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金融机构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该如何作为?

2024年01月16日13:50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1月11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内容共十个方面33条,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总体要求、绿色转型方式、推进防治污染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守牢安全底线、打造示范样板、开展全民行动、健全保障体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意见》发布,表明了党中央意欲将中国社会发展向更高级、更理想状态推进的坚定决心,向全中国人民绘画出了更加绚丽多彩和丰富多样的生活美景,这也是全中国人民所向往的国度。

  所谓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在不断完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使社会各项制度与社会发展、与民生保持高度协调的社会治理基础上,建设天蓝、水绿、土净、气纯的美好家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荣共生的社会人居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全面实现,人民生活过得更幸福快乐,也更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显然,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民生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是全体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而要完成这一重大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发挥党政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全体民众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找准自身定位,确定努力目标,抓紧相关制度或措施的落实,团结协作,才可能将这个远景目标付诸现实。

  那么,作为金融机构,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该如何作为?从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看,金融机构作为掌握金融资源、具有调节再分配资金强大功能的机构,其能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其他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无疑是巨大的。具体来看,可从三方面努力入手: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聚集金融智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模糊,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障碍或失败,至少可能会使金融机构在支持美丽中国建设中出现摇摆不定的局面,这不仅会动摇美丽中国的金融信心,也更会拖累美丽中国建设的后腿。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久的金融投资,需要久久为功,短期内可能难见成效,因为一些涉及到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碳达峰和碳中和等具体事项,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见效慢,这可能就会让金融机构感觉美丽中国建设风险大,对美丽中国建设失去兴趣和缺乏耐心以及信心,更会丧失热情。显然,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金融机构系统上下形成共识,要树立金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转变金融发展理念和格局,认真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社会环境治理的关系,把建设好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当成金融业重要的奋斗目标。为此,金融系统上下要努力加强宣传,将宣传纳入当前金融工作的重心;同时,对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通知》,进行认真学习和研讨,深刻领会《通知》精髓,明白《通知》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现实作用,确定金融行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和切入点,尤其要确定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步骤和方案,让金融智慧和金融资源成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真正动能。

  解决机制掣肘问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行社会经济治理模式下,任何一项重大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完善科学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项伟大工程同样离不开各种机制的推动。尤其是之前一些机制若存在缺陷或相互掣肘的地方,不仅可能使美丽中国建设工程难以正常实施,也更可能会使这项工程变成“半拉子”工程,也更会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失去威信。

  对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金融行业首先对现有金融制度或相关措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发现有不适合、或者有碍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律进行修改、调整甚至是废除。比如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绿色信贷项目投放的增长比例、不良贷款考核要求、贷款利率、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等都必须进行及时修改或调整,只有提高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信贷增长不低于其他贷款比例、不低于总贷款增长比例,才能不影响绿色信贷项目的信贷获得率;只有降低美丽中国建设信贷项目的贷款利率才不会影响项目贷款成本,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信贷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只有提高绿色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和放宽追责条件,才能激发金融机构信贷人员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信贷项目,积极发放贷款。

  同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系列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制度:一是加快制定相应责任机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研究建立美丽中国建设成效金融考核指标体系,制定美丽中国建设金融成效考核办法,确定好考核方式,奖优罚劣,尤其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不作为的金融机构高管和工作人员进行严厉追责。二是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动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加强统筹协调、调度评估和监督管理,确保各项金融政策得以全面落实。三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形成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合力。这个平台由各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相应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一起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消除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和内耗现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协调推进、相互带动,强化对美丽中国建设重大工程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解决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所有重大金融问题,确保美国中国建设全面顺利推进。

  确定好金融支持项目,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夯实金融基础。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最终是要落实到一定产业项目上的,没有产业项目的承载或支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最终难以摆脱中途流产或陷入失败的命运。可见,金融机构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好相应产业信贷项目的融资审批关和投入关,为美丽中国建设信贷项目融资提供宽松有利的环境,确保美丽中国建设项目合理的融资需求,让所有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切社会积极因素都能得到最大调动、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释放。

  目前金融机构应对照《通知》中的第九部分“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第25条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而具体落实这些要求,就要求金融做到如下四点:

  其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未来实现经营转向,将金融发展重心围绕国家绿色产业指引进行深度调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支持中国建成更多更加有效、更加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动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其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就是债券发行机构应适当降低门槛,对涉及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应企业、相关产业资金投入有困难的,可允许其发行绿色债券,做到专款专用,全面推进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证监机构也可降低涉及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应企业上市门槛,允许通过上市到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美丽中国建设投入企业和产业项目的可持续性,消除美丽中国建设投入的成本和资金匮乏的危机。

  其三,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就是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激励信贷政策措施,如在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上降低,不良贷款容忍度、信贷人员追责等方面适度放宽等,提高金融机构对美丽中国建设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怕贷、畏贷等现象;同时,消除对民间资本的歧视或限制,可将一些公益性质强、有一定收益的美丽中国建设信贷项目采用“ppp”模式合资开发或全面承包给民间资本的独资形式开发,为美丽中国建设引入更大的社会资金投入,力争早建成效。

  其四,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主要是金融机构可根据区域性环保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个信贷融资策略,使信贷或融资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改善状况实施不同投融资创新,即气候改善好、环境保护好的地区可按照气候改善的具备量化考核指标,实施不同的金融信贷政策和金融融资政策,对推动地区实施美丽中国建设起到有效鞭策或督促作用,让金融机构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能真正发挥“催化剂”作用。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