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玉宇
美联储最近多次重申通胀率的政策目标是,长期平均2%,而不是2%作为上限。因为七十年代以来,货币规则或者盯住通胀目标为主的理念很有影响力,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胀率为主要目标,在很多国家得到实践,比如新西兰。僵化地理解这一理念,是造成2009年危机后欧洲复苏政策不力的主要原因。最近三十年来全球的低通胀环境,其原因究竟为何,并无一致意见。
2%的通胀目标在前三十年往往被理解为不超过2%,通胀率刚超过2%,市场便预期货币当局会提升利率。
中国货币当局某些人的理念差不多是盯着3%,一旦超过,比如4或5,便开始紧张地要加息。
所以我猜测全球的货币政策艺术,也存在着一个时期的fashion或者norm。
你若问他学理根据与现实证据,他们其实也没太多依据。
不断重申目标是长期的平均通胀率2%,是蛮革命性的变化。
这也标志着持续三四十年的全球各央行货币政策norm或fashion的重大变化。
设若,连续十年1甚至更低通胀,美联储表态乐意忍受另外十年3%或以上通胀,这个态度很激进了。
中国的货币当局将会受到这种新态度的影响。不过各种不在一个频道的见解,也将病毒般流行于自媒体。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