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市场风格切换或已临近

2022年09月14日08:35    作者:薛洪言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薛洪言

  近期听基金经理路演,能明显感到成长策略基金经理曝光率越来越高。这类基金经理普遍专注高景气赛道投资,近两年业绩普遍很好,受到投资者追捧,反过来持续强化了其对高景气投资的信念。随着信心的不断强化,慢慢地,在他们口中,成长投资有了“唯一真理”的苗头。

  比如很多人开始有意模糊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边界,认为价值投资也是成长投资的一部分,只不过价值投资追逐的是有护城河保护的中速成长,一般意义上的高景气投资追逐的是处于行业爆发期的高速成长。

  在他们看来,当前经济降速、不确定性增大,越来越多看似坚固的护城河被现实打破,价值投资策略遭遇瓶颈,相反,在低速增长环境中,高增长则变得愈发稀缺,稀缺匹配高估值,高景气投资才是王道。

  这种逻辑有没有道理呢?不仅有道理,还能完美契合过去两年A股的走势。典型如新能源领域的风光储(风电、光伏、储能)、新能车,在双碳转型的逻辑下迎来业绩高增期,迅速取得市场共识,成为A股成长板块的领头羊。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现实环境的多变和动态属性,总能打破所有的静态策略,使得没有任何单一策略可以长赢。

  换言之,当市场中某个单一策略成为主流时,往往距离该策略失效也就不远了,因为在市场里走向成功从来都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

  2020年下半年,白马龙头策略大行其道、大获成功,成就了一批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私募大佬和财经大V。在光环加身时,他们的彼时的言论与当前的成长投资基金经理如出一辙:

  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并不矛盾,成长是价值的一部分,没有成长的投资属于价值陷阱,高成长支撑的投资即便市盈率很高,依旧属于价值投资的范畴。

  在这个逻辑下,成长投资变成价值投资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问题同样在于模糊了成长与价值两种策略的边界,试图用价值投资包揽一切,客观上反映了该策略的过度流行,以至削弱了自身的有效性,为策略失效埋下伏笔。

  (本文作者介绍: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薛洪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全面消灭蚊子”,国家卫健委答复 美国8月总体与核心通胀均高于预期 “唐山打人案”今日在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预计会持续数日 20%以上寺庙都被商业化?中国佛教协会:从未发布类似报告 拜登政府计划扩大对美企向中国出口芯片限制,外交部:科技霸权主义 俄罗斯呼吁:仲裁! 郭广昌,很缺钱!复星系正土崩瓦解 6000亿债务压顶 全美国铁路工人要大罢工了?每天损失或超20亿美元 避税“翻车”!追缴超2亿!6倍大牛股多股东“金蝉脱壳”被查 美国约1.5万名护士罢工,美媒:人员短缺和过度劳累为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