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A股上市公司ESG的成色几何?

2023年09月19日13:54    作者:李庚南  

  意见领袖 | 李庚南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由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环推动的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日益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投资原则,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融入国际体系的“入场券”。

  而国内围绕ESG的研究探讨与实践正方兴未艾。继9月7-9日三亚第二届可持续投融资(ESG)与自贸港建设论坛、9月10日杭州民营企业ESG评价体系与激励政策研讨会之后,第三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绿地外滩中心举行。9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投资蓝皮书:中国ESG投资发展报告(2023)》,提出了完善ESG生态系统融资体系的构想。接踵而至的各种层次的ESG论坛及研报表明,全社会ESG管理理念正不断深化,关于ESG的研究和实践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如何有效推动市场主体提升整体价值、推动ESG融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过程成为时代命题。

  从ESG的发端与运作看,上市公司无疑是主角,也理当成为引领ESG发展的主流。对于当下步履蹒跚、饱受诟病的A股市场而言,探讨和推动上市公司ESG管理可谓正当其时。同时,也将面临无可回避的灵魂拷问:面对IPO包装造假、新股漫天要价、高管违规减持、公司有红不分、机构操纵股价、虚假信息披露,更有野蛮的量化交易,A股及上市公司ESG底色几何?

  ESG对A股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ESG(即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涵盖了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环境机遇、人力成本、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以及治理等企业软信息,是对企业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参考体系,也因此成为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发债的基本门槛。

  在国内,A股已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按照MSCI对所有纳入指数的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将会被剔除。在债券市场,ESG评级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企业发债的主要评价体系,企业ESG评级结果往往成为其发债成果与否及发债成本高低的核心评价因素。这不仅对国内市场ESG投资体系建设形成倒逼,也从境内外直接融资方面对内资企业ESG建设形成倒逼。

  实际上,ESG核心理念与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要求具有高度耦合性,与“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高度一致。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不仅是我国A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际化标准接轨的重要标志,也是有效提升A股上市公司整体价值、倡导和推动价值投资的起点。

  A股上市公司ESG管理现状如何?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下,上市公司ESG管理意识逐渐强化,ESG披露渐成A股市场主流。但无论从ESG报告披露的形式、内容还是实质性操作看,A股上市公司ESG管理都还处于理念萌发、认知普及和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从构建企业非财务因素价值评价体系和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体系看,A股上市公司的ESG建设尚任重道远。

  一是ESG信息披露的覆盖面或参与度总体偏低。尽管在市场和监管的持续推动下,A股上市公司中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比例明显增加,但总体占比仍偏低。据中诚信绿金前期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分析报告》,2022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的比例达34%。尽管较2021年上升4个百分点,提升趋势明显,但覆盖面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中资港股ESG报告披露比例为88.68%的水平。这说明A股上市公司ESG管理尚处于萌发阶段,整体意识的形成尚需时日。

  二是ESG信息披露的形式尚不正式、不规范。据《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分析报告》,目前A股已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中,真正以单独的ESG报告形式呈现的仅占31.94%,64.11%的上市公司以社会责任报告(ESG)或社会责任暨ESG报告等合并形式呈现。相比之下,港股上市公司中以ESG报告形式披露ESG信息的占比高达94.71%。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形式的非正式性,本身就说明上市公司对ESG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表明一些上市公司虽然开始用ESG思维来审视自身运营,但尚未搭建好ESG评价的制度基础,ESG报告的形式更多为满足监管的形式要求或官宣需要。

  三是ESG信息披露的内容与ESG管理形似而神不似。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形式的非规范性反映到内容上,则是与ESG管理需求的不匹配,形似而神不似。尽管社会责任报告与ESG报告在架构体系上非常接近,但观察的视角、目标与运用功能上仍存在明显区别。社会责任报告侧重于总结过去、展示成绩,通常只选择性地讲述公司的业绩长处和社会贡献;而ESG报告则需要谋划未来、分析思考可持续发展,需要系统、全面,体现出企业总体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ESG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合并的形式,显然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可资决策参考的ESG量化管理数据及价值评估。

  即使是以独立形式呈现的的ESG报告,其对环境(E)、社会(S)、治理(G)的总结分析也往往难脱社会责任报告的范式。总体上存在四重四轻,即:重ESG行为绩效的总结展示,轻ESG总体规划、分析和未来谋划,真正将ESG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并不多见;重ESG行为表现的定性描述,轻ESG量化数据,缺乏能客观反映企业ESG行为及进步度的量化指标,有的公司ESG报告中反复展示其对“节能降碳”的重视,但报告并不能提供整体能耗和碳排放等核心数据及节能、减碳的数据;在ESG整体框架中,重环境(E)轻社会责任(S)和治理(G),基本以E(环境)代替ESG,ESG发展结构明显不平衡、不均衡,忽视了对利益相关方特别是投资人的关注,也忽视了对公司自身公司治理的关注。

  如何打造A股市场良性ESG生态?

