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平:就业不是大问题——降低失业靠二产 新增就业靠三产

2020年08月04日10:16    作者:卢平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卢平

  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这已是共识。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的贡献是负数,唯一对就业带来正贡献的是第三产业,因此,降低失业率主要靠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主要靠第三产业,所以看到地摊经济、灵活就业等提法。从上半年就业占全年的50%的历史数据推算,预计2020年就业能够达到1117万人,超过全年就业目标900万人24%。如果考虑下半年疫情国内影响基本消退,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假设下半年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速,新增就业达到最近五年的均值662万人,则2020年全年就业将完成1226万人,超过全年就业目标900万人36%。新增就业目标900万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引子

  5月《政府工作报告》打破了自1997年以来的惯例首次没有公布GDP预期目标,但明确给出了就业目标: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而实际上,排在“六保”和“六稳”首位的,就是就业。下半年各方面工作均会围绕就业展开,就业对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疫情影响下的就业传导及修复:远超预期

  城镇就业人口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城镇户口的城镇就业人员,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进城就业人员。在统计局的失业统计口径中,仅仅统计城镇户籍的失业率,不包含农民工的失业情况。一旦经济不好,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外出务工农民工,他们被迫大量返乡,其次受到冲击的才是城镇户口的就业。

  一季度受到疫情冲击,农民工返乡未归,城镇的失业率统计数据提升并不明显,而且由于农民工的返乡导致大量新增就业出现。

  二季度后,随着疫情逐渐消退,经济缓慢复苏,就业形势好转。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外出农民工就业修复最快,新增就业远远超出预期。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去年底还差0.5个百分点。我们测算的全口径城镇整体失业率较去年低仅差0.2%。

   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一季度大幅下降,2020年一季度外出务工农民12251万人,较2019年底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下降了5174万人,其失业率高达30%。二季度末国内疫情基本消退,外出农民工又迅速恢复到17752万人,外出农民工务工人员完全修复并比去年底还略高。

   城镇失业率,是不含农民工的失业率,统计局公布两个失业率数据,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去年底的失业人数945万人增加到2020年一季度的957万人,二季度进一步增加到1050万人,同期失业率从3.62%上升到一季度的3.66%,二季度进一步提升到3.84%,上半年增加了0.22%。城镇调查失业率,从去年底的5.2%上升到2020年3月份的5.9%,2020年6月份回调到5.7%,上半年失业率增加0.5%,个人认为该数据比登记失业率更准确一些,据此算出城镇失业人口从去年底的1357万增加到6月末的1492万人,失业人口增加13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先上升,二季度回调,仍高出去年底的失业率水平0.5个百分点,预计未来会进一步修复。

   新增就业人数持续超预期:2020年一季度和半年度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29万人和564万人,完成全面目标的900万人的25%和63%,疫情期间新增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一季度GDP增速-6.8%,却带来了新增就业229万人,上半年GDP增速-1.6%,却带来了新增就业564万人,看来经济对就业的容纳力非常强大。

   全口径城镇整体失业率(含外出务工农民工)去年底为3.1%,失业人数1357万人,一季度大幅上升至17.2%(5000多万外出农民工未返工就业),对应失业人数6717万人,二季度失业率大幅下降至3.3%,对应失业人数1492万人,目前失业率大约仅高出去年0.2个百分点,对应多失业134万人。

  为什么就业会超预期

  上半年,就业形势超市场预期,一季度疫情影响严重,但仍有大量的新增就业,当时市场怀疑是5000万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后留下的用工缺口,但是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民工全面恢复,城镇新增就业数据仍然较好。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 城镇新增就业方面:疫情发生,全民动员,新增了大量就业岗位,这应该是城镇新增就业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 外出务工农民工及城镇个体经济:地摊经济、灵活就业等多管齐下,既解决了农民工5000万的复业,又解决了城镇低端人口的就业问题,降低了城镇调查失业率。

   中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容纳力较强,而且部分是政府雇佣,起到对就业逆调节的作用。

  二、我国就业的产业分布:只有第三产业对就业正贡献

  1、第一第二产业对就业贡献早就负数了。

  从GDP容纳的就业人口看:全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单位GDP容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均固定资产的大量累积,城镇化加速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全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换句话说就是单位GDP容纳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1980年就业人均GDP为5400元,1992年就业人均GDP突破1万元,2010年就业人均GDP突破5万元,2017年就业人均GDP突破10万元。37年时间就业人均GDP从5000元左右突破到10万元。

