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任泽平团队
6月1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0%,较此前利率下调10bp。
时隔近10个月,央行今年首次调降OMO利率,传递稳增长信号,公共政策部门可能确认了经济二次探底,并不再观望,转向全力拼经济,提振市场信心。
虽然是小幅降息,但释放明确信号,标志着货币政策宽松转向全力拼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支持稳增长,利好经济筑底恢复、股市信心提振、楼市稳定。拼经济有两大抓手:繁荣股市是好办法,稳楼市有利于稳就业。
随着4-5月经济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对“要不要拼经济”出现了争议,我们呼吁“是该全力拼经济了”,此次降息释放了明确信号。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和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力度将继续加大。
对未来经济形势要有充分估计和准备,拖累因素来自于:疤痕效应,企业和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主动去库存周期,房地产硬着陆风险,美欧银行业危机,世界经济新一轮衰退风险。
最近关于“要不要拼经济”的市场争论中,有一类观点认为为了某些宏大遥远的目标,短期经济增长、就业和居民收入需要做一些牺牲,付出一些代价。这里可能需要普及一下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长期是由短期组成的,没有短期哪有长期,短期的稳增长为长期的改革转型营造环境、赢得民众广泛支持,如果短期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就业遇到严峻形势,将增加长期改革转型的阻力和困难。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解决居民就业和收入,这是最朴素的,这是根本,任何与此违背都是错的,无论是什么理由或者高大上的理论。
中国经济潜力大,相信经过一系列务实有力的措施,一定能重拾复苏通道。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
一、降息原因:经济二次探底,股市和楼市低迷,物价大降,就业有待改善,美联储加息放缓,这些均为国内降息提供时间窗口
近期经济二次探底,从就业和物价两个指标看,当前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长率,需要政策逆周期发力。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4.5%,二季度预计进一步回落,从三驾马车看,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
1)消费复苏缓慢,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但主要由于同期的低基数,两年复合增长率2.5%不及预期且品类间复苏分化,4月环比明显回落。
2)出口回落,受全球各国贸易下滑明显影响,5月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0.8%,较4月的8.9%大幅下降。
3)房地产和民间投资放缓,4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主要靠基建拉动,房地产投资、民间固定投资均有所下滑。
2023年4-5月,房地产市场同比涨幅较3月越明显收窄,楼市增长动能持续放缓,复苏趋势不稳固。4-5月市场成交明显放缓,环比放缓幅度高于2019-2022年同期,市场整体呈降温趋势。
就业水平、收入增速、金融债务风险、出口下滑等均制约经济复苏。
政策释放“逆周期调节”信号,转向全力拼经济。6月7日,央行行长易纲重提逆周期调节,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传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为降息打开空间。6月8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15bp,其中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达15bp,主因当前居民和企业存款定期化趋势导致银行负债端承压。本轮下调存款利率,一方面将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截至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较上年年末下降17bp,跌破1.8%的警戒线。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为LPR报价下调打开空间。但考虑到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需一定时间,如果进一步压降信贷成本,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上升,因此政策让利降息的路径更优。
抓住国内物价偏低、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的时间窗口。5月CPI同比上涨0.2%,前值涨0.1%;5月PPI同比下降4.6%,前值降3.6%。核心CPI同比上涨0.6%,均保持较低水平。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传导和工业生产需求不足拖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月表示,考虑到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耐心评估政策变化对经济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美联储面临抗通胀、稳增长、防风险不可能三角,加息进入尾声。
二、降息方式:年内首次降息,落地快,力度适中,信号意义强
此次降息以短端政策利率OMO下降10bp落地,是2023年来首次降息。相较于前几轮政策调降,本次降息力度适中,传递的政策信号强于操作信号,预计后续MLF和LPR利率有可能调降。
从方式上看,本次OMO先于MLF调降,落地时点超预期。不同于2022年1月和8月MLF与OMO齐降,本次短端政策利率先行下调10bp,但并非首次出现。从历史经验来看,2019年和2020年的三轮降息周期,长短端政策利率在两个月内先后调降。预计本次OMO调降后,会开启本轮的降息周期,关注本月15日MLF利率与20日LPR利率的操作。
从量上看,平量续作,完全对冲到期量。5月以来资金面整体维持稳中偏松格局,DR007利率中枢降至1.8%,持续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市场流动性缺口不大。此次央行开展20亿元7天逆回购,完全对冲当天到期量,反映的信号意义强于实际意义。
从价上看,OMO利率下调10bp至1.9%,告别“2时代”。过去20年间,OMO利率长期处于2%-4.5%区间,此次调降10bp至1.9%,为历史最低水平。OMO作为短期政策利率,是DR007的重要参考,央行调降政策利率,将直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打开空间。从力度上看,仅次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政策力度,与去年两轮政策性降息力度持平。
三、降息影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利好经济、股市、债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长期坚挺
降低政策利率,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传递拼经济信号,提振市场信心。本次降息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为实体经济整体提供低融资利率的环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在第二批地方债落地之际,也将配合财政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鉴于商业银行净息差扭转尚需时间,本次短端政策利率的调降既是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又能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提高银行放贷意愿。
利好股市。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结合美国加息暂停,中美同时宽松形成共振,股票市场有望筑底修复。
