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导语:

  目前平安证券的IPO、并购资格尚未恢复,过去三年,平安证券因为投行风波损失约30亿元。新浪财经专访了平安证券董事长谢永林,他说:“早吃亏,是好事。”
  在采访中,谢永林首次提出“12345”的战略转型思路。平安证券确立了“中国最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战略定位,力争在未来几年经济结构转型、居民财富增长、金融市场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过程中,围绕机构与个人两类客户,着力打造“找资产、找资金和产品创设”三大能力,组建股权、固收、金融同业和经纪四大事业部,遵循“去通道依赖症、产品驱动、账户为王、完善机制、安全至上”五大基本原则,致力于成为“最佳中小企业主办财务顾问及个人主办财富管理平台”。
  谢永林表示想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平安证券在行业排名至少前十。“最好是前五或者前八,一定要将平安证券做起来。”
                               【详细】 【评论】【微博分享】

多种方式补充资本

伍泽琳:证监会近期要求各券商未来3年至少应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一次,并在今年年底前报送相关规划。平安证券这方面的规划如何?是否会启动上市计划?

谢永林:在我看来,券商要融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资本实力、扩充业务规模、防范风险等,但融资方式是多样化的,如发行次级债、资产证券化、发行优先股、上市等,IPO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
  而平安集团和证券自身支持包括IPO在内的各种资本补充方式,满足上述目的的融资方式都会认真考虑和准备,未来也将基于建设最领先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及业务实际发展需要,选择合适方式来进一步补充资本实力。
  目前来自公司资本金的压力并不大,但我们也的确在考虑以及不断的论证上市的事情。关于平安证券的上市时间表的问题,应该在2017年之后。期间我们还有时间仔细论证和判断市场。

伍泽琳:2013年、2012年行业营收、净利润排名,平安证券分别由15名降至20名、13名降至28名。目前平安证券新战略提到“平安证券要成为中国最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那和集团的保险资产业务是否重合了呢?若没重合,两者间差别如何?

谢永林:公司2013年排名主要受万福生科事件影响,根据协会最新数据,公司净利润排名已回升至第20名位置。
  这些年,我感受较深的是,集团越发重视证券和资本市场。平安证券所指的资产管理,实质上是要回归券商本源,即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地连接资产端和资金端,发挥券商的中介功能,是广义资产管理的概念。
  而平安集团保险资管更多的是传统的资管,可以分为,第一方资管(管理保险资金)、第二方资管(与保险机构一同设计产品并提供资产管理)和第三方资管(自己找外部客户的钱)。
  从这方面来说,集团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在某种程度上与证券有一定重合,但更多的是两者在平安集团整体战略指引下,在资产盘活(如何盘活资产管理公司大量长期持有资产,提升其资产收益率)、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借助证券优势提供服务(如证券为保险资管提供各类资产选择)等方面的协同共赢;根据自身所长,各有侧重,建立各自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此外,与券商传统的资管业务相比,目前提出的“资产管理”是一条产业链的范畴。以我们的股权条线为例,我们一定要成为企业生命周期当中的全方位投行和主办投顾。企业的IPO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我们要伴随企业成长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一个市值30亿元的企业,实际上它的每一步变化都有相应的融资需求,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银行贷款,我们也能帮助它去实现。

伍泽琳:听说你最近带队去了美国考察市场,会给平安证券带回什么?

谢永林:七天见了80多个人,我到华尔街是要挖人。中国未来的资产证券化会是一个很大的业务,市场的存量资产巨大。一些企业动辄资产规模都上百亿,随着市场对风险认识的日益成熟,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应该要加大发展力度,我想去美国挖一组人回来做这件事。此外,一些并购重组、债券交易、衍生品交易的人才也在我们“目标”当中。
  到了美国,我感觉到华尔街的人才非常专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我同时发现金融海啸以来,华尔街大行形势仍未乐观。场内和场外市场的交易量持续萎缩,加上新推行的金融改革和法案使得投资自有持仓成本攀升。
  华尔街大行逐步将自有持仓转至第三方资产管理,从而降低自营杠杆比例,同时降低持仓成本。降低杠杆意味着盈利能力的降低,在竞争压力下,华尔街的同业们更加聚焦、更加专业。这些情况,都对国内证券业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借鉴参考意义。

房企盲目提价不可取

伍泽琳:您觉得目前平安证券是否具备“资管管理公司”业务转型的条件?若不具备,要做哪些补充?

