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PPI同比回落速度趋缓的三点启示

2022年05月11日21:11    作者:张瑜  

  意见领袖丨张瑜 付春生

  事项

  4月,PPI同比8%,前值8.3%PPI环比0.6%,前值1.1%CPI同比2.1%,前值1.5%CPI环比0.4%,前值0%

  主要观点

  PPI同比回落速度趋缓的三点启示

  今年以来,PPI同比回落速度较缓,且慢于市场预期。这种情况在过去PPI同比维持高位的时期也一直存在,在上行期,市场倾向于低估PPI同比上行的斜率,在下行期,倾向于高估其下行的速度。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定价商品的高频价格尚不全面,也与对应的PPI行业价格难以匹配,使市场低估了国内涨价因素对PPI的支撑。

  今年以来,PPI环比转涨、同比回落趋缓有国内外两方面的原因。输入性因素层面,地缘冲突推动原油和有色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上涨,2-4PPI环比分别上涨0.5%1.1%0.6%,原油和有色相关行业的拉动合计约0.40.750.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81%68%51%。国内因素层面,煤炭、铁矿石和钢铁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价格上涨。2-4月煤炭和黑色相关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约0.060.290.2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26%44%。相比3月,4月煤炭和黑色相关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并未明显趋弱。

  目前市场对输入性因素的关注度相对更高,且因油价高频和PPI原油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大致能够对应,故市场对国外输入性因素对PPI的影响的评估是相对充分的。但就国内因素而言,由于国内定价商品的高频价格尚不全面(尤其是煤炭价格),也与对应的PPI行业价格走势难以匹配,或使市场低估了国内因素对PPI走势的支撑。

  近期PPI走势带来的三点启示是:第一,国外输入性通胀因素正在加大我国稳物价的压力第二,预计后续国内稳物价的意愿将会上升。因国内政策措施无法调控国外定价商品的价格,所以在今年稳增长、稳物价的压力下,后续政策可能会加强对国内定价上游商品的价格调控,以对冲国外输入性涨价压力。今年以来,发改委等部门已连续出手对煤炭(确定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价格区间,定性定量确定哄抬价格行为等)和黑色系价格(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继续压减粗钢产量压低铁矿石需求等)进行调控,预计后续或依然维持政策强度。第三,当下煤炭和黑色系等国内重要商品高频价格(尤其是煤炭)的公布尚不全面、在价格大幅上涨时期时有停更等现象,客观上加大了市场对国内涨价因素的跟踪难度

  PPI:国内外涨价因素共同推动价格

  制造业上下游视角:上游行业价格环比1.2%,前值2.3%;中游行业价格环比0%,前值0%;下游行业价格环比0.4%,前值0.4%。制造业上、中、下游和采矿及其他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分别为0.400.10.1个百分点。

  细分行业视角:1)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涨幅虽有所收窄但仍维持上涨态势。2)国内因素方面,受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相关行业价格涨幅较高。

  CPI:环比超季节性上涨,同比年内首次破2%

  4CPI同比大幅上行,一是翘尾因素贡献CPI翘尾因素从上月的0.4%回升至0.7%左右,贡献0.3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量。二是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和囤货需求上升,鲜果、蛋类等食品价格逆季节性上涨,食品价格对3CPI同比的拖累约0.28个百分点,4月则正向拉动0.35个百分点,贡献0.63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量。能源价格对CPI同比的拉动并未较4月有所提升。

  风险提示:上游大宗商品价格、猪肉价格、核心CPI走势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PPI同比回落速度趋缓的三点启示

  今年以来,PPI同比回落速度较缓,且慢于市场预期,实际值贴近市场预测上沿运行。这种情况在过去PPI同比维持高位的时期也一直存在,在上行期,市场倾向于低估PPI同比上行的斜率,在下行期,倾向于高估其下行的速度。

  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定价商品的高频价格公布尚不全面,也与对应的PPI行业价格难以匹配,使市场低估了国内涨价因素对PPI的支撑。

  今年以来,PPI环比转涨、同比回落速度趋缓有国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国外输入性因素层面,地缘冲突推动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上涨,2-4PPI环比分别上涨0.5%1.1%0.6%,原油和有色相关行业的拉动合计约0.40.750.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81%68%51%国内因素层面,煤炭、铁矿石和钢铁价格上涨,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价格上涨。2-4月煤炭和黑色相关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约0.060.290.2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2%26%44%。相比3月,4月煤炭和黑色相关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并未明显趋弱。

  目前市场对输入性因素的关注度相对更高,且因油价高频和PPI原油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大致能够对应,故市场对输入性因素对PPI的影响的评估是相对充分的。但就国内因素而言,由于国内定价商品的高频价格公布尚不完善(尤其是煤炭价格),也与对应的PPI行业价格难以匹配,或使市场低估了国内因素对PPI走势的支撑

