金及预收款 17849 20.3 个人按揭贷款 9600 8.6 表22017年1-5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地 区 投资额(亿元) 同比增长(%) 住宅 住宅 全国总计 37595 25423 8.8 10.0 东部地区 20659 14023 8.4 10.0 中部地区 7853 5473 16.9 16.2 西部地区 7918 5097 7.0 9.3 东北地区 1166 830 -16.1 -16.7 表32017年1-5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销售情况 地区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额 绝对数(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 绝对数(亿元) 同比增长(%) 全国总计 54820 14.3 43632 18.6 东部地区 25046 8.9 26033 11.5 中部地区 13590 17.7 8065 26.9 西部地区 13845 21.0 8057 36.7 东北地区 2340 18.8 1476 25.5 附注 1.指标解释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完成投资:指报告期内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设工程、土地开发工程的投资额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购置费等的投资。该指标是按照形象进度原则统计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面积(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建筑面积)。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销售额:指报告期内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总价款(即双方签署的正式买卖合同中所确认的合同总价)。该指标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口径,也是累计数据。 商品房待售面积:指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具体细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该指标是累计数据。 房屋施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多层建筑物的施工面积指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面积,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不包括在上期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复工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开工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的日期为准。房屋新开工面积指整栋房屋的全部建筑面积,不能分割计算。 房屋竣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可正式移交使用的各栋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 土地购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本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土地成交价款: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最终金额。在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土地最后的划拨款、“招拍挂”价格和出让价;在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土地转让、出租、抵押等最后确定的合同价格。土地成交价款与土地购置面积同口径,可以计算土地的平均购置价格。 2.统计范围 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3.调查方式 按月(1月份除外)进行全面调查。 4.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要说明 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遵循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以景气循环理论与景气循环分析方法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多元统计、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基准指标,选取了房地产投资、资金、面积、销售有关指标,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包含了随机因素,采用增长率循环方法编制而成,每月根据新加入的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国房景气指数选择2012年为基年,将其增长水平定为100。通常情况下,国房景气指数100点是最合适的景气水平,95至105点之间为适度景气水平,95以下为较低景气水平,105以上为偏高景气水平。 5.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详情]

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 增速与上月持平
5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 增速与上月持平

  2017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2937亿元,增长9.2%。 2017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6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689亿元,增长8.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60亿元,同比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99亿元,增长12.7%。1-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2241亿元,同比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320亿元,增长12.2%。 按消费类型分,5月份,餐饮收入3211亿元,同比增长11.6%;商品零售26248亿元,增长10.6%。1-5月份,餐饮收入15293亿元,同比增长11.0%;商品零售127268亿元,增长10.2%。 在商品零售中,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158亿元,同比增长9.2%。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58977亿元,同比增长8.5%。 2017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4663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798亿元,增长2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1.5%、20.6%和29.2%。 指标 5月 1-5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459 10.7 142561 10.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2937 9.2 62689 8.4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 - 18798 26.5 按经营地分 - - - - 城镇 25360 10.4 122241 10 乡村 4099 12.7 20320 12.2 按消费类型分 - - - - 餐饮收入 3211 11.6 15293 11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779 9.2 3712 7.8 商品零售 26248 10.6 127268 10.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2158 9.2 58977 8.5  粮油、食品类 1248 14.4 6367 11.6  饮料类 188 14.2 895 13.3  烟酒类 331 11.3 1837 9.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159 8 5945 7.2  化妆品 196 12.9 980 10.1  金银珠宝 251 9.6 1280 8.2  日用品 444 8.7 2180 8.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774 13.6 3529 9.6  中西药品 770 14 3665 11.7  文化办公用品 251 5 1258 10.5  家具 245 13.5 1095 13  通讯器材 318 1.9 1640 8.1  石油及制品 1632 9.1 7950 12  汽车 3380 7 15786 4.2  建筑及装潢材料 278 11 1224 13.6 注:1.此表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注 1.指标涵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但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调查对象 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4.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对2016年5月份以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7年5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6年 5月 0.8 6月 0.92 7月 0.77 8月 0.93 9月 0.85 10月 0.74 11月 0.98 12月 0.85 2017年 1月 0.7 2月 1.01 3月 0.84 4月 0.79 5月 0.86 [详情]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持平于前值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持平于前值

