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王飞 曾刚‘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来源 | 《中国金融》2023年第15期
当前,产业园区通过高度聚集基础设施、政策、信息、资金、技术、人力等各类资源要素,已承担起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成为诸多地区引领转型发展、打造新增长点的旗舰区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3中关村论坛的贺信中强调,北京要“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调研时,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第一站,同样体现了对高科技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各类产业园区达15000多个,对我国经济的整体贡献率已超过3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从园区规划建设、平台物业运营、生活配套完善,到园区企业入驻、孵化、成长、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再到园区人口基本消费、购房按揭、财富积累,每个场景都蕴含着巨量的金融服务空间。从长远来看,不断迭代全周期、跨界别、一站式的产业园区综合化金融方案,将成为新发展阶段金融机构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与重点领域。
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演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吸收,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和运营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产业园区对于金融服务诉求的显著变化。通过细致梳理、分析、对比,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从同类企业横向集中逐渐走向产业链纵向集聚。过去部分产业园区盲目追求入驻企业的数量而非质量,园区企业缺乏产业关联度和相关渗透性。但现代化园区已不局限于追求企业的“物理集中”,而是围绕特定产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垂直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以“链条优势”促进产业孵化、产能升级,形成产业链集群的“化学反应”。由此衍生出的典型金融需求如下:供应链金融,围绕“链主”企业盘活上下游企业持有的原材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并购金融,通过兼并收购补齐产业短板,实现技术协同,锁定上游供应端和下游渠道端,提升整体可控能力。
二是从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为主。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主体产业类型已从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要素驱动型产业加速向高端制造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成长壮大,如中关村高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张江高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等。由此衍生出的典型金融需求如知识产权金融,即依托创新型企业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无形资产,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为手段,实现“知产”与“资产”的转化、科技优势与金融资源的转化。
三是从土地开发思维逐渐转向培育服务思维。此前,依赖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千园一面”现象普遍。但随着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园区自身的服务竞争力愈发受到重视,部分优质园区已尝试利用平台化思维聚合资源,逐步从“开发商”走向“运营商”“投资商”,既做产业落地的招引者,也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由此衍生出的典型金融需求如私募股权投资,即以股权直投、基金投资、投贷联动等作为产业导入、产业培育、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园区企业革新技术、扩大产能注入“源头活水”。
四是从重资产运营模式逐渐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随着公募REITs试点的稳步推进,部分地理位置优越、产业结构合理、物业出租率较高的产业园区已通过发行REITs产品,缩短资金回流周期,实现从“重资产+轻运营”向“轻资产+重运营”循环运作模式的转变。由此衍生出的典型金融需求如下:公募REITs,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有息负债规模,加速资金循环使用;基础设施Pre-REITs,引入主流私募基金收购园区优质资产,挖掘运营价值。
五是从生产型单一功能逐渐转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复合功能。部分成熟园区已利用“产城融合”合理布局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在投资、运营、服务优势产业外,增加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科研等配套服务。由此衍生出的典型金融需求包括就业人口、生活居民集聚带来的普惠金融需求和企业家、高端人才引进带来的个性化、定制化高端金融需求等。
商业银行服务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业务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突破,但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在满足产业园区多元化金融需求方面尚有短板弱项。