  近期PPI走势带来的三点启示是:第一国外输入性通胀因素正在加大我国稳物价的压力第二预计后续国内稳物价的意愿将会上升。因国内政策措施无法调控国外定价商品的价格,所以在今年稳增长、稳物价的压力下,后续政策可能会维持或加强对国内定价上游商品的价格调控,以对冲输入性涨价压力。今年以来,发改委等部门已经连续出手对煤炭(确定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价格区间,定性定量确定哄抬价格行为等)和黑色系价格(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继续压减粗钢产量压低铁矿石需求等)进行调控,预计后续或依然维持政策强度。第三,当下煤炭和黑色系等国内重要商品高频价格(尤其是煤炭)的公布尚不全面、在价格大幅上涨时期时有停更等现象,客观上加大了对国内涨价因素的跟踪难度

  二、PPI: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价格上涨

  (一)PPI总体情况:环比涨幅收窄,同比继续回落

  PPI环比涨幅收窄,同比继续回落4PPI同比上涨8%Wind一致预期7.8%,前值8.3%PPI环比上涨0.6%,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0.3%,环比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环比上涨0.2%。在8%P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5.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2.1个百分点。

  (二)PPI上下游行业情况:上游价格涨幅回落

  同比来看4月份,制造业上游行业价格同比12.7%,前值13.7%;制造业中游行业价格同比1.4%,前值1.9%;制造业下游行业价格同比2.7%,前值2.1%。制造业上、中、下游和采矿及其他行业对PPI同比的拉动分别为4.60.40.42.6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制造业上游行业价格环比1.2%,前值2.3%;制造业中游行业价格环比0%,前值0%;制造业下游行业价格环比0.4%,前值0.4%。制造业上、中、下游和采矿及其他行业对PPI环比的拉动分别为0.4、0、0.1、0.1个百分点。

  (三)PPI细分行业情况:原油和有色相关行业涨幅回落

  同比来看,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个;价格涨幅扩大的有9个,比上月减少3涨幅回落的主要行业有:煤炭采选(53.4%,前值5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14.9%,前值15.7%)、非金属矿制品(6.6%,前值8.2%)、黑色冶炼和加工(5.6%,前值9.4%)、有色冶炼和加工(16.8%,前值18.3%)。涨幅扩大的主要行业有:油气开采(48.5%,前值47.4%)、农副食品加工(2.6%、前值0.7%)、石油和煤炭加工(38.7%,前值32.8%)、燃气生产和供应(20.7%,前值16.3%)。

  环比来看1)国际输入性因素方面,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有所收窄。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5%,涨幅回落4.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1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2)国内方面,受铁矿石、煤炭、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4%,煤炭采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8%

  三、CPI:环比超季节性上涨,同比年内首次破2%

  (一)CPI总体情况:同比继续上行,年内首次破2%

  CPI同比继续上行,年内首次破2%4CPI同比上涨2.1%Wind一致预期2%,前值1.5%CPI环比0.4%,前值持平,走势强于季节性。在2.1%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如何理解4月份CPI同比的大幅上行?一是翘尾因素贡献CPI翘尾因素从上月的0.4%回升至0.7%左右,贡献0.3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量。二是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和囤货需求上升,鲜果、蛋类等食品价格逆季节性上涨,食品价格对3CPI同比的拖累约0.28个百分点,4月则正向拉动0.35个百分点,贡献0.63个百分点的额外增量。

  (二)CPI分项情况:食品、工业品和服务价格齐涨

  食品价格同环比均由跌转涨,环比上涨0.9%,上月下跌1.2%;同比上涨1.9%,上月下跌1.5%

  同比视角,八个主要食品分项,六涨二跌。鲜菜价格上涨24%,拉动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4.1%,拉动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2.1%,拉动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粮食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2.7%2.4%,拉动CPI上涨约0.050.0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33.3%,拖累CPI下降约0.59个百分点。

  环比视角受疫情影响,鲜果和蛋类价格涨幅较大;鲜菜价格小幅回落1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8%7.1%5.2%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3鲜菜上市量增加,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3.5%

  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上月上涨0.3%;同比上涨2.2%,上月上涨2.2%

  同比来看能源价格涨幅继续小幅扩大,服务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工业消费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9.0%31.7%26.9%,汽柴油价格涨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服务价格上涨0.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房保养维修及管理、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1%2.6%

  环比来看能源价格继续上涨,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8%3.0%;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上涨2.7%耐用品价格涨跌不一,家用器具上涨0.4%,交通和通信工具分别下跌0.1%0.3%非耐用品中涨多跌少,衣着和鞋类价格下跌0.2%,烟草、酒类和药品价格均有所上涨。服务价格由跌转涨,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1%。其中,受小长假因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上涨14.9%6.8%1.5%,旅游价格上涨1%核心CPI上涨0.1%,与过去两年4月均值基本一致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余坤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汇率 PMI 人民币 结汇 张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