  2017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2017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与4月份持平(新浪财经注:预期6.4%,前值6.5%)。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分三大门类看,5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4%。 分经济类型看,5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9%。 分行业看,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4%,纺织业增长5.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1%,汽车制造业增长1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1%。 分地区看,5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5%,中部地区增长8.2%,西部地区增长8.0%,东北地区增长1.1%。 分产品看,5月份,596种产品中有408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钢材9578万吨,同比下降1.9%;水泥22846万吨,增长0.5%;十种有色金属458万吨,增长2.4%;乙烯148万吨,下降2.0%;汽车218.2万辆,增长4.1%;轿车85.5万辆,下降5.8%;发电量4947亿千瓦时,增长5.0%;原油加工量4662万吨,增长5.4%。 5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 %,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70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 2017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5月 1-5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5 … 6.7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0.5 … -1.2 制造业 … 6.9 … 7.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6.4 … 8.2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6.2 … 6.1 其中:集体企业 … 3.2 … 1.4              股份制企业 … 6.8 … 6.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5.9 … 6.4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7.4 … 7.3 食品制造业 … 7.6 … 8.5 纺织业 … 5 … 4.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8 … 4.3 医药制造业 … 10.7 … 11.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6.2 … 7.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7 … 5.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9 … 0.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 … 1.7 金属制品业 … 7.4 … 8.1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5 … 10.8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1.1 … 12  汽车制造业 … 10.3 … 13.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6.1 … 5.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7 … 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1 … 13.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6.1 … 8.3 主要产品产量         布 (亿米) 63 4.8 280 4.2 硫酸(折100%) (万吨) 743 0.6 3738 2.5 烧碱(折100%) (万吨) 294 1 1480 6.9 乙烯 (万吨) 148 -2 761 -3.3 化学纤维 (万吨) 445 1.7 2077 4.9 水泥 (万吨) 22846 0.5 89157 0.7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306 8.9 34156 6.4 生铁 (万吨) 6173 -0.1 30047 3.3 粗钢 (万吨) 7226 1.8 34683 4.4 钢材 (万吨) 9578 -1.9 45368 0.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58 2.4 2263 6.9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283 4.2 1386 8.8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7 16.7 33 10.1 工业机器人(台/套) 10057 47.3 44360 50.4 汽车 (万辆) 218.2 4.1 1172.3 6.4 其中:轿车 (万辆) 85.5 -5.8 465.2 -1.5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70.1 15.5 389.6 20.8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4.7 27 14.1 7.6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168 -20.1 4919 1.5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2402 2.2 11251 2.1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4929 0 76876 9.1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0525 -4.5 56399 7.5 集成电路 (亿块) 136 25 599 25.1 原煤(万吨) 29778 12.1 140653 4.3 焦炭(万吨) 3720 -1.5 18282 3.7 原油(万吨) 1626 -3.7 8024 -5.6 原油加工量(万吨) 4662 5.4 22913 3.6 天然气(亿立方米) 120 10.5 629 6.8 发电量(亿千瓦时) 4947 5 24368 6.4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3553 6.5 18496 7.2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886 -5.9 3570 -4.8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205 24.6 955 21.6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249 10.1 1118 17.3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55 30.9 228 30.5 产品销售率(%) 97.7 0.4 (百分点) 97.4 0 出口交货值(亿元) 10700 10.7 49136 10.4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7年5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6年 5月 0.45 6月 0.5 7月 0.51 8月 0.53 9月 0.46 10月 0.5 11月 0.55 12月 0.5 2017年 1月 0.57 2月 0.59 3月 0.8 4月 0.55 5月 0.51 [详情]

前5月固投同比增8.6%创年内新低 东北地区降14.4%