谢永林:过去坐拥“通道”就能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承销一定要做,保荐一定要做,但是只靠它会活不下去。所谓的“去通道依赖症”并非不做通道,而是在通道的基础上,基于对企业的了解,可以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各种需求解决方案。
   除了去华尔街引进专才,我觉得我们还要在产品能力和客户经理的思维习惯进行完善。例如,在过去大家都习惯将“IPO”挂在嘴边,现在几乎都被“股权质押融资、并购重组、大宗交易“等取代。首先思想要转变,然后加强产品技能才是逐步的良性循环。
   实际上,未来公司将围绕机构与个人两类客户,着力打造“找资产、找资金和产品创设”三大能力。遵循“去通道依赖症、产品驱动、账户为王、完善机制、安全至上”五大基本原则。未来,公司还将在文化建设、拥抱集团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伍泽琳:要达到 “资管管理公司”目标,平安证券在公司架构、运营管理等方面需要做什么调整么?平安证券目前提出的两大业务线中,股权业务线和金融同业业务线,是出于什么考虑提出?现有的各业务如何归口?要达到什么目的?

谢永林:要实现最领先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需要通过事业部落地。设立事业部,目的就是要聚焦重点客户群,同时彼此充分共享协同。在组织架构方面,我们设立了股权、固定收益、金融同业暨资产管理和经纪四大事业部,通过打通资产、产品、资金环节并形成合力,实现机构业务、个人业务及综合金融的协同发展。
   在运营管理上,我们基于内部良好的CRM(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平台、资金管理平台、FTP机制以及IT管理平台等,支持公司整体战略的落地实施。
   具体到股权和金融同业业务条线的设置,其目的也是聚焦客户,并实现彼此间充分协同。证券公司的优势是股和债,我们是最接近、最了解上市公司的金融机构,能够设计更好的产品,帮助企业在全产业链上的配置资源。现有的各项业务都将回归到通过产品和服务,连接资产和资金这个本质。

伍泽琳:股权事业部是怎样的一个部门?

谢永林:简单而言,所有跟“股”有关的业务,都纳入了股权事业部,而且都进行了“产品化”划分。例如,IPO产品、新三板产品、大宗交易产品等等,都有专门的产品经理负责。客户需求提出后,客户经理将上报到各大产品线的人,通过设计服务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就是管理一批资产或现金,但是现在更像是管理一个“公司”。例如投行部门的人,过去出门洽谈业务只有三件事,分别是IPO、定增、发债。但是实际上还有并购重组、交易减持、股权融资等等,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在并购重组业务的背后,又涉及非常多类型的项目。所以,现在投行的人出门谈业务,要谈10件事。
   提到事业部,此前很多很多券商做了很多股权激励的方案,我们推出的工资利润率和费用利润率的“两率“方案。这项激励,在公司全面实施,只要部门的利润越多,员工收入就越高。

保利坚持房地产主业

伍泽琳:投行业务曾是平安证券的招牌业务,然成也萧何败萧何。接二连三的投行“事故”也为其蒙上阴影。平安证券的新的“投行马车”与过去会有什么不同?您怎么看过去投行所带来的种种经验和教训?

