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提振经济要靠改革开放

2024年05月31日15:41      

  意见领袖 | 李扬

  提振经济要靠改革开放

  5月27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会议暨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下一步宏观政策的主要立足点是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力。

  李扬教授分析了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背后的原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6.8个百分点,从2023年末的288.0%升至294.8%。与此同时,M2与GDP的比值上升了7.6个百分点,从2023年末的231.9%升至239.5%;社融存量与GDP的比值上升了6.8个百分点,从2023年末的299.9%升至306.7%。

  较低的名义经济增速是2024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被动式上升,背后反映的是实体经济有待提振的严峻现实。这种情况,在非金融部门(实体部门)债务增长趋缓的现象中也得到了印证。2024年一季度,实体经济债务增速有所下行,同比增长8.8%。按季度增速来看,已经处于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同比增速分别为5.1%、8.3%和14.7%,居民债务增速再创新低,企业部门债务增速继续回落,政府债务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李扬教授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增长较快。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M2余额299.56万亿元,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已达较强水平。但是,由于微观主体借款意愿不强,货币供给不能有效转化为信用,出现“宽货币、紧信用”的局面。克服这种状况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仅仅依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

  “随着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长期来看,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率有所下滑,这也是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的问题。”李扬教授指出,我们一向遵从这样的理论逻辑:金融解释不了的现象,就向实体经济领域找寻解释,经济自身解释不了的现象,就用人口、技术、制度等因素去解释。循着这样的分析逻辑,提振实体经济不能过多依赖金融手段与财政手段,而是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前几天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主席正是从改革开放角度为我们解决当下的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本文作者介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