  2019年我国GDP为99万亿元,就业人员7.75亿人,人均GDP达到11.5万元。

  从GDP就业弹性看:GDP增速的就业弹性越来越低,2018年开始变成负拉动。

  2000年GDP增长8.5%,就业人口增长0.97%,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拉动就业增长0.11个百分点。

  2010年GDP增长10.6%,就业人口增长0.37%,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拉动就业增长只有0.03个百分点。就业弹性大幅下降。

  2018年GDP增长6.7%,就业人口增长-0.07%,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拉动就业增长-0.01个百分点。就业弹性开始变成负拉动。

  2019年就业弹性延续了2018年的负拉动趋势,就业弹性为-0.02个比分点。

  从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来看:第一、二产业对就业贡献早就负数了,唯有第三产业是正贡献。

  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2012年第三产业占比45.5%,首次超越第二产业45.4%的占比,之后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攀升,2019年占比达到54%。

  第二产业在2012年被第三产业超越后,其占比逐渐下降,2019年占比为39%。

  第一产业占比一直较低,2019年为7%。

  从三次产业的增速来看,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为3.1%、5.7%和6.9%。第三产业增速最高,第二产业增速略低于GDP增速,第一产业增速维持低增长,每年增速大约3-4%之间。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为1.9亿、2.1亿和3.7亿,占比分别为25.1%、27.5%和47.4%,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大致相当,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接近一半。

  我国就业人员的增长情况来看,第一和第二就业人员逐渐下降,只有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保持增长。

  2019年我国就业人员减少115万人,第一产业减少813万人,第二产业减少8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783万人,我国就业人员的增量基本上来自第三产业。

   第一产业从2003年开始对就业持续为负贡献,更早的时间段1992-1996也为负贡献。2003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6亿人,目前最新为1.9亿人,16年下降了1.7亿人,每年就业人数下降大约1000万人。

   第二产业从2013年开始对就业持续为负贡献,比第一产业晚了10年时间,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3亿人,目前最新为2.1亿人,7年下降了2000万人,每年就业人数大约下降300万人。

   第三产业,对就业持续正增长,1994年超越第二产业就业人数,2011年超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2019年第三产业就业增加783万人,这是唯一对就业正贡献的产业。近10年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大约1000万。

  综上所述,可以大致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是降低失业率,第三产业的增长主要是解决新增就业。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

  第一二产业GDP增长的就业弹性为负,只有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为正。2019年第三产业增长6.9%,第三产业就业增长2.18%,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2,近五年和近十年第三产业增长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4和0.43。

  2、三次产业人均GDP的差异及就业流动趋势

  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均对经济的贡献差别较大,第二三产业的产出远远高于第一产业。2019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均GDP最高,为18.13万元,第三产业就业人均GDP为14.87万元,排在第二位。第一产业就业人均GDP仅仅为3.62万元。

  就业人口的流动就是从第一产业大量涌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3241万人后饱和,之后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下降。到2019年的7年时间下降了大约2000万人。

  目前,第三产业是目前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也是吸纳新增劳动力的唯一产业,近10年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大约1000万。

  3、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和实际就业人口变动之谜

  我们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有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大约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在1000万人以上,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目标调降为900万。

  每年实际新增城镇就业基本上都超过目标,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人,实际城镇新增就业1362万人,但是2019年城镇就业人数为4.4亿人,较2018年的4.34亿仅增加828万人,远远低于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主要是每年新增就业的人数被部分抵消掉了:

   退休人口和伤残人员减少就业人数,其更替不在新增就业人数中,而且其中部分就业岗位可能消失。

   企业裁员,行业消退,其消失的就业岗位,最后会体现在就业人数的减少中。

   新增就业人员是指的新增的就业岗位,不包括退休等岗位的补充更替。

  三、下半年就业形势:完成就业目标不是大问题

  上半年完成新增就业564万人(这还是在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情况下完成的),超出市场预期。从上下半年就业情况来看,上半年就业占全年的50%,可以算出全年就业能够达到1117万人左右,超过全年就业目标900万人24%。

  下半年疫情国内影响基本消退,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假设下半年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速,下半年新增就业达到最近五年的均值662万人,则2020年全年就业将完成1226万人左右,超过全年就业目标900万人36%。

  因此,新增就业目标900万人,并不是大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北信瑞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就业 三大产业 第三产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