谢永林:各个事业部成立之际,我第一个敲定的就是风控负责人。实际上,经验教训将形成一种组织记忆,早吃亏,其实是好事。目前我们对投行确立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主办投资银行”的全新定位,做好了风险体系,再出发。
  在组织架构上,原投行事业部在合并股票销售交易部等部门的基础上,改组为“股权事业部”。意味着投行不再以单项目佣金、获取通道收益为业务导向,而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获取客户全产业链价值,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服务。前线人员由单打独斗的个体,转型成客户经理,后面有产品经理、中后台团队支持他的工作。
  此外,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指标,也不再以当年项目实现收入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评其客户持续服务情况、客户多产品交易机会的挖掘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在薪酬、激励、考核体系上,我们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而言,提升固定薪酬比例、降低浮动薪酬比例;降低项目收入提成比例、加大年终奖综合考评比例;改变奖金发放方式,强调“风险连坐”、“奖金递延”,相当比例的递延奖金放在持续督导期间分年发放,与后续可能的风险挂钩。

伍泽琳:经纪业务作为券商的最重要的传统业务之一,目前行业佣金费率下降趋势不可转,账户平台壁垒也将瓦解,平安证券的经纪业务如何应对?是否跟风降佣?

谢永林:经纪业务应该是公司未来的支柱和持续发展的平台,这里有大量个人客户,是资金很重要的来源。证监会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小额股权质押业务也能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券商的经纪业务一定要构建账户,成为个人客户的主办账户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吸引客户的保证金或闲置资金。
  我相信,未来经纪业务的经营,应该用互联网的思路来经营,强调用户体验,以便宜、快捷、舒服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和综合理财的服务。

伍泽琳:在外界看来,集团的金融超市平台能为平安证券带来便利的交叉销售业务。平安证券目前整个的交叉销售业务开展情况如何?未来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谢永林:目前集团有超过8000万客户,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覆盖个人客户医食住行玩、企业客户全成长周期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实际上,券商本来就是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对资本市场最了解。随着市场越来越大,证券公司必须做大,跟集团的体量相匹配。从交叉销售的角度来讲,若是能够便捷地得到多种金融服务,客户是愿意的。所以我们还要站在客户体验的角度上去做这种交叉销售,而不是一门心思将客户硬拽过来。此外,随着市场竞争是越来越复杂,我们还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引导”客户,控制住风险的同时降低成本。
  我们的交叉销售还刚刚起步,平安证券要做最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在我看来,资产管理公司是不是领先,衡量标准大致有三点:AUM要足够大,ROA要足够优,ROE要足够高。要达到这三个标准,有三个能力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彼此依赖,相互支撑,还要协同发展。
  首先是找资产能力,找到资产后还要能识别,能定价和风险识别。与此同时,还要找到资金,这需要多渠道、多种类、多层次的去找资金,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把资金找回来,然后和资产匹配。第三,我们还要具备产品制造和交易能力,用贷款、IPO、发债、结构融资等产品做好对接。在这些方面,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能够给予非常大的支持与支撑。

伍泽琳:您在接管平安证券前,有过保险、银行的从业经验,这些领域的经验,您会否直接用在平安证券上?保险是金融机构中的“土豪”,银行收着较为“稳定”的息差,与此相比,证券公司,这些年,正处于水深火热中。您怎么看您这次的变动?

谢永林:我在保险11年,银行8年,现在到了券商,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之处,也有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例如在保险领域,讲究大队伍运作,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其产品设计、投资能力,核保核赔能力等,决定了盈利能力。
  而在银行业,关于风险的文化,植根在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当中。到了资本市场来,我发现这个地方其实还是应该有它的特点的。例如IPO、投资顾问等。
  相比之下,保险在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强项可以好好学习。券商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例如从产品设计中优化用户体验,进步的空间非常大。而在银行业,它的风险独立条线,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证券业也该学习。
  我认为证券公司未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例如,并购重组直接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果伴随一个企业成长,市值由50亿变成1000亿,一代春秋一代企业家,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指数都非常高。
  为此,我常常和我们的投行交流,要有信念、基本的商业道德,投行要做的事情是帮助一批企业家成长,动用一切办法协助他们发展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