前5月固投同比增8.6%创年内新低 东北地区降14.4%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6% 2017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长0.7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938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1-4月份回落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7572亿元,增长3.6%,增速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20208亿元,增长11.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6411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1-4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2707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扩大1.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6418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521亿元,增长2.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2306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1-4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4.7%,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5.2%,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4%,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9196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1-4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54383亿元,增长10.4%,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49961亿元,增长10.9%,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5950亿元,下降14.4%,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193995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1-4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4851亿元,下降4.4%,降幅与1-4月份持平;外商投资4301亿元,下降1.3%,降幅比1-4月份扩大1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7035亿元,同比下降10.2%,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196683亿元,增长9.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87153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2529亿元,下降5.6%,降幅比1-4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12281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1-4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1-4月份为下降0.1%;国内贷款增长2.8%,增速比1-4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下降4.6%,降幅比1-4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12.9%,降幅比1-4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16%,增速比1-4月份回落3.2个百分点。 2017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标  2017年1-5月份 -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203718 8.6 其中:国有控股 72912 12.6 民间投资 124329 6.8 分项目隶属关系 - - 中央项目 7035 -10.2 地方项目 196683 9.4 按构成分 - - 建筑安装工程 144542 9.2 设备工器具购置 35423 7.7 其他费用 23753 5.7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5938 16.9 第二产业 77572 3.6 第三产业 120208 11.6 分行业 - - 农林牧渔业 7048 14.1 采矿业 2707 -11.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94 -8.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721 -6.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238 -24.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90 -17.1 非金属矿采选业 593 -7.3 制造业 64183 5.1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3607 7.3 食品制造业 1890 3.5 纺织业 2341 7.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796 -0.8 医药制造业 2086 2.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262 -0.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372 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74 -1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723 -7.2 金属制品业 3409 5.6 通用设备制造业 4478 0.1 专用设备制造业 4174 3.3 汽车制造业 4554 9.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013 5.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656 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469 2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521 2.4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7209 -0.6 建筑业 1316 -20.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537 15.1 其中:铁路运输业 2248 3.4 道路运输业 12103 23.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5017 24.5 其中:水利管理业 3150 14.7 公共设施管理业 20763 25.2 教育 3399 18.7 卫生和社会工作 2209 19.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720 16.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401 -0.2 分注册类型 - - 其中:内资企业 193995 9.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851 -4.4 外商投资企业 4301 -1.3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 -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887153 19.4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162529 -5.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212281 -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11486 1.5 国内贷款 26791 2.8 利用外资 824 -12.9 自筹资金 133794 -4.6 其他资金 39386 16 [详情]

前5月民间固投降至6.8% 东北地区同比下降20.7%
前5月民间固投降至6.8% 东北地区同比下降20.7%

