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俞燕
今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做了一件大事:品牌标识焕新。
7月23日,中国平安将现有品牌标识中的“金融·科技”,改回2002年用过的“专业·价值”。
2002年,首次使用“专业·价值”品牌标识时,正值中国平安刚刚获批综合金融试点。如今中国平安正站在新时代,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双轮并行、科技驱动的战略骏发踔厉。
The 20th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亦需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强大的实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平安选择重启“专业·价值”品牌标识,以“专业创造价值”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亦是顺应了新时代的节拍。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冀光恒此前对媒体表示,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长期、平衡、可持续增长。无论是在中国平安的主业领域,还是服务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此皆有体现。
这三个关键词,在中国平安10月27日率先业内发布的三季报中亦有体现。三季报是中国平安回归“专业·价值”品牌标识后的首份财报。
对于这份三季报,多家券商分析师认为整体符合预期,开源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中泰证券等约10家券商对中国平安给出了“买入”评级,其中山西证券首次给出“买入”评级,此外招商证券则维持了“强烈推荐”评级。
在疫情仍呈多点散发、经济三重承压、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保险业尚处阶段性筑底的形势下,用专业创造价值,将成为中国平安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解题之道。
双轮并行,相互赋能
20年前首次使用“专业·价值”品牌标识时,中国平安刚获批开展综合金融试点,在第二个十年阶段,开始从专注于保险,拓展为探索综合金融模式。到了第三个十年,则形成了“金融+科技”双驱动发展模式。
经过20年的探索,中国平安已拥有全品类金融牌照,且构建了圈层完善的金融生态圈。在第四个十年,中国平安则在此以往的积累上,围绕“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战略布局和发力,各圈层的协同效应亦进一步提高。
这种“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圈层协同和相互赋能,在三季报上亦有体现。
中国平安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末,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32.88亿元,同比增长3.8%。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震荡、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之下,得益于其综合金融板块合力的支撑,中国平安依然保持了整体的稳健增长。
营运利润是最能体现中国平安稳定增长的指标,因为该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了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折现率变动以及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项目,更符合保险公司费用前置、利润后置的特点,亦更能客观地反映保险公司的长期价值。
从三季度业务板块的表现来看,寿险及健康险和银行两大板块表现最为突出,其中,寿险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7.4%,银行营运利润增长25.8%,成为中国平安的业绩的重要“稳定器”。
综合金融的布局,较好地平滑了中国平安各板块的业绩表现,颇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比如,虽然受市场影响,平安银行代销基金等收入下降,但由于提前布局了新业务赛道,代理保险收入增加显著,亦录得不错的整体表现。
早在2020年6月,平安银行便启动了银保战略改革,并在2021年把该行的私人财富顾问变身为“平安银行家”,提升了银、保互动产生的合力。
平安证券则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与科技优势,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9.2%。
此外,中国平安的团体业务综合金融保费规模亦增长显著,尤其是对公渠道同比增长迅速。
在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之下,中国平安个人客户的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在约2.28亿人的个人客户数中,享受综合金融服务的个人客户数达8774万人,占比提升至39%,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客均合同数达2.96个,较年初增长了1.7%。
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生态圈之中,平安寿险为约1644万名客户提供了“保险+健康管理”服务。
在“保险+居家养老”方面,平安整合内外部服务商,推出的“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亦颇见成效。截至2022年三季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平安亦体现出综合金融的合力优势。截至季末,中国平安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和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寿险改革,静水流深
中国平安自2019年底启动寿险改革以来,已过去了三年时间。三年间,中国平安与其他同样在改革转型的同行们一起,经历了疫情弥漫、国内外经济形势多变、“三重压力”和资本市场震荡的洗礼,以及改革转型的阵痛。
不可否认,今年寿险业依然未能跳出资产、负债两端的困境,诸险企改革承压的局面依然未获实质性的扭转。拐点在何方?反正在前方。
困境之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面对重重挑战,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依然坚守价值导向,沿着既定的节奏稳步推进高质量改革转型,向深水区潜行。从三季报的数据来看,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NBV)虽然延续承压态势,但降幅已收窄。
诸分析师认为,随着平安寿险代理人转型成效逐渐释放,加之银保等多渠道共同发力,以及疫情缓和后线下展业恢复促进保障型产品销售提升,平安寿险的全年NBV降幅有望进一步改善。
平安寿险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是打造更好的队伍和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保险、医疗、养老的需求。双更宏观的层面,作为保险业巨头的中国平安,亦肩负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助力行业改变粗放式增长和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实现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为此,平安寿险进行了艰难的主动选择,“改造”现有代理人队伍,清虚提质,打造“三高”精英代理人,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建立“三好五星”评价体系。
