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TMT记者 凌先静
梦舟股份似乎患上了某种并购依赖症,三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是在不停的并购,从好莱坞到香港再到内地的公司,但是鲜有成功的,如今它又将目光瞄准了万达影院的媒体代理商。
“并购狂人”梦舟股份又披露了新的并购标的。
这次是梵雅文化和景美广告两家,前者是万达影城的广告代理商、后者是一家广告营销公司,两家公司都资质平平。
从2014年收购西安梦舟影视,将原来的主营业务为铜基合金材料、辐照特种电缆变成铜矿、影视确定为双主营业务开始,梦舟股份在并购的路上就停不下下来。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的三年半时间,梦舟股份已经发起了5次并购,其中有3次失败,而这第6次并购依然很悬,要具体看如何定价信息。
梵雅文化过度依赖万达影城广告渠道
梵雅文化因为有万达渠道的背书,又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所相对来说在值得说一说。
根据其已经公布的2017年年报,梵雅文化营业收入6332.73万元,相较于2016年的6896.74万元,下降比例为8.18%。对于下降的原因,梵雅文化称因为北京车展的业务减少,导致收入相应减少。
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梵雅文化的净利润却实现了微增。根据2017年年报其净利润3616.42万元,相比于2016年的3535.09万元,微增2.3%,对于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017年获得政府补助437.52万元,以及理财分红135.48万元,并非是主营业务的利润增加。
实际上,梵雅文化在业务上面临着两个致命的问题,即对万达影城渠道的过度依赖和客户过度集中的风险。
在万达影城渠道方面,梵雅文化影院广告媒体为分布在 161 家万达影城和 2 家飞扬影城的 163 块 82 寸 LED 广告屏,公司的自有广告媒体 大量集中分布在万达影城。
按照外界的说法梵雅文化是万达影城的影院广告代理媒体,其主要业务的收入依赖于万达影院广告业务带来的收入。2017年万达影城为其带来774.62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58.47%。
而投放这些广告的客户也相当集中,主要为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北京现代、北京汽车等大型汽车公司的产品广告,其中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占其营业收入比例高达96.12%。
因此从这几个角度看,梵雅文化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品相较一般的标的。
梦舟股份3年半内5次并购,3次失败
这次并购标的的披露,已经是梦舟股份不到3年半的时间内第6次发起重组并购,如果要说梦舟股份这些年一直在并购重组的路上,一点都不为过。
梦舟股份第一次并购发生在2014年,当时公司的名称为鑫科材料,拟以13亿元收购西安梦舟影视100%股权转型影视行业,西安梦舟影视曾投资制作了《雪豹》、《黑狐》等战争题材电视剧。
这次成功收购让鑫科材料一脚踏进了影视圈,从此并购重组一发不可收拾,而且越来越有些疯狂的意味,并且有3次都失败了:
2016年11月14日,梦舟股份前身鑫科材料宣布以23.88亿元现金收购好莱坞公司 Midnight Investments L.P.的80%股份,该公司曾主导制作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拆弹部队》等影片。
不过当时正是跨界并购重组严打的时候,鑫科材料撞在枪眼上,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边好莱坞公司刚刚收购失败,那边鑫科材料立马又宣布,拟出资1.94亿港元收购荣恩公司持有的天马影视文化控股有限公司29.90%股份,香港著名的电影人、《搭错车》《最佳拍档》《何必有我》等电影的编剧黄百强正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很可惜,这笔并购最终还是失败了。紧接着2017年8月份,梦舟股份又披露了新的并购标的,拟以发行股份以及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深圳市三源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是汽车服务商,拥有汽车俱乐部、试驾基地等资产。
最终这次并购同样以失败而告终,梦舟股份也成为有名的并购狂人,目前这第6次并购还没有透露具体的估值、交割方式等细节,能否成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TMT记者,深度解读财、拆解泛娱乐产业链)
责任编辑:凌先静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