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蒋飞
核心观点
辽宁省作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横跨黄海,渤海两海岸线,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由于远离改革开放的前沿,体制转变较慢,过去十几年经济活力不强。随着人均GDP的放慢,人口对外大量迁移。有利的是近几年辽宁债务压力逐渐减轻,土地依赖度低,城镇化程度高,存款并未转移。
近十年,辽宁城镇化率始终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同时辽宁省各市城投债务负担轻,隐形债务风险低。在消费方面,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与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辽宁省应学习沿海城市发展的经验,在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通过“小政府、大社会”改革,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家,吸引民营资本,实现弯道超车。在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之后,辽宁省应积极发挥低成本优势,补足投资短板,承接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实力和体制上赶上全国水平。
1
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东北振兴有望提速
辽宁省作为是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横跨黄海,渤海两海岸线,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重要省份之一。近十年来,辽宁省的经济总量占到东北三省经济的近半壁江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辽宁省GDP达2.90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位居第17名,处中游水平。GDP增速为2.1%,低于全国的3.0%。人均GDP为6.88万元,位居全国18位,低于全国的8.57万元。
2003年,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战略方针,辽宁省积极响应号召。但2014年以来,受产能过剩,环保政策等影响,辽宁经济增速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制造业创新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近十年,辽宁省大力推进工业改革,推进高科技,新能源等新型制造业发展,在2023年上半年,超过全国经济增速。
1.1 生产端看,三产增势明显,高新技术发展向好
从横向对比角度来看,2022年辽宁省三次产业占比为8.9:40.6:50.5,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的7.3:39.9:52.8相比,第一、二产业的占比相对较高;而从纵向时间维度看,辽宁省三次产业占比从2013年的10.3:47.9:41.8逐渐调整为2022年的8.9:40.6:50.5,产业格局由“二三一”逐渐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上升。下文将分别对辽宁第一、二、三产业进行详细分析。
辽宁省农业生产增量明显。近五年来,辽宁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高达259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粮食总产量达到496.9亿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比全国平均值高出约20%。辽宁省农业厅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藏粮于地”的战略方针,同时辽宁省农业厅制定了《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并且2021年辽宁省在辽河平原主产区建设160万亩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同时辽宁省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壮大农业产业链,深入发展智慧农业,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根据“十四五”规划,辽宁省将坚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开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局面。
辽宁省第二产业增势整体下行。2001至2012年,辽宁省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国,2012年之后整体降至全国以下。其中2016年工业增加值大幅减少15.2%,远远低于全国工业增加值6%,出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增速的反弹只是低基数的原因。不过2023年前5月,辽宁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5.3%,高于全国的3.5%,形势有所改善。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发布的《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显示,辽宁工业的持续下滑,是受结构调整政策影响。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淘汰落后产能和环保治理。从结构上来看,根据二〇二二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工业占比最大的两个行业是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工业,2022年分别占27.2%和33.6%。
辽宁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发展明显放慢。2015年时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32.3%,是辽宁省第一大工业。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附加值较低和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2016年辽政办发布文件声称,根据《先进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内容,由于前期发展过快,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制约了辽宁制造业的发展。由于2014-2016年的数据缺失,我们观察到2016年之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略有提升,但在2019年之后再次回落,并且低于全国水平。