一是“分散化”的营销模式效率低下,与政府主导方、园区运营方协同不足,未形成规模效应。受传统营销惯性思维影响,部分商业银行仅采取设置零星营业网点、开展客户经理“地推扫楼”式的低效营销模式,不仅容易造成信息“孤岛”,丧失业务开展有利先机,也难以分享“平台”资源红利,大大降低了目标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程式化”的客户服务导致无法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园区企业的金融需求。部分商业银行服务园区企业的模式相对固化,习惯于简单提供“泛而不专”的综合服务方案,未能深入研究、挖掘、引导不同类型园区企业的细分领域金融需求,更谈不上因园施策、因企施策,难以有效破解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烦恼”。
三是“同质化”的产品体系缺乏竞争力,在传统债权思维逻辑下,以股权投资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尚存在短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仍以传统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的供给方式、供给能力、供给质量还有较大欠缺。一方面,股权投资资金供给不足,服务场景狭窄,“缺位”“错位”问题突出;另一方面,股权投资市场化机制建设较为滞后,比如,采用短期化考核机制,单个项目投资亏损容忍度低,缺少“算总账”“看未来”的制度安排。
四是“常规化”的机制和机构人员配置难以满足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专业性、互动性要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传统信贷业务价值判断、风险评估体系与园区企业不匹配的问题,比如,对于科创企业的成长价值缺乏量化评价手段,“重抵押”“重报表”的传统逻辑易导致企业信用等级被低估、授信额度被压缩、融资成本被抬升、审批链条被拉长。同时,经营行缺少复合型人才储备,一线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难以做到“懂技术、懂业务、懂客户”、精准营销、贴心服务。
五是“封闭化”的单一金融服务黏性较低,不具备以高层次中介服务为产业园区和园区企业导入外部资源的能力。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依赖牌照资源、资金规模等固有优势,停留在“舒适区”,仅做产业园区的“单一资金提供方”,而非“眼光向外”,通过整合统筹内外部资源,成为“综合服务集成商”,最终陷入拼价格、拼资源的竞争“红海”。
商业银行服务产业园区的创新重点
为拉长做深金融服务链条,实现商业银行与产业园区同频共振,创新构建更具持续性的“产业+科技+金融”生态,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发展形态和发展阶段,打造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的初阶1.0、进阶2.0、高阶3.0模式。
园区金融服务“初阶1.0”模式
“初阶1.0”模式相对简单和常见,比如,设立营业网点等常规性经营机构。发挥“占位”“补位”作用,为产业园区提供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务、柜面服务、理财服务等标准化金融服务,扩大产业园区服务半径。再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涵盖流贷、固贷、结算、个金、顾问等的一揽子“融资+融智”金融服务方案,夯实后续互动合作基础。又如,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基于园区金融展厅/超市、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信用卡商城等平台渠道,实现服务场景深度嵌入,促进双向引流。
园区金融服务“进阶2.0”模式
一是推动搭建数智化平台,从“点对点”转向“点对面到点”。比如,强化银园双方系统连接。充分发挥园区运营方贴近企业、了解需求、掌握信息等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系统间共享“桥梁”,打破空间限制和信息壁垒,高效获取园区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信用流,批量开展精准“画像”和辅助决策,掌握其身份属性、行为偏好、关系网络、经营状况等,将相关信息广泛应用于客户识别、业务营销、项目审核、风险管控等。再如,丰富第三方数据集成。深化与工商、税务、电力、国土、人社、科技等部门信息互联,精细化处理知识产权、税款缴纳、电量消耗、职工聘用等外部数据信息,为匹配产品种类、授信规模、融资比例、融资期限、还款方式、增信措施等提供扎实支撑。
二是推动做好“三类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服务闭环。第一个周期是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在开发建设阶段,利用经营性开发贷款、专项债券等支持园区建立和完善生产厂房、道路交通、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在成长发展阶段,拓宽在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的股权投资合作,做好“牵线搭桥”,吸引优质企业向园区集中;在成熟运营阶段,以并购贷款等介入Pre-REITs,推动产业方孵化、改造、重组、整合园区优质资产,并在资产成熟后择机发行REITs实现退出。第二个周期是园区企业“培育壮大”全生命周期。在服务前期,利用认股安排产品,帮助企业寻找、接洽、撮合品牌实力强、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优秀的PE机构,加强“项目池”和“资金池”对接;在服务中期,叠加股权投资视角审视企业价值,大力推广“以投定贷”模式,打破“抵押物崇拜”,兼顾风险与收益平衡;在服务后期,随着股权与债权融资循环加持,启动园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梯次推进上市挂牌工作,畅通企业快速成长通道。第三个周期是企业人员“财富增值”全生命周期。除原始积累阶段的日常消费和生活置业贷款外,密切关注企业整体上市、员工持股解禁阶段批量化、规模化的高端金融需求,为园区企业创始人、高管层、技术拥有者等高净值人群匹配家族信托、保险规划、税务筹划、薪资管理等专业服务,以及健康管理、精英教育、商务接洽、私享出行、高端养老等增值服务。
