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强出口助力中国经济复苏

2020年11月16日13:31    作者:沈建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沈建光

  要点:预计净出口将继续为四季度经济注入强心剂,而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也将继续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改革的探索提供有利环境。

  10月,中国外贸延续了三季度的强势表现,出口继续受到强外需的拉动,进口则回归常态。在笔者看来,强出口、稳进口的组合将在今年年内持续,贸易顺差有望继续扩大,对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长构成利好。

  从10月出口情况看,海外房地产的繁荣有力支撑着出口的外需。分产品看,家用电器、家居、灯具照明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品10月的出口增速最高,分别增长39.6%、37.4%、39.2%,取代了防疫物资和电子产品,成为出口首要增长点。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拉动房贷利率下行,加上居家办公新趋势催生房产需求,促使房屋交易量价齐升,对下游耐用品消费构成持续利好。从海外房地产的数据看,10月,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房价同比上涨近4%。其中美国三季度新屋销售同比增长39.4%,成屋销售同比增长13.3%,均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英国10月房价受到首付比例下调的推动,升至历史新高。

  除与地产相关的消费品外,其他重要的出口商品10月增速亦表现良好。其中,玩具、服装、汽车同比增速扩大,分别上涨23.9%、6.8%、9.8%;鞋靴虽同比下降5.7%,但较此前降幅有所收窄。这背后反映出,在海外供需缺口难以收窄的情况下,中国再次扮演了“最后供应商”角色。当前,受疫情反复的影响,海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仍十分严重。美国零售已连续4个月正增长,但工业生产指数却自7月以来跌幅不断扩大;欧盟零售恢复也远好于生产。在此背景下,供需缺口只能继续由中国填补。

  分国别看,10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22.5%,连续第三个月增速在20%以上;对欧盟、东盟、日本出口则分别增加9.5%、7.3%、5.7%。

  从10月的进口情况看,其已回归常态,取得了个位数的增长。9月,进口呈两位数增长,背后既有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导致下游囤积芯片的一次性影响,又有中国经济复苏、需求全面好转的基本面依托。而进入10月,随着芯片囤积潮结束,集成电路进口较9月减少了57亿美元。此外,中国利用低油价窗口期进行的储备式购油已告一段落,亦对进口造成了拖累。当然,中国国内需求继续均衡回暖和加速履行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仍足以确保进口实现同比正增长。

  从近一段时间以来的中国进出口形势看,与疫情初期市场所设想的外需疲弱不同,外贸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展望未来,在笔者看来,贸易顺差仍有扩张的可能。这将利好四季度及全年的GDP增长。

  从出口看,存在三方面的提振因素:一是四季度以来,海外疫情大幅反弹,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已经重新采取“封城”或“封国”,美国在拜登就职后亦大概率升级防控措施;而严防控对供给侧的冲击将大于需求侧。二是美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CARES法案》)为居民侧带来的增量收入尚未耗尽,居民可支配收入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三是疫情期间美国耐用品消费旺盛,截至9月,各类耐用品库存(除金属矿产和电气电子外)均低于5年均值,表明美国补库存仍远未结束。

  从进口看,预计增速将放缓至个位数。三季度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复苏的动能正在发生转换:工业生产延续强势,消费明显回升,但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基建、地产投资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这意味着大宗商品对进口的带动将会弱化。与此同时,海外生产仍然十分疲弱,消费品进口恐怕难有实质性抬升,消费需求将主要依赖“内循环”消化。

  当然,未来数月外贸形势如何发展还将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拜登出任美国总统后,大概率将面对维持分裂状态的国会两院,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的规模、节奏和结构等将对中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再比如,英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也潜藏玄机,如果“硬脱欧”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欧盟单一市场破裂,那么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则可能显著增加。

  总体而言,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四季度或将维持三季度的高位水平,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也意味着,继二季度拉动GDP 0.53%、三季度拉动GDP 0.64%后,净出口将继续为四季度经济注入强心剂。同时,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改革的探索提供有利环境。

  本文原发于《中国外汇》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