辽宁石化工业发展良好。2016年之前石化工业占比远远低于装备制造业,但2016年之后快速发展,到2022年已经明显超过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工业品类。这主要得益于政策上的扶持,2016年为推动石化工业侧结构改革,辽政办发布了《辽宁省石化产业发展政策》,要求提升炼化一体的水平和规模,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2021年12月辽工信发布的《辽宁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要将继续推动石化产业升级,解决“十三五”期间,产能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并集中发展大连和盘锦两个世界化石化基地,稳定中石油位于辽阳,抚顺等炼化基地,构建“一地两极”大型石油一体化基地。
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事实上,辽宁近三年一直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6年8月省政府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包含了对工业改革的积极政策和措施,涵盖化解过剩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兼并压减产能,推进产能转移等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工业改革。随后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业均有了回升趋势。根据辽宁统计局的数据,到2022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有了显著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
辽宁省积极出台应对新能源的相关措施,新能源汽车增势明显。2016年12月7号,辽宁省办公厅发布《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实施新能源创新工程,科学规划新能源布局,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新能源配套体系,积极推进相关设施建设,全力保证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大力发展。2022年7月辽宁省办公厅再次发布《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保证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并行发展,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能源保障体系,全力支持新能源实现跨越发展。根据辽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1-5月,辽宁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加72.2%,远高于全国增速37%。
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开启三年行动方案。新中国成立之初,辽宁省作为老牌工业大省,党和国家在东北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体系完善的传统工业体系,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工业区的体制性,结构性面临困难。2003年,中央政府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振兴发展的专门措施;2016年7月,中央政府再次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018年9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东北振兴座谈会,表示推进新时代东北工业全面振兴,维护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辽宁省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在今年出台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要求三年内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
辽宁省第三产业总体趋于稳定。近十年中,辽宁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增长的趋势,并在2020年开始小幅下滑。辽宁三产占GDP的比重与全国占比基本相似,基本上处于第15名的位置。2015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GDP的主要贡献力量。
从第三产业结构来看,批零业和金融业占比最高。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从2010年的19.77%连续降到2022年的15.38%,且持续低于全国水平。而金融业GDP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10.19%上升到2022年的14.76%,并于2016年超过全国平均。金融业已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16年12月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围绕老工业区的振兴,积极提高辽宁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发展新型金融机构,规范股权交易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据沈阳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0亿元,同比增长14%,比2021年末高2.82个百分点。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75.8万户,比2021年末增长35.4%。同时金融风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2021年辽沈银行顺利开业,并完成对辽阳银行、营口沿海银行2家机构的吸收合并。沈阳市国资委附属公司入股盛京银行并成为第一大股东。为加快推动辽宁发展服务业,2022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沈阳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成为六个首批国家开放试点的城市之一。未来辽宁将在服务业上迎来较快发展。
