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俞燕
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迎来了第五任总裁。
近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人保健康”)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人保健康险主持工作的副总裁邵利铎正式获任总裁。
现年55岁的邵利铎,成为人保健康成立17年以来的第五位总裁。
一年前的9月,时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2328.HK)副总裁的邵利铎,调任人保健康副总裁主持工作,开启了在健康险领域的新历程。
邵利铎是“老人保”出身,自从1998年加入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人保财险的前身)以来,已在人保财险度过了23个春秋。
从人保财险到人保健康,邵利铎完成了在中国人保系统内的转型。接下来,他将以新的身份,带领人保健康,在健康险市场里发力开拓新蓝海。
亲历人保信息化变革
邵利铎本科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现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加入人保后,便在信息技术部软件开发处工作,是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的开拓者之一,见证和亲历了中国人保和保险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邵利铎加盟人保的1998年,正值中国保险业整体改革方案获批,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建制撤销,旗下三家子公司自成体系,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继承了人保品牌。
在信息技术部度过了作为保险IT人的悠悠岁月后,邵利铎一度出任人保财险车险部副总经理,这为他日后升任人保财险副总载后分管车险业务,打下了基础。
后来,邵利铎重返人保财险信息技术部,出任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继续做回信息技术的老本行。2006年3月,39岁的邵利铎升任该部门总经理。
2008年,中国人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南方信息中心在广东佛山奠基,开启了中国人保信息化资源深度整合和信息化体系变革。
作为人保财险信息技术部的一把手,邵利铎与同事们一道,共同为南方信息中心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年后,人保集团南方信息中心正式启用,实现中国人保一直希望实现的信息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信息化体系变革,从此中国人保开始全面进入数据大集中时代。
这还只是中国人保数据大集中的第一步,其后,中国人保又用了五年时间,到2016年完成了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客户共享平台、统一健康管理平台三大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此时的邵利铎,担任人保财险首席信息技术官兼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已有三年时间,在中国人保数据大集中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7年,邵利铎职业生涯跃上新台阶:出任人保财险总裁助理兼首席信息技术官,进入了人保财险的领导班子。
2018年,中国人保提出了“3411工程”,其中的四大战略便包括全面实施数字化和一体化。同年6月,为了落地该战略,有效解决集团各业务板块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系统与服务共享不充分等问题,中国人保开启了信息系统新架构规划项目。
这个信息系统新架构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便是人保云。
彼时,正值“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向保险业渗透,保险科技风起云涌。打造一朵属于自己的保险云,成为诸保险巨头们的科技梦,中国人保也不例外。
经过一年多的大会战,人保云初步建成并上线,涵盖七大板块,实现了人保系统IT基础架构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南北两地四中心的多中心多活体系,成为人保云最重要的特点,堪称“创新的集大成者”。
2020年1月,邵利铎从人保财险总裁助理升任副总裁,职级更进一步。
出任人保财险副总裁时,邵利铎分管的其中一块业务便是车险。其上任首年正值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出炉,车险改革进入深水区。
彼时,邵利铎曾在中国人保2020年中报发布会上表示,车险综改实施后,短期内行业整体上将呈现赔付率总体上升,费用率大幅下降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市场化品牌价值、定价能力、成本优势、服务能力越来越重要,市场化改革将利好风险定价能力强、渠道管控能力强、服务能力强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保险公司。
邵利铎还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在大数据时代,传统车险应转型为体验式车险。为何保险业多年来推行的 “以客户为中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保险公司不知道“客户在哪里、想什么”。但是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洞察和了解客户需求,将使得真正地“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可能。
力拓健康险蓝海
2021年9月,人保健康原总裁华山离任之后,邵利铎调任人保健康副总裁,开始主持工作。今年3月,获任人保健康执行董事,9月30日,正式出任人保健康总裁。
