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刘晓春
“财政赤字货币化”,其作为理论进行讨论和作为政策进行讨论,是不同的。虽然说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但真要作为政策讨论实施,那还是不同的。
传统宏观政策效用递减
最近二十年来,由于全球化和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运行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
传统宏观理论,是面对一个经济体的运行进行研究。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是要最终促成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有效需求。但现在由于经济运行逻辑的变化,传统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大量放水抬高了资产价格,改善了宏观数据,却并不增加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有效需求。
以美国为例,市场流动性枯竭,往往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枯竭。央行应对这样的流动性枯竭进行放水,解决的只是金融市场的问题,抬高的是资产价格。即使因为这样的调控,保证了充分就业,但因为美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且由于全球化,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需求最终不能体现在美国国内。同样由于全球化,央行创造的流动性也不完全停留在本经济体内。
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由于全球化,第二产业的产能是面向全球的,当全球对第二产业产品有效需求不足时,央行创造的流动性也不会进入实体经济,于是抬高了资产价格。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增加GDP,但其与第二产业对于经济的影响作用,恐怕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传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大支出刺激需求,增加就业,实现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品的有效需求。我国更是通过大范围的公共项目投资实现财政对经济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应该说,这对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高速发展是有积极贡献的。但现在看来,效用也在递减。
把“财政赤字货币化”常规化将贻害无穷
在传统宏观政策效用递减的情况下,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建立适应新经济结构的有效宏观调控方式。比如,在货币政策效用有限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如何起作用。进一步说,我们需要研究财政政策如何能实质性地起到宏观调节作用,不是为财政找收入!在没搞清楚为什么花钱、怎么花钱的情况下,先说怎么收钱,是本末倒置。
这次抗击疫情,实际上是一个宏观调控的特例,但依然是货币政策效用有限情况下的特例,所以还是财政政策怎么操作的问题。
现在看来,财政要把政府出纳和宏观调控两个功能分离开来。除了对政府出纳的预算需要有法律规定外,对宏观调控类的支出也要有特别的法律安排,特别是当遭遇如这次疫情般的突发事件,财政的特别救助、刺激方案更需要有法律程序安排。
比如,财政将如何救助、刺激,需要多少预算,有多少支出可以在一定时期后退出、单次救助政策的退出时间和程序等。在这个基础上谈赤字,谈如何弥补赤字,才是有意义的。
至于是不是可以财政赤字货币化,简单说,不可以。如果财政赤字货币化作为一个基本惯例、通例,或常规政策,将贻害无穷。
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论证的。在当下抗击疫情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怎么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刺激作用,财政政策如何才能精准地帮助大量中小企业渡过当前的困难生存下去,保住就业、保住复工复产的基本盘,同时避免以前大刺激的后遗症。
在这个基础上,探索适应新情况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得益彰的有效宏观调控方式。
(本文作者介绍:浙商银行原行长)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