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飞点评外贸数据点评:扩内需的必要性、紧迫性有所凸显

2023年07月14日09:43    作者:蒋飞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蒋飞、仝垚炜

  核心观点

  结论 

  6月份进口降幅扩大,与6月份制造业PMI收缩、物价进一步下行,共同折射当前国内工业消费品需求偏弱、地产周期调整,整体内生动力不足。而6月出口金额环比回升力度并不强,PMI新订单指数指向未来数月我国出口遇到的压力较大,扩内需的必要性、紧迫性有所凸显。我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延续宽松,降息的空间可能打开,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也有使用的可能。

  数据 

  今年6月我国出口金额2853亿美元,同比-12.4%,前值-7.5%;进口2147亿美元,同比-6.8%,前值-4.5%;6月贸易顺差706亿美元,同比-27.5 %,前值分别为658亿美元和-16.1%。

  要点 

  今年3月以来,出口金额逐步下行,6月份出口金额环比略有回升,但由于去年高基数因素,同比降幅扩大至-12.4%,降幅创今年新低。我们认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两大挑战并未得到好转,一则全球商品贸易还在快速萎缩,二则中美贸易摩擦仍在延续。考虑中国一季度已经积极应对,开拓新市场等多方面稳外贸措施有一定成效,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好于预期,因此我们上调了全年对出口的预期,但下半年出口形势可能依然不容乐观。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或指向未来数月出口金额仍有下降压力,并且今年7/8/9月,高基数影响还会持续显现,总体看三季度出口降幅还有进一步负增的压力。

  出口结构分化,但有亮点。按商品拆分6月份延续了上个月的特点,汽车出口是亮点,“新三样”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也持续显现。但传统机电、高新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偏弱。按量价拆分,二季度以来我国出口总额走弱,主要是出口价格下行的影响,出口数量维持相对平稳。按国家拆分,我国稳外贸、拓市场效果仍有显现,俄罗斯、其他亚洲国家等新市场拉动作用突出,但难以完全弥补欧美国家的出口下滑趋势。

  我国进口金额环比下降、同比降幅重新扩大,一定程度表明我国国内生产、需求恢复的波折。分产品拆分来看,机电、高新进口仍然是进口的拖累项,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支撑进口。分国家看,二季度以来我国从美、欧、日、韩、东盟进口的拉动率维持负值,从俄罗斯进口拉动为正值。地缘政治对中国的进出口影响或将持续显现。

  7月份人民币汇率已经波动至7.2左右,我们认为后续在中美息差可能继续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汇率可能还有一定贬值压力。

  1

  进口金额环比基本持平,

  同比降幅扩大

  今年3月以来,出口金额逐步下行,6月份出口金额2853亿美元,环比回升0.6%,初步企稳;由于去年高基数因素,同比下降12.4%,降幅比5月扩大4.9个百分点。略好于我们在《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中预期的-13.9%。

  我们认为我国出口面临的两大挑战并未得到好转,首先,全球商品贸易还在快速萎缩。欧美制造业PMI仍在持续下行,衰退压力较大,强化了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我国出口也较难在全球贸易收缩的洪流下全身而退。6月份美国与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下滑至46.0%和43.4%;主要出口国外贸增速放缓趋势还没有明显转向,韩国、越南6月出口同比分别为-6%和-10.2%。其次,中美贸易摩擦仍在延续,也会一定程度给我国外贸带来一定影响。

  考虑中国一季度已经积极应对,开拓新市场等多方面稳外贸措施有一定成效,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好于预期,因此我们上调了全年对出口的预期,但下半年出口形势可能依然不容乐观。我国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在48%以下的收缩区间,或预示未来数月出口金额仍有下降压力,并且今年7/8/9月,高基数影响还会持续显现,总体看三季度出口降幅还有进一步负增的压力。

  按出口商品结构拆分,6月份延续了上个月的特点,汽车出口是亮点,“新三样”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也持续显现。

