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秦朔
1、
从3月19日开始,我有两个月没出过小区。
我们生产数字内容,一直在更新,不像很多车企,受疫情冲击和缺芯影响只能停产。我也尽可能利用线上会议等方式了解企业实际,为他们呼吁、打气。
此次疫情,上海受伤最重,4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滑6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8.3%。G7物联的数据显示,4月上海公路货运流量较去年同期下滑83.7%,全国公路货运指数同比下滑26.6%。从G7平台还可看到,全国与上海有密集货运往来的地级市有218个,占293个地级市的3/4。真的是“上海停一阵,全国伤一片”。
“屋漏偏逢连夜雨”,奥密克戎疫情暴发的时点,恰逢俄乌战争、美元加息,又叠加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所以从生产、服务到消费、投资、就业,整个经济遭遇了合成冲击。
从最近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看,政府已充分意识到经济的严峻性,正努力采取措施,让经济从区域性、阵发性的停摆中走出来,决不让局部的停滞时刻,演变成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停滞时期,甚至导向一个停滞的周期。
经济不能停,中国不会停,这需要全社会的更强共识和更坚决的行动。
2、
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在奥密克戎面前如此无力,是我过去不曾想过的。
上海张江有一家智能机器人平台型企业,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揭榜攻关单位。
2020年疫情时我去采访过。他们的代表产品是自主研发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截至目前已入驻了2000多家医疗机构。他们之所以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是因为研发和生产机器人需要多个工种,如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工业设计、制造,还要开发复杂的软件交互系统,这又需要前端、后台、数据库、仿真、算法等方面的工程师。要是把几百个研发人员放到波士顿,成本高得难以想象,但在上海,可以招聘到成本可控、数量有保证、充满战斗力的大量年轻工程师。
这样的中国智造令人期待,但最近了解,发现他们所受的打击非常重。
一是对生产的打击。机器人组装生产要靠完整的产业链,而目前物流不行,没有零件,他们也不是闭环园区,无法24小时封闭工作,所以无法生产;
二是对订单的打击。现在几乎所有医疗机构的招投标和设备采购都停了,他们2/3的销售人员都处于放假状态。正常情况每个月有几千万元收入,4月只有100多万;
三是对研发的打击。机器人的研发调试要在真机上完成,居家办公非常影响研发进度,大部分研发无法进行,只能写写文档;
四是对资金的打击。他们去年底刚做过一轮融资,能支撑,不裁员,还在积极招募优秀人才,但周围很多公司已经撑不住了,“再这样一两个月,即使不倒闭,肯定也要大裁员”;
五是对客户信心的打击。他们的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代理商都在问供货周期,一些海外的医疗机构也担心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上海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最大,附近区域也不能幸免。第一财经记者给我讲了苏州华星光电公司的情况,他们已经有几次到了停产边缘。他们有一家化学气体供应商在无锡,以前去拉配套材料,两三个小时就行,现在至少要20个小时。“会有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到了高速公路口发现上匝道关了,到了目的地发现下匝道封了。如果20多个小时可控也行,可以早点安排人手准备,最糟的是不知等多久。各地政策不停变化,原材料有很多不确定性。同时,并不是所有原材料都能提前储存的,比如气体化学品有有效期,且有效期很短,只能及时运输、及时供应,没有的话就要停产。”
我去过钢铁厂、玻璃纤维厂、玻璃厂、电解铝厂,知道这类企业一开机就不能停,除非几年停一次做大修。如果能源和原材料供不上,突然停产,损失动辄就是千百万元。
疫情要动态清零,有些生产活动和服务保障则一刻也不能归零。生命至上,我觉得企业的生命也在其中。
有朋友说,做企业几十年现在最难,一共有9难,业务难,收入难,收款难,物流难,出差难,融资难,交租难,还贷难,发薪难。
上海“新沪商”理事会最新一次云上会,反映企业有6难:正常运营遭打击,现金流困难,人才外流,物流不畅,供应链阻断,客户流失。企业希望的政策支持有7项:简化政策及流程、减免社保与公积金、提供专项补助、推动续贷、减免利息、刺激消费、打通物流堵点。
3、
凡事都有利弊。我问企业家们,疫情中有没有一些利?
听到的答案有:和家人待的时间长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通过团购以前不认识的邻居认识了,厨艺有了提升,当了志愿者,学会弹了一首钢琴曲……
作为个人、家人,这的确是“利”。但作为市场主体,除了少数疫苗、核酸及相关物资保障企业,大多数都是受损者。
上海市人大代表沈铱5月上旬做了一个中小服务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的调查,回收的941份问卷显示,85%的企业经营受到冲击,39%的企业表示可以支撑半年或以上,其余都在半年以下。
货运情况也类似,大型货主及大型快递企业开工率较好,占据市场主体的中小货运经营者的复工率很低。他们受通行证办理资质和效率、运力短缺等影响,很多都无法正常上路。货运行业今年的关键词是“出清”。
客观来说,政府对复工复产也很急迫,已经分批开始,政府也意识到如果再停一两个月,中小企业将大面积倒下。除非再发生极端特殊情况,企业不能停,物流不能停,生产不能停,市场不能停。但问题是,由于要求太高、问责太严、配套条件跟不上,加上各地的政策各行其是,复工复产还不顺畅。
有企业告诉我,现在去稍微基层一点的地方,只要有星号往往住不了酒店,导致无法出差,无法拜访客户,无法交货。“走到哪儿都是防疫思维主导,越严越好。对街道和居委的考核,最硬的指标就是清零。从各个部门到街道,能不能指定一些生产型干部专门负责响应企业的问题,做好统筹和平衡?”