辽宁民营经济数据较少,经商环境正在进一步改善。2015年8月辽宁政办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设定民营经济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230万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2万户以上,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及以上企业2户,100亿元及以上企业20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1.8%,总体规模达到3.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到2023年,根据辽宁日报从工业和信息化厅得到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辽宁民营经营主体达到458.9万户,比2020目标翻了一番。但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仅有8800户,明显低于目标数量。由于辽宁省并未公布民营经济增加值,民营经济占比情况暂未可知。2020年6月,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优化民营市场竞争环境,完善相关政策环境,健全法律体系,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此外,辽宁拥有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从2022上市公司的总营收来看,圆通速递和恒力石化均达到500亿,完成两家民营企业年收入500亿的目标。
1.2 需求端看,固定资产投资放慢,占GDP比重大幅下降
辽宁正处于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投资增速仍然较慢。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6.1%和2.4%。和工业增加值走势相近,2012年之前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全国,但之后慢于全国。除了2016年因“挤水分”而大幅下跌之外,2016年之后的增速也明显低于全国。辽宁固投从2010年的16043亿元到2022年的7588亿元。近十年,固投占GDP比重平均在53%上下,在2013年占比达到了92%,2014年后开始逐年递减。
辽宁正处于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投资增速仍然较慢。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6.1%和2.4%。和工业增加值走势相近,2012年之前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全国,但之后慢于全国。除了2016年因“挤水分”而大幅下跌之外,2016年之后的增速也明显低于全国。辽宁固投从2010年的16043亿元到2022年的7588亿元。[1]近十年,固投占GDP比重平均在53%上下,在2013年占比达到了92%,2014年后开始逐年递减。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2013年开始,辽宁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尤其在2015年到2016年最为明显。2015-2016年辽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增速,2017-2018年增速虽然出现反弹,但仍未超过全国水平;2020年之后又再次回落,占全国的比重微弱下降。
从消费方面来看,辽宁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并未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2013-2021年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与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根据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从2015年至2022年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比重逐年下滑,由2014年的4.57%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2.17%;2022年辽宁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26.25亿元,较上年下降2.63%,比全国水平低2.39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的增速上来看,石油及制品为主要消费项,根据《二〇二二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 2022年各类消费品中,粮食及食品/金银珠宝/中西药类/石油及制品类保持正增速,增速分别为7.4%/2.4/7.7%13.1%。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中,汽车类零售额达1010.7亿元,零售额远超其他类商品。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服装,鞋帽及纺织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均零售额均下降,分别下降15.6%/13.6%/12.2%/11.7%/3.7%。
房地产消费方面,辽宁省商品房销售明显低于全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之前,辽宁商品房销售额增速高于全国,但到2014和2015年,增速大幅下降,销售金额也大幅减少。2017年开始销售金额缓慢回升,但增速始终低于全国。从销售面积来看,自2013年起辽宁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持续低于全国,13年至15年期间降幅尤为明显,销售面积增幅从2013年的5.26%下降至2015年的-31.95%。此阶段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也呈断崖式下跌,从2013年的7.1%下跌至2015年的3%,此后维持相对平缓的下降趋势直至2022年1.6%,反映出近年来辽宁房地产市场需求较为疲软。而就销售价格而言,辽宁房地产销售价格与全国走势相同,均平稳上涨,且持续低于全国水平,说明辽宁房价增长相对平缓。
通过租售比指数(房价指数/房租指数)衡量租金与房价比值的变化。2001-2007年,辽宁租售比与全国趋势相似,2007年之后,辽宁比值持续低于全国水平,在全国17个省市中,排名最弱。究其原因,是由于,辽宁的房价指数始终低于全国水平,辽宁房价低于全国平均房价。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907.3亿元人民币,同比2.4%。其中,出口3584.5亿元,增长8.2%。 全省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5451.7亿元,增长5.2%,占同期辽宁省进出口总值的68.9%,比上年高出1.9%,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辽宁省民营企业表现尤其活跃,进出口值达3565.7亿元,增长13.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进出口值分别为2910.5亿元和1417.3亿元,占比分别达到36.8%和17.9%。