从人保财险转到人保健康,对于邵利铎而言,算是一次系统内的小小跨界。虽然财、健康险属于不同的行业,不过由于财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健康险,因此两个行业具有共通性。
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人保健康亲历了健康险市场从起步、增长、回归、转型的发展过程,亦见证了大健康产业从拓荒到逐渐蓬勃乃至竞争硝烟四起的局面。
自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政策红利频发,加之民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健康险公司和保险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过,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加之健康险品类的多样,以及消费群体的变化,商业健康险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亦日益激烈。
与财险、寿险相比,多主体共竞的健康险赛道更加拥挤。对于主打健康险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来说,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突围的压力。
此前邵利铎在“2022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峰会”上曾经谈到,目前商业健康险发展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错配比较严重;从产品看,存在险种发展不平衡,保障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从模式看,保险机构的营销模式也出现不匹配、不平衡、不适应的问题,以增员促保单的销售驱动模式难以为继;从平台看,数据孤岛、数据壁垒现象突出。
回顾人保健康十余年来的发展,其亦一直在健康险发展的诸多内外困局之中上下求索,曲折发展。
在刚成立的最初五年,人保健康的保费收入以年均近八成的增速,迅速跻身人身险公司前十强,在专业健康险公司更是一骑绝尘,占据了九成的市场份额。
不过,从盈利情况来看,人保健康直到2016年才扭亏为盈,才开始逐渐进入规模与效益同频的状态。
邵利铎主持人保健康工作的首年,人保健康的净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进入2022年,人保健康依然保持保费与净利润激增之势,首季,净利润增速同比高达361.7%,远超其19.2%的保险收入增速。截至二季度末,经营业绩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和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6.5%和18.8%,保费收入首次跃上300亿元大关。
到了第三季度,人保健康发的新单依然保持了20.9%的增速,净利润则同比增长九成,高增长之势不减。
业绩指标的表现只是发展的一个方面,作为专业健康险公司,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或许才是人保健康能够持续保持发展势头和行业绝对优势的关键。
2019年,人保健康被中国人保赋予了“作为集团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需要跳出传统的高佣金的人海战术模式,走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新路,要体现出作为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专业化优势。
围绕着“强特色、上规模、创价值”,人保健康开始了新一轮转型。2021年,人保健康启动了“健康工程”,致力于打造健康保障服务生态闭环。
邵利铎调任人保健康后,带领同事们梳理了“健康工程”的生态逻辑,形成了业务层、能力层和机制层应用架构的13个重点项目,确立了将重塑公司的专业化经营理念、重构公司的专业化经营逻辑、重整公司的专业化作战队形等三大变革目标。
企业客户、老龄人群、带病人群、高端客户、儿童青少年五大客群,被邵利铎视为健康险的五大蓝海市场,并确立了各自的服务重点和模式。
今年2月,邵利铎在《中国人民保险》撰文指出,人保健康要践行“四新”发展思路,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即:服务大局、创新变革、科技引领、客户至上、价值为先。
在经营模式上,邵利铎在该文中指出,人保健康要打破类寿险经营思维,以创新变革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向“三个公司”(产品化公司、平台化公司、科技化公司)转型,实现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的双融合发展,构建双“健”合璧、健养结合的专业优势。
随着监管部门多次发文鼓励健康管理与商业健康险共同发展,“保险+健康管理”已成为诸险企竞相打造的新模式。
邵利铎在上文中首次还提出“健管即服务”(HaaS,Health as a service)的理念,认为健康管理应成为保险业务的助推器、模式创新的孵化器、业务收入的加速器。
今年5月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管理式医疗试点。对于如何打造中国版的管理式医疗,目前业内已有诸多探索。如今管理式医疗首次登上国家战略级文件,亦为该模式的尽早落地创造了政策空间。
在产品同质化的业态之下,能否打通管理式医疗模式,打造出健康管理领域的护城河,或许将成为保险公司未来在健康险领域的分水岭。
据了解,目前人保健康正在与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健机构,共同探索多元化的医疗与保险互融共生新模式。
邵利铎将如何带领人保健康,构建出“6+1”的新业务格局,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介绍:“喻观财经”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观察和研究金融领域。)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