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王芳:银行开展轻资本业务的着力点

2023年10月16日16:39    作者:王芳  

  作者|李健 王芳‘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李健系主任’

  文章|《中国金融》2023年第19期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商业银行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更加适配新发展格局的金融发展模式,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商业银行重资本消耗的业务发展模式已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应进一步强化资本集约发展,通过有序调整业务和资产结构,重视发展轻资本业务,利用更少的资本和更先进的技术,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当前商业银行经营面临若干挑战

  2023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相继落地,我国经济趋于企稳回升。第二季度末,上市银行业绩保持稳健增长,42家上市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17家城商行和10家农商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1.8%,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银行经营压力也愈发显现,从相关指标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仍将面临若干挑战。

  一是净息差延续下行趋势,非息收入承压。2012~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84BPs,2023年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净息差延续下行趋势,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净息差较2022年下降的银行有39家,占比超过九成。预计下半年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仍然存在,这与LPR定价下调使得银行整体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和存款定期化趋势等因素有关。同时,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部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承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有所下滑。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息差或将继续收窄,银行业需要适应低息差的生存环境,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规模驱动式增长时代结束,传统的重资本扩张已不可持续。国内商业银行在长期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规模导向,对发展质量不够重视。部分中小银行管理模式仍较为粗放,属于典型的“重资本型”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信贷资产占比高、资本消耗多、业务发展高度依赖规模扩张等。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余额增幅为11.7%,贷款投放力度的加大增加了资本消耗。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度依靠外延扩张的重资本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三是监管标准日益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压力将进一步凸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商业银行都更加重视资本补充能力的提升。2023年2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优化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式,构建了差异化的资本监管体系,将使经营基础较好、重视支持实体经济的银行获得一定的资本节约和资本充足率提升的优势。但在当前形势下,部分中小银行依然面临市场利率回落、信贷资产配置增加及前瞻性应对未来不良贷款上升等多重挑战,资本压力将进一步凸显。以内源资本补充为例,2022年银行业协会“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通过测度商业银行资本积累速度与资本消耗速度的差值,发现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该指标大部分为负,且负值较大,内源资本补充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是财富管理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依然面临难题。当前在以销售产品为核心的卖方模式下,财富管理业务存在佣金率下降、客户多元需求难以满足、机构竞争加剧等问题。随着资管新规落地,理财产品正式进入净值化时代,同时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破净潮”和“赎回潮”。在银行理财加快转型创新的阶段,需要做好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与识别,避免负债端冲击资产端,相关的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依然任道重远。

  轻资本业务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其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当前,随着资本节约意识和对风险认识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应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树立“轻资本”经营理念,注重向价值银行转型,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在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有序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

  一是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和转型发展的要求。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资本节约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实现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应寻求更安全和多样化的增长点,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业务结构,聚焦发展资本占用低且回报高的业务领域,提升单位资本的有效产出,进一步带动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

  二是探路差异化发展,在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商业银行,它们在“做大”的过程中,均重视在某些领域持续“做强”,以此来巩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近三年的“陀螺”体系竞争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具有明确战略定位和成功推进特色化经营的银行,其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选择一个或多个领域进行深耕,加大对财富管理、零售金融等业务的拓展力度,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凸显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坚持稳字当头,防范风险、守牢底线。业务均衡发展是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轻资本业务不仅能减少资本金消耗,提升资本产出效率,实现收入对风险资产的动态覆盖,而且还可以形成持续的内源性资本补充动力,推动内生性平衡增长,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轻资本业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银行的顺周期特性,有利于银行进行合理、均衡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稳健经营发展。

  四是打造价值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打造价值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满足实体经济定制化、综合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并通过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资源引导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广泛覆盖消费、制造业、科技创新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客群,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业务机遇,积极向结构调整要收益。例如,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等业务,不仅能够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且可享有更优的经济资本占用计量系数,这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践行轻资本经营理念

  为走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商业银行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轻资本业务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促进业绩稳定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应基于自身实际践行轻资本经营理念,至少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力。