  6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同比-13.9%,拉动全部出口下降7.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结构分化仍然较大:传统机电产品出口相对较弱,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音视频设备及零件、集成电路等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下;汽车出口势头强劲,6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8.4%,远高于整体出口增速,拉动我国出口增长大约1.1个百分点,“电光锂”等新三样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也持续显现。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人民币计价出口总额增长3.7%,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6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18.3%,降幅扩大,拖累出口下降4.2个百分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偏弱并不是孤例,6月份韩国半导体的出口同比-28%,延续着去年8月份以来同比下滑的势头。另外中美分歧对国内机电、高新产品生产的阻力犹存。

  6月份,七大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同比-15.2%,增速也在下行。以服装为例,我们认为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大致由需求主导,美国零售增速仍在下行,或预示我国服装等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增速仍将持续下行。

  按量价角度拆分,二季度以来我国出口总额走弱,主要是出口价格下行的影响,出口数量维持相对平稳。主要出口国家物价指数明显回落,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根据海关总署的测算,一季度,我国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进入二季度,出口数量同比转正,当季出口数量增加了2%。

  按出口对象国拆分,6月份与5月份特点相似,我国稳外贸、拓市场效果仍有显现,但难以完全弥补欧美国家的出口下滑趋势。俄罗斯对我国出口拉动1.3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为突出。我们以亚洲剔除日本、韩国、东盟等国剩余的国家表示“其他亚洲国家”,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5月份其他亚洲国家占我国出口份额仍是在上升的。随着5月份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其他亚洲国家经贸形势较稳定,出口份额可能还有上升空间。不过我国传统的贸易三大伙伴东盟、欧盟、美国对我国出口拉动均仍为负值。6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分别为-16.9%、-12.9%和-23.7%,分别拖累出口-2.6、-1.9和-3.9个百分点。

  2

  进口金额环比、同比均下降

  6月,我国进口金额2,147亿美元,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6.8%,降幅重新扩大,一定程度表明我国国内生产、需求恢复的波折。

  分产品拆分来看,机电、高新进口仍然是进口的拖累项,石油煤炭、少部分金属等大宗商品支撑进口。6月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同比降幅仍在-10%左右的低位,拖累整体进口。中美分歧不断加剧,我国半导体相关产品进口受到一定影响,这一趋势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延续。

  分国家看,二季度以来我国从美、欧、日、韩、东盟进口的拉动率维持负值,我国从俄罗斯进口拉动为正值。地缘政治对中国的进出口影响或将持续显现。6月份中国从日、韩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4.3%和15.4%,分别拖累我国进口-1和-1.1个百分点,从欧盟、美国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0.7%和4.1%,分别拖累我国进口-0.1和-0.3个百分点,而我国从俄罗斯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5.7%,拉动我国进口金额上升0.7个百分点。

  3

  下半年出口压力仍存,

  汇率波动可以延续

  6月份我国出口金额小幅企稳,而进口较上月下滑,贸易顺差略有扩大至706亿美元,不过从趋势上看,贸易差额仍在下行区间。我们在《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已经提示,随着全球贸易量萎缩和供应链重构,我国出口额可能上行动力不足,而随着内需修复,我国进口可能稳定增长,由此看来,我国贸易顺差可能已经见顶。

  今年上半年美元计价出口累计同比下降3.2%,进口累计同比下降6.7%。6月份进口降幅扩大,这与6月份制造业PMI收缩、物价进一步下行,共同折射当前国内工业消费品需求偏弱、地产周期调整,整体内生动力不足。而6月出口金额环比回升力度并不强,PMI新订单指数已连续3个月在收缩区间下降,或预示未来数月我国出口遇到的压力较大,扩内需的必要性、紧迫性有所凸显。我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延续宽松,降息的空间可能打开,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也有使用的可能。

  对于汇率,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从1月份的平均6.79到6月份的7.16,7月份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波动至7.2左右。我们维持《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的观点,在中美息差可能继续扩大的宏观背景下,汇率可能仍有一定贬值压力。我们预计年底前美元兑人民币或至7.5左右。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海外衰退不确定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本文作者介绍: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专注大类资产配置)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