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生育管制的消费需求收缩后果

2024年06月28日09:50    作者:周天勇  

  有了人口,才有消费需求。生产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人的消费。如果没有了人口,也就谈不上消费。这是一个最浅显的经济学道理。人口出现婴儿潮,还是对生育进行管制,其对经济的影响出现在20年以后。因为这时一是人口达到劳动年龄,进入生产领域,提供投入的劳动力要素;二是获得收入,成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而扩张生产增长的需求边界。中国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减少新生人口的政策,时间长达35年多,原则上一孩制,多生要交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使得今天的人口老龄化比例快速上升,形成了低生育文化,人口进入了负增长时代。

  一些学者提出,人口减少和规模小一点,国民经济不会有大的问题。 观点1是,人力资本会提高生产率,有新技术特别是智能制造,会替代劳动力不足,生产方面的经济增长不会出现问题。这是不成立的,因为生产的增长要有需求的可能性边界。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人口收缩的消费需求不足,新生产力创造的财富销售给谁?

  观点2是,人口少子化和人口减少,一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创造的财富,可以通过出口卖给外国人,二是还有银发消费,不会影响经济增长。这也是不成立的,即使技术进步可以创造无限的生产力,但是劳动力不再工作,养老成本仍然要由劳动者和企业支出,而且少子化和老龄化使需要支付养老金,加上平均年龄上升,养老金在整个产品中的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就受到影响。

  从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长周期变动规律来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人口总和生育率高于2.1,人口总规模会越来越大,其处在一个人口经济文化等迭代扩张型社会的阶段;如果总和生育率能够在长周期中不变,等于2.1,则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人均寿命不变,未来其人口的规模不变;但如果其总和生育率在一个很长的周期中低于2.1,人均寿命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规模也进入迭代收缩型社会阶段。其整个就业、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建设、住宅、厂房、基础设施、文化等,都会进入迭代收缩的状态。

  从一些主要经济体国家的人口增长转型看,到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总和生育率很快从2.1下降,这主要是由市场化生育抚养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越来越高造成的。特别是后工业和后城市化社会,生育和抚养成本昂贵,导致低生育惯性,市场机制很严重地造成了人口再生产失去平衡,即世代更替中,下一代人口不断地少于上一代人口。如果20年前生育率小于2.1,当人口增长率下行时,人口与国民经济总供需及增长的互动内在过程为:20年后,新参加工作人口增长率连续下行,抽象其他因素,新进入工作的人口负增长,使下一年的总需求总是小于上一年的供给能力。

  表1  2010-2022年间与未实行计划生育国家相比减少的劳动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图中人口自然经济增长率为前20年1988—2001年数据,未实行人口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与中国人均GDP上下和发展阶段大体相同的11个国家的加权平均值,采样国家为……。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实验室制图。表2同。

  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已经从1991略低但接近于人口平衡迭代2.1水平(其实,从数据看,1991年时,就应当取消计划生育,非常非常遗憾),进入了动态收缩迭代趋势,2000年降到1.22水平。因此,每年减少的经济主力人口,不是当年增量减少,第二年可以恢复,而是第二年、第三年……第N年持续累积性减少。也就是说,从整个人口和消费看,进入了一个迭代性收缩的社会。中国虽然还没有到后工业社会,但是行政干预生育的力度过大,滞后20年劳动年龄人口开始收缩,引起“经济主力人口—就业—收入—支出—消费”经济活动链条的关联性收缩。从人口生育干预对经济的因果影响看,中国前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深度影响后20年“劳动人口—创业就业—收入分配—有支付消费能力”的逻辑链,生育管制下居民消费需求收缩规模也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

  中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1980年起采取一户一孩政策。从图6-1可以看出,1988年时,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与国际未实行计划生育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标准值拉开了0.48%的差距,2022年扩大到了0.33%,差值越来越大。2010年减少劳动力人口96万人,2022年减少430万人,而到2022年11年间累积减少3587万人。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人口抽样调查生育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等等之间,计算起来偏差较大。

  与资本不一样的是,今年资本减少了,明年资本可以增加;与土地不一样的是,自然土地即不会增加,也不会磨损减少。然而,由于人口从出生到形成经济主力人口,需要20年,上一年经济主力人口的减少,在20年中无法被下一年新生人口所恢复。因此,从存量看,经济主力人口减少在20年内每年是一个累积性的收缩。从当年流量数据看,2010到2022年,因前20年计划生育造成的居民收入从212亿元扩大到3053亿元,但2022年时累积的收缩为25463亿元。

  表2 生育管制造成2010-2022年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损失

  累积计算,2010-2022年间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损失从170亿元扩大到314亿元,到2022年时累积收缩性损失为16940亿元。生育管制使中国经济年平均损失了0.7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这种经济主力人口迭代式减少的消费需求收缩性,由于中国二元体制扭曲,即生产主体不能及时退出,生产能力不能及时出清,除了其他原因,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未来的11年中,人口收缩在供给和需求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下行压力大体在1到1.5个百分点左右。需要通过供给侧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土地资产化溢值、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包括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对其进行替补。其实就是,居民和国家都赶快富裕起来,先进入富裕社会,再平稳地将老年化浪潮渡过去,并强力鼓励生育,引来一个保持一定规模和人口结构合理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新的时代。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尉旖涵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