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专栏作家 曹中铭
大小非减持与分红挂钩,最重要的在于抑制其减持对市场产生巨大压力的同时,能够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1月29日笔者在新浪财经发表《应全面消除市场上的不公平举措》一文,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留言评论称,上市公司股东分红应达到融资额时才能减持,也有的表示减持必须与企业利润分红挂钩。这些上市公司减持与分红挂钩的观点,个人以为是值得肯定的,大小非的减持就应该与上市公司的分红金额挂钩。
自去年8月28日一根高开低走的大阴线开始,上证指数便多次开启了整数关口的保卫战,这一保卫战从3000点一直打到了2700点,而期间监管部门连续出台或发布了众多利好消息。然而奇怪的是,利好加持下,股指往往只是稍微反弹一下,便再次步入下跌探底之旅。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2024年1月23日的2724.16点便是本轮调整的最低点。
沪深股市如此疲弱,也与欧美股市、印度股市、日本股市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个中的原因显然又是多方面的。比如新股IPO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强大的抽血效应就让市场有不可承受之重。以IPO为例。虽然现在每周新股发行有时少至2家,多的也不过5家,但此前一个月发行新股超过30家的并不罕见。如此“抽血”,再“强壮”的股市也会变得“虚弱”,事实也正是如此。新股IPO尚且如此,融资金额更为庞大的再融资就更不用说了。
再如此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如今在市场上基本已成“常态”,这无疑会动摇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上市公司持续长时间造假、巨额造假,但真正被强制退市的却不多。如此监管,无疑是值得商榷的。目前对于财务造假退市的门槛较高,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退市条款却很少被启用,连续多年财务造假、巨额造假,难道不构成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吗?
沪深股市长期低迷,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即为大小非的减持。尽管监管部门早已出台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但这主要是针对持股5%以上的大非,以及董监高股东的,而那些持股低于5%的小非,其减持基本上不受影响。
不仅如此,即使大非减持会受到3个月不超过总股本1%的限制,但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暴涨,其减持所产生的“羊群效应”,以及因之对市场产生的连锁反应,早已让市场产生了“寒蝉效应”。
特别是,注册制开启试点以及全面铺开后,随着上市条件变得更加宽容,拟上市企业排队再现“堰塞湖”现象。某些企业的上市,并非是为了做大做强,而是为了减持套现,这也导致即使是注册制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创板,也出现了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的现象,这显然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现象。
全流通时代,并不意味着发起人股东的减持就可以没有门槛。事实上,某些新股发行时,大非自愿锁定三年,小非自愿锁定一年等,即是全流通下减持也有门槛的表现。反过来讲,如果大小有非不愿一定时期内自愿锁定股份,其上市就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根本就不可能上市。
目前虽然已出台了重要股东及董监高减持的相关规定,但曲线减持的渠道并没有堵死,比如过桥减持、质押股份减持、融券减持等,曲线减持的途径其实并不少。而且,无论上市公司是否盈利,是否给投资者分红,锁定期过后,大小非就拥有了减持的权利与机会。这对于其投资者而言,也难言公平。
因此,有网友建议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与分红挂钩,其实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企业上市都是为了减持股份,那我们的资本市场就变成了“减持市场”,市场的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以及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拥有话语权等,都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
一家企业上市,重要的是能够给投资者回报,绝对不应是融资后大小非争相减持,以实现自身的财富自由。这样的市场既没有前途,也不会有希望。
一家企业上市,前期通过融资,投资者已给这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后面该是其回报投资者的时候了。大小非要减持股份,回报投资者不到位,其减持行为就应该受到限制。否则,企业凭什么在享受了融资的红利之后,其大小非又能再次享受减持的市场红利?
大小非减持与分红金额挂钩,有建议分红金额达到IPO融资金额100%的,有建议达到50%的,但无论如何,挂钩才是硬道理。
将大小非减持与分红金额挂钩,也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一是对于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分红或将成为其上市的“拦路虎”,或会知难而退。二是倒逼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等把心思用在做企业上,而不是用在如何减持股份上,如此无形中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是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毕竟,分红不到一定的程度,连减持的资格也没有。四是防止那些无法盈利的企业相关股东通过清仓减持拍屁股走人。市场不能成为这类股东的套现场。
大小非减持与分红挂钩,最重要的在于抑制其减持对市场产生巨大压力的同时,能够提振投资者的信心。此前诸多利好消息如打“水漂”,没有在市场中掀起什么浪花,与市场积弱已久有关,但更与相关举措力度不够也有关。个人以为,将大小非减持与分红挂钩,所产生的利好效应将是巨大的,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同时,沪深股市也能够走出目前的阴霾,甚至今后走出一轮长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