  第一,有序调整资产业务结构,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优化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方式,调整了相关融资业务的风险权重,这为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序调整资产业务结构、合理用好政策红利提供了业务空间。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一是优化对公信贷业务结构。结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差异化资本监管的规定,全面加强针对中小微企业等群体的普惠业务、支持“投资级”重点企业发展,有效防控风险,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重点产业和企业的信贷支持。聚焦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等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消费金融发展,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第二,以全面注册制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商业银行要抓住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努力搭建与资本市场相关联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非息收入占比。一是商业银行可深度挖掘客户的上市前过桥融资、引入战投、高管激励、战略配售、定向增发等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综合性金融服务。二是价值含量高且稳定的上市公司将成为投资理财机构更加看重的标的,也将为大力发展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第三方托管等中间业务提供更多机遇。

  第三,重视财富管理业务,有效提高资本回报水平。在中国居民财富总量不断增长、财富保值增值服务需求剧增的环境下,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可有效提高资本回报,是商业银行发展轻资本业务的重中之重。多家银行将该业务置于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旨在减轻对息差及资本的依赖,持续推进资产负债表优化。一是在深耕客户资源、挖掘客户潜力的同时,探索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化服务模式,用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覆盖处于不同阶段、行业和特征的客户,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二是打通集团内客户信息壁垒,逐步加强各条线之间客户资源转化和工作协同,积极拓展与其他外部机构的合作,通过客户引流、产品互补、技术支持以及渠道共享等手段,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财富生态圈。

  第四,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ABS)和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可积极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为资金需求方和项目投资方提供项目货架、财务顾问、商务咨询、资金匹配等综合服务。此外,也可通过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业务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资源配置效率,在拓展资金来源的同时,实现资产与负债的良性互动。

  第五,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稳步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商业银行通过创新产品服务体系、优化专业服务流程、加强内外部合作等手段,实现服务渠道智能化、服务后台集约化、服务流程高效化。一是围绕实现客户价值,完善业务流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推动战略理念的升级,并从客户、产品、渠道维度重塑组织架构,建立明确的流程管理机制。二是围绕提升客户体验,推动渠道转型优化。要从产品建设向渠道建设、场景建设转变,持续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加大薄弱领域的服务供给,加强网点厅堂自助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同时,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协同融合,并以科技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全渠道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率。

  第六,加快产品创新,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在“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业务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目前市场上绿色产品覆盖面较窄,需加强以碳挂钩为主的产品研发,丰富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产品体系。一是以“商行+投行”模式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围绕绿色指数、绿色资管、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其他转型融资工具等开展产品研发创新,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设计绿色资管产品。同时,推动相关债券承销、资金撮合、账户监管等轻资本业务加速发展。二是提高对绿色轻资本业务的考核权重。针对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行业并购、绿色融资顾问等新兴业务,制定专项考核办法,调动相关条线和分支机构增强绿色投行创新的积极性。

  第七,强化科技赋能,实现业务差异化突围。金融科技的应用为轻资本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商业银行应聚焦业务经营、数据治理、风险管控等领域,推进质量与效益的均衡发展。一是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助力业务稳健发展。持续推进客户营销、业务流程和管理决策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与业务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数据对内部管理精细化的支撑作用,提升内部管理效能。聚焦服务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客户,加强模型研发和数据分析,提高精准营销和获客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体验。二是强化数据治理,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银行业要深度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重视数据治理、深挖数据要素价值,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智能风控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提升风险管理前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在稳健安全中厚植发展优势。

  第八,坚持研究创造价值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当前商业银行正面临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竞争形势,应整合研究资源、发挥研究合力,通过打造学习型和创新型组织,强化研究赋能业务发展的作用。一是将研究与调研更紧密结合,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大兴调查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新经济、新产业的研究,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业务、服务与管理创新。研判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为管理层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使银行的战略规划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二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提升研究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应注重培养和引进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等各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并通过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实现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和系统性,使得人才配置与中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