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还有成本的问题。我看过一家企业做的复工闭环成本测算,他们有50名员工,人均每天要额外增加580多元成本。其中员工复工闭环管理物资采购清单包括:一日三餐、一次下午茶和晚上加班零食,抗原检测、核酸检测,N95口罩和日常用品(如袋装洗发水、一次性内裤、沐浴露)。封闭职场费用包括:办公场所消杀、疫情生活垃圾回收处理、防护服、酒精消毒湿纸巾、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喷雾、常用药品、住宿行军床/睡袋。
他们算算账压力太大,所以放弃了复工复产,宁可再熬一段。
4、
问题林林总总,现在是多年来大家对经济最关心的时候。
过去也关心,但总觉得中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什么障碍都能过去。这次是真担心。
上周看中信出版集团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办的一个线上研讨会。一向乐观的林毅夫教授也说,封控的一些城市很多中小微企业已到了破产边缘,不少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经过两年多疫情时断时续的封控,“一方面收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储蓄也用得差不多了。最近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都出现崩塌式的下跌”。
北大国发院的卢锋教授列举了几组数据。一是中美欧三个主要经济体4月的调查失业率,欧洲为6.2%,中国为6.1%,美国为3.6%;二是4月青年失业率(16到24岁),中国为18.2%,欧洲为13.9%,美国为8.6%;三是4月商品零售增速,中国为-11.1%,欧洲为-3.5%,美国为5.58%;四是CB Insights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截至2019年3月5日全球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有326家,中国有98家,约占1/3。而最近发布的截至2022年3月底的全球1066家独角兽,中国占16.3%,约占1/6。
卢锋还指出,进入21世纪后,前十年中国GDP增速大大超过美国,后十年增速之差逐渐收敛。如果这样下去,中国超过美国所需时间会大大拉长。
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经济的一大动力来自地方,而现在对地方的探索缺乏容错机制。地方干部经常被督查巡视。不是说督查巡视不重要,而是要让地方干部在促发展上有更多的表达,他们更了解实际情况。
林、卢、白三位教授都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只是乐观程度有区别。他们不约而同集中表达对经济的担心是很少见的,可见问题之迫切。
上海的经济学家盛松成在北京一个论坛上说,他以前的一位博士生最近向他借钱,“如果不是真的经济困难,很难想象学生要找老师借钱”。
类似这样的直言,在我看来非常宝贵。经济改革往往需要外力的推动,如中国加入WTO,开放倒逼改革,经济前进了一大步。而这些年我们有些过于自信了,忘了“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的道理,忘了“问题不可怕,不实事求是才可怕”,忘了“法治才是市场经济的保护伞”“稳定预期比一时的政策更重要”。如果奥密克戎疫情能让我们有一次集体性的、真正的反躬自省,这场危机也会变成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契机。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全党的结论,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只要最大化这种政治自觉,不偏移,不折腾,中国经济就能迅速回到正常轨道上。
经济学家不仅提出问题,也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建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是一道难关,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建议,鼓励发展部分不那么高端但吸收较多就业的产业,如当前幼儿园、小学的生均教师比低,应补足;城乡医院护士总量不够,可以培训部分普通本科毕业生来替代;经过疫情,城乡村社干部素质和数量都显不足,应补充力量。
金李还建议,紧急动员有条件的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扩招名额吸收新毕业生;由国家协调在现有征兵计划内优先安排大学毕业生参军;建议教育部紧急特批招生名额,动员有条件的高校进行研究生和双学位的特别扩招,并允许有条件的高校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允许更多学生延期毕业并保留应届生身份,在学校里多待上一两年,熬过危机;针对我国已进入疫情和金融等社会风险高发期,可考虑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吸收一批大学毕业生取代志愿者作为检测和流调的常态化配置,时间约定为二年左右,如果按平均每万名居民配置一名风险宣讲和处置人员,全国14亿人口可以配置14万名左右,超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1%。
直面问题,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就能找到办法,柳暗花明。
5、
面对重重挑战和困难,对于中国经济前景,我并不悲观。之前写了《再问命运,未来的发展机会在哪里?》,专门做过论述。
5月16日晚,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朝一日将让美国的产值相形见绌,为了与中国竞争,美国必须“停止内讧”。他说“我们将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两倍,也可能是美国的三倍”“我认为中国将出现一些非常强大的公司,中国有很多超级有才华而又勤奋的人,他们对制造业的信念非常强大”“他们(中国工人)不仅会工作到深夜,工作到凌晨3点,他们甚至不会离开工厂”。企业家的感受是直接和真切的,中国大市场、中国供应链、中国的产业人才,这些优势依然在。
最近我每周都会参加几次线上交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听问题一半听机会。把目光拉长,就能看到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都很强。
