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构建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需突破八大“瓶颈”

2023年07月19日13:27    作者:刘江  

  意见领袖 | 新金融联盟NFA

  “平台化发展,是产业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如果不能够实现平台化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很难做大做强。”7月8日,中企云链董事长刘江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产业数字金融的难点与突破”内部研讨会上表示。
  会上,刘江阐述了构建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面临的八个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简单汇报一下中企云链对产业数字金融的理解。

  此前大家在消费领域中面临的诸多痛点,如打车难、社交难、消费难,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技术下的平台化模式,实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数字化,高效进行信息撮合,有效解决了行业痛点。产业金融面临的多点化、信息离散化的问题,同样可以采用平台化的理念来破解。

  平台化发展,是产业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催化剂。如果不能够实现平台化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很难做大做强。那么,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如何建立?怎样有效链接产业数字化数据与金融数字化数据?在建立产业数字金融平台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难点,具体有以下八个方面。

  难点一:产融平台蓬勃发展,企业身份和电子签名缺乏互认

  目前,国内有很多产融平台在蓬勃发展,但是存在用户重复认证的问题。包括工行、农行、建行、招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彼此不互认。中企云链平台上有约30万客户,各种认证齐全。我们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平台,或者有一个国家公信力机构来筹建“云身份”,通过云身份,帮助企业用户实现全网一次认证,多平台互通互信,免除重复认证,减少账户维护成本,且用户身份自主可控,极大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这是一个典型的基础设施,任何一家平台或银行都做不了,一定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我强烈建议尽快启动这个平台的建设,非常有价值。

  难点二:贸易背景审核,难度高、效率低

  中企云链现在对接的中国2000多家分支行,不同分支行对贸易背景的审核标准,以及对每一类型的企业审核标准各有不同。那么,怎么样去建一个智能决策体系,提高审核效率、进行额度管控?如果我们要把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用起来,一定要对核心企业的信用、额度做管控,否则很容易产生风险。

  此外,中登登记信息不标准、不结构、不及时,不利于海量业务快速处理操作。我们后台有200多个审单人员,现在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实现八个放款。其实如果用结构化的概念,去实现自动查询、自动登记,效率完全可以提高10倍。这个情况不仅存在于中企云链,在所有的银行一律存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基础设施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完全可以从T+1、T+2直接变成T+0,甚至10分钟放款。

  难点三:数电票时代,“一票多融”风险大幅增加

  现在各个大企业基本都在推数电票,其实我们供应链金融原来解决一票多融问题是在纸质发票上盖一个章,证明发票已经融过资不能再用。但是数电票时代没有纸质发票可以去盖章核销。理论上,一张发票可以开一张银票、可以贴现一张商票、可以做信用证融资、可以做“信单链”,甚至我一张发票可以在工农中建统统融一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针对这个情况,也需要有对应的基础设施,我们提出了“发票云”的概念,即企业贸易融资发票信息共享平台。因为发票是企业的关键信息,不可能向全网开放,怎样做到发票有限共享?这时核心企业、链属企业、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产融平台,可以采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的模式,共建一个发票云,以针对数电票建立互联网核销机制。

  难点四:网银电票,无法追踪、无法闭环、找不到最佳贴现渠道

  核心企业开出来的商票,供应链融资成本比核心企业高3到5个点很正常。最主要的问题是供应商找不到最佳贴现渠道。在电票时代,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核心企业往供应商ABC去开票流转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供应商可能在不同的银行,供应商不知道核心企业贴现行是哪一家。央行票交所建的供应链票据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核心企业及供应商的供票业务操作,例如出票、承兑、保证、收票、贴现申请等均在供应链平台,云链供票平台全程追踪,定向导流。

  为什么供应商做“信单链”,能享受核心企业同等的融资成本?就是因为我们直接把它导流给核心企业指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中间商加价,而且核心企业愿意为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来联合各家银行共同主动商谈价格,这解决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难点五:核心企业ERP数据保密,产业链上大量价值数据无法“价值化”

  由于企业ERP数据涉密,因此不会向银行等外部机构或平台提供,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用技术去解决。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有很多种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这些核心企业自己没有对接银行的专业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同样需要一个平台。

  这个平台要有隐私计算技术、区块链确真技术,让数据可用不可见。如果一个供应商想融资,通过ERP传输到一个第三方平台,平台再把数据传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无需提供具体数据,只要告知平台大于、小于、等于就行。其实这是用了联合建模和隐私计算,这方面中企云链目前已经实现了业务的落地。有了这种技术以后,核心企业的对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核心企业愿意跟我们去做这方面的分享,因为在这种技术架构体系下,能保证数据不出本地,还能确真,确的是一个范围。当我们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持以后,就可以把产业链大量的数据全面价值化。

  难点六:线下数据质量差、壁垒高, 企业间协作难度大、成本高

  产业里很多中小企业数据还是纸质的,质量差、壁垒高,协作难度非常大,这时候我们就希望做一个真正的产业数字化。中国建筑业80-90%是我们的客户,比如像工程机械行业,工程机械出租行业基本都是中小微企业。我们建立了一个公共的第三方工程机械产业数字化平台,所有的工程机械和工程局的招投标、现场管理、工程量结算全部在我们的云租平台运作,这个时候我们就拿到了底层数据。我们在每一台机械上装了传感器,直接现场抓回秒级数据,并且完全不可篡改,我们可以将这些秒级数据提供给工程局,还可以自动统计整个工程施工的路径、工作量,而原来这些工作量都是由人现场管理。

  这一套体系价格几百万、上千万,还不一定能用起来,工程局原来是不敢使用的,现在我们全部免费赠送。这里面蕴藏着大量的数据,当供应商需要融资的时候,经过它的授权,我们把数据推给银行,银行基于这个实时的数据和账户监管给供应商提供融资,真正让数字变成资产,我们则获得服务费。这个领域里一般的融资成本是在12-15%甚至更高,我们现在跟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合作,今年的放款估计能有100亿的规模,成本6%到7%,直接降一半。

  难点七: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链接难、协同难,推高产业链多项成本

  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链接难、协同难,导致产业链多项成本增加。这一情况在制造业当中比较典型,我们把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全部拉到一个平台中,全面数字化去做它的结算协同和发票协同。原来这个行业里有供应链协同软件,我们也做了一套协同软件,但是免费赠送,形成协同后,我们做了很多的这种服务。有了数据之后,在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的授权之下,我们可以跟银行去做数据的分享。

  难点八:本行放款开户,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难度大、运营成本高

  我们对接了中国所有的银行,大多数银行都会要求供应商必须在本行开户,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痛点。有两种方式解决:

  一是用数字货币的方式解决。核心企业确权给供应商,供应商不管在哪一家银行融资,能不能这些银行向供应商的数币账户去放款。然后供应商有这个数币账户,可以用以提取与兑付。这是数字货币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的一个刚性需求。供应商只要开一个数币账户,就可以对接所有银行,相当于一个公共基础设施,我们也一直希望跟各家银行去试点。

  二是跨行放款。供应商往往对接了七八家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又对接了很多银行,如果供应商都去本行放款,那么这个供应商开十个账户都不为过。这时候能不能从监管的角度去支持有限度的跨行放款,解决供应商多头开户的问题,以提高现金流管理的效能。

  综上,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理念就是产业数字化、数字资产化,当数字能够成为资产的时候,金融就能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同时,原来中小企业要花钱买软件,现在我们全部免费赠送,并且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这样全产业链的融资成本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作者介绍:一个高质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讨和行业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