  2017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 2017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43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与1-4月份持平。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0876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与1-4月份持平;中部地区36808亿元,增长8.7%,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22781亿元,增长6.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3865亿元,同比下降20.7%,降幅比1-4月份收窄7.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778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比1-4月份回落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61074亿元,增长4%,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58476亿元,增长9.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0644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1-4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1485亿元,同比下降17.9%,降幅比1-4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制造业55448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1-4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711亿元,增长7.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2017年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数据   2017年1-5月份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124329 6.8 分地区 - - 东部地区 60876 8.7 中部地区 36808 8.7 西部地区 22781 6.3 东北地区 3865 -20.7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4778 16.9 第二产业 61074 4 第三产业 58476 9.1 分行业 - - 农林牧渔业 5267 14.9 采矿业 1485 -17.9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75 -18.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50 -2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52 -36.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04 -15.2 非金属矿采选业 555 -9.9 制造业 55448 4.9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951 -0.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040 -11.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407 -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4169 0.8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38 3 汽车制造业 3544 9.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752 4.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107 9.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795 29.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711 7.2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864 6.5 建筑业 552 -17.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940 1.7 其中:铁路运输业 51 -10.9 道路运输业 1487 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803 25.9 其中:水利管理业 395 7.2 公共设施管理业 5055 27 教育 836 8.7 卫生和社会工作 910 28.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05 15.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86 -20.1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注 1、指标解释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2、统计范围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范围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来确定,包括: (1)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个人合伙等纯民间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 (2)工商登记注册的混合经济成分中由集体、私营、个人控股的投资主体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 3、调查方法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部分,其调查方法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一致,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详情]

统计局称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
统计局称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商品房待售面积减少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17年6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供给和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增强。 一、工业增速稳定,企业效益改善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5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和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从环比看,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与上月持平,连续10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80亿元,同比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1元,同比减少0.0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4%,同比提高0.53个百分点。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商务活动指数提高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1-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与1-4月份持平。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9%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3%和59.2%,分别比上月提高0.6和0.4个百分点。 三、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72912亿元,增长12.6%;民间投资124329亿元,增长6.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938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二产业投资77572亿元,增长3.6%,其中制造业投资64183亿元,增长5.1%,比1-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20208亿元,增长11.6%。基础设施投资42306亿元,增长20.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5%,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12281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1-4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2529亿元,同比下降5.6%,收窄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72%。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0%。房屋新开工面积651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5.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4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1.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3632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5.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75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018万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452万平方米。