从沈阳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欧盟、日本、美国、沙特阿拉伯为辽宁省的主要贸易伙伴。其中,对欧盟进出口1314.8亿元,占16.6%,对日本和美国进出口分别为914.1亿元和675.3亿元,对沙特阿拉伯进出口增长44.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较快,进出口值达2951.6亿元,增长21.2%,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2598.3亿元,增长2.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的显示,从2022年辽宁省的出口商品来看,机电产品高达1763.7亿元,增长5%,占比近5成。其中,集成电路出口223亿元,船舶出口114.7亿元,汽车零配件、电工器材、汽车不仅出口值超过100亿元,增幅也呈两位数增长。同期,纺织服装、钢材和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5.4%、5.3%和15.3%。
1.3 人口端,辽宁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远低于全国
辽宁人均产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持续扩大,人口吸引力较弱。辽宁省2014年之前人均GDP高于全国,但2014年以后逐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2022年,辽宁人均GDP 6.88万元,依旧远低于全国人均GDP的8.57万元。
从人口结构来看,辽宁人口连续负增长,老龄化问题凸出。我们用第七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差额,剔除这十年间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来表示辽宁省常住人口的净流入(出)情况,计算发现2010-2020年常住人口净流出76.05万人。辽宁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十年间几乎保持负增长态势,且在2021年和2022年快速下降,接近-0.5%。辽宁省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7.42%,2020年位列全国第一。究其原因,近十年来,辽宁出生率低于全国水平,出生率水平位列全国下游水平。针对老龄化严重,人口流失率高的问题,辽宁省发改委在2018年7月发布的《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到,针对老龄化问题持续加剧,育龄妇女严重减少,人口外流等现象,辽宁省积极把生育率提高到适度水平,增加就业,引进人才,完善养老体系。为吸引人才,2022年6月辽宁政府办公厅发布《辽宁省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积极开辟人才通道,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扩大用人主权。
辽宁城镇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辽宁城镇化率73%,远高于全国城镇化率64.72%,事实上,近十年,辽宁城镇化率始终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上游。辽宁省政府2015年8月发布《辽宁省“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以县城和新区为突破口,特色镇为补充,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缩小城乡居民水平差距,预计到2020,城镇化率达到72%,已经完成。2021年发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巩固沈阳、大连要地要领地位,形成 “双核”牵引的 “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
1.4 资金端看,净存款大幅上升,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根据央行的数据表明,过去十年间,辽宁省净存款持续增长,2021年开始增长加快,到202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净存款达到2.07万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7.5万亿,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在全国排名第四,存贷比只有72%。贷款增速持续低于全国,并且最近两年增速明显下降,是净存款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我们首先将辽宁省人民币净存款拆解为贷款和存款,辽宁省贷款增速自从2015年开始就持续低于全国水平,并且于疫情发生之后快速下滑,截至2022年已经下滑2.23%。辽宁省存款增速一直保持与全国同步的趋势,只是近两年跟随贷款增速明显下滑,与全国水平出现背离。
存款端,分居民和企业来看,2016年以来辽宁省住户存款增速基本与全国水平接近,2020年初开始下降,但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省非金融企业各项余额存款在2018年底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8月更是降到了5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一度达到-17.01%,比同期全国水平低28.62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虽然辽宁一直出现人口流失但人口并未出现大幅外流现象,存贷款也未出现大幅减少趋势,呈现出与全国较为一致的走势。
辽宁省企业贷款的主力正在从居民贷款过渡到企业贷款。我们将贷款拆解为企业和居民两个角度。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16年一直到2022年上半年,辽宁的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一直低于居民贷款同比增速,居民贷款仍然是贷款的主要拉动项,而从2022年底开始,企业贷款同比的数据开始反弹,逐渐和居民贷款拉开差距。
2
辽宁省财政与债务分析
2.1 辽宁省财政实力分析
根据辽宁省财政厅的数据,辽宁省2022年财政收入相较于2012年有显著下降,支出反而呈上升趋势,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对中央转移支付有一定的依赖。近十年,辽宁省的一般公共收入由2012年3103.7亿元下降至2022年2524.30亿元,年均同比降低2.0%,远远低于全国的同比增长率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则由4550.2亿元增加至6253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支出比例衡量财政自给率,辽宁省财政自给率始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2015年经历了剧烈下降,2022年财政自给率达近十年来最低点,为40.4%,约为全国财政自给率(78.16%)的一半,财政自给能力相较全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辽宁省总体财政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022年辽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4.3亿元,税收收入1664.1亿元,税收占比达65.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79%)。
辽宁省对中央财政支持依赖程度较高。2019至2021年,中央转移支付占辽宁省收支缺口比例逐年升高,由2019年80.41%上升至2021年91.87%,2020和2021始终高于全国平均占比;2020和2021,辽宁省的净上缴税收均居于全国2/3左右的位置,处于中下游水平,中央净转移分别为855亿元和634亿元。
