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杰:新冠疫情再次呼唤巨灾保险

2020年02月23日16:22    作者:周文杰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文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再次应验。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神秘病毒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把原本喜气祥和的庚子年春节,笼罩在一片生与死的阴霾中,至今不见消散,甚至已经扩散到日本韩国全世界的角落。个人、家庭、企业组织、各级政府、国家等各个主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人生死病痛、家庭生离死别、企业关张、复工复产进退两难、政府各界防灾减灾救灾奔忙不懈,等等,现在每天都在上演着。

  而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主体,保险业的价值贡献如何呢?

  一、冠状肺炎疫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巨大、次生灾害引发连锁反应。

  从已有的部分数据看,当前疫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多家金融研究机构初步预测约3000到5000亿,甚至有学者估计经济损失应该在1万亿以上。从各种数据看,自疫情发生后,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与同期相比,降幅40%;1月1日至2月11日,全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交易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90%;大年初一到2月11日,全国各类交通工具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约80%;快递业务量同比下降95%。餐饮业机会全部关门,损失超过5000亿元,78%的餐饮企业损失100%。还有为了遏制疫情需要,各地延迟复工的影响,根据中科院《企业开工力调查报告》数据,难以承受两周延迟开工的企业高达67.7%,能够承受延期1个月和2个月的企业,仅仅只有7.1%和1.7%。显然,这次疫情导致的损失,远高于2003年非典时期约1000亿的损失。同时,此次疫情危机产生的次生灾害推高了社会经济的系统性风险。短期来看,由于总体消费需求的减少,与消费有关的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其中交通运输、旅游、娱乐、传统零售、房地产、餐饮、非必需消费品、汽车等行业都将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包括保险等行业也将由于线下活动的限制而短期承压。此外,短期投资及出口都将明显回落,制造与建筑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将面临人力短缺、成本增加、现金流吃紧和供应链不确定性增高等问题。

  二、保险业积极抗击新冠疫情灾害

  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保险业也积极行动起来,众志成城、共抗新冠。保险公司通过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扩展产品保障责任、捐赠保险、产品创新、直接捐款捐物等方式,为抗击疫情提供支持。保险从业人员也踊跃捐助,甚至直接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月19日,保险行业捐款捐物总额达到3.15亿元,其中直接捐赠湖北的款项和物资超过1.72亿元,捐赠风险保额15.70万亿元,专属赔付5015万余元。

  再看看整个保险业的发展状况。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数字,2019年,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42645亿元,提供保险金额6470.04万亿元,赔款和支付12894亿元。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18.53万亿元,总资产20.56万亿元,净资产2.48万亿元。

  相较于中国保险业日益庞大的资产体量和保费总量,目前保险业专属赔款总额,五千多万元,还有捐赠的风险保额15万亿。当然这个数字还不准确,随着疫情发展肯定会继续增加。

  长期以来,我国的救灾模式主要依靠各级财政拨款,截至2020年2月13日,各级政府安排疫情防控的财政资金805.5亿元,估计现在已经接近千亿元。

  比较以上数字,很显然,保险业在此次疫情中的灾害救助参与度非常低,保险经济补偿作用没有体现,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三、我国保险业的灾害救助参与度一直不高。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最多、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害后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事件频发。而近二十多年来多次由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引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更对我国的人民生活、企业生产、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对政府的危机治理和救助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在过去20年内,我国持续遭受三类重大疫情侵扰,包括2003年非典、2009-2010年间H1N1流感、H7N9禽流感,再加上此次冠状肺炎疫情,这些疫情灾害大范围传染所引发的公共危机,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以后十年、二十年内疫情危机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另外,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剧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统计显示,每年平均受灾面积4207万公顷、倒损房间358万间、受灾人数3.3亿人、死亡人数6743人,每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2555亿元,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再回头看过去几个具体的灾害案例。

  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灾害涉及12个省区,经济损失2484亿元,保险业赔付30亿元,仅占整个损失金额的1.2%。

  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国形成严重公共卫生危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0亿元,保险业赔付金额0.5亿元,仅占全部经济损失的0.02%。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多省持续的低温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保险赔付为16亿元,仅占全部经济损失的1.06%。

  2008年512汶川地震直接损失8451亿元,各级政府财政支出809亿元,而保险业的赔付为16.6亿元,仅占直接经济损失的0.2%。

  等等。而国际上类似巨大灾害中,保险赔付已经占到重大灾害损失的40%以上。我国保险业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重大灾害事故频发的现实面前,再次呼唤巨灾保险机制。

  笔者曾经在7年前呼吁过巨灾保险的尽快推进。但很遗憾,巨灾保险至今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笔者现在依然认为,根据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巨灾保险在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重大公共危机救助体系中推进巨灾保险机制,政府财政、保险、企业、居民等构成各级分担主体,救助责任层级分明,发挥巨灾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这是应对此后重大疫情和其他重大灾害危机的现实选择。

  在以后的系列文章中,笔者将重点探讨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公共风险与保险机制的理论体系和可行性分析,分享典型案例,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对灾害救助和保险行业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风险管理与保险专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巨灾保险 疫情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