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是否会发生转向?

2022年08月12日18:43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8月10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涉及到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人民币汇率、化解金融风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涉及货币政策上,报告指出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同时,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从央地发布报告的总体内容看,事实上向全社会传递出了较为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那就是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应保持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动,货币政策更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向。全国民众以及所有企业界朋友,可以放心,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当然,作出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转向的判断,并非个人主观臆测,而是根据一些重要经济指标或经济表象、抑或是经济发展趋势所得出的结论。因为决定货币政策调整或变动的因素,重点要看物价上涨指数(CPI)、经济增长指标(GDP)、生产价格指数(PPI)、采购经理指数(PMI)、贷款利率水平(LPR)以及国外央行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和输入性通货膨胀率等等,如果这些指标相对稳定或逐渐向好,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做出大的调整或发生根本性转向。

  从我国经济运行实际看,预示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向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当前我国实体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不高,与历史水平相比处于低位。比如自央行LPR改革以来,利润水平呈下降态势,通过测算,截止2022年6月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据任泽平团队刚刚发布的《货币政策会转向吗?》一文披露,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和票据利率呈进一步下降态势,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1.01、0.43、0.41和0.32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见效,另一方面又表明当前市场货币供应量相对充裕基本能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二是CPI处于温和通胀水平,且PPI继续回落,表明当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实际基本相适应。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2.7%,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个百分点。而且,可以看到CPI上涨0.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涨价所致,且食品涨价又主要是猪周期拉动所致。非食品价格对CPI上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7月份PPI环比、同比继续回落,表明我国在大宗商品上保供稳价已见成效。PPI7月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且7月份PPI4.2%同比涨幅中因去年价格变动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能为保持当前货币政策不变提供了足够稳定的空间。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复苏基础并不牢固,继续需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实际同比增长2.5%,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4.8%和0.4%,4月份经济筑底,5、6月经济快速恢复预计三季度经济回升向好,但距离今年两会确定的GDP增长目标,可能还需要经济持续、快速恢复性增长才能实现,压力不小。因为我国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主要是基础性投资增长不错,上半年累计同比投资增长9.3%,全社会消费有所回暖,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5%,7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5%,但目前房地产市场以及消费市场依然表现疲软,离预期目标相距甚远;此外,还有实体企业需要持续支持,就业也需要进一步提振,这一切都还离不开相对宽松货币政策来夯实基础。

  但是,并不是说当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放松,其主旋律将保持目前基本稳定的现状;并且需随时注意国际金融动向,在保持“以我为主”货币政策定力的同时,也要适当增强应对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做到未雨绸缪。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带来较大的压力,可能会造成经济动能放缓和风险扩散以及高通胀。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分别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下调0.4个、0.3个百分点;6月美英CPI同比均创40年来新高,欧元区HICP 同比上涨 8.6%,也为有统计以来新高。印度、南非、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亦面临通胀压力,阿根廷、 土耳其的 CPI 涨幅甚至高达64%和78.6%。另一方面,全球加息潮到来可能会诱发新的风险。比如美联储在5月加息50基点,6月和7月议息会议连续加息75基点,为 1994 年 11 月以来最大单次加息幅度。此外,美联储自6月起开始减持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规模。这一切都已开启了全球新一轮紧缩货币政策周期,而为应对国内通胀压力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溢出效应,全球各国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也有可能跟随加息。显然,这些国际经济金融新动向无疑也会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也有可能会逐渐作出反映。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宋源珺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超六成受访大学生希望30岁前结婚 深圳多名储户账户被莫名冻结?银行:配合公安部门“断卡”行动 佩洛西窜台悄悄带上儿子,“立委”要台当局说清楚是否涉及商业利益 任泽平:给雷军和小米泼点冷水 中国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蒋红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立陶宛官员率团访台,外交部:赤裸裸的背信弃义,中方将坚决回击 国内又一名酒“陨落”,曾是四大名酒之一,如今却靠卖吊牌谋生计 发力下半年经济 地方密集出招扩内需 越南就台海局势表态 美放风搁置调降对华关税,专家:如继续对华加征关税只能“自咽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