2.2 辽宁财政对土地依赖程度分析
辽宁省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我们以成交土地出让金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来近似衡量土地依赖程度,2022年辽宁省的土地依赖度居全国各省市较低水平,近10年以来辽宁省的土地依赖度经历了一个较大的波动,且在2014年出现明显下降。
2021年11月26日,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明确规定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依法落实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对各级政府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制。该办法还指出辽宁省将切实落实土地交出程序,提高土地存量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建立国土信息管理平台,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我们认为,辽宁需要切实加强经济转型,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2.3 辽宁隐性债务负担分析
从债务角度来看,近年来辽宁省政府负债率和和债务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债务负担过重,且总体呈上升趋势。我们将地方债务分为政府债与城投债两部分;以地方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加和作为地方的综合财力;采用三种方式衡量地方债务负担: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代表负债率,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综合财力的比例代表债务率,以地方债务余额与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的加和占综合财力的比例代表宽口径债务率。
近五年辽宁省偿债压力上升,总体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辽宁省GDP位列全国第十七位。GDP增速位居全国二十三名。辽宁负债率虽然在2018年有了微弱的下降,但2021年有了显著的提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和全国平均负债率有明显的差距。从总体偿债压力来看,2022年辽宁省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为37.89%,略高于全国各省市平均水平(29.04%)。
将城投债余额也纳入债务后,辽宁省宽口径债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全国排名处于较低水平。辽宁省宽口径债务率从2017年的154.40%上升至2021年的168.78%,低于全国平均值273.63%。显示辽宁省控制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有一定成效,但依然要注意对于整体债务率的控制。
接下来我们将对辽宁省城投债细项进行简单统计与梳理。
3
辽宁城投融资情况分析
3.1 辽宁城投债发行规模与融资增速明显低于全国
2022年全国城投债总发行量与净融资额相比2021年有所下滑,而辽宁总发行量仍保持下降,同时净融资额下降。具体来看,全国2022年总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分别为50473.81、11739.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66%/51.14%,而同期辽宁总发行量与净融资额分别为55.75、-35.77亿元,其中发行量同比下降15.40%,而净融资已经连续6年为负值。从城投融资增速来看,2009至2022年辽宁城投债总发行量复合增速仅为3.20%,相比全国同期的26.50%明显较低,总发行量先升后降。
从地区结构来看,辽宁省城投债融资规模与各市发展相匹配。2022年大连,沈阳经济体量及财政收入均远高于其他地级市,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为806.31亿元,642.24亿元,其次是锦州、盘锦等城市,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为185亿元,129.63亿,而葫芦岛,铁岭等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为26.99亿元,10.02亿。从数据来看2022年铁岭市负债率和债务率分别为44.30%和494.22%。将城投债纳入考量后,铁岭市宽口径债务率为509.05%。辽宁省各市宽口径负债率和债务率差别不大,显示出辽宁省各市城投债务负担轻,隐形债务风险低。
3.2 辽宁城投债发行利率高于全国,到期偿还节奏平缓
2020年至2022年,全国和辽宁城投债票面利率处于持续下滑态势,整体变动趋势相似。2022 年全国城投债票面利率为 3.87%,较 2020 年下滑 61BP,辽宁省城投债票面利率是5.64%,较2020年下滑74BP。
2013年以来辽宁到期偿还量先增后减,在2018年达到顶峰,超过200亿元。2022年到期偿还量达低至24.70亿元,迎来近十年最低值。未来三年内偿还量均低于100亿元。
4
小结
辽宁省作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之称。横跨黄海,渤海两海岸线,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省份。由于远离改革开放的前沿,体制转变较慢,过去十几年经济活力不强。随着人均GDP的放慢,人口对外大量迁移。有利的是近几年辽宁债务压力逐渐减轻,土地依赖度低,城镇化程度高,存款并未转移。
近十年,辽宁城镇化率始终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同时辽宁省各市城投债务负担轻,隐形债务风险低。在消费方面,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与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辽宁省应学习沿海城市发展的经验,在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通过“小政府、大社会”改革,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家,吸引民营资本,实现弯道超车。在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之后,辽宁省应积极发挥低成本优势,补足投资短板,承接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在经济实力和体制上赶上全国水平。
风险提示
数据提取不及时;部分地方债务统计数据可能与实际数据有偏差;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本文作者介绍: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专注大类资产配置)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