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89亿元,同比增长9.9%。 五、市场销售较快增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7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60亿元,同比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99亿元,增长12.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211亿元,同比增长11.6%;商品零售26248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2158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86%。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4663亿元,同比增长32.5%,比1-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798亿元,增长2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5%,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6%,医疗保健上涨5.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4%,猪肉价格下降12.8%,鲜菜价格下降6.3%。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0%,环比下降0.3%。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0%。 七、进出口增速加快,一般贸易比重提高 5月份,进出口总额23462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139亿元,增长15.5%,加快1.2个百分点;进口10323亿元,增长22.1%,加快3.5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816亿元。1-5月份,进出口总额107635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58787亿元,增长14.8%;进口48848亿元,增长26.5%。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1%,占进出口总额的56.8%,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700亿元,同比增长10.7%。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9136亿元,同比增长10.4%。 总的来看,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在改革中优化,动能在创新中成长,质量在转型中升级。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下阶段,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引导形成良好发展预期,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3)为及时反映服务业经济活动的月度运行态势,国家统计局编制了服务业生产指数,并自2017年3月份起按月度发布。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反映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17年5月份主要指标数据   5月 1-5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绝对量 同比增长(%)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5 … 6.7 (一)分经济类型 - - - - 国有控股企业 … 6.2 … 6.1 集体企业 … 3.2 … 1.4 股份制企业 … 6.8 … 6.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5.9 … 6.4 (二)分三大门类 - - … - 采矿业 … 0.5 … -1.2 制造业 … 6.9 … 7.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6.4 … 8.2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 - - - 纺织业 … 5 … 4.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8 … 4.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7 … 5.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9 … 0.4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5 … 10.8 汽车制造业 … 10.3 … 13.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6.1 … 5.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7 … 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1 … 13.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6.1 … 8.3 (四)主要产品产量 - - - - 发电量(亿千瓦时) 4947 5 24368 6.4 生铁 (万吨) 6173 -0.1 30047 3.3 原煤(万吨) 29778 12.1 140653 4.3 粗钢 (万吨) 7226 1.8 34683 4.4 钢材 (万吨) 9578 -1.9 45368 0.8 水泥 (万吨) 22846 0.5 89157 0.7 原油加工量(万吨) 4662 5.4 22913 3.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58 2.4 2263 6.9 焦炭(万吨) 3720 -1.5 18282 3.7 硫酸(折100%) (万吨) 743 0.6 3738 2.5 烧碱(折100%) (万吨) 294 1 1480 6.9 乙烯 (万吨) 148 -2 761 -3.3 化学纤维 (万吨) 445 1.7 2077 4.9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7306 8.9 34156 6.4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2402 2.2 11251 2.1 集成电路 (亿块) 136 25 599 25.1 汽车 (万辆) 218.2 4.1 1172.3 6.4 其中:轿车 (万辆) 85.5 -5.8 465.2 -1.5 (五)产品销售率(%) 97.7 0.4(百分点) 97.4 0(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0700 10.7 49136 10.4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 … 8.1 … 8.2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 203718 8.6 (亿元) - - - - 其中:国有控股 … … 72912 12.6 其中:民间投资 … … 124329 6.8 (一)分项目隶属关系 - - - - 中央项目 … … 7035 -10.2 地方项目 … … 196683 9.4 (二)分产业 - - - - 第一产业 … … 5938 16.9 第二产业 … … 77572 3.6 其中:工业 … … 76411 4.1 第三产业 … … 120208 11.6 其中:基础设施(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42306 20.9 (三)分行业 - - - - 采矿业 … … 2707 -11.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694 -8.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721 -6.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 238 -24.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390 -17.1 非金属矿采选业 … … 593 -7.3 制造业 … … 64183 5.1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1274 -1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1723 -7.2 通用设备制造业 … … 4478 0.1 汽车制造业 … … 4554 9.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 … 1013 5.5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 -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 4656 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 … 4469 29 设备制造业 - -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9521 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 18537 15.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 25017 24.5 (四)分注册类型 - - - - 内资企业 … … 193995 9.