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偌馨:关于半年报,招行管理层说了什么?

2023年08月29日10:48    作者:洪偌馨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洪偌馨

  随着上市银行中期业绩的陆续发布,银行业的真实处境也展现在了市场面前。

  截至上周五,已披露中报的17家上市银行中,超半数银行的营收都是‘负增长’,尤其是股份行更是全军覆没,平均下降2.96%。在这其中,招行营收同比降幅最少,为0.35%。

  当然,比起短期内的营收压力,银行业更多的焦虑还是来自长期的市场变化与风险挑战。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复杂局面,利率下行、经济放缓,再加上投资、消费的增长乏力对于银行业并不友好。与此同时,包括房地产、平台融资等在内的风险问题也让他们备受煎熬。

  8月28日,在面向投资者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招行对当下银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以及外界关注的风险话题都做了详细的回应,并分享了招行在此大背景下的应对措施及未来规划。

  作为一直以来银行业的‘优等生’,不管是招行的这份中报‘成绩单’,还是其贷款质量的表现,以及对当下风险的判断,都颇具行业代表性,值得仔细解读。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关于风险,过去讲房地产是‘灰犀牛’。面对‘灰犀牛’风险,是让它爆发,尽快地消化、吸收、化解这个风险?还是让这个‘灰犀牛’继续存在、保持着,等未来再爆发?

  房地产和银行业高度相关,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经过两年的调整,实际上‘灰犀牛’风险已经爆发了。 

  在爆发过程中,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有能力和实力消化房地产风险给银行、给金融业带来的损失。如果银行在目前还有一定的利差、盈利能力还比较强的情况下,能够尽快吸收房地产‘灰犀牛’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这对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他认为,化解房地产风险也带来了启发,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其他灰犀牛?及时回避、防范其他可能发生的‘灰犀牛’或‘黑天鹅’事件,才能保障招商银行行稳致远。

  1

  房地产‘不良’或到拐点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招行上半年的资产规模仍较上年末增长了5.93%至10.74万亿。而不良贷款率依然保持低位,且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至0.95%,该表现继续处于国内大中型银行领先行列。

  半年报显示,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确实给招行的业务发展、‘不良’情况有一定冲击,但整体来看,招行在地产领域的贷款质量、风险抵补能力依旧稳健。

  具体来看,上半年招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为5.45%,较上年末上升1.46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减少187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较上年末下降0.57个百分点。

  对此,招行副行长朱江涛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招行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制于不良资产处置滞后性的影响。

  而整体来看,招行上半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的生成规模为48亿元,同比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下半年,受到大型房企违约、商品房销售回落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其‘不良’生成规模可能较上半年略有回升,但同比仍将保持下降。

  朱江涛表示,招行在房地产贷款上的拨备比率超过公司贷款平均拨贷比的两倍,并且还在持续上升,呈现拨备充足的趋势。

  基于对招行在房地产风险方面的整体判断,朱江涛认为,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生成峰值应该是在2022年。如果进行比较乐观的判断,大概率招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拐点会在今年年内出现’。

  招行为何能够在房地产风暴的席卷之下从容应对?

  对此,王良认为,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地产业的发展跟银行业一直高度相关。

  具体来看,房地产行业风险对于招行的影响主要涉及三部分:第一是表内贷款。第二是,理财投资的房地产企业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第三是私行代销的信托计划。

  ‘但经过两年时间,现在基本上风险化解都已经接近尾声,我认为经历这个过程后招行能够更健康地发展。’王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风险释放、风险处置进度慢和业务收缩等因素是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这不是某一家银行所面临的压力,涉及到预期、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7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相比1-6月份5.3%的跌幅继续扩大。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至此开发投资额维持15个月的负增长。

  在‘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的三高模式下,房地产‘灰犀牛’的爆发应在意料之中。长远来看,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建设和高速增长之后,叠加人口下滑、城镇化进程放缓等因素,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已经走过了供不应求和长期过热的阶段。 

  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市场走进新阶段,过去一段时间,有关房地产的各项调整优化政策密集发布。

  《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给出了‘认房不认贷’政策具体实施标准,并将相关政策纳入‘一城一策’政策工具箱;同一日,财政部、住建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发布延期换购住房退还个人所得税政策。

