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杨伟中:完善汇率风险中性工作机制实践

2023年09月19日14:21    作者:杨伟中  

  意见领袖 | 中国金融杂志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汇兑损益对涉外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上升,做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深入落实总局汇率风险中性工作部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依靠科技赋能和强化政策供给,双轮驱动涉外企业汇率风险中性工作落地见效。

  科技赋能,积极疏通企业汇率避险堵点

  汇率避险专业性强,外汇套保实践较为复杂,有效落实汇率风险中性工作,必须要破解企业“不想做”“不会做”“不能做”的症结。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依靠科技赋能,指导北京地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推出“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实时、可视、标准、贴身的汇率风险中性教育普及工作体系。通过线上需求精准牵引线下供给,迭代传统汇率避险服务线下供求相互搜寻的服务方式,让更多的涉外中小微企业“想做”“会做”“能做”汇率避险。2023年1~6月,北京地区外汇衍生品签约规模为415亿美元,外汇套保“首办户”同比增长45.7%;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7%,汇率避险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普及的覆盖面有效提升,银行服务涉外企业汇率避险的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北京辖内市场主体应对外汇市场波动的韧性得到明显提升。

  “全天候”普及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让企业“想做”汇率避险。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收集了现行外汇衍生品政策、主要产品和实践案例,上传3分钟风险中性“知识小课堂”小视频,链接官方培训视频,涉外企业和银行客户经理可随时扫码学习汇率风险中性相关政策和汇率避险知识,做到了风险中性知识普及的实时化和风险中性理念的可视化,有效克服了企业面对汇率避险时,因为不了解而“不想做”的难题。截至2023年6月末,平台累计访问量逾5.5万人次。同时撰写各类宣传材料,介绍汇率避险理念、最新银政企动态、企业避险典型案例等内容,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

  构建线上标准化汇率风险中性宣讲机制,让企业“会做”外汇套保。依托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化银行讲师队伍,鼓励银行邀请汇率避险“未办户”参加,根据外汇套保远期、掉期、期权这三类常见产品,集合平台使用、产品和政策内容于一体,通过通俗易懂、标准化的定期线上宣讲推介,让企业熟悉外汇套保实务和政策,方便银行在线下和企业进行深入有效的业务沟通,同时指导银行做好线下企业服务。对大型企业,开展实地入户宣传,送教上门,专人负责精准对接。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对较少甚至不使用外汇衍生品等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引导银行从普适宣传转变到贴身业务辅导,协助企业搭建汇率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准确测算风险敞口、正确叙作保值交易,有效解决了企业“不会做”外汇套保的难题。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已经累计开展线上宣讲16期,近2000家企业参加,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宣讲方式的便利性有效契合了居家办公期间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做到了助企汇率避险和抗击疫情“两不误”。

  线上需求“精准牵引”线下供给,让企业“能做”外汇衍生品业务。为了克服传统银企沟通不畅引发的“信息真空”和供求错位导致的“交易成本”等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对传统汇率避险服务模式进行了迭代升级,构建了需求精准驱动的汇率避险服务平台。通过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从平台运营管理、银企对接、标准化服务流程、数据查询与管理、考核与退出机制等方面,规范银行的汇率避险服务行为。明确“1+5+10”限时服务要求,即企业“线上”填报需求后,系统1天内自动推送意向合作银行,银行5个工作日内完成线下对接,需求确认后10个工作日内录入系统。在新的服务模式下,企业通过线上扫码提交外汇衍生品业务需求,便可享受多家意向合作银行的“一对一”服务,业务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平台自动向银行推送企业需求信息,银行主动线下对接,极大地降低了银企交易搜寻成本,提升了银企对接精准度,切实解决了因为供给匹配度不高而“不能做”外汇衍生品业务的难题。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市逾1000家企业通过平台累计签约外汇衍生品业务79亿美元,中小微企业家数占比94.1%,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政策供给,积极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获得感

  汇率风险中性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方式,必须要牢牢把握汇率避险服务的人民性。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强化政策供给,督导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探索将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纳入普惠金融体系,推动银行减费让利,推出政策性担保产品,构建政策支持环境,切实提升企业汇率避险的获得感。

  督导银行下沉服务重心,让企业享受“便利”的汇率避险服务。建立“周监测、月督导、季通报”全方位、多维度监测督导机制,即每周监测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情况,每月统计各银行外汇套保率和“首办户”情况,每季通报全辖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加快推进银行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以来,北京辖内银行组织本行产品经理、客户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培训2800余场,逾11万次人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网点汇率避险专业服务水平。鼓励银行在涉外企业较为集中的基层网点,面向小微企业提供集中、专业的“一站式”汇率避险服务,解决了“需求在支行、供给在分行”的矛盾,让企业操作汇率避险实务更为便利。截至2023年6月末,北京地区具备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的银行网点占辖内具备结售汇业务资格网点数量的42.2%,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办理过外汇衍生品业务的网点数较3月末增长64.8%。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设立了“中小企业汇率避险中心”,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集中、专业的“一站式”汇率避险服务。

  探索将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纳入普惠金融体系,让企业享受普惠的汇率避险服务。202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商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北京地区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建立以服务小微企业汇率避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办法,并将其纳入内部普惠金融体系考核,切实增强银行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内驱力。目前,北京市各家银行陆续将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纳入普惠金融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基层网点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内驱力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北京地区外汇套保“首办户”同比增长45.7%,小微企业占比超八成;6月末,签约人民币外汇远期和期权的存量小微企业户数同比增长31.9%。

  积极构建汇率避险政策支持体系,让企业享受汇率避险政策的红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依托“局处长走流程”“包区对接”“接诉即办”三项工作机制,“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加强跨部门协作,深入市场主体了解政策落地难点,积极回应企业政策诉求。一是推动市区两级政府为企业汇率避险提供补贴和奖励。二是协调首创担保公司和中关村担保公司推出“远期保”产品,为涉外企业利用远期结售汇产品管理汇率波动风险提供免保证金服务,企业只需支付政策性担保手续费。截至2023年6月末,两家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远期保”签约企业家数共计36户,累计授信额度逾750万元。三是鼓励银行通过采取下调点差、减免费用、优化担保、降低保证金比例等措施,切实降低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辖内银行共免收中小微企业保证金约4.3亿元,主动让利近3000万元,惠及企业1500余家次。

  进一步完善汇率风险中性工作机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将深入落实总局工作部署,继续完善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政策供给,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结合北京地区涉外经济特点,有针对性做好汇率风险中性工作。

  久久为功普及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释放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引流作用,精准监督银行对接企业需求过程,努力将普及风险中性理念、需求精准牵引供给和汇率避险服务直达企业等工作,做到统筹推进,真正落地见效。推动银行构建企业汇率避险服务长效机制。从考核机制上,督促银行从普惠金融角度,探索完善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从资源分配上,鼓励银行向小微企业倾斜减费让利资源,优化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流程;从服务重心上,重点加强基层支行专业人员培训,提升网点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能力。构建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政策体系。推动汇率避险政策拓面扩量,降低门槛条件,提升政策支持的普惠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准入门槛,为涉外企业汇率避险提供便捷的政策性担保服务。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曹睿潼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