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4851 -4.4 外商投资企业 … … 4301 -1.3 (五)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 - - -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 887153 19.4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 162529 -5.6 新开工项目个数(个) … … 219490 -7258(个) (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 … 212281 -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 … 11486 1.5 国内贷款 … … 26791 2.8 利用外资 … … 824 -12.9 自筹资金 … … 133794 -4.6 四、房地产开发 - - - -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37595 8.8 其中:住宅 … … 25423 10 办公楼 … … 2371 5.1 商业营业用房 … … 5678 5.9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671438 3.1 其中:住宅 … … 458116 2.6 办公楼 … … 32016 3.8 商业营业用房 … … 93277 2.9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65179 9.5 其中:住宅 … … 46903 15.1 办公楼 … … 2272 -6.9 商业营业用房 … … 7667 -6.4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33911 5.9 其中:住宅 … … 24232 3.4 办公楼 … … 1288 22.4 商业营业用房 … … 4318 13.1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54820 14.3 其中:住宅 … … 47957 11.9 办公楼 … … 1476 38.3 商业营业用房 … … 3573 29.6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43632 18.6 其中:住宅 … … 36656 15.3 办公楼 … … 2119 37.4 商业营业用房 … … 3883 39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亿元) … … 58989 9.9 其中:国内贷款 … … 10497 17.3 利用外资 … … 90 115.1 自筹资金 … … 18008 -3.4 其他资金 … … 30394 16.7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 … 7580 5.3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66018 -8.5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9459 10.7 142561 10.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2937 9.2 62689 8.4 (一)按经营地分 - - - - 城镇 25360 10.4 122241 10 乡村 4099 12.7 20320 12.2 (二)按消费类型分 - - - - 餐饮收入 3211 11.6 15293 11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779 9.2 3712 7.8 商品零售 26248 10.6 127268 10.2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2158 9.2 58977 8.5 粮油、食品类 1248 14.4 6367 11.6 饮料类 188 14.2 895 13.3 烟酒类 331 11.3 1837 9.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159 8 5945 7.2 化妆品 196 12.9 980 10.1 金银珠宝 251 9.6 1280 8.2 日用品 444 8.7 2180 8.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774 13.6 3529 9.6 中西药品 770 14 3665 11.7 文化办公用品 251 5 1258 10.5 家具 245 13.5 1095 13 通讯器材 318 1.9 1640 8.1 石油及制品 1632 9.1 7950 12 汽车 3380 7 15786 4.2 建筑及装潢材料 278 11 1224 13.6 六、进出口(亿元) - - - - 进出口总额 23462 18.3 107635 19.8 出口额 13139 15.5 58787 14.8 进口额 10323 22.1 48848 26.5 七、居民消费价格 … 1.5 … 1.4 食品烟酒 … -0.5 … -1 衣着 … 1.3 … 1.2 居住 … 2.5 … 2.4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 … 0.7 交通和通信 … 1.1 … 1.8 教育文化和娱乐 … 2.6 … 2.5 医疗保健 … 5.9 … 5.4 其他用品和服务 … 2.9 … 3.4 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5.5 … 6.8 生产资料 … 7.3 … 9.1 采掘 … 22.7 … 30.2 原材料 … 11.1 … 13.5 加工 … 4.6 … 5.8 生活资料 … 0.6 … 0.7 食品 … 0.3 … 0.8 衣着 … 1.5 … 1.3 一般日用品 … 1.1 … 1.4 耐用消费品 … 0.2 … -0.3 九、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8 … 9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详情]

工业投资数据或不同程度下滑 下半年经济增速料下降
工业投资数据或不同程度下滑 下半年经济增速料下降

  5月工业和投资数据或不同程度下滑 专家预判下半年经济增速低于上半年 国家统计局周三将公布5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月度报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月度报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报告等多项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多方预测,由于需求走弱,工业生产和投资等数据将出现回落。有专家表示,年内经济同比增速的高点大概率已经出现,受投资等多项数据波动影响,下半年的经济增速或将低于上半年。 “预计5月内需延续回落,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等数据均会不同程度下滑。”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报告中指出,六大发电集团5月日均发电耗煤量同比增速11.3%,低于4月14%的同比增速,高炉平均开工率也由4月的77.4%下降至75.5%,因此预计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至6.2%。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也认为,从国家统计局5月制造业PMI短期走平,以及财新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来看,两者均呈现出需求稳中趋降、生产继续放缓、价格大幅回落的景象。中观数据中,下游地产、汽车需求依然疲弱,中游粗钢产量和发电量增速继续下滑,显示需求、生产双双走弱。 投资方面,多位专家预测增速或略有下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8.7%,继4月增速下降之后,最新数据可能延续下跌趋势。从主要投资类别来看,基建投资增速保持较快,PPP项目入库额已达14.6万亿元,已落地投资2.9万亿元,交通类投资增长快;制造业投资缓慢,增速在5%左右;房产销售资金持续回笼,但销售增速放缓,房地产企业融资增长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难以持续走高,拐点可能很快到来。 任泽平也预计5月投资增速将下滑至8.7%。他表示,5月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和总价同比增速分别为-22.7%和-29.7%,明显低于4月的1.8%和37.6%,考虑到销售对投资的滞后传导以及库存持续走低的对冲影响,预计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略降至9.2%。受金融去杠杆的影响,预计5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下滑至17.8%。 姜超表示,决定投资的核心变量是地产投资,目前的地产投资增速仍处于过去两年以来的高位水平,但由于从2016年10月开始地产调控日趋严厉,地产销售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下滑,考虑地产销售到投资的滞后传导期从半年延长到三个季度,其对地产投资的拖累将在今年下半年明显体现。 此外,多位专家表示,5月消费运行平稳但仍有压力。连平认为,年初消费增速出现波动,3月之后逐渐恢复平稳。食品、日用品、服装类消费增长稳健,是稳定消费增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当前消费增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汽车购买优惠政策的刺激效应下降,汽车类消费增长缓慢;二是房地产政策对销售的影响逐渐向后续消费端传递,装潢、家具、家电类消费增速逐渐下降。[详情]

PMI走势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