  A股上市公司ESG管理现状映射到市场表现,则是上市公司诚信意识、市值管理意识、回馈投资人意识的相对淡薄,直接表现为:IPO财务造假、虚假包装;新股发行定价虚高、漫天要价;上市“圈钱”色彩浓厚,高管违规减持、恶意套现;股票交易违规操纵、恶意做空;市值管理观念淡薄,甚至出现上市首日高管集体抛光股票、直接做空自家公司的咄咄怪事;缺乏对投资人应有的回馈之心,“不分红、不转增”视为等闲。可以说,恰是这种不良生态导致A股“雪拥蓝关马不前”,上证指数远远落后于全球其他主要股市、长期徘徊在3000之怪象,也是A股饱受诟病的原因所在。这背后,恰是ESG管理约束的软化。因此,如何借助市场力量构建上市公司ESG生态成为激活A股市场、修复市场信心的当务之急。

  一个有序运作的、健康的市场,不仅需要外部的有效监管,更需要来自市场力量的内在驱动。对于A股市场而言,通过市场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提升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无疑是最核心的问题。但有效的外部监管需要与市场内在驱动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良性市场形成的内在驱动,既包括意识形态层面,也包括机制的层面。

  如果说A股“缺钙”,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上市公司缺乏企业家精神;那么,在市场机制上则源于符合国际趋势的、有效的ESG管理的缺失。

  有效的ESG管理,既需要信息披露与信息使用端的积极反馈与良性互动,更需要构建完善ESG评价体系。前者包括基于充分信披的、高质量的上市公司ESG报告,以及对ESG报告的有效运用。没有好的、神似的ESG报告,ESG管理与运用则缺乏基本的依托。但如果ESG管理与运用未能真正进入实质性实操,不能真正为投资人提供投资决策参考,那么ESG报告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ESG本为价值投资的风向标。但现实中,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重交易行为的披露、轻ESG表现的披露,重绩效表现轻价值评估的倾向,上市公司ESG披露更多地是作秀,并不能给投资者提供价值评估的依据。这或是长期以来国外ESG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公司ESG评级呈现系统性偏低的根源所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一些上市公司报告无法满足ESG要求的“回应性”:不能回应利益相关者的关切,回答投资人所期待了解的问题和事实真相。对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被曝光的公司高管贪腐问题、内幕交易、重大舆情等,缺乏解释和反思;对利益相关方关切的真问题,缺乏妥善回应。

  关键是,目前上市公司ESG基本尚处于企业自弹自唱的状态,尚缺乏权威的、有效的ESG评价体系。目前ESG数据多以企业主动披露为主,多数计算方式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提供客观、专业、独立的评级意见是ESG评级机构的工作核心,但开展ESG评价的第三方审验的机构也较少,因此导致企业自行发布的ESG数据来源准确性缺乏认证和有效保证。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60家ESG评级和数据产品提供商,但国内ESG评级机构数量较少。相应地,基于第三方数据审验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少而少之。据中诚信绿金统计,截至2022年末,A股和中资上市公司披露的ESG报告中,开展第三方数据审验的企业不足2%,且审计范围有限。

  恰是因为ESG管理理念的缺乏,才会使一些上市公司对ESG不够重视、不以为是,只为作秀;而对上市公司ESG行为评估体系与机制的滞后,实际上也弱化了ESG评估对企业行为规范的倒逼作用。因此,在全面注册制已正式实施情况下,加快构建适应于本土化的ESG评价体系迫在眉睫。从规范A市场运行、激活市场活力、修复市场信心出发,当前对上市公司ESG评价应着力弥补S和G的短板。通过建立和完善ESG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上市公司注重对社会的回报、对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的关注,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这是在强化监管之外,运用市场驱动改变A股生态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