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飞:出口增速或在筑底

2023年09月08日09:09    作者:蒋飞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蒋飞、仝垚炜

  核心观点

  结论 

  8月份出口、进口同比降幅均收窄,但剔除基数因素从金额上看,出口没有出现超季节性的回升,进口近两个月波动较大,趋势上也未摆脱下降特征。表明当前内需相对较弱,外需压力较大。往后看四季度,出口可能依然在负增区间,稳增长政策抓手重点在扩内需。宽货币、松地产、地方政府化债等多线推进一定程度可以为经济“托底”,我们认为四季度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发力仍然不可缺位。

  数据 

  8月我国出口金额2848.7亿美元,同比-8.8%,前值-14.5%;进口2165.1亿美元,同比-7.3%,前值-12.4%;8月贸易顺差683.6亿美元,同比-13.1%,前值分别为806亿美元和-19.4%。

  要点 

  今年5月以来出口金额在2800亿美元的水平小幅波动,环比上看并未有超过季节性的回升,而同比读数的跌宕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问题。从结构看,量价齐跌的现象已经出现,最新的7月份出口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下降4%和5.5%。按出口商品结构拆分,汽车、船舶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是出口商品中的亮点。但由于去年基数抬升,实际上汽车出口增速已经初步放缓。按出口国家拆分,5月份以来,我国对欧美国家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下滑是主线,稳外贸、拓市场效果难以弥补整体出口弱势。

  往后看,我们认为9月份乃至四季度出口金额可能仍然整体不会明显回升,相应的出口同比也仍然可能无法摆脱负增的压力,不过从降幅上看四季度会有所收窄。尽管欧美制造业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全球商品贸易需求支撑不强,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我国出口市场不旺。

  对于进口,8月,我国进口环比回升,同比降幅收窄,但7月、8月进口额发生了较大的上下波动,因此8月尽管进口金额回弹,也无法表明中国生产、需求端有所改善。实际上从趋势上看,进口增速下行与国内发电量增速回升还在背离。分产品看,部分大宗商品(成品油、铜矿砂及其精矿)和纺织品支撑进口;而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持续对进口拖累,体现出“经济冷、能源热”现象。

  贸易顺差在去年末、今年初见顶后,直到现在整体还是回落趋势中。印证了我们在《5月外贸数据点评》的提示:我国贸易差额上升趋势已经见顶回落。

  对于汇率,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进入9月份,汇率进一步波动至7.19。往后看四季度,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我国可能维持货币宽松,在中美息差可能继续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汇率也可能仍有一定贬值压力。我们预计年底前美元兑人民币或至7.5左右。

  1

  出口金额环比基本持稳,

  同比降幅收窄

  1.1 高基数因素减弱,同比降幅收窄

  今年5月以来出口金额在2800亿美元的水平小幅波动,环比上看并未有超过季节性的回升。而同比读数的跌宕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问题,经过了6月、7月的高基数期,8月份出口金额完成2848亿美元,同比-8.8%降幅明显收窄,但环比改善幅度较弱。

  往后看,我们认为9月份乃至四季度出口金额可能仍然整体不会明显回升,相应的出口同比也仍然可能无法摆脱负增的压力。尽管欧美制造业有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全球商品贸易需求支撑不强,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我国出口市场不旺。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和美国制造业PMI分别小幅回升至43.5%和47.6%,仍在较低位收缩区间;主要出口国外贸增速放缓趋势还没有明显转向,韩国、越南8月出口同比分别为-8.4%和-3.0%。另外,作为出口的一个领先指标,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在47%以下,也预示着未来出口量可能不会明显抬升。

  1.2 汽车出口增速初步放缓,支撑作用下降

  按出口商品结构拆分,从大类看,8月份劳动密集型商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0.9%、7.3%和13.2%,分别拖累全部出口下降约1.9、3.8和3.0个百分点。从具体商品看,汽车、船舶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是出口商品中的亮点。但由于去年基数抬升,实际上汽车出口增速已经初步放缓。

  按量价拆分,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量价齐跌的现象已经出现。5-7月份这一现象逐渐明晰,其中7月份出口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下降4%和5.5%。8月份,从已公布的商品出口量值表来看,出口价格同比下降的趋势仍在延续,部分商品出口数量也在下降。当前国际运价也在低位运行,也不会对出口价格形成抬升动力。

  按出口国家拆分,5月份以来,我国对欧美国家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下滑是主线,稳外贸、拓市场效果难以弥补整体出口弱势。8月我国传统的贸易三大伙伴东盟、欧盟、美国对我国出口拉动仍为负值。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分别为-13.3%、-19.6%和-9.5%,分别拖累出口下降2.1、3.2和1.5个百分点。8月份俄罗斯对我国出口拉动0.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在重点出口对象国家里最为突出。我们以亚洲剔除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剩余的国家表示“其他亚洲国家”,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7月份其他亚洲国家占我国出口份额仍是在上升的。

  2

  进口金额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降幅收窄

  8月,我国进口金额2,165.1亿美元,环比上升7.7%,有所回升,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至-7.3%,但7月、8月进口额发生了较大波动,7月出现了超季节性的下跌,因此8月尽管进口金额回弹力度超过季节性,也无法表明中国生产、需求端有所改善。实际上从趋势上看,进口增速下行与国内发电量增速回升还在背离。我们参考8月份的PPI、PMI数据、30城地产成交等实体经济高频指标等的表现,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国内生产、需求恢复较慢,可能与国内工业消费品需求偏弱、地产周期调整,整体内生动力不足有关。

  分产品拆分来看,部分大宗商品和纺织品支撑进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持续对进口拖累。成品油、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同比金额分别为50.5%和19.3%,对进口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体现出“宏观冷、能源热”现象。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今年以来已持续在-10%以下低位负增。8月18日,路透社发文称美国加强了对华出口核电站相关原料和组件的管制,中美分歧不断加剧,机电和高新产品等相关产品进口可能会持续受到影响。

  分国家看,8月我国从美、欧、日、韩、东盟进口的拉动率仍为负值,拉美对我国进口拉动贡献突出。8月份中国从日、韩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6.9%和21.9%,分别拖累我国进口1.1和1.5个百分点,从欧盟、美国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5.7%和7.9%,分别拖累我国进口0.8和0.5个百分点。8月我国从俄罗斯、拉美进口金额由负转正,同比上升2.7%和4.6%,分别拉动我国进口0.1和0.4个百分点。

  3

  四季度汇率波动可能延续

  8月份我国出口与进口金额均小幅回升,进口回升力度更大,贸易顺差收窄至683.6亿美元,同比下降7.3%。贸易顺差在去年末、今年初见顶后,直到现在整体还是回落趋势中。印证了我们在《5月外贸数据点评》的提示:我国贸易差额上升趋势已经见顶回落。

  面对出口压力、内需压力,稳增长政策已经从8月开始不断加码,宽货币、松地产、地方政府化债等多线推进一定程度可以为经济“托底”,但在就业与收入预期较弱、储蓄倾向偏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价格中枢下移的趋势可能也难以止住。我们认为四季度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发力仍然不可缺位:一则货币政策可能还有至少10BP的降息空间,二则一线城市可能进一步放松地产政策地产销售回稳,三则财政政策也可能扩大赤字、盘活债务结存限额。

  对于汇率,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从1月份的平均6.79到8月份的7.17,进入9月份,汇率进一步波动至7.19。往后看四季度,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我国可能维持货币宽松,在中美息差可能继续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汇率也可能仍有一定贬值压力。我们预计年底前美元兑人民币或至7.5左右。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海外衰退不确定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本文作者介绍: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专注大类资产配置)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