上周我听了谱润投资创始人周林林的一个讲座。他1982年从复旦化学系毕业,后来出国留学、工作,曾是麦肯锡中国第一批咨询顾问,2002年和同学创立了谱润投资,20年来投资了很多一开始并不起眼的草根企业。如前身是安徽来安县化肥厂的金禾实业,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甜味剂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香料麦芽酚生产商。此外还投资了利尔化学、隆基股份、石大胜华、龙佰集团、滨化股份等等。
周林林说:“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只要有一定的基础,能掌握工艺,肯定能把成本做到极致,把规模做到最大,这是中国人的本领。这要归功于中国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有很多有才能的企业家善于把握机会。”
上周我在一个会上听了上海复志的创始人封华的分享,之后和他做了交流。他做的是专业级3D打印机(售价2~10万元人民币左右)。最早在2008年创业,先后在AR/VR及3D智能打印行业创了两次,都因经验不足而失败。2015年拿到一位复旦校友提供的1000万元天使投资,瞄准极客群体更多的美国市场,在3D打印领域第三次创业。第一款3D打印机在美国最大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发售,仅用41分钟就完成了项目设计的众筹目标,赢得348名支持者的青睐,之后进入量产。
封华说,第三次创业能成功,是把握了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两个机会。“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机会,就是企业使用专业级3D打印机生产产品原型或小批量制造。这是一个蓝海市场,我们进入的时点比较早。其次是市场的差异化,我们基于中国的供应链和工程师红利将产品的第一站直接放在欧美市场,且通过众筹进入市场,避开了国内的恶性竞争。”
早期获得成功后,封华和他的团队迅速以创新迭代打磨产品,并在美国市场坚持直销。直销很辛苦很费时,但有助于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创新最难的就是知道客户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有供应链和工程师红利,不怕解决问题,而有了和第一批优质天使用户以及路德·马丁、波音、苹果、迪士尼这些高质量客户的直接信息互通,就知道客户要什么了。”
封华说他们这一代创业者在走一些新路子。“过去很多人喜欢走waterfall(瀑布)的方式,不断开发新产品扔到市场上,哪个卖得好就追货,不好就不做。而我们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希望把一个产品真的慢慢打磨好,然后为行业应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让客户长久使用,之后再打磨下一个产品。比如在日本,丰田汽车要求我们的代理商做的是质保5年的合同,所有备件要8年甚至更久,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高度的专业化、可信赖。”
我不久前写了神马电力的案例(《为何相信他?》),其创始人马斌正在布局全球市场,他给我的最新信息是——“出差第一站,在美国二十多天,对市场需求、竞争已经了解清楚,与多个电网公司交流,他们对神马新型外绝缘电网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深感震撼,迫切想展开合作,我已经针对性在北美打造本土化能力,预计年内完成。另外,英国政府把我们的新型外绝缘电网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碳中和目标下的电网发展对策,今天官宣神马中标。”
上周我还参加了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内部会议,车企现在挺苦,但他们并不丧,因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是明确的,只是现在打了个盹。
从周林林所说的把成本做到极致、把规模做到最大,到封华所说的走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的新路子,到马斌正在开拓的全球化,到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所代表的新赛道,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力量,并未沦丧。
受疫情、中概股风波等影响,近来创业投资也遭遇了很大挑战。美元基金的募集几乎停摆,人民币基金的募集今年前4个月同比稳定,但资金来源基本是去年底敲定的,接下来并不乐观。但也有投资人告诉我,疫情对投资不只有消极的一面,现在很多企业的估值都在下调,而之前市场狂热时一个企业很容易被推上过高的估值,其实可能会害了企业。现在投资机构和企业都可以回归理性,看清楚自己,精耕细作,“即使是至暗时刻,也不会熄灭满天星光”。
也有投资人说,过去做投资往往是风口式、脉冲式、短期化、情绪化的,现在则要回归商业本质,从更高更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手中弹药少了,更需要向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方向聚焦。
以上是我在最近一周得到的一些信息,和我的长期调研感受也很接近。中国经济有问题,但中国经济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在经济的诸要素中,有一个最重要也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屹立不倒,那就是人。
人心齐泰山移。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各种各样的内外部冲击后,现在是好好修复人心、提振人气的时候了。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中国的1.5亿经济主体,这几年经历了太多风雨,现在太需要安心暖心、以心换心了。
中国经济不能停。人心在,就不会停。
(本文作者介绍: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原《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