三季报显示,随着高质量代理人的招募与培育,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活动率上升11.5%。前三季的新人“优+”占比同比提升了10.3个百分点,人均NBV则同比提升逾22%,“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8倍,代理人队伍质态改善显著。
据了解,稳定代理人数量与挖掘潜力代理人,仍是平安改革的重要焦点。
在持续清虚的同时,平安寿险还积极推动多渠道并行发展,以降低对单一代理人渠道的依赖。比如,截至今年三季末,银保渠道新优才队伍已招募超1000人。
专属代理人社区网格化渠道,被中国平安认为是其“独一无二”的渠道,2021年试点以来,目前已在25个城市落地,其继续率和加保效果明显。有分析报告认为,下沉渠道创新发展模式未来有望为中国平安的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在产品端,中国平安以客户健康和养老新需求为导向,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等三大产品及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一站式养老服务。
诸分析师认为,从今年前三季的情况来看,平安寿险代理人队伍质态实现优化,叠加其积极推行的科技赋能、健康生态布局与养老产业链建设,预计平安寿险全年NBV压力将有所缓解。
目前中国平安以及寿险业的改革仍在深水区,改革成效的彻底释放尚需时日。作家鲍勃·康克林曾说,“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
马明哲曾表示,对于寿险改革,平安有克服困难的四个有利条件:
一是拥有超过25年、在市场上经验最丰富的管理团队;
二是拥有市场素质优良的代理人队伍;
三是拥有强大的综合金融产品体系,支持业务员增加收入、开拓视野,有更广阔的职涯规划;
四是拥有强大的科技能力支持,包括智能招聘、线上培训、数字营销、数据驱动、活动管理、智能客服等。
厚积薄发,只是时间问题。
以民之需,锻造HMO
The 20th报告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沿着十年战略发展路径,中国平安围绕“买房买车买保险、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医疗加养老”九大场景,在保险、银行、投资等综合金融业务的业态基础上,持续创新科技业务发展模式,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医疗健康和养老领域。
早在2015 年,中国平安就在布局医疗生态圈体系,通过医疗管理机构、用户、支付、科技来赋能医院、医生和医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当前整个体系包括12个子成员单位,初步形成闭环管理。
在中国平安看来,这是根据行业发展转型、企业战略升级、消费者消费理念与需求转向,基于内外多重变化进行的思考,是其“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发展理念的体现。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又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提出构建“综合金融+HMO 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旨在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医疗健康服务。
实现“综合金融+HMO 管理式医疗”,关键在于能否打通供给、需求与支付的闭环。
从支付方来说,平安创新推出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整合了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通过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提供覆盖健康、慢病、疾病、养老的一站式服务。
从服务方来说,中国平安既有线下的北大医疗下属的5家综合医院和6家专科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以及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影像中心等业务板块,又有线上的专属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覆盖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慢病管理、养老管理等五大场景。
在产品和服务供给端,中国平安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研发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了“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等模式,将保险产品与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比如,3月1日,中国平安上线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优势,整合社会优质养老资源,提供360度全场景居家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居家养老的九大痛点。截至三季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7月8日,推出了寿险行业打造康养生态链的“中国平安方案”。
此外,中国平安还借助科技端的提前布局,有效支撑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截至三季末,其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排名位居全球第一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并积极搭建领先的远程诊疗平台。
为何执著于打造“综合金融+医疗生态圈”?根据中国平安的说法,医疗和养老对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纬度:
1、客户维度:客户是否选择平安作为健康医疗的第一入口。目前平安近 2.28 亿个人客户中,已有超 64%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约1644万寿险客户体验过“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整体满意度达99%。
2、财务纬度:能否为主业、健康医疗服务使用情况、获客、加保率等方面带来价值。目前生态圈反哺金融主业的效应显著。无论保单继续率还是客户粘性,都有不错的提升。目前每月有26%客户继续使用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服务,新单客户中约72%使用健康管理服务,与平安接触和互动的频率大增。
3、贡献纬度:将平安健康与北大医疗资源进行线上、线下联通,打造管理式医疗模式,实现收入和利润的价值贡献。
依托于综合金融优势及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布局,中国平安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有温度的金融场景,医疗健康与综合金融双轮疾行,画出了一条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仍是业界共识。中国平安的第四个十年,恰逢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智者顺时而谋”,中国平安表示,在新发展阶段,秉持新发展理念,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双轮疾行于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是平安的未来。
图片:网络
(本文作者介绍:“喻观财经”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观察和研究金融领域。)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