  ‘从政策落地到市场预期修复,再到形成市场实际的购买能力,这需要时间’。朱江涛表示。

  2

  ‘零售之王’的韧性与底气

  面对当下招行及整个银行业面对的种种挑战,王良行长则用了‘底色没变、底子很厚、底气很足’来总结了招行的状态。

  在他看来,招行经营基本面的‘底色’没变化,资本充足率依然保持良好,在剔除现金分红影响情况下资本保持内生增长,拨备覆盖率也很高,底子依旧扎实。

  在这个基础之上,招行有底气可以应对未来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而中长期来看,招行要保持这样基本盘就要做到,第一继续保持招行的高ROE水平;第二继续保持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第三要继续保持招行的资本内生能力;第四要继续要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比较好的资产质量;第五要保持良好的业务结构。包括保持以零售为主体,保持非息收入占比领先,以及保持低资金成本。

  但放眼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旧动能切换的新阶段,银行业将长期面临利率水平下行、直接融资加速、贷款需求不足等问题,营收增长承压将成为一种常态。

  那么,面对这些‘趋势性的变化’与‘银行保持合理盈利’之间矛盾,招行要如何‘破题’?

  在招行看来,银行业是比拼‘长跑’耐力而非短期‘冲刺’速度的行业,尤其是在外部市场环境并不友好的情况下,低风险运营是打开盈利空间的重要前提。

  所谓低风险,主要来自资产端的运营。典型如全球银行业标杆摩根大通就是低营收、低风险、盈利可持续增长’的典型代表,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银行业营收集体承压的背景下,其通过超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驱动净利润大幅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向来风格稳健的招行也是如此。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二季度招行零售贷款增量超过920亿,创阶段性新高,但不良率和关注率却出现同比小幅下降。

  具体来看,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零售之王’,招行在个人贷款方面,始终坚持以抵押贷款为主的发展策略。抵押贷款的占比较高,始终保持在80%以上(截止到2023年6月末数据),这是招行零售贷款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复苏,招行的信用类贷款则保持了较快增速。并且,在消费贷款风险加速暴露的大环境下,依旧维持了稳健的资产质量和较好的盈利能力。

  中报显示,招行信用卡贷款余额9058.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5%;贷款不良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零售贷款的结构变化和适时调整,正是招行应对当下银行业发展‘矛盾’的解法之一,但前提是其能够把控好风险。对此,招商银行行长助理王颖认为,招行之所以能够对资产质量做到‘心中有底’,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客群的自信。

  招行在信用类贷款发展上坚持优质客群,并通过稳固的量化风控手段、贯穿全链条的风控能力支撑业务持续发展。最终,按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信用类贷款占比的提升带来相应收益的提升。

  中报显示,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招行零售客户总数达到1.9亿户,较上年末增长3.26%,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19%和6.21%,零售AUM在迈上12万亿台阶之后,较上年末增长5.9%至12.84万亿。

  在王颖看来,决定风险的因素不只是担保方式,最重要取决于客群质量。优质客群的信用贷款的资产质量比高风险评级的抵押贷款的资产质量更好,所以扩大信用贷款的增量并不意味着招行下沉了风险。

  3

  ‘价值银行’的挑战与坚守

  事实上,零售银行的这一业务思路也充分体现了其‘价值银行’的战略目标。

  作为对过去零售银行和轻型银行战略的传承,价值银行被认为是前两者的升华和集大成者。招商银行在坚持零售银行的弱周期优势和‘轻型银行’的资本内生增长优势基础上,秉持商业共赢、商业向善理念,打造价值银行,追求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价值银行也是全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他表示,仍要始终如一地继续巩固零售银行业务的优势,不断创新零售业务,形成新的服务经营模式,继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以更好地将优势转变成招商银行应对未来经济周期变化的胜势。同时,坚持轻资本消耗的发展方式,保持资本内生能力,为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

  不过,在实施‘价值银行’的战略目标时,也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调整策略,尤其围绕招行的不同发展阶段,还要对策略进行不断的优化。

  谈及下一阶段招行如何开新局,王良总结了五个‘破局点’:

  一是要靠管理制胜。银行过去靠粗放式管理、利差很高,赚钱比较容易的年代过去了。现在要靠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管控好成本、管控好各项业务,管控好风险来获取利润。

  二是要靠科技赋能。要加大科技投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营。

  三是要创新驱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招商银行过去的发展在每个不同阶段都是保持创新,走在前列,才取得了先发优势。当前,要解决目前营收增长乏力、利差收窄的困境,就需要创新,才能取得领先优势。

  四是区域战略。

  五是打造新的细分领域优势。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短期内仍将在曲折中前行,而在这个行业下行周期中,招行‘逆流而上’的底气和穿越周期的韧性,无疑源自其对‘零售立行’数十年的坚守,以及保持战略迭代、因势而变的魄力。

  诚如招行董事长缪建民在2022年年报致辞中援引的一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本文作者介绍:洪偌馨,资深财经记者、主持人,自媒体“馨金融”创始人。)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