三是推动筹组产业基金群落,与园区实现深度绑定赋能。比如,与园区运营方合作设立各类主题基金。覆盖不同阶段、不同赛道、不同风格,借力园区运营方日常维护、多地布局、深入服务等优势,优先投资潜力型企业,并借助股东身份和视角,掌握“一手资料”,及时跟进投贷联动。再如,协助园区运营方或园区企业寻找优质基金合作方。强化园区基金“组局”能力,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或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具有深厚产业基础、丰富产业资源的GP和LP,利用订单采购、原材料供应、技术合作等方式,提供产业赋能,实现“以点带面”,推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企业集群。
四是推动配置差异化机构人员,加快经营运作模式转型。一方面,设立产业园区专营服务机构。针对产业园区特征,在业务授权、资金安排、资源调度、业绩考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作定制化考量。比如,建立符合科创企业“轻资产”“重智产”特点的准入评价体系,优化“绿色通道”“平行作业”“特事特办”相关机制,探索实施尽职免责机制、创新容错机制、组合考核机制等,营造针对优质科创企业的“敢贷、愿贷、会贷”服务氛围。另一方面,组建产业园区投资柔性团队。择优选取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区域重点园区,由具备牌照、能力、经验的子公司派驻专业投资人员,提高股权投资项目响应运作能力,提高股权投资“募投管退”精细化水平。
园区金融服务“高阶3.0”模式
一是构建产业园区服务“生态圈”,整合嫁接外部资源。在政策资源方面,建立与科技、工信、财政、教育等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长效化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政策导向、监管方向、行业动向,充分响应、传递和反映园区诉求,争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在技术资源方面,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专业孵化器等共建创新联合体,加强细分行业“外脑”建设,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在资金资源方面,联合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证券公司、保险资管等,利用其在细分赛道、区域位置、投资规模、融资轮次、客户成长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化偏好,为各类型、各阶段园区企业“输血”“造血”。在产业资源方面,遴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对象,为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便利,实现“链主”企业稳链扩链、“链上”企业补链强链。在渠道资源方面,加强与咨询公司、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交易所等联动,有效连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助力园区企业加快步伐迈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人才资源方面,依托存量客户基础和市场配置作用,为园区企业引进急需的合伙人、高管层、技术专家、投融资顾问等专业人才。
二是完善产业园区跨区域协同,助推“引进来”“走出去”。比如,深化境内分支机构跨区域协作。适应头部园区“异地孵化”“飞地经济”趋势,运用内外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股权投资等手段,提高不同区域分支机构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园区企业完善境内产业分工布局,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再如,完善跨境金融产品谱系。利用自贸区分行、境外分行、子公司等,围绕跨境结算、跨境并购、跨境投资等领域,助力园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引进国际创新资本,为园区企业带来全球视野。又如,协调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深化与境外政府机构、投资促进机构、国际产学研单位等合作,支持境内产业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国际合作园区、境外创新中心、境外创业基地等,进而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三是强化产业园区市场认知,拓展园区品牌辐射半径。比如,促进园区内生发展,打造产业社交平台。通过联合举办峰会、论坛、路演、沙龙、展览展示、创业赛事等,分享园区发展前沿政策、园区金融创新动态、行业龙头企业成功经验、市场头部机构中介资源,搭建宣传推介、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复合型平台。再如,促进园区横向交流,构建园区伙伴联盟。畅通“园园合作”渠道,促进客户、市场、产业链、科研、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共享,强化园区横向认知,推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订单撮合、品牌推广等方面合作,形成开放融通的产业伙伴联盟。又如,促进园区价值发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基于长期服务园区过程中数据、信息、经验的积累沉淀,与智库机构、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联合发布园区金融指数、园区企业潜力榜单、产融合作白皮书、典型案例研究报告等,为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放眼未来,产业园区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谋划布局园区金融服务不仅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经营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园区金融或将成为银行业经营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关键领域。
(本文作者介绍:权威、专业、理性、前沿,宣传金融政策、分析金融运行、报道金融实践)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