利好债市。本次降息程度超市场预期,不仅在资金侧利好债市,还反映政策重回逆周期调节思路,利好债市。降息落地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迅速下行4bp,报2.63%,后市延续货币政策宽松逻辑交易。
有助于稳楼市。我们提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全面降息稳增长、稳信贷,叠加6月以来多地政府开展房地产自救,限售放松、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调整、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房票政策等稳楼市组合拳,预计将对房地产形成托底作用,但不改变“房住不炒”主基调。
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长期坚挺。从短期来看,进入二季度,多项经济指标回落,显示国内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叠加即将开启的降息周期,人民币汇率可能再次面临阶段性贬值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只要全力拼经济,把中国经济推向复苏通道,利好人民币汇率长期坚挺,而且美国的经济动能正在衰退,也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力巨大,只要一心一意谋发展,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四、展望:MLF与LPR降息可期,政策或转向全力拼经济,提振市场信心
一是MLF与LPR将跟进调降,启动“OMO-MLF-LPR-贷款利率”链条。2019年以来,当逆回购利率下降后,都是在同时或一个半月内完成MLF下调。预测本月或下月,MLF将同步下调10个BP。同时,在国债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根据利率自律机制,本月国有银行已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将起到改善银行净息差的作用,为LPR下调打开空间,预计本月或下月的1年期与5年期LPR也将调降10或15个BP。
二是利好经济筑底恢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6月7日,央行行长易纲重提“逆周期调节”,引导降息预期。随后13日逆回购降息落地,释放拼经济信号,稳定实体部门资产负债表。当前信贷自一季度“开门红”后冲高回落,此次降息将促进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发力宽信用。预计后期将跟进推出新一轮结构性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精准有力的支持新基建、新能源与民营经济等,扩大有效需求。
三是强化稳增长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当前处于经济复苏“爬坡过坎”的重要窗口期,内需与外需均低迷,企业销售端量价齐跌,中小企业景气度持续下行。本次逆回购降息后,预计LPR跟随调降,结合近期各地新一轮救楼市政策,将有效稳定房价预期。同时,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降息将对提振股市信心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楼市与股市重新活跃,消费与投资也将随之拉动,促进经济稳增长。
五、救股市是个好办法
概言之,全力拼经济,其实当前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繁荣A股,提振大A能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居民财富效应,进而促进科技创新,既利当前,也利长远。可以考虑请机构投资者加大抄底配置比重,发挥价值投资者压舱石作用,同时配合减免税费活跃市场。
近期,有关拼经济的抓手,引发市场热议。在经历“小阳春”之后,楼市快速转入低迷。近期股市持续下跌,居民财富缩水,拖累居民消费倾向。
在当前形势下,繁荣股市可能是帕累托最优解,是利国利民的善政,既利当前,也利长远。
当前提振股市信心,有四大好处:1、目前A股估值处于低位,不少板块不会套人,提振股市恰逢其时,也是逆周期调节的应有之意;2、提振股市可以激发财富效应,强化居民“心理账户”,对拉动消费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3、当前居民预防式储蓄趋势明显,流动性淤积于银行间,机构与个人备有“弹药”,提振股市有助于打通资金循环;4、提振股市可以支持专精特新科创企业,推动中国经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可见当前救股市,提振市场信心,对于股票市场、居民收入、消费者信心、经济增长、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举多得,如果力度把握的好,有百利而无一害。
为提振股市信心,助力经济复苏,建议:1、加大机构投资者配置力度,发挥价值投资者的“压舱石”作用;2、降低或取消交易税费,提高市场活力;3、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共享发展红利;4、多管齐下,推动资本市场配套改革,包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退市常态化、投资者保护等。
相信经过一系列实质有力的措施,一定能够提振股市信心,繁荣股市生态,为中国经济复苏、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六、该不该稳楼市?怎么稳?
随着近期经济和楼市放缓,该不该救楼市,引发市场热议。
2023年4-5月,房地产销售快速下滑,拖累经济二次探底,政策暂时观望。
6月以来,青岛、苏州等地开展自救,青岛推出限售放松、非限购区域首付比例调整、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房票政策等稳楼市组合拳,苏州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用于支付首付。
该不该救楼市?我们认为,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救楼市、救经济了,而是怎么救,怎么尽快、大力度救,防止硬着陆风险。那些建议不救经济的观点,缺少基本的人文关怀,你看看现在的青年失业率达到20.4%,4-5月份经济数据大幅回落,居民不敢消费,预防式储蓄,企业不敢投资,1-4月民间投资只有0.4%。是该全力拼经济了,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解决就业和收入,这是最朴素的,这是根本,任何与此违背都是错的,无论是什么理由或者高大上的理论。
是该出手稳楼市了,稳楼市是为了稳经济、稳就业。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7.3万亿元,占GDP的6.1%,房地产关系土地财政、关系60多个行业、关系几千万人就业,稳楼市有助于稳经济、稳就业、防风险。
怎么救?当前房地产有三大关键任务:稳楼市、保交楼和房企重组。楼市复苏持续的关键在于市场信心恢复、供给出清和销售回款。解决房地产问题宜早不宜迟,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走出困境,风险尚未解除,建议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尽快化解房地产行业困境。此前限购、限贷、限价等七限八限政策,是两三年前房地产过热时出台的,世易时移,形势已变,这些限制性措施应该适时退出,防止房地产硬着陆风险。
可以考虑七大措施,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促进软着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以支持改善型需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以支持首套刚需,对低收入家庭和应届毕业生的租房支出给予适当补贴,放开二线城市外地首套购房限制,降低交易税费,改变过严的限购限贷限价措施、恢复到正常市场状况,支持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带押过户”等便民善政。同时,通过“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租购并举”等构建新模式。
相信经过一系列实质有力的措施,一定能够提振楼市信心,促进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为中国经济复苏